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9 18.P0337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 (1卷)〖唐 不空译〗
大正藏 No. 0879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
唐 不空译
1卷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
唐特进试鸿胪卿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南慕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南慕金刚坚固自性身阿閦佛。
南慕功德庄严聚身宝生佛。
南慕受用智慧身阿弥陀佛。
南慕作变化身不空成就佛。
南慕大圆镜智金刚波罗蜜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平等性智宝波罗蜜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妙观察智法波罗蜜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成所作智业波罗蜜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菩提心金刚萨埵菩萨等。尽虚空遍法界同一体性金刚界生身一切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菩提心金刚王菩萨等尽虚空遍法界同一体性金刚界生身一切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菩提心金刚欲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菩提心金刚善哉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功德聚金刚宝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功德聚金刚光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功德聚金刚幢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功德聚金刚笑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智慧门金刚法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智慧门金刚利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智慧门金刚因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智慧门金刚语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大精进金刚业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大精进金刚护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大精进金刚牙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大精进金刚拳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适悦心金刚嬉戏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同一体性金刚界生身一切供养海云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离垢缯金刚鬘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妙法音金刚歌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神通业金刚舞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真如薰金刚焚香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胜庄严金刚华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常普照金刚灯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戒清凉金刚涂香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四摄智金刚钩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同一体性金刚界生身一切成办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善巧智金刚索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同一体性金刚界生身一切奉教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坚固智金刚锁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同一体性金刚界生身一切如来使者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南慕一切如来欢乐智金刚铃菩萨等出生。尽虚空遍法界同一体性金刚界生身一切如来随顺波罗蜜菩萨摩诃萨。
普为梵释四王天龙八部帝主人王师僧父母。及善知识道场众等法界有情。并愿断除诸障。归命忏悔。
至心忏悔。弟子众等。自从无始旷大劫来。至于今日。迷无我觉。计有我人。我许既兴。常缘我所。根尘浩绕。识阴奔波。击动身心。犹如电转。清净眼耳鼻舌身意。一念不觉。翻作六师。偷法王财。供边见贼。贼既炽盛。破涅槃城。残害法身。焚烧慧命。如此等罪。数越尘沙。从迷至迷。莫测终始。今始觉悟。深悔自惭。晓夜惊惶。身心战栗。永断迷觉。贪爱我人。投涅槃城。归安乐国。以无我觉。降伏六师。收法王财。纳三坚藏。资给慧命。增益法身。然法性灯。常照无尽。行愿理事。尘界不违。三宝三乘。誓当弘护。迷觉之罪。随忏消灭。忏悔回向已至心归命礼三宝。
至心发愿。弟子众等。及法界有情。始从今日乃至无上菩提。念念坚固。念念胜进。身心自在。辩说无碍。于一念之中。具足一切种智。须知诸法毕竟空寂。而常度脱一切众生。同证涅槃。不以涅槃为证。发愿已至心归命礼三宝。
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礼
-2019a48.P0999 A真心直说 (1卷)〖高丽 知讷撰〗
大正藏 No. 2019A 真心直说高丽 知讷撰1卷真心直说序或曰。祖师妙道可得知乎。曰古不云乎。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想。不知是无计。若真达不疑之地。犹如太虚宽廓。岂可强是非耶。或曰。然则诸祖出世无益群生耶..
-2018 48.P0993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 (1卷)〖宋 延寿撰〗
大正藏 No. 2018 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宋 延寿撰1卷永明智觉禅师唯心诀详夫心者。非真妄有无之所辨。岂文言句义之能述乎。然众圣歌咏。往哲诠量。非不洞明。为物故耳。是以千途异说。随顺机宜。无不指归一法而已。故般..
-2017 48.P0957 万善同归集 (3卷)〖唐 延寿述〗
大正藏 No. 2017 万善同归集宋 延寿述3卷万善同归集序朝奉郎守司农少卿致仕轻车都尉长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绯鱼袋沈振撰稽夫享四溟之广。非聚流而弗充。跻十地之尊。非聚善而弗具然则深不可测者。在乎积纳而久。圣..
