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49.P0001 撰集三藏及杂藏传 (1卷)〖失译〗
大正藏 No. 2026 撰集三藏及杂藏传
失译
1卷
撰集三藏及杂藏传
不载译人名附东晋录
佛涅槃后迦叶阿难于摩竭国僧伽尸城北撰集三藏及杂藏传。
先礼佛已 礼法众僧 各受集法
此诸法典 除去五盖 一心听受
说所聚法 如阿难说 当共信乐
是阿难智 与佛同等 听集此法
如佛涅槃 阿难付法 愍念众生
护持诸法 如视世尊 无上导士
视阿难等 福田无过 设非阿难
释种涅槃 正法灭尽 并及三藏
佛雨诸法 哀念天人 承以完器
阿难受持 寄付殷勤 阿难之法
此人乃复 终不漏脱 所聚法名
分别等法 如师子吼 阿难所说
一一于前 比丘各好 阿难独立
佛自称誉 若过世智 若复俗智
一切皆知 阿难如海 汝等为此
信向阿难 听所集法 悉断众苦
世明涅槃 地为震动 山海涌沸
天人哭泣 世尊出晚 涅槃何早
人天孤遗 诸道荒塞 神通彻视
神足罗汉 皆诣拘夷 供养世尊
八万四千 过于无漏 天人所敬
福田无上 阎浮利地 罗汉悉来
世尊涅槃 聚会于中 别有不还
得频来果 沟港进学 此辈一倍
凡行比丘 无数百千 举手哭行
世尊那去 我等盲聋 三毒未除
没于五道 谁当拔我 比丘尼千
数三十五 中有神通 有漏无漏
帝释梵天 及无数天 文陀华伎
速持来到 四天大王 各有将从
栴檀珠璎 速赍来诣 及诸欲天
有色无色 九十八亿 咸诣拘夷
无畏释王 八万牙象 名马八万
尽诣拘夷 舍卫月王 强勇聪明
名象七万 皆到拘夷 阿阇世王
勇猛信佛 象七万半 悲泣来诣
槃阇梨王 名明端政 象马六万
悉诣拘夷 名愍王暖 郁光亲厚
众各五万 皆来集会 西香众国
诸王严仗 四色军服 数百千众
速疾来至 欲见佛尸 龙王泣啼
追寻诸王 维耶离众 象马车乘
如诸天比 来诣拘夷 凡众无数
并及清信 睹佛尽今 当觐涅槃
世界众生 三十六亿 皆诣拘夷
赍所丧具 方百由延 拘夷处中
天人满中 地无空缺 诸天散华
供养佛尸 鼓天伎乐 雨诸花香
诸王官属 来诣佛尸 皆礼佛足
围绕而立 诸王号泣 举手悲号
不复见佛 为众说法 阿阇世哭
来呜佛足 我五逆人 持我付谁
诸王绕尸 散宝满上 并作众乐
香泥涂床 举尸铁棺 灌满麻油
地为震动 诸王号哭 诸天堕泪
渧现于地 天王雨泪 普皆哭泣
天栴檀薪 如意杂香 积之于地
诸王四辈 大迦叶等 僧众坐上
众生所供 此大福田 迦叶众首
丘尼贤者 天帝人王 各共然尸
登烧身时 天人号哭 呜呼痛哉
我等如何 七日供养 诸天尽受
分为八分 著罂第九 各还本所
王及凡民 诸天还上 八部神归
八分余者 天龙神得 拘夷力人
得分立塔 八分八塔 第九罂塔
炭塔第十 阎浮所起 迦叶僧首
行出拘夷 诣摩竭国 聚会众僧
迦叶语僧 比丘莫行 当共集会
勿令法坏 于虚空中 迦叶鸣揵
欲使法久 胜于诸魔 迦叶语众
及天与人 今当集法 令众生安
佛虽涅槃 四谛故存 八道犹在
可获涅槃 先佛长寿 人民有福
遗法日近 不久便尽 今人短命
佛出第七 涅槃之后 法那久存
不还频来 见道未成 今集真僧
