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4 21.P0850 金刚上味陀罗尼经 (1卷)〖元魏 佛陀扇多译〗

繁体

大正藏 No. 1344 金刚上味陀罗尼经

元魏 佛陀扇多译

1卷

金刚上味陀罗尼经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依小雪山左庄严聚落金窟中住。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

尔时婆伽婆。乞食食已。于金窟中结加趺坐。入一切法现起三昧。入三昧已。诸比丘众不见世尊。迭相谓言。今者世尊为何所在。今者善逝为何所在。尔时如来以威神力。令四十二净居天来至佛所。尔时释提桓因三十三天大梵天王。承佛神力下阎浮提。至世尊所。时净居天释提桓因三十三天大梵天王。不见世尊。皆作是念。今者世尊为何所在。作是念已。即见世尊在金窟中入寂灭定。时净居天释提桓因三十三天梵天王等。在如来前默然而住。

尔时世尊从三昧起现神通力。令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诸菩萨等。乃至最初始发心者不退转者。乃至得受一生记者。皆悉来到庄严聚落。集金窟中至如来所。以佛神力住虚空中。去地一多罗树。尔时文殊师利童子知诸众生各心念已。即时入悦一切众生诸心三昧。于是文殊师利童子入三昧时。彼诸众生得未曾有快乐之心。尔时弥勒菩萨入一切法寂灭三昧。入三昧已。彼诸大众诸根寂静。尔时宝光菩萨。六十二亿菩萨围绕。向庄严聚落至金窟中。既到彼已。自见其身在虚空中。尔时观世自在菩萨。九万二千菩萨围绕。向庄严聚落至金窟中。既至彼已不能下地。唯在虚空。并诸菩萨坐莲华中。坐莲华已。得灭一切诸烦恼障清净一切众生三昧。即时能灭一切众生贪嗔痴等。尔时宝箧菩萨入大庄严三昧。入三昧已。于虚空中即有优钵罗花钵头摩花拘物头华分陀利华盖自然盖之。不藉日月自有光明。

尔时世尊。于是向上在虚空中。自然而住正念不动。尔时文殊师利童子。在虚空中整服右肩合掌向佛。白言世尊。何因何缘。而今世尊在虚空中正念不动。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童子言。文殊师利。我欲于此虚空界中为诸菩萨说金刚上味陀罗尼法门。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为诸菩萨说金刚上味陀罗尼法门。

佛言。文殊师利。金刚上味陀罗尼中。无菩提无诸佛法。此诸菩萨欲成正觉。而金刚上味陀罗尼中。无菩提无菩提觉者分别。此诸菩萨怖畏世间欲入涅槃。而金刚上味陀罗尼中。无世间涅槃分别。此诸菩萨求觅善法。而金刚上味陀罗尼中。无善不善分别。此诸菩萨欲度彼岸。而金刚上味陀罗尼中。无此岸彼岸及到彼岸者分别。此诸菩萨欲净世界。而金刚上味陀罗尼中。无净世界分别。此诸菩萨欲降伏魔怨。而金刚上味陀罗尼中。无魔无魔怨能障分别。此诸菩萨欲灭阴魔烦恼魔死魔。而金刚上味陀罗尼中。无阴界入名字分别。此诸菩萨欲过声闻缘觉境界。而金刚上味陀罗尼中。无声闻缘觉分别。此诸菩萨欲度一切众生。而金刚上味陀罗尼中。无众生无众生分别。此诸菩萨欲除贪嗔痴等烦恼。而金刚上味陀罗尼中。无贪嗔等烦恼分别。此诸菩萨欲灭除闇。而金刚上味陀罗尼中。无明无闇分别。此诸菩萨欲学上上智。而金刚上味陀罗尼中。无上不上智分别。此诸菩萨欲除烦恼。而金刚上味陀罗尼中。无烦恼垢亦无有净。无调不调无此无彼。无慈无悲无喜无舍。无施无悭。亦无持戒亦无破戒。无忍无嗔。无进无怠。无定无乱。无慧无痴。无犯不犯亦无声闻。亦无缘觉。亦无如来无法非法。若浅若深。无智非智种种差别。乃至亦无证智差别。亦无世间亦无涅槃。乃至亦无菩提分法。无诸根力。无四念处。无四正勤。无四如意足。

