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 46.P0983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咒课法 (1卷)
大正藏 No. 1952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咒课法
1卷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咒课法并序
隋祖智者说摩诃止观。约四种三昧。示诸经行法。读者虽众。修者无几。何为其然乎。以人根肤浅法味漓薄。从师劳于名相。事佛懈于资熏。故十观成乘五悔助道。仅存空言矣。予切于讲习之暇。务求课念之益。因发经藏。得如意轮咒凡四本。详其文实同出而异译也(一实叉难陀此云觉喜。唐天后久视元年译。八纸。二阿弥真那。此云宝思惟。中宗神龙二年译。七纸。三唐天后代。三藏法师义净译。三纸。四唐天竺三藏法师。菩提流志。此云觉爱译。十九纸)章句既简方轨且约。遮恶可以尽三障。持善可以具二严先天竺法师讳遵式。常观此经知利物之要。特爱义净所译咒辞易诵乃镂板模印诒厥四辈。然而净译颇略所说法式但云摄心口诵。至于事仪观想曾未点示。受持之际意或缺如今辄。采诸文为之补助。原始洎末总成七科。一法式。二观想。三礼赞。四持诵。五忏愿。六证验。七释疑。斯皆沿袭本经使源流之不别放。则先制贵箕裘之有在。知罪于我以俟来哲云。
法式第一 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发心希求此生现报者。当一心受持此咒。欲受持时。不问日月星辰吉凶并别修斋戒。亦不假洗浴及以净衣。但止摄心口诵不懈。百千种事所愿皆成。更无明咒能得与此如意咒王。势力齐者。乃至日日诵一百八遍。即见观自在等。实叉所译其数亦同。乃至七日七夜相续而诵真那译云。应以后夜若平明时诵一千八遍。乃至每日后夜诵三千遍。流志译云。每常五更诵一千八十遍。又云六时时别一千八十遍相续不绝。一一字诵满三洛叉(梵语一洛叉。此云十万数)又云。若比丘比丘尼诵一百八遍若男子诵一百六遍。若女人诵一百三遍。若童男诵一百遍。若童女诵九十遍。此名课法。一切胜事皆获成就(国王后妃公主宰官。四姓所谓名有其数)今试议之。夫西梵之语。或五竺国传流有异中华所译。故三藏师宗本不同。此唯圣裁难以情测既而正用义净之本。请以一百八遍为准所以然者。为表破百八烦恼。为成就百八三昧也。又义净云。若通一遍。如上诸事悉皆遂意。又宝思惟译云。受持之时。不须辛苦但诵皆成。以此言之。设复不及一百八遍。随数减之亦应无咎。诸本所诵时节不同。盖从人根乐欲差别。今谓若依七日七夜诵者。必须六时时别一百八遍。如大悲经限三七日。请观音限七七日之类是也。若依每日五更平明时诵者。斯为常课。其数无在。苟曰不然。云何得满三洛叉。岂七日之中致兹大数。又若不及五更平明时者。亦自随意。良以后夜为诘。诘旦人心清爽故别言之。净译所以谅适时之宽也。按流志本。今于昼夜居静室中。面东趺坐想圣观自在。对在目前诵念不乱。烧沉水香运心供养恭敬礼拜。随心所办香华供养而不断绝。应知诵咒之前。须于静室摄心观想。次入道场作礼供养。所说形像正须西向。亦不作坛当敷床座。以为三级上级置于法宝即是所持陀罗尼。经左安释迦像右安弥陀像。中级唯安观自在像。左右或华或灯。下级唯列供具而已。傥不能如上敷置。但随常式道场。或唯存菩萨像随分供养虽曰不假洗浴净衣。若七日别修用之益善。故觉喜译云。若欲圣观自在现为愿者。清净澡浴抹香涂身著净衣服等。彼经广明供养。请召迎送。皆有印咒。余本并缺今亦不行焉。