此不得入 天眼神足 六通无我
一切罗汉 我今集之 众闻教声
即各来集 八十千众 皆是无漏
迦叶问曰 弟阿那律 遍睹罗汉
谁不来者 那律便观 大千世界
见忉利天 有憍桓钵 律白迦叶
憍桓忉利 罗汉无漏 今不来会
迦叶命召 而亦不来 世尊涅槃
世空何求 迦叶心念 比丘能有
撰佛所说 经法者不 遍看不见
能集十二 部经法义 佛所说者
唯有阿难 是须陀洹 当为设宜
使成无漏 上座方便 观阿难心
知有慈愍 得道未久 迦叶语难
不得入众 汝不应入 今当出去
阿难白曰 何耶上座 我于三尊
有何过失 迦叶答曰 弟欲知耶
汝于佛众 有大过失 坐汝佛法
减于千岁 由汝劝佛 度于母人
细微之戒 佛欲分别 汝何不问
细微戒耶 尔时何念 轻慢于戒
佛已涅槃 今当问谁 蹈佛大衣
佛渴索水 汝竟不与 非是过耶
此比过多 是汝所作 非口所陈
是故当出 阿难长叹 悲惋堕泪
佛方便终 当何恃怙 于此便去
坐一树下 感结漏尽 佛法由兴
无数亿天 围绕阿难 来诣大会
师子无畏 迦叶遥见 便谓众僧
皆当速起 阿难今至 八万余众
皆是无垢 迦叶上首 叉手立迎
迦叶举手 善来阿难 便上高座
修理众僧 真大阿难 为众人眼
侍佛已竟 瞿昙福成 汝观此僧
并观天众 世间久病 有三苦患
世间无主 道御涅槃 快共慈心
为众说法 阿难默然 迦叶便请
上座欣笑 作师子吼 迦叶心念
相望能说 阿难今日 济度天人
迦叶举声 大命众生 欲度世者
皆来诣此 如佛所说 种种诸法
除众生苦 阿难当说 一切知法
如散杂华 阿难当撰 分别三藏
如来说法 随众所欲 高座阿难
复当敷演 十方当闻 天龙鬼神
四部弟子 闻命即至 如人热渴
思想饮水 奔走趣河 当于中饮
天龙鬼神 四辈弟子 来趣阿难
于中闻法 余无数众 进学见道
频来不还 寻声后到 阿那含道
二万一千 斯陀含众 四万二千
须陀洹僧 八万四千 此等后到
亦欲听法 诸王皆集 群臣兵众
阿难仪容 众睹咸欢 大众次坐
方十二延 阿难在中 如月满明
帝释在右 梵天在左 侍于阿难
如佛在时 释说偈赞 天子欣悦
睹大会故 阿难无畏 如转法轮
围绕佛时 瞻阿难颜 仪容巍巍
梵天亦尔 请于如来 世尊说法
阿难如是 魔闻名声 亦来到此
并将妻子 及臣兵众 波旬睹见
若干种众 阿难在中 如日光明
阿难髻出 仪似山顶 项有日光
照于众会 难陀髻出 迦叶项光
那律彻视 观于大千 诸王在会
并及群臣 众人千亿 皆在此中
见会甚乐 阿难勇猛 波旬愁毒
心怀战剽 波旬心念 一佛灭度
更有三出 佛力势大 瞿昙涅槃
谓呼得脱 此三所得 其处甚大
见佛灭度 心甚喜悦 瞿昙法衰
无怨仇对 当设方宜 灭此残法
四部弟子 及诸国王 魔便出教
敕师子将 速合四兵 尽灭此法
即起化兵 四种将主 围绕大会
出可畏声 收捕道人 清信男女
诛杀诸王 坏裂道场 众会惊愕
四辈心念 此何从出 未成怀疑
诸王闻声 皆怀惊怖 见魔兵众
各自严仗 阿难心惟 谁来相娆
睹此兵众 乃知魔为 阿难便笑
敕王顿驾 此乱众者 我自降之
难以慧力 叶以进力 申手执魔
三尸系咽 第一人尸 第二狗尸
第三蛇尸 膀烂难近 魔便首情
迦叶见收 罗汉应当 困于人耶