文殊师利。菩萨若欲学此金刚上味陀罗尼者。彼菩萨不应舍凡夫法。不应证不应舍不应过不念起。不修不舍不求乐而往无护。不应于凡夫法生于染相。不起施相。能离佛法更无有见诸凡夫法。文殊师利。金刚上味陀罗尼中。于凡夫法而有佛法及证佛法。而金刚上味陀罗尼中。无证不证。此金刚上味陀罗尼。复不在佛法中。此金刚上味陀罗尼。不舍凡夫不护凡夫法。不动诸佛世界。不起诸愿复不舍诸愿。何以故。文殊师利。此金刚上味陀罗尼法门。顺向贪欲嗔恚愚痴。顺向诸女顺诸丈夫。顺向诸天。顺向诸龙。顺诸夜叉罗刹。顺诸乾闼婆。顺诸阿修罗。顺诸伽楼罗。顺诸紧那罗。顺诸摩睺罗伽。顺向诸佛。顺向诸法。顺向诸僧。顺诸声闻缘觉。顺诸地狱饿鬼畜生。顺水顺风顺火顺地顺眼顺耳顺鼻顺舌顺身顺意。文殊师利。此金刚上味陀罗尼中。顺一切诸法。文殊师利。所有东方虚空界分。南西北方上下所有虚空界分。彼悉随顺入虚空界。文殊师利。此金刚上味陀罗尼句顺一切法。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白佛言。世尊。云何贪是陀罗尼句。佛言。文殊师利。言贪欲者。彼贪不从东方而来而染众生。非南西北上下方来而染众生。不从内生而染众生。不从外来而染众生。文殊师利。贪欲嗔痴皆是内心分别故生而见有染净。若有除染净者。则无有彼证不证法。文殊师利。若法不生。从本以来不在内外。以是义故。我言贪是陀罗尼句。文殊师利。嗔是内心忿怒而生。而彼忿嗔非是过去现在未来。文殊师利。若过去法而可生者。不能令净陀罗尼句。文殊师利。痴心亦非陀罗尼句。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何者陀罗尼。何者陀罗尼句。佛言。文殊师利。痴是无明。从无明生一切诸法。不从地界。不著地界。不著水界。不著火界。不著风界。不著空界。不著识界。而非不著。然此诸法无染无净。文殊师利。若法有染者虚空亦应有染。何以故。以虚空界亦无诸法而与作障。文殊师利。所谓无明杂诸法者。复令过者彼无灭相。以空与作无障阂故。复不可见不可捉持。以非色故不可睹见。无缚无解无染无著。以得无量诸神通故。空无所有无一切物。文殊师利。在于世间而行世间诸烦恼事。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无明无灭无不灭耶。佛言。文殊师利。无明是明。而佛如来说为无明。于本际中无有无明。以是故。言无明句也。于中际中亦无无明。于后际中亦无无明。文殊师利。若诸法中无无明者。云何言见。不著不染亦复不忘。然一切法而有净染复作障相。文殊师利白佛言。无有。如是世尊。无有。如是善逝。世尊。云何彼中无明而说令染。佛言。文殊师利。譬如钻火有燧钻草。人手功力众缘具故。先有烟出然后火生。而火不在燧中钻中。非草手中。众缘和合而生于火。文殊师利。无彼愚痴。而诸众生。生于我想贪嗔痴火。然贪等火。亦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然文殊师利。所说痴者。以何义故。名之为痴。一切诸法毕竟解脱。故说为痴。文殊师利。若一切法毕竟解脱。是则名为金刚上味陀罗尼句。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白佛言。世尊。颇有法门。而此法门成就菩萨。令得一切顺向三昧。佛言。文殊师利。有一法门。菩萨成就彼法门故。则能通达一切诸事。喻如一字诠百千字。而于彼字不可尽也。随彼法门而说诸法。如是如是现诸法门。虽现如是无量法门。而不能尽无碍辩才。以得无尽乐说辩才。是故能现无尽辩才。于一法门句中。令入一切诸法门句。一切法门句中。令入一法门句。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此法何色。佛言。文殊师利。一切法是天门。此是陀罗尼句。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此陀罗尼句是天门。佛言。文殊师利。一切法住寂灭定。此是菩萨入天相法门陀罗尼句。