观想第二 夫众生无始唯以昏散障于明静。故尘劳外役道慧内盲。八苦之事逼恼而不停。二严之相穷悴而无取繇是飘流积劫孤露而不自省。唯心所招。圣人愍之。假隐密语诠微妙法。教令受持。先为其世间之乐。次复其如来之性。谆谆然若蜾羸之祝螟蛉也。其有口诵复加心观不亦速哉。流志译云。若真成就此陀罗尼最胜法者。于一切处若食不食若净不净。一心观想圣观自在相好圆满如日初出光明晃曜。诵斯陀罗尼无有妄念。常持不间一无过犯。则得菩萨现金色身。除诸障垢神力加被心所求愿皆悉满足。真那译云。诵念之时当忆念观世音菩萨求作依怙。然则心口相应念诵双运。受持之至矣但初心驰散摄之为难。故于静室趺坐先观圣相。经文既略今助显之。且菩萨本证妙觉号正法明。迹居补处名观自在本迹虽殊。莫不皆随真如之体起应化之用。其体如鉴其用如像。是故真不自应应之在机。亦犹鉴不自像像之在形耳。复次机有胜劣应有大小。应之大者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妒十六观经)应之小者于一切处身同众生。大应现于极乐。而小应游诸秽土。而经云。菩萨所居补怛罗山者。即示此土游止之处也。今创心修观。心想羸劣当观小应。其相何如准流志译。画观自在像。今画三十二叶开敷莲华于华台上。画如意轮圣观自在菩萨。面西结加趺坐。颜貌熙怡身金色相。首戴宝冠有化佛菩萨左手执开敷华。当其台上画如意宝珠。右手作说法相。天妙衣服珠珰环钏。七宝璎珞种种庄严身放众光。修者依此圣相系念观察。当知此相从心想生。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相及心元是观音妙净明体。空华即假本无即空。妙体即中三谛圆融。非一非异不可得而思议也。非唯圣相如是抑亦说法皆然。良由众生性具诸法。故能随缘发生。菩萨修证诸法。故能普门示现。诸法虽异空中是同。若唯异非同则失感应之理若唯同非异则失感应之事失于理者。如冰炭之不可合也。失于事者如谷响之不能召也。事理既备感应乃成。又复须知三谛之法。即是明咒所诠之义。故义净译为无障碍。观自在莲华如意宝轮王陀罗尼。言无障碍者。即菩萨具三谛之智无三惑之碍也。观自在者用此之智观乎众生而得自在也。斯盖以能说之人命所说之咒耳。莲华者生而有实。譬法身德本来具足。如意者珠也。经云。雨妙珍宝犹如意树。如意宝珠。譬解脱德能生诸法。宝轮者有摧伏之力。譬般若德能破诸法。又莲华出水离染清净譬般若。其萼芳馨譬解脱珠体本圆。譬法身。其色莹洁喻般若。轮体是宝如法身。其用旋转如解脱。以此三种各有三义。取譬三德。举一具三言三即一。由诠此义。统摄诸法超胜一切故称为王。遮九界之恶持佛界之善。故名陀罗尼。又实又译为秘密藏神咒。荀非三德三谛之法。安受斯名乎。菩萨自行唯在空中。化他从假赴物。众生于假受化。化极亦唯空中。故起信论云若离业识则无见相。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略辩如此。若欲委知行相。当寻玉泉止观。
礼赞第三 一切恭敬一心顶礼十方常住三观(礼已长跪执炉烧香)我今如法严持香华。供养十方无边法界诸佛世尊。十二部经三乘圣众(执炉捧华运想已散之复云)供养已一切恭敬(起礼一拜曲躬赞云)。
如来藏中 有真法宝 随众生性
感而遂通 大悲大士 圣观自在
所说明咒 号如意轮 悉令灭除
无量苦厄 亦能成就 一切所求
是故释迦 殷勤赞扬 诸陀罗尼
无为等者 (陈意)
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世尊。
一心顶礼极乐世界阿弥陀世尊。
一心顶礼十方法界诸佛世尊。
一心顶礼无障碍自在莲华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一心顶礼十方法界十二部经。
一心顶礼观自在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圆满意愿明王诸大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十方法界三乘圣众。
持诵第四 经云。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我今有大陀罗尼明咒。所谓无障碍观自在。莲华如意宝轮王。第一希有能于一切所求之事。随心饶益皆得成就。世尊大慈听我说者。我当承佛威力施与众生。乃至世尊赞菩萨言。如是如是汝能悲愍诸有情类。我加护汝。菩萨既蒙佛许悲愿盈怀。即于佛前而说咒曰。
