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b47.P0646 B杨岐方会和尚后录 (1卷)〖〗

繁体

大正藏 No. 1994B 杨岐方会和尚后录

1卷

杨岐方会和尚后录

师。入院开堂。宣疏了。师云。大众。大家散去。早落二头三首。如不散去。今日热瞒诸人去也。宜阳秀水。萍实楚江。遂升座。拈香云。此一瓣香。奉为今上皇帝。圣寿千秋。永昌佛日。次一瓣香。奉为州县官僚。檀那十信。此一瓣香。诸人还知落处么。若也知得落处。更不须开两片皮。若也不知。为先住南源。次住石霜。今住潭州兴化禅寺。诸人还识兴化么。如不识。不免带累上祖。遂趺座。维那白槌讫。师云。早落第二义。大众散去。犹较些子。既不散去。有疑请问。僧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云。隔江打鼓不闻声。僧云。兴化的子。临济儿孙。师云。今日因斋庆赞。师乃云。更有问话者么。所以道。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为胜。良久云。百千诸佛。天下老和尚出世。皆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若向者里明得去。尽与百千诸佛同参。若向者里。未能明得。杨岐未免惹带口业。况诸人尽是灵山会上。受佛付嘱底人。何须自家退屈。还有记得底人么。尔且道。灵山末后一句。作么生道。如无。杨岐今日败阙。以方会。俾欲深云隐拙。随众延时。岂谓郡县官僚。洎诸檀信。共崇三宝。续佛寿命。令法久住。俾令山僧住持此刹。亦非小缘。所有一毫之善。上祝皇帝万岁。家宰千秋。大众且道。今日事作么生。良久云。来年更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

上堂。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担头不负书。师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拈起拄杖。卓一下云。大千世界百杂碎。捧钵盂向香积世界。吃饭去也。

上堂。僧问。如何是不动尊。师云。大众齐著力。僧云。与么则香灯不绝去也。师云。且喜勿交涉师乃云。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殿对三门。僧堂对厨库。若也会得。担取钵盂拄杖。一任天下横行。若也不会。更且面壁。

上堂。僧问。如何是佛。师云。贼是人做。师乃云。万法是心光。诸缘惟性晓。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山河大地。有什么过。山河大地。目前诸法。总在诸人脚跟下。自是诸人不信。可谓古释迦不前。今弥勒不后。杨岐与么。可谓买帽相头。

上堂。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遂拍禅床一下云。山河大地何处有也。且作么生道得不受人瞒底句。若也道得。向十字路头。道将一句来。如无。杨岐今日失利。

上堂。一尘才起。大地全收。遂拈起拄杖云。须弥山上走马。大洋海里[跳-兆+孛]跳。闹市中忽撞著者个。是人知有。且道。黑地里穿针一句。作么生道。良久云。寻常不欲频开口。为是浑身著衲衣。

上堂。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复云。天堂地狱。罩却汝头。释迦老子。在尔脚跟下。当明对暗。时人知有。闹市里把将鼻孔来。还有道得么。试出来。与杨岐出气。如无。杨岐今日失利。

上堂。僧问。祖师面壁。意旨如何。师云。西天人不会唐言。僧云。昨日雨落。今日天晴。是人道得。请和尚出格道一句。师以两手捺膝坐。僧云。大杀尽力道。只道得一半。师云。分身两处看。僧指侍者云。和尚为什么不著鞋。师云。者漆桶。僧便礼拜归众。

师。乃举外道问佛。不问有言。不问无言。世尊良久。外道赞叹。世尊大慈大悲。开我迷云。令我得入。外道去后。阿难问世尊云。外道见个什么。便道令我得入。世尊云。如世良马。见鞭影而行。师云。道吾师兄云。世尊只眼通三世。外道双眸贯五天。道吾师兄。善则善矣。甚与古人出气。杨岐道。金鍮不辨。玉石不分。大众要会么。世尊辍已从人。外道因斋庆赞。遂以拄杖卓一下。喝一喝。

上堂。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乃拈拄杖云。拄杖子。岂不是法身。尔诸人还知么。杨岐今日向水里倒泥里[馬*展]。盖为诸人头抵面袋里。三十年后。明眼人前。不得错举。以拄杖卓一下。喝一喝。

上堂。云一切智通无障碍。遂拈起拄杖云。拄杖子。向诸人面前。逞大神通去也。遂掷下云。直得乾坤震裂。地摇六动。不见道。一切智智清净。又拍禅床一下云。三十年后。明眼人前。莫道杨岐龙头蛇尾。