迦叶我前 极挠娆佛 世尊未曾
见困如今 答佛哀愍 被大慈铠
终不加害 于诸群生 我等集法
欲令久兴 汝何为来 挠搅我众
魔即叉手 启阿难曰 且俱放我
不复娆人 阿难使誓 迦叶亦尔
若后乱众 尸还枷颈 三尸化去
波旬得免 魔便愁怖 别立一面
诸天称善 佛法得胜 遗法久存
常当胜魔 迦叶敕众 皆当靖定
阿难今说 如佛所演 诸王普起
叉手待之 诸天悉悦 贤者视颜
迦叶语难 说经时到 发此宝箱
显说上法 何说增一 何说增十
何说本起 何说诸界 阿难长笑
师子振欠 四顾众坐 说闻如是
说一时已 地为震动 一亿天人
逮得法眼 舍卫增一 名彼增十
释中本起 魔竭诸界 余经亦尔
处处演说 阿难以经 为大众说
尽集诸经 以为一藏 律为二藏
大法三藏 经录阿含 戒律大法
三分正等 以为三藏 已说大本
录诸异法 合集众杂 复为一藏
别经四分 名作阿含 增一中含
长杂四含 毗尼随法 犯次可生
中者久童 苦行在后 大法诸分
作所生名 分别第一 然后各异
增一中含 长杂四含 迦叶问难
此义何谓 难答一一 比丘念佛
以是调意 故名增一 此后二法
思惟善心 两法便生 止意分别
三处三知 宿命漏尽 四处四谛
五处五根 六处六大 七处七觉
八处八懅 九处九止 十处十力
十一处经 名放牛儿 慈经断后
增一经终 从此义中 当一一解
此经若干 故名增一 犹如画师
分部色像 是一增一 种种撰合
如药无限 随病和合 名某药丸
故名增一 一一缕綖 经纬成布
以一一说 成于增一 如合诸物
名空集音 种种诸经 故名增一
犹如草木 泥土起墙 围覆于空
尔乃成舍 如是施戒 生天涅槃
以义围绕 故名增一 如一种泥
成数种器 是一增一 种种义合
从此当知 种种义说 此经尽出
当持增一 亦不大长 亦不至短
结义得偶 名中阿含 字亦不粗
亦不极细 言义正等 是故名中
除去上下 说于中法 弃于彼我
故名中含 小凶大凶 痴疑尽坏
以观正谛 是故名中 于中长说
并及先世 劫世流转 是故曰长
计于诸止 天上快乐 闻者欢喜
故名曰长 七世过佛 及揽大乘
佛之涅槃 是故曰长 诸宝计数
多有转轮 诸王喜闻 故名曰长
此法当据 学之喜忘 欲断诸结
是故曰杂 此法等含 义味共俱
闻之断疑 故名等含 是修行地
禅智所趣 等见诸法 是名等含
尽此经中 撮行两端 闻者多疑
故名等含 部外杂经 诸天赞偈
皆入其中 故名等含 附近法者
得好净意 断诸诤讼 故名戒律
分别中戒 得净精进 闻者皆调
是名戒律 比丘行是 得益于中
破碎众结 故名戒律 忍诸结垢
比丘学是 除诸恶行 是名戒律
观视诸法 从法得益 堕甘露地
故名毗尼 迦栴造竟 持用呈佛
佛言上法 当名上法 于中破痴
益于世间 此众经明 故名大法
总持外道 断于贡高 众法牙旗
是名大法 譬如明灯 照于众物
以见诸形 故名大法 此众经义
如芒甘露 是诸法味 此大法义
诸经戒律 勤思惟持 勿令放舍
系缚三藏 分别字义 比丘诸天
千万称善 迦叶复问 云何四藏
阿难可说 为众生故 阿难答曰
此说各异 随众意行 是名杂藏
佛说宿缘 罗汉亦说 天梵外道
故名杂藏 中多偈颂 问十二缘
此各异入 是名杂藏 三阿僧祇