南无佛驮耶 南无达摩耶 南无僧伽耶 南无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具大悲心者 怛侄他 唵 斫羯罗伐底 震多末尼 莫诃钵蹬谜 噜噜噜噜 底瑟侘(丑家切)篅(市悦切)攞阿羯利沙也 吽 发沙诃(此名根本咒) 唵 钵蹋摩 震多末尼 篅攞吽(此名大心咒) 唵 跋喇陀 钵亶(多旱切)谜吽(此名随心咒)
尔时观自在菩萨。说是陀罗尼已。大地六种震动。天龙药叉犍闼婆等。诸有宫殿亦皆旋转迷惑。所依一切恶魔为障碍者。见自宫殿皆悉焰起无不惊怖。乃至于地狱中受苦众生。皆悉离苦得生天上。
忏愿第五 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 悉愿断除三障。归命忏悔至心忏悔。我比丘(某甲)归命十方常住三宝。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圣观自在具大悲者。愿起哀怜为作明证。我为法界一切众生。无始心性如摩尼宝。自体清净神用本然为诸如来同一秘藏。妄想流动幻有轮回。于生死中受诸热恼。所谓过现造积四重五逆十恶之业。当堕阿鼻地狱之苦。以恶业故现身所缠一切疾病种种灾厄。广如经说诸恶因缘。今奉大悲圣观自在教。我诵持如意宝轮。令得灭除如是罪障。百千种事所愿皆成。惟愿菩萨受我忏悔。从我所求施与摩尼。雨诸珍宝世及出世福慧资粮。皆使随心无不充足。乃至尽其形寿不入胞胎。莲华化生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观自在菩萨真实色身。闻妙法音证圆通性。然后普门示现饶益有情。尽出尘劳同成种智。
南无十方佛 南无十方法 南无十方僧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如意轮陀罗尼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圆满愿一切菩萨摩诃萨(或三称或七称)。
-2920 85.P1463 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说六度经 (1卷)
大正藏 No. 2920 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说六度经1卷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说六度经吾告于阎浮提中善男子善女人。吾自生阎浮。为大慈父教化众生。轮回世间。经今无始旷劫分身万亿。救度众生。为见阎浮提众生多造恶业。不信佛法..
-2919 85.P1463 佛母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9 佛母经1卷佛母经尔时世尊入般涅槃。倚卧双告诸大众。吾今欲般涅槃。不见阿难及吾迦叶。来时语言。吾与汝不相见也。即使忧波梨往诣刀利天上。告吾母知。举身疼痛不可思议。愿母早来。礼敬三宝。尔时..
-2918 85.P1462 释家观化还愚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8 释家观化还愚经1卷释家观化还愚经昔舍卫国有一贫家。夫妇悭恶不信道德。佛愍其愚现为沙门。诣门分卫。时夫不在。其妇骂詈无有道理。沙门语曰。吾为道士。乞丐自活。不恶骂詈。唯望一食耳。主人妇曰..
-2917b85.P1462 B新菩萨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7B 新菩萨经1卷新菩萨经率□□□□□□□大小念百万口。阿弥陀佛五百身中不入□□菩萨说今[(乖-北+(刀*刀))/干]八[匚@出]九[匚@出]太山崩须九万亿□亦须九千亿牛。第一患死。第二卒死。第三产坐死。第..