上堂。云雷惊雨势。万物发生。拈起拄杖云。大众且道。者个作么生。良久云。渔翁尽日空垂钓。收取丝纶归去来。以拄杖卓禅床一下云。参。

上堂。僧问。师登宝座。四众临筵。的的西来。请师举唱。师云。云开山岳秀。水到四溟宽。进云。一句已蒙师指示。今日得闻于未闻。师云。脚跟下一句。作么生道。僧云。若不伸三拜。争显我师机。师云。更有什么事。僧礼拜。师云。记取者僧话头。问。先圣有八万四千法门。门门见谛。学人为什么。触途成滞。师云。何得自家退屈。僧云。急切处。请师举。师云。露柱[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僧云。拈却佛殿。去却案山。脚跟下。去西天有多少。师云。杨岐被尔问倒。僧云。将谓无鼻孔。师云。三十年后。自家面赤。师乃云。风不鸣条。雨不破块。此是俗汉时节。作么生是衲僧应时应节底句。遂拍禅床一下云。直待弥勒下生时。

上堂。僧问。虎符金印师亲握。家国兴亡事若何。师云。将军不举令。僧云。坐筹帏幄。非师者谁。师云。金州客。僧云。幸对人天。愿观盛作。师云。杨岐鼻孔。在阇梨手里。僧云。学人性命。在和尚手中。师云。尔干[跳-兆+孛]跳作什么。僧云。下坡不走。快便难逢。抚掌一下。便礼拜。师云。看者一员战将。师乃云。风霜刮地。寒叶飘空。不涉春缘。拈将鼻吼来。遂拍禅床一下云。来年更有新条在。恼乱春风卒未休。

上堂。云杨岐一诀。凡圣路绝。无端维摩。特地饶舌。

上堂。供养主问。雪路漫漫。如何化导。师云。雾锁千山秀。迤逦问行人。僧问。忽有人问杨岐意旨。未审如何举似。师云。大野分春色。岩前冻未消。僧画一圆相云。忽遇与么人来。又作么生。师乃捩转面。僧拟议。师便喝云。甚么处去也。僧作女人拜。师云。归来与尔三十棒。师乃云。杨岐令下。已在言前。作么生是正令。喝一喝。便下座。

上堂。云落雕之箭。斩蛟之剑。主将自败。抱马拖旗。有人向安家立国处。道将一句来。良久云。太平本是将军致。不许将军见太平。喝一喝。

上堂。俗士问。人王与法王相见。合谈何事。师云。钓鱼船上谢三郎。进云。此事已蒙师指示。云盖家风事若何。师云。幞头衫帽脱当酒钱。士云。忽遇客来。如何祗待。师云。三盏两盏犹闲事。醉后郎当笑杀人。师乃云。一切法皆是佛法。遂拍禅床一下云。山河大地百杂碎。还我佛法来。良久云。何似生辽天鹘。万里云只一突。

上堂拍禅床云。大众。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得便休。

上堂。云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遂拍禅床一下云。释迦老子年多少。还知么。若也知得。人间天上。出入自由。若也不知。云盖自道。竭二千年。

上堂。云把定乾坤几万般。文殊普贤岂能观。今日为君重注破。鳖鼻南山子细看。以拄杖卓一下。

上堂。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拈起拄杖云。吞却山河大地了也。过去诸佛。未来诸佛。天下老和尚。总在拄杖头上。遂以拄杖划一划云。不消一喝。

上堂。云云盖传箭令下。释迦老子为先锋。菩提达磨为殿后。阵势既圆。天下太平。且道。不动步一句。作么生道。良久云。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参。

上堂。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君王得一。以治天下。衲僧得一。且作么生。良久云。钵盂口向天。

上堂。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拍禅床一下云。释迦老子。被蟭螟虫吞却了也。且喜天下太平。喝一喝上堂。云时雨霖霖。悦耕人心头头显焕。金不博金。参。

上堂。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释迦老子。鼻孔辽天。楼至如来。两脚踏地。尔且道。者两个汉。还有过也无。良久云。犬子便吠。牛子牵犁。衲僧与么未摸著皮。

上堂。顾视大众。喝一喝。卓拄杖一下云。清平世界。不许人搀夺行市。

上堂。云释迦老子初生时。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今时衲僧。尽皆打模画样。便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云盖不惜性命。亦为诸人打个样子。良久云。阳气发时无硬地。

上堂。云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皆不识。师乃掷下拄杖。便归方丈。

上堂。举盘山道。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师云。口上著。又云。学者劳形。如猿捉影。师云。盘山与么道。以已妨人。

上堂。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皆不识。师遂拈起拄杖云。拄杖子。岂不是弥勒。诸人还见么。拄杖子横也。是弥勒放光动地。拄杖子竖也。是弥勒放光照曜三十三天。拄杖子不横不竖。弥勒向诸人脚跟下。助尔诸人说般若。若也知得。去拈鼻孔。向钵盂里。道将一句来。如无。山僧失利。