菩萨生中 所生作缘 故名三藏
中多宿缘 多出所生 与阿含异
是名杂藏 杂藏之法 赞菩萨生
此中诸义 多于三藏 都合诸法
结在一处 何等比丘 能尽持者
当来世时 比丘多愚 此辈不能
尽持三藏 后当作师 从经出颂
由此益增 是故不合 处处有喜
四阿含者 或喜毗尼 又喜大法
或喜外颂 或喜杂藏 故不一名
尽说诸法 结四阿含 集录诸数
并律大法 聚为三藏 闻是法已
天神及人 三千比丘 逮得漏尽
不还八千 频来十千 无数天人
得见道迹 此法久住 为天人故
诸王常胜 尽受百秋 一切天人
诸王比丘 皆共称善 如阿难说
集法已讫 天人各还 四辈弟子
皆归本所
佛涅槃后。迦叶阿难等。于摩竭国僧伽尸城北。造集三藏正经及杂藏经。常所云四箧者。合杂言也。凡二百首卢。上增一阿含。从一至十为十一处经者。撰诸十一事经。以放牛儿十一事经为始。以行慈十一事经为终。因其所引便出其经。以事相连故合为一卷。此放牛经者。佛说放牛十一事。以况比丘道具十一行。成道树根栽枝叶茂盛多所覆荫。因放牛儿于坐发念。佛知其意故说十一事以所行者。放牛者即解便逮罗汉。
撰集三藏及杂藏传
-2028 49.P0007 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 (1卷)〖失译〗
大正藏 No. 2028 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失译1卷迦丁比丘说当来变经失译人名附宋录是时迦丁比丘告众会曰汝等静听吾今所说。初中竟语如佛所说言无违错。当来之世当有恶变甚可怖畏。汝等欲知我今说之来事大恐。好当勤加修..
-2027 49.P0004 迦叶结经 (1卷)〖后汉 安世高译〗
大正藏 No. 2027 迦叶结经后汉 安世高译1卷迦叶结经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世尊灭度未久。诸罗汉等悉会共议。未集经藏法律诸议。各心念言。吾等所作已办。越尘劳山枯竭爱河。一切智日佛。天中天眼忽不见。吾..
-2026 49.P0001 撰集三藏及杂藏传 (1卷)〖失译〗
大正藏 No. 2026 撰集三藏及杂藏传失译1卷撰集三藏及杂藏传不载译人名附东晋录佛涅槃后迦叶阿难于摩竭国僧伽尸城北撰集三藏及杂藏传。先礼佛已礼法众僧各受集法此诸法典除去五盖一心听受说所聚法如阿难说当共信乐是..
-2025 48.P1109 勅修百丈清规 (10卷)〖元 德煇重编〗
大正藏 No. 2025 敕修百丈清规元 德辉重编8卷敕修百丈清规礼部尚书臣胡濙等谨题为重刊清规事礼科抄出。江西南昌府奉新县百丈山大智寿圣禅寺住持僧忠智奏。本寺自唐时佛祖大智怀海禅师垂训。名曰百丈清规。至元间僧德..
-2024 48.P1097 禅关策进 (1卷)〖明 袾宏辑〗
大正藏 No. 2024 禅关策进明 袾宏辑1卷禅关策进序禅曷为有关乎。道无内外。无出入。而人之为道。也有迷悟。于是大知识关吏。不得不时其启闭。慎其锁钥。严其勘核。俾异言服私越度者。无所售其奸。而关之不易透。亦已..
