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一卷

繁体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245部如来示教胜军王经一卷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如来示教胜军王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其无量大苾刍众天人等俱。尔时憍萨罗主胜军大王。尊位威德皆悉成就。为欲瞻仰请问佛故。严驾出城往如来所。乘至下处步进入园。遥见世尊坐一树下端严殊妙。诸根闲寂其心宴然。已能善得最上调顺寂止究竟。已能善到第一调顺寂止彼岸。善能密护降伏诸根。为丈夫龙丈夫牛王丈夫良马。清净无挠如澄泉池。威德炽盛光明照曜如大金山。有三十二大丈夫相圆满庄严。八十随好间饰支体。时胜军王遥见佛已。心喜踊跃不能自胜。便即脱去刹帝利种灌顶。大王随身所有五标尊饰。一者顶上宝冠。二者所执神剑。三者众宝伞盖。四者末尼扇拂。五者织成宝履。既去是已诣如来所。到已顶礼世尊双足。右绕三匝退坐一面。

尔时胜军大王。坐一面已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惟愿如来哀愍教授。惟愿善逝哀愍教诫。令我长夜证于大义利益安乐。

尔时世尊告大王曰。善哉善哉。大王。汝今乃能请问如来如是大义。大王汝今为大国主。应以正法勿以邪法。应随法行勿随非法。所以者何。大王当知若有国王或诸王等。弃舍正法以诸邪法而作国王。彼于现在为诸圣贤之所诃毁后致忧悔。身坏命终堕诸恶趣生地狱中受诸剧苦。又若国王或诸王等。弃舍邪法以其正法而作国王。彼于现在为众圣贤之所称赞后无忧悔。身坏命终超升善趣。生诸天中受诸妙乐。

大王。譬如父母怜愍于子。心常欲令离苦得乐。王亦应尔。于诸国邑所有众生。僮仆作使辅臣僚佐。应以诸佛所说四摄而授受之。何等为四。一者布施。二者爱语。三者利行。四者同事。如是善摄国邑众生僮仆作使辅臣僚佐。摄于二义同事同归何等二义。一者现在。二者未来。

大王当知。譬如男子或诸女人。于其梦中梦心所见。可爱园林可爱山谷。可爱国邑并诸异类。彼梦觉已所见皆无。如是大王。国祚身命虚伪无常。一切皆如梦之所见。大王当知。王富贵乐。王自在乐。王爱欲乐。及余所受诸欲乐具。所谓象马车步诸军宫殿。后妃太子诸王。辅臣僚佐防卫士众。父母兄弟姊妹妻妾。男女大小僮仆作使国邑众生。金银珍宝末尼真珠。衣服财谷库藏等物。如是所有诸欲乐具。于命终时皆当弃舍。独往后世无一相随。

大王当知。如上所说一切乐具。非常非恒不可保信。皆变易法迅速不停。流转移动终归坏灭。念念迁谢后为灰烬。究竟同趣灭尽之门。是失坏法有诸怖畏有诸灾横多诸愁恼。皆是坠堕零落断坏离散之法。

大王当知。譬如树林先见开华。寻复结果后还无果。先见其叶荣茂青翠。寻复萎黄后皆凋落。如是大王。国祚身命。王富贵乐。王自在乐。王爱欲乐。及余所爱诸欲乐具。所谓象马车步军等。广说乃至皆是坠堕零落断坏离散之法。亦复如是。

大王当知。如大火聚。先见炽然复极炽然。转遍炽然后皆洞然。虽久炽盛终归灭尽。如是大王。国祚身命。王富贵乐。王自在乐。王爱欲乐。及余所受诸欲乐具。所谓象马车步军等。广说乃至皆是坠堕零落断坏离散之法。亦复如是。

大王当知。如日月轮。有大神用具大势力。放大光明以自庄严。遍照世间终归隐没。如是大王。国祚身命。王富贵乐。王自在乐。王爱欲乐。及余所受诸欲乐具。所谓象马车步军等。广说乃至皆是坠堕零落断坏离散之法。亦复如是。