上堂。云山僧一语。凡圣同举。罢钓收纶。不如归去。

上堂。云今朝三月二。瞿昙未瞥地。拈花说多端。迦叶犹尚醉。更有末后语。且不得错举。

上堂。云朝晴夜雨。民欢卒土。瞿昙老人。未有后语。云盖今日为大众举。良久云。太平本是将军致。不许将军见太平。

勘辩

一日。琏三生至。师云。寒风凛烈。红叶飘空。祖室高流。朝离何处。琏云。斋后离南源。师云。脚跟下一句。作么生道。琏以坐具摵一摵。师云。只者个。别有在。琏作抽身势。师云。且坐吃茶。

二人新到。师云。春雨乍歇。泥水未干。行脚高人。如何话道。僧云。昔时离古寺。今日睹师颜。师云。甚处念得者虚头来。僧云。和尚幸是大人。师云。脚跟下一句。作么生道。僧以坐具摵一摵。师云。与么则杨岐烧香供养去也。僧云。明眼人难瞒。师拈起坐具云。第二行脚僧。唤者个作什么。僧云。乍入丛林不会。师云。实头人难得。且坐吃茶。

问僧。落叶飘飘。朝离何处。僧云。斋后离南源。师云。脚跟下一句。作么生道。僧云。愁人莫向愁人说。师云。杨岐专为举扬诸方去也。僧云。是什么心行。师云。不得杨岐赞叹。僧拟议。师云。且坐吃茶。

一日。数人新到相看。师云。阵势既圆。作家战将。何不出来与云盖相见。僧打一坐具。师云。作家师僧。僧又打一坐具。师云。一坐具两坐具。又作么生。僧拟议。师乃背面立。僧又打一坐具。师云。尔道。云盖话头在甚处。僧云。在者里。师云。三十年后自悟去在。云盖在上座手里。且坐吃茶。师又问。夏在甚处。僧云神鼎。师云。早知上座神鼎来。更不敢借问。

师。次日参云。昨日数人新到。打云盖三下坐具。恰似有个悟处。遂举前话了。乃云。云盖败阙处。诸人总知。新到得胜处。诸人还知么。若也知得。出来与云盖出气。若也不知。明眼人前。不得错举。

上堂。云万法本闲。唯人自闹。以拄杖卓一下云。大众。好看火烛。明眼人前。不得错举。

师访孙比部。值判公事次。部云。下官为王事所牵。无由免离。师云。此是比部愿弘深广利济群生。比部云。未审如何。师云。应现宰官身。广弘悲愿深。为人重指处。棒下血霖霖。比部因颂有省。乃归小厅。坐次却问。下官每日持斋吃菜。还合诸圣也无。师以颂赠之。孙比部孙比部。不将酒肉污肠肚。侍仆妻儿浑不顾。释迦老子是谁做。孙比部孙比部。

自术真赞

口似乞儿席袋。  鼻似园头屎杓。  劳君神笔写成。  一任天下卜度。

似驴非驴。  似马非马。  咄哉杨岐。  牵犁拽杷。

指驴又无尾。  唤牛又无角。  进前不移步。  退后岂收脚。  无言不同佛。  有语谁斟酌。  巧拙常现前。  劳君安写邈。

杨岐方会和尚后录(终)

-2005 48.P0292 无门关 (1卷)〖宋 宗绍编〗

大正藏 No. 2005 无门关宋 宗绍编1卷禅宗无门关说道无门。尽大地人得入。说道有门。无阿师分。第一强添几个注脚。大似笠上顶笠。硬要习翁赞扬。又是干竹绞汁。著得这些哮本。不消习翁一掷。一掷莫教一滴落江湖。千里..

-2004 48.P0226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 (6卷)〖宋 正觉颂古.行称评唱〗

大正藏 No. 2004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宋 正觉颂古.元 行秀评唱6卷从容录重刻四家语录序自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虽云默露宗风。殊觉浑沦透漏。更逢后来好事儿孙。不知重惜家宝。各各拚身失命。平地生..

-2003 48.P0139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 (10卷)〖宋 重显颂古.克勤评唱〗

大正藏 No. 2003 佛果圜悟禅师碧岩录宋 重显颂古.克勤评唱10卷碧岩录序至圣命脉。列祖大机。换骨灵方。颐神妙术。其惟雪窦禅师。具超宗越格正眼。提掇正令。不露风规。秉烹佛煅祖钳锤。颂出衲僧向上巴鼻。银山铁壁..

-2002b48.P0133 B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 (1卷)〖宋 义远编〗

大正藏 No. 2002B 天童山景德寺如净禅师续语录宋 义远编1卷天童遗落录序夫佛祖道实际理地。本离言语相。然佛事门中为物垂慈。则虽非有为又非无语。洞山五位临济三玄。共是垂慈心。声止啼黄叶。若就语中生实解者。求..