-2023 48.P1040 缁门警训 (10卷)〖明 如卺续集〗
大正藏 No. 2023 缁门警训明 如卺续集10卷重刊缁门警训序一性圆明人人具足。瞥然妄念遽尔轮回。大哀旷济拔滞溺之沈流。方便多门俾修为以复厥性。然必志至焉。气次焉。弗能以志帅气者。往往陷于过差之地。而不反。由..
-2022 48.P1016 禅林宝训 (4卷)〖宋 净善重集〗
大正藏 No. 2022 禅林宝训宋 净善重集4卷禅林宝训序宝训者。昔妙喜竹庵诛茅江西云门时共集。予淳熙间。游云居得之老僧祖安。惜其年深蠹损首尾不完。后来或见于语录传记中。积之十年仅五十篇余。仍取黄龙下至佛照简堂..
-2021 48.P1009 禅宗决疑集 (1卷)〖元 智彻述〗
大正藏 No. 2021 禅宗决疑集元 智彻述1卷禅宗决疑集西蜀野衲智彻述源湛流清门原夫法不孤起。有自来由。欲尽群疑须开微惑。昔年行履今日披陈。学者见闻从其简易。余出家时晚。进道心坚不顾危亡专心直向。纵使逢魔逢难..
-2020 48.P1005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1卷)〖高丽 知讷撰〗
大正藏 No. 2020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高丽 知讷撰1卷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即是心。心何远觅不离身中。色身是假有生有灭。真心如空不断不变。故云..
-2019b48.P1004 B诫初心学人文 (1卷)〖高丽 知讷撰〗
大正藏 No. 2019B 诫初心学人文高丽 知讷撰1卷诫初心学人文夫初心之人。须远离恶友亲近贤善。受五戒十戒等。善知持犯开遮。但依金口圣言。莫顺庸流妄说。既已出家参陪清众。常念柔和善顺不得我慢贡高。大者为兄小者..
-2019a48.P0999 A真心直说 (1卷)〖高丽 知讷撰〗
大正藏 No. 2019A 真心直说高丽 知讷撰1卷真心直说序或曰。祖师妙道可得知乎。曰古不云乎。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想。不知是无计。若真达不疑之地。犹如太虚宽廓。岂可强是非耶。或曰。然则诸祖出世无益群生耶..
-2018 48.P0993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 (1卷)〖宋 延寿撰〗
大正藏 No. 2018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宋 延寿撰1卷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详夫心者。非真妄有无之所辨。岂文言句义之能述乎。然众圣歌咏。往哲诠量。非不洞明。为物故耳。是以千途异说。随顺机宜。无不指归一法而已。故般..
-2017 48.P0957 万善同归集 (3卷)〖唐 延寿述〗
大正藏 No. 2017 万善同归集宋 延寿述3卷万善同归集序朝奉郎守司农少卿致仕轻车都尉长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绯鱼袋沈振撰稽夫享四溟之广。非聚流而弗充。跻十地之尊。非聚善而弗具然则深不可测者。在乎积纳而久。圣..
-2016 48.P0415 宗镜录 (100卷)〖宋 延寿集〗
大正藏 No. 2016 宗镜录宋 延寿集100卷宗鉴录序左朝请郎尚书礼部员外郎护军杨杰撰诸佛真语。以心为宗。众生信道。以宗为鉴。众生界即诸佛界。因迷而为众生。诸佛心是众生心。因悟而成诸佛。心如明鉴。万象历然。佛与..
-2015 48.P0397 禅源诸诠集都序 (4卷)〖唐 宗密述〗
大正藏 No. 2015 禅源诸诠集都序唐 宗密述2卷重刻禅源诠序道不能自鸣。假人而鸣。鸣虽不同。道则未尝不同也。苟不同不足以为道。如仲尼之一贯。老聃之无为。释氏之空寂。人异道同。此其证也。况夫禅教两宗同出于佛。..
-2012 48.P0379 A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1卷)〖唐 裴休集〗
大正藏 No. 2012A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唐 裴休集1卷断际心要河东裴休集并序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亦..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