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48.P0376 信心铭 (1卷)〖隋 僧璨作〗

繁体

大正藏 No. 2010 信心铭

隋 僧璨作

1卷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心病  不识玄旨  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  无欠无余  良由取舍

  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  勿住空忍

  一种平怀  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

  止更弥动  唯滞两边  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  两处失功  遣有没有

  从空背空  多言多虑  转不相应

  绝言绝虑  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

  随照失宗  须臾返照  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  皆由妄见  不用求真

  唯须息见  二见不住  慎勿追寻

  才有是非  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

  一亦莫守  一心不生  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  不生不心  能随境灭

  境逐能沈  境由能境  能由境能

  欲知两段  元是一空  一空同两

  齐含万像  不见精粗  宁有偏党

  大道体宽  无易无难  小见狐疑

  转急转迟  执之失度  心入邪路

  放之自然  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

  逍遥绝恼  系念乖真  沈惛不好

  不好劳神  何用疏亲  欲趣一乘

  勿恶六尘  六尘不恶  还同正觉

  智者无为  愚人自缚  法无异法

  妄自爱著  将心用心  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  悟无好恶  一切二边

  妄自斟酌  梦幻空华  何劳把捉

  得失是非  一时放却  眼若不眠

  诸梦自除  心若不异  万法一如

  一如体玄  兀尔忘缘  万法齐观

  归复自然  泯其所以  不可方比

  止动无动  动止无止  两既不成

  一何有尔  究竟穷极  不存轨则

  启心平等  所作俱息  狐疑尽净

  正信调直  一切不留  无可记忆

  虚明自然  不劳心力  非思量处

  识情难测  真如法界  无他无自

  要急相应  唯言不二  不二皆同

  无不包容  十方智者  皆入此宗

宗非促延(一念万年万年一念)  无在不在


  十方目前  极小同大  妄绝境界

  极大同小  不见边表  有即是无

  无即是有  若不如是  必不须守

  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

  何虑不毕  信心不二  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  非去来今

信心铭之终

-2014 48.P0395 永嘉证道歌 (1卷)〖唐 玄觉撰〗

大正藏 No. 2014 永嘉证道歌唐 玄觉撰1卷永嘉证道歌唐慎水沙门玄觉撰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2013 48.P0387 禅宗永嘉集 (1卷)〖唐 玄觉撰〗

大正藏 No. 2013 禅宗永嘉集唐 玄觉撰1卷禅宗永嘉集序唐庆州刺史魏静述闻夫。慧门广辟。理绝色相之端。觉路遥登。迹晦名言之表。悲夫。能仁示现。应化无方。开妙典于三乘。畅真诠于八部。所以发挥至赜。悬梵景于昏衢..

-2012 48.P0384 B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1卷)〖唐 裴休集〗

大正藏 No. 2012B 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唐 裴休集1卷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裴相公问师曰。山中四五百人。几人得和尚法。师云。得者莫测其数。何故。道在心悟。岂在言说。言说只是化童蒙耳。问如何是佛。师云。即心是佛。..

-2012 48.P0379 A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1卷)〖唐 裴休集〗

大正藏 No. 2012A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唐 裴休集1卷断际心要河东裴休集并序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高安县黄檗山鹫峰下。乃曹溪六祖之嫡孙。西堂百丈之法侄。独佩最上乘离文字之印。唯传一心更无别法。心体亦..

-2011 48.P0377 最上乘论 (1卷)〖唐 弘忍述〗

大正藏 No. 2011 最上乘论唐 弘忍述1卷最上乘论第五祖弘忍禅师述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夫修道之本体须识。当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

-2010 48.P0376 信心铭 (1卷)〖隋 僧璨作〗

大正藏 No. 2010 信心铭隋 僧璨作1卷信心铭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2009 48.P0365 少室六门 (1卷)〖〗

大正藏 No. 2009 少室六门1卷小室六门第一门心经颂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智慧清净海。理密义幽深。波罗到彼岸。向道秖由心。多闻千种意。不离线因针。经花糸一道。万劫众贤钦。观自在菩萨。菩萨超圣智。六处悉皆同。..

-2008 48.P0337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1卷)〖唐 法海集〗

大正藏 No. 2008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元 宗宝编1卷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目录卷首 序赞(各一编)经行由第一 般若第二 疑问第三 定慧第四 坐禅第五 忏悔第六 机缘第七 顿渐第八 宣诏第九 付嘱第十附录 缘起外纪 历朝崇奉事迹 ..

-2007 48.P0337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 (1卷)〖唐 法海集〗

大正藏 No. 2007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唐 法海集1卷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一卷兼受无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记惠能大师。于大..

-2006 48.P0300 人天眼目 (6卷)〖宋 智昭集〗

大正藏 No. 2006 人天眼目宋 智昭集6卷人天眼目序予游方时。所至尽诚。咨扣尊宿五宗纲要。其间件目。往往亦有所未知者。因慨念。既据师位。而纲宗语句。尚不知其名。况旨诀乎。将何以启迪后昆。剔抉疑膜邪。于是有意..

-2005 48.P0292 无门关 (1卷)〖宋 宗绍编〗

大正藏 No. 2005 无门关宋 宗绍编1卷禅宗无门关说道无门。尽大地人得入。说道有门。无阿师分。第一强添几个注脚。大似笠上顶笠。硬要习翁赞扬。又是干竹绞汁。著得这些哮本。不消习翁一掷。一掷莫教一滴落江湖。千里..

-2004 48.P0226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 (6卷)〖宋 正觉颂古.行称评唱〗

大正藏 No. 2004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宋 正觉颂古.元 行秀评唱6卷从容录重刻四家语录序自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虽云默露宗风。殊觉浑沦透漏。更逢后来好事儿孙。不知重惜家宝。各各拚身失命。平地生..

-2003 48.P0139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 (10卷)〖宋 重显颂古.克勤评唱〗

大正藏 No. 2003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宋 重显颂古.克勤评唱10卷碧岩录序至圣命脉。列祖大机。换骨灵方。颐神妙术。其惟雪窦禅师。具超宗越格正眼。提掇正令。不露风规。秉烹佛煅祖钳锤。颂出衲僧向上巴鼻。银山铁壁..

-2002b48.P0133 B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 (1卷)〖宋 义远编〗

大正藏 No. 2002B 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宋 义远编1卷天童遗落录序夫佛祖道实际理地。本离言语相。然佛事门中为物垂慈。则虽非有为又非无语。洞山五位临济三玄。共是垂慈心。声止啼黄叶。若就语中生实解者。求..

-2002a48.P0121 A如净和尚语录 (2卷)〖宋 文素编〗

大正藏 No. 2002A 如净和尚语录宋 文素编2卷如净禅师语录序五家宗派中。曹洞则机关不露。临济则棒喝分明。苟得其由。门户易入。虽取舍少异作用弗同。要之殊涂一致耳。惟天童净禅师不流不倚兼而有之。自成一家八面受..

-2001 48.P0001 宏智禅师广录 (9卷)〖宋 侍者等编〗

大正藏 No. 2001 宏智禅师广录宋 集成等编9卷天童觉和尚语录序余顽愚拙疏无所可用。独于世味淡薄。人我相轻。若可学佛者。以故自幼喜从僧游。间遇本色道人。虽未言而意已亲。殆若磁石铁之冥契。有不可致诘者。否则虽..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