文殊师利。一切法是龙门。此是陀罗尼句。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此陀罗尼句是龙门。佛言。文殊师利。一切法以一字门故。从字所闻故。无字而说于字。此是菩萨入龙相法门陀罗尼句。文殊师利。一切法是夜叉门。此是陀罗尼句。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此陀罗尼句是夜叉门。佛言。文殊师利。一切法入夜叉相。毕竟不生故。此是菩萨入夜叉相法门陀罗尼句。

文殊师利。一切法是乾闼婆门。此是陀罗尼句。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此陀罗尼句是乾闼婆门。佛言。文殊师利。一切法过诸算数。以无量无边过于虚空。此是菩萨入乾闼婆相法门陀罗尼句。

文殊师利。一切法是阿修罗门。此是陀罗尼句。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此陀罗尼句是阿修罗门。佛言。文殊师利。一切法顺遍一切门。不以名可到。非色可到。非声可到。非香可到。非味可到。非触可到。非法可到。非佛可到。非法可到。非僧可到。非声闻可到。非缘觉可到。非凡夫可到。文殊师利。一切法过诸到不到。以不起故。此是菩萨入阿修罗相法门陀罗尼句。

文殊师利。一切法是迦楼罗门。此是陀罗尼句。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此陀罗尼句是迦楼罗门。佛言。文殊师利。一切法毕竟不行。亦非不行。不去不来不生不灭不住不著无缚无解无住无往。文殊师利。一切法不住。住虚空界平等故。此是菩萨入迦楼罗相法门陀罗尼句。

文殊师利。一切法是紧那罗门。此是陀罗尼句。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此陀罗尼句是紧那罗门。佛言。文殊师利。一切法离作者故无作者无求者。无求而见者。此是菩萨入紧那罗相法门陀罗尼句。

文殊师利。一切法是摩睺罗伽门。此是陀罗尼句。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此陀罗尼句是摩睺罗伽门。佛言。文殊师利。一切法。离一切法垢永得光明。一切众生不能染不能净。以净陀罗尼门故。何以故。文殊师利。一切法毕竟寂灭性不生故。此是菩萨入摩睺罗伽相法门陀罗尼句。

文殊师利。一切法是妇女门。此是陀罗尼句。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此陀罗尼句是妇女门。佛言。文殊师利。一切法皆虚妄。是男门是女门。以离女门故。谓非事故。此是菩萨入妇女相法门陀罗尼句。