大王当知。譬如大云遍覆虚空。暴风疾雷掣电注雨。震动天地须臾散灭。如是大王。国祚身命。王富贵乐。王自在乐。王爱欲乐。及余所受诸欲乐具。所谓象马车步军等。广说乃至皆是坠堕零落断坏离散之法。亦复如是。是故大王。应善勤修随无常观随尽灭观。于自命终常当惊惧。为大国王应以正法勿以非法。应随法行勿随非法。

大王当知。如四大山从四方来。牢固坚密无有缺漏无诸间隙。周匝充遍总一合成。上尽虚空下穷地际。其中所有一切草木枝条花叶。及诸有情蠢动之类皆被磨灭。难以决勇而可逃避。难以势力而能抗拒。难以咒术财货药物而可禁止。如是大王。世有四种大怖畏事。各来磨灭一切众生。难以决勇而可逃避。难以势力而能抗拒。难以咒术财货药物而能禁止。云何四种大怖畏事。大王当知。一者老来逼害。磨灭众生少壮。二者病来逼害。磨灭众生调适。三者死来逼害。磨灭众生寿命。四者衰来逼害。磨灭众生兴盛。

大王当知。譬如师子为众兽王入鹿群中搏取一鹿。若啖未啖自在无难。其鹿尔时先所腾勇。入师子口无复能为。如是大王。一切众生既入无常师子王口。所有势力无复能为。大王当知。譬如有人勇健多力毒箭所中。一切威猛皆悉摧灭。如是大王。一切众生刚强佷戾死箭所中无复势力无复救护。无所归依无所投窜。临欲舍命解支节时血肉枯竭心胸热恼。焦渴所逼张口大息。手足纷乱无所堪能。无有势力涎涕交流。大小便利秽污身体。六根闭塞喉颡哽噎喘息逾急。良医拱手弃诸妙药。其所饮啖美味珍馔无不悉舍。偃卧床枕临往异趣沦没无际。生老病死无常瀑流。至临终位余命无几。业有力故后有现前甚大怖畏。琰魔王使广大黑闇夜分所吞。出息入息最后将灭。唯独一身无有第二及余伴侣。奄背此生归于后世。是大移转趣大丛林。入大黑闇游大旷野。泛大溟海业风所飘。往无标记冥寞方所。当于尔时无异救护。无异归依无异投窜。唯除正法。大王彼于尔时唯有正法能为救护能为宫室能作归依。是所奔趣是所投窜。能拔众生出生死苦。大王当知。譬如有人寒苦所逼。唯有暖火日光衣等。所能止息而可获安。热苦所逼唯林泉等。若涉远道唯清凉阴。若渴所逼唯清冷水。若饥所逼。唯多美膳。若病所逼惟良医药及供侍者。若怖所逼惟强伴侣。如是大王。一切众生死箭所中。无复势力无复救护。无所归依无所投窜。临欲舍命解支节时。血肉枯竭心胸热恼。焦渴所逼张口太息。手足纷乱无所堪能。广说乃至。彼于尔时唯有正法。能为救护。能为宫室能作归依。是所奔趣是所投窜。能拔众生出生死苦。所以者何。