-2016 48.P0415 宗镜录 (100卷)〖宋 延寿集〗
大正藏 No. 2016 宗镜录宋 延寿集100卷宗鉴录序左朝请郎尚书礼部员外郎护军杨杰撰诸佛真语。以心为宗。众生信道。以宗为鉴。众生界即诸佛界。因迷而为众生。诸佛心是众生心。因悟而成诸佛。心如明鉴。万象历然。佛与..
-2015 48.P0397 禅源诸诠集都序 (4卷)〖唐 宗密述〗
大正藏 No. 2015 禅源诸诠集都序唐 宗密述2卷重刻禅源诠序道不能自鸣。假人而鸣。鸣虽不同。道则未尝不同也。苟不同不足以为道。如仲尼之一贯。老聃之无为。释氏之空寂。人异道同。此其证也。况夫禅教两宗同出于佛。..
-2012 48.P0379 A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1卷)〖唐 裴休集〗
大正藏 No. 2012A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唐 裴休集1卷断际心要河东裴休集并序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亦..
-2011 48.P0377 最上乘论 (1卷)〖唐 弘忍述〗
大正藏 No. 2011 最上乘论唐 弘忍述1卷最上乘论第五祖弘忍禅师述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
-2010 48.P0376 信心铭 (1卷)〖隋 僧璨作〗
大正藏 No. 2010 信心铭隋 僧璨作1卷信心铭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2009 48.P0365 少室六门 (1卷)〖〗
大正藏 No. 2009 少室六门1卷小室六门第一门心经颂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智慧清净海。理密义幽深。波罗到彼岸。向道秖由心。多闻千种意。不离线因针。经花糸一道。万劫众贤钦。观自在菩萨。菩萨超圣智。六处悉皆同。..
-2008 48.P0337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1卷)〖唐 法海集〗
大正藏 No. 2008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元 宗宝编1卷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目录卷首 序赞(各一编)经行由第一 般若第二 疑问第三 定慧第四 坐禅第五 忏悔第六 机缘第七 顿渐第八 宣诏第九 付嘱第十附录 缘起外纪 历朝崇奉事迹 ..
-2007 48.P0337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 (1卷)〖唐 法海集〗
大正藏 No. 2007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唐 法海集1卷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兼受无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记惠能大师。于大..
-2006 48.P0300 人天眼目 (6卷)〖宋 智昭集〗
大正藏 No. 2006 人天眼目宋 智昭集6卷人天眼目序予游方时。所至尽诚。咨扣尊宿五宗纲要。其间件目。往往亦有所未知者。因慨念。既据师位。而纲宗语句。尚不知其名。况旨诀乎。将何以启迪后昆。剔抉疑膜邪。于是有意..
-2005 48.P0292 无门关 (1卷)〖宋 宗绍编〗
大正藏 No. 2005 无门关宋 宗绍编1卷禅宗无门关说道无门。尽大地人得入。说道有门。无阿师分。第一强添几个注脚。大似笠上顶笠。硬要习翁赞扬。又是干竹绞汁。著得这些哮本。不消习翁一掷。一掷莫教一滴落江湖。千里..
-2004 48.P0226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 (6卷)〖宋 正觉颂古.行称评唱〗
大正藏 No. 2004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宋 正觉颂古.元 行秀评唱6卷从容录重刻四家语录序自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虽云默露宗风。殊觉浑沦透漏。更逢后来好事儿孙。不知重惜家宝。各各拚身失命。平地生..
-2003 48.P0139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 (10卷)〖宋 重显颂古.克勤评唱〗
大正藏 No. 2003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宋 重显颂古.克勤评唱10卷碧岩录序至圣命脉。列祖大机。换骨灵方。颐神妙术。其惟雪窦禅师。具超宗越格正眼。提掇正令。不露风规。秉烹佛煅祖钳锤。颂出衲僧向上巴鼻。银山铁壁..
-2002b48.P0133 B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 (1卷)〖宋 义远编〗
大正藏 No. 2002B 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宋 义远编1卷天童遗落录序夫佛祖道实际理地。本离言语相。然佛事门中为物垂慈。则虽非有为又非无语。洞山五位临济三玄。共是垂慈心。声止啼黄叶。若就语中生实解者。求..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