-2002a48.P0121 A如净和尚语录 (2卷)〖宋 文素编〗

大正藏 No. 2002A 如净和尚语录宋 文素编2卷如净禅师语录序五家宗派中。曹洞则机关不露。临济则棒喝分明。苟得其由。门户易入。虽取舍少异作用弗同。要之殊涂一致耳。惟天童净禅师不流不倚兼而有之。自成一家八面受..

-2001 48.P0001 宏智禅师广录 (9卷)〖宋 侍者等编〗

大正藏 No. 2001 宏智禅师广录宋 集成等编9卷天童觉和尚语录序余顽愚拙疏无所可用。独于世味淡薄。人我相轻。若可学佛者。以故自幼喜从僧游。间遇本色道人。虽未言而意已亲。殆若磁石铁之冥契。有不可致诘者。否则虽..

-2000 47.P0984 虚堂和尚语录 (10卷)〖宋 妙源编〗

大正藏 No. 2000 虚堂和尚语录宋 妙源编10卷虚堂和尚语录卷第一嘉兴府兴圣禅寺虚堂和尚语录参学妙源编嘉兴府请疏朝请郎知嘉兴军府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公事借紫杨璘撰右伏以。者寺不是寻常。为孝宗圣迹去处。诸山皆生..

-1999 47.P0957 密庵和尚语录 (1卷)〖宋 崇岳.了悟等编〗

大正藏 No. 1999 密庵和尚语录宋 崇岳.了悟等编1卷密庵禅师语录序密庵禅师示寂之三年。其得法真子。住灵岩了悟。以老师平生语一编。属(镃)作序。(镃)切谓。老师一见应庵。便明大法。破沙盆语。盛播丛林。此无可序者..

-1998b47.P0943 B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1卷)〖宋 道谦编〗

大正藏 No. 1998B 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宋 道谦编1卷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参学比丘道谦编洞山广道者梓州人。丛林号广无心。初游方问云盖智和尚。兴化打维那意旨如何。智下绳床展两手吐舌示之广打一坐具。智云。此是..

-1998a47.P0811 A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30卷)〖宋 蕴闻编〗

大正藏 No. 1998A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宋 蕴闻编30卷进大慧禅师语录奏札(臣)僧(蕴闻)窃以佛祖之道。虽非文字语言所及。而发扬流布。必有所假而后明。譬如以手指月。手之与月。初不相干。然知手之所指。则知月之所在。是..

-1997 47.P0713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20卷)〖宋 绍隆等编〗

大正藏 No. 1997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宋 绍隆等编20卷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序龙图阁直学士左朝奉大夫知处州军州事兼管内劝农使耿延禧撰佛以一音。而演说法。故一切法。同此一音。三世诸佛此一音。六代祖师此一音。天下老和..

-1996 47.P0669 明觉禅师语录 (6卷)〖宋 惟盖竺编〗

大正藏 No. 1996 明觉禅师语录宋 惟盖竺编6卷明觉禅师语录卷第一参学小师惟盖竺编住苏州洞庭翠峰禅寺语师在万寿。开堂日白槌了。师云。宗乘一唱三藏绝诠。祖令当行十方坐断。其有达士不避死生。贬上眉毛出众相见。问..

-1995 47.P0649 法演禅师语录 (3卷)〖宋 才良等编〗

大正藏 No. 1995 法演禅师语录宋 才良等编3卷法演禅师语录卷上舒州白云山海会演和尚初住四面山语录参学才良编师开堂日。授疏示众云。兵随印转。将逐符行。请对尊官。分明剖露。宣疏了指法座云。此大宝华王座。从朝至..

-1994b47.P0646 B杨岐方会和尚后录 (1卷)〖〗

大正藏 No. 1994B 杨岐方会和尚后录1卷杨岐方会和尚后录师。入院开堂。宣疏了。师云。大众。大家散去。早落二头三首。如不散去。今日热瞒诸人去也。宜阳秀水。萍实楚江。遂升座。拈香云。此一瓣香。奉为今上皇帝。圣..

-1994a47.P0640 A杨岐方会和尚语录 (1卷)〖宋 仁勇等编〗

大正藏 No. 1994A 杨岐方会和尚语录宋 仁勇等编1卷杨岐方会和尚语录袁州杨岐山普通禅院会和尚语录江宁府保宁禅院嗣法小师仁勇编师在筠州九峰山。受疏了披法衣。乃拈起示众云。会么。若也不会。今日无端走入水牯牛队..

-1993 47.P0629 黄龙慧南禅师语录 (1卷)〖宋 惠泉集〗

大正藏 No. 1993 黄龙慧南禅师语录宋 惠泉集1卷黄龙慧南禅师语录师初住同安崇胜禅院。开堂日。宣疏罢。师拈香云。此一炷香。为今上皇帝圣寿无穷。又拈香云。此为知军郎中文武采僚。资延福寿。次为国界安宁。法轮常转..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