大王当知。如是身者。虽加守护虽久洗饰。虽以众多上妙饮食恣意饱满。及至临终要当不免。饥渴所逼而便舍命。

大王当知。如是身者。虽常澡浴涂香末香熏香花鬘随意严饰。由此自体秽漏成故。临舍命时终必归于不净臭秽。

大王当知。如是身者。虽以种种上妙衣服覆蔽缠裹。由此自身诸不净物所合成故。于命终时要当不净种种流出。

大王当知。如是身者。虽处宫室后妃婇女内官美人眷属围绕。作众伎乐种种倡伎。以自娱乐欢喜快乐。临命终时自见恶相。要当惊怖忧悲苦恼。

大王当知。如是身者。虽处宫室彩饰图画殿阁楼台。户牖轩窗重关密掩。种种香花以自严饰。种种灯烛增光照明。施设珍奇屏障帷幄。烧众名香散诸妙花。香花宝瓶处处陈列。安置种种金银琉璃众宝床座。敷设上妙氍氀锦绣文蓐花毡。床座两头俱置丹枕。覆以上妙绮帊锦衾。寤寐安寝欢娱耽着。于命终后无所觉知。或送尸骸置于葬所。乌鹊雕鹫狐狼野干。饿狗鸱枭诸恶禽兽争共食啖。骨肉脓血须发粪秽。流溢地上臭处可恶。大王当知。如是身者。先常乘驭香象骏马众宝辇舆。击鼓吹贝作大音乐。众宝伞盖随侍于后。执持扇拂掩映摇动。无量勇健象军马军车军步军导从前后。防卫左右百千臣僚竭诚敬奉。城邑士庶合掌惊叹。虽受如是胜妙果报自在荣华。不久要当瞑目辟手无复动摇。横尸偃仰丧车舆上。众人荷挽出大城门。父母妻子兄弟姊妹作使僮仆群僚辅佐。亲属内人随从左右。心缠忧恼头发被散。举手拍头推胸悲噎。哀感崩恸皆言苦哉。城邑国人睹之号慕。随送葬所。或有露尸。施诸禽兽鸟鹊饿狗雕鹫鸱枭狐狼野干及诸恶兽。楂掣食啖骨肉狼籍。风飃日曝雨渍霜封。支节解散零落异所。或有积薪以火焚葬。筋骨焦烂血肉消化。臭烟熢[火*孛]四面充塞。火灭骨消灰飞尘散。或有掘地埋殡坟陵。经历多时肉消骨腐。

大王当知。此身如是变坏无常。一切众生及以诸行皆悉如是。非常非恒不可保信。皆变易法迅速不停。流转移动终归坏灭。念念迁谢后为灰烬。究竟同趣灭尽之门。是失坏法。有诸怖畏有诸灾横多诸愁恼。皆是坠堕零落断坏离散之法。

是故大王。应善勤修随无常观随尽灭观。勿为贪欲之所染污。勿为嗔恚之所鼓动。勿为愚痴之所覆蔽。勿复耽染王富贵乐。勿复耽染王自在乐。勿复耽染王爱欲乐。勿复耽染及余所受诸欲乐具。应当灭除财命憍逸。应当惊惧无常死魔。不与人期奄忽而至。为大国主。应以正法勿以非法。应随法行勿随非法。应愍众生皆如一子。应当至诚护持佛法。绍隆三宝勿复余顾。所以者何。生死海中流转无始。唯佛正法是大津梁。千万亿劫实难值故。

大王当知。我终不说获得世间诸欲乐具。积聚受用名富贵者。我说获得诸佛正法圣慧财宝积聚受用。乃名圆满真富贵者。是故大王。应当厌离世间所有诸欲乐具。应当愿求诸佛正法圣慧财宝。时薄伽梵说是经已。憍萨罗主胜军大王。及诸世间天人等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真心直说一卷

此土著述·第1627部真心直说一卷高丽国普照禅师知讷撰古德禅师真心直说序或曰。祖师妙道可得知乎。曰古不云乎。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想。不知是无计。若真达不疑之地。犹如太虚宽廓。岂可强是非耶。或曰。然则..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一卷

此土著述·第1626部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一卷高丽国普照禅师知讷撰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即是心。心何远觅不离身中。色身是假有生有灭。真心如空不..

缁门警训十卷

此土著述·第1625部缁门警训十卷元僧永中等重刊缁门警训序一性圆明人人具足。瞥然妄念遽尔轮回。大哀旷济拔滞溺之沈流。方便多门俾修为以复厥性。然必志至焉。气次焉。弗能以志帅气者。往往陷于过差之地。而不反。由..