-2917a85.P1462 A新菩萨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7A 新菩萨经1卷新菩萨经一卷贾耽颁下诸州众生。每日念阿弥陀佛一千口。断恶行善。今年大热无人收刈。有数种病死。第一虐病死。第二天行病死。第三卒死。第四肿病死。第五产坐死。第六患腹死。第七血痈..
-2916 85.P1462 劝善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6 劝善经1卷劝善经一卷敕左丞相贾。恍颁下诸州善之众生。每日念阿弥陀佛一千。口断恶行善。今年大热无人收刈。有数众病死。第一虐病。第二天行病死。第三赤白痢病死。第四赤眼病死。第五人产病死。第..
-2915 85.P1461 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5 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1卷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天台山中有一老师。年可九□□□□□□□神悲哭眼中泣血唱言。苦□□□□□□□弟子惠通合掌顶礼。眼中泣泪□□□□□灾难如何得免。师报言惠通。□□□□..
-2914 85.P1459 观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4 观经1卷佛说观经观十方佛法 念观十方佛者。坐观东方。廓然大光。唯见一佛。结跏趺坐。举手说法。心明观察。光明相好书然明了。常系在心不令外缘心。若余念摄念令还。如是见者便增至十佛即见十佛。增..
-2913 85.P1459 七女观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3 七女观经1卷佛说七女观经闻如是。一时佛说七女观经。昔冥缘王有七女觉世非常。不著缯彩衣服。不著指镮臂钏。不捉香油涂身。岁三长斋月六斋。姊妹相将诣父王殿前。稽首白王。女等前身积罪无福。今值..
-2912 85.P1458 无常三启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2 无常三启经1卷佛说无常三启经□□□□□□□修者咸到无为岸法云法雨润群生能除热恼蠲众病难化之徒使调顺随机引导非强力稽首归依真圣众八辈上人能离染金刚智杵破邪山永断无始相缠缚始从鹿苑至双林随..
-2911 85.P1456 赞僧功德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1 赞僧功德经1卷赞僧功德经阿含经中略集出叹大□□□□□□□□□□□□以大梵音赞僧宝如地坚牢□□□□□□□□□□我末法中出家人常住僧赞□□□□□□□□□□志求菩提微妙果于浊苦恶世界中常在如..
-2910 85.P1455 金有陀罗尼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0 金有陀罗尼经1卷金有陀罗尼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篱[竺-二+冉]。与药叉□□□金刚手俱。尔时天百施往世尊所。到已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已。天帝百施白佛言。世尊。我入战阵而斗战时。以阿修..
-2909 85.P1455 地藏菩萨经 (1卷)
大正藏 No. 2909 地藏菩萨经1卷佛说地藏菩萨经尔时地藏菩萨住在南方琉璃世界。以净天眼观地狱之中受苦众生。铁碓捣铁磨磨铁犁耕铁锯解。镬汤涌沸猛火旦天。饥则吞热铁丸。渴饮铜汁。受诸苦恼无有休息。地藏菩萨不忍..
-2908 85.P1454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王品 (1卷)
大正藏 No. 2908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王品1卷大方广佛花严经普贤菩萨行愿王品应在十方刹土中游于三世人师子彼等诸佛我无遗以净身口意稽首为修普贤行愿力诸佛现于意想中俯身量等刹土尘虔心敬礼诸最胜于一尘上..
-2907 85.P1452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 (1卷)
大正藏 No. 2907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1卷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尽诸十方世界尊普游三世人师子我身口意具清净是故今当遍稽首以普贤行诸愿力一切最胜相现前俯身量等刹土尘虔心率礼于大圣一微尘上众尘佛各于其中佛子绕是诸法界..
-2906 85.P1449 三万佛同根本神秘之印并法龙种上尊王佛法 (1卷)
大正藏 No. 2906 三万佛同根本神秘之印并法龙种上尊王佛法1卷三万佛同根本神秘之印并法龙种上尊王佛法光紫色而□□□□□□□□□□□□□□□□□□□□年化为流星。流星千年□□□□□□□□□□□□□□□□□为..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