神僧传九卷

此土著述·第1624部神僧传九卷明成祖编永乐御制神僧传序神僧者。神化万变。而超乎其类者也。然皆有传。散见经典。观者猝欲考求。三藏之文。宏博浩汗。未能周遍。是以世多不能尽知。而亦莫穷其所以为神也。故间繙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一卷

此土著述·第1619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一卷僧宗泐僧如己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注解大明天界善世禅寺住持(臣)僧(宗泐)演福讲寺住持(臣)僧(如己)奉诏同注此经以喻法为名。实相为体。无住为宗。断疑为用。大乘为教相初释..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一卷

此土著述·第1618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一卷僧宗泐僧如己注洪武御制心经序二仪久判。万物备周。子民者君。君育民者。法其法也。三纲五常。以示天下。亦以五刑辅弼之。有等凶顽不循教者。往往有趋火赴渊之为。终不自..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八卷

此土著述·第1617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注解八卷宋求那跋多罗奉诏译僧宗泐僧如己同注钦录洪武十一年七月初十日天界善世禅寺住持(宗泐)演福教寺住持(如[王*巳])持奉新注楞伽经。同考功监令李永等官于。西华楼进呈。御览..

辩伪录五卷

此土著述·第1615部辩伪录五卷元道者山云峰禅寺沙门祥迈奉敕撰辩伪录序元翰林直学士奉训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张伯淳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辩伪录之所云。良有以也。洪惟圣朝。继天立极论道经邦。以佛心子..

百丈清规八卷

此土著述·第1614部百丈清规八卷僧德煇奉敕重编僧大訢奉敕校正敕修百丈清规礼部尚书臣胡濙等谨题为重刊清规事礼科抄出。江西南昌府奉新县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住持僧忠智奏。本寺自唐时佛祖大智怀海禅师垂训。名曰百丈..

佛祖历代通载三十六卷(第十九卷~第三十六卷)

此土著述·第1613部佛祖历代通载三十六卷(第十九卷~第三十六卷)嘉兴路大中祥符禅寺住持华亭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九⊙(甲子 五八) 改兴元○是年寿州毛罕妻生子毛债。猪头象耳骡足鱼腮人身。铁杖自鞭金田扫地。..

佛祖历代通载三十六卷(第一卷~第十八卷)

此土著述·第1613部佛祖历代通载三十六卷(第一卷~第十八卷)嘉兴路大中祥符禅寺住持华亭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一序佛祖历代通载序浮图氏之论世。动以大劫小劫为言。中国文字未通。盖不可知也。摩腾竺法兰至汉而后..

肇论新疏十卷

此土著述·第1607部肇论新疏十卷五台大万圣祐国寺开山住持释源等肇论新疏卷第一五台大万圣祐国寺开山住持释源大白马寺宗主赠邽国公海印开法大师长讲沙门文才述始自好诵斯论。亦粗玩其辞。尚未能吮其理味以其心也。及..

庐山莲宗宝鉴十卷

此土著述·第1606部庐山莲宗宝鉴十卷僧普度编集莲宗宝鉴序禅净二门分袒各帜几同敌国矣。慈觉赜禅师有营田开库之喻。各随所好皆得如心。此亦方便和会之谈耳。二物可会若本非二和会奚为。夫禅有如来禅祖师禅。祖师禅且..

天台传佛心印记一卷

此土著述·第1605部天台传佛心印记一卷天台宗教兴教大师虎溪沙门怀则述天台传佛心印记(附净土境观要门)只一具字。弥显今宗以性具善。他师亦知具恶缘了。他皆莫测。是知今家性具之功。功在性恶。若无性恶必须破九界..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一卷

此土著述·第1604部佛遗教经论疏节要一卷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净源节要袾宏补注佛遗教经论疏节要释此经分二。初总叙经义。二别解经文。初总。叙经义 夫化制互陈戒定齐举。莫大乎遗教经焉。推征解释开诱行业。莫深于马..

护法论一卷

此土著述·第1603部护法论一卷宋丞相无尽居士张商英述重刻护法论题辞苏州开元住持焕翁禅师端文。不远千里而来请曰。吾宗有护法论。凡一万二千三百四十五言。宋观文殿大学士。丞相张商英所撰。其弘宗扶教之意。至矣尽..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