文殊师利。一切法是丈夫门。此是陀罗尼句。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此陀罗尼句是丈夫门。佛言。文殊师利。一切法。若于前际中际后际不见丈夫。文殊师利。离于三界不著三界。然于彼处无女无男。假立名字。然彼假名彼处寂静。而彼说染。然彼色依四大。依四大故不见生灭。一切诸法毕竟永灭。此是菩萨入丈夫相法门陀罗尼句。文殊师利。一切法是地狱门。此是陀罗尼句。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此陀罗尼句是地狱门。佛言。文殊师利。地狱以何顺相。文殊师利言。世尊。一切法虚空等相。佛言。文殊师利。于意云何。彼地狱从何所起。文殊师利言。世尊。一切法是自念起相。自妄念故。一切凡夫而自系缚。以系缚故则是地狱。虽非是有。而令受者受彼苦故。文殊师利言。世尊。譬如有人于睡梦中而见自身堕于地狱。堕地狱已。而见百千万火所烧。见捉其身掷镬汤中。彼人见身大受苦恼。见有大火之所烧逼而生怖怕。而口出言。极苦极苦。彼人诸亲来问其言。汝何所痛。彼人答言。我受地狱极大苦恼。大火烧我。复掷我身著镬汤中。彼如是语。嗔诸亲言。我受地狱受大苦恼。云何诸人而问我言。有何苦耶。诸亲语言。汝今勿怖汝以睡眠。汝今实不从此至彼。亦不从彼而至于此。彼人闻已。方自生念。我是睡梦。此是虚妄非是真实。虚假如幻。如是知见身心得安。世尊。如彼非有而说言有。而自说言我堕地狱。世尊。如是一切诸凡夫人。颠倒虚妄实不系缚而生女想。生女想已。见身共行。作如是言。我是丈夫彼是妇女。彼是我妇我是彼夫。彼人以起贪嗔痴等诸烦恼故。自心生于有所作想。以此因故。有斗诤等诸非法事。彼人如是起斗诤已。生大嫌恨。彼以如是颠倒想故。命终之后堕地狱中。于无量劫受诸苦恼。世尊。又如彼人。诸亲来言。是汝睡眠不去不来。世尊。一切凡夫亦复如是。有四颠倒妄见而说。而实于中无有丈夫亦无女人。无有众生及无命等。一切诸法皆是不实虚妄故。见一切法空本性不生而不可见。不可分别亦不可著。一切诸法如梦如幻如水中月。世尊。一切法中无有可染无不可染。世尊。一切诸法皆是虚妄。虚妄生故。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离我我所。远离一切地狱门故。尔时世尊赞文殊师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文殊师利。一切地狱应如是见。如汝所见如是分别。文殊师利。若如是见。无有地狱无地狱门。彼人则得无生法忍。说此地狱法门之时。九万二千诸菩萨等。一切皆得无生法忍。得是忍已。一时同声作如是言。善哉善哉。此是诸佛如来境界。而于一切无我法中。忽然而得一切佛法。尔时文殊师利童子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说诸菩萨入不二法门。菩萨得入不二法门故。则得一切诸法不二。而不执著。尔时佛告文殊师利童子言。文殊师利。是入一切诸法平等随顺法门菩萨得此正法门已。而于一切诸烦恼中见诸佛法。及得辩才善能说法。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彼法门以何相。佛言。文殊师利。善思念之我为汝说。是法门名离一切烦恼。故我说此陀罗尼门。文殊师利言。善哉世尊。愿为我说。我顶戴受。佛言。文殊师利。无明是菩提。此是陀罗尼句门。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无明是菩提。佛言。文殊师利。以无无明故说无明。若无无明则亦无生。若无生者彼则无染。文殊师利。菩提无染。以性清净体鲜洁故。文殊师利。我见此事故说无明。是以不二说故。文殊师利。我不得无明是故我说无明。文殊师利。此是菩萨入无明相法门陀罗尼句。

文殊师利。行是菩提。此是陀罗尼门。何以故。文殊师利。以一切法离一切算数相。无量无边不见边际。顺善不善。令入地狱饿鬼畜生。而不从此而至于彼。亦不从彼而至于此。而生彼此。文殊师利。一切法不过不来。无所至无所到。文殊师利。此是菩萨入行相法门陀罗尼句。

文殊师利。识是菩提。此是陀罗尼门。何以故。文殊师利。如来说识而是虚妄。虚妄所作虚妄现故。文殊师利。如是一切虚妄法中若求诸法。说言我证佛法得成正觉度诸众生。我于世间最上胜者。彼人乃于虚妄法中妄念菩提。而起慢心欺陵于他。文殊师利。我坐道场时无有法可证。此是声闻法此是缘觉法此是凡夫法。文殊师利。此是菩萨入识相法门陀罗尼句。文殊师利。名色是菩提。此是陀罗尼门。何以故。文殊师利。名色非事故。而以声说。而无所说。色无作者故。若无作者。是即无前无中无后。文殊师利。如来说我是菩提。而彼于十方不可见故。文殊师利。此是菩萨入名色相法门陀罗尼句。

文殊师利。六入是菩提。此是陀罗尼门。何以故。文殊师利。此诸入等。皆是入相。皆是空相是寂静相。非诸众生眼见色已。而言我见。如是耳鼻舌身意等亦复如是。不作是念。我能分别一切诸法。非以眼识知耳境界。非以耳识知眼境界。如是意知诸法境界。一切诸法非意境界。迭相违故。文殊师利。一切法无觉离诸心相。迭互相故一切法空。若一切法毕竟空者。是菩提相。文殊师利。此是菩萨入六入相法门陀罗尼句。

文殊师利。触是菩提。此是陀罗尼门。何以故。文殊师利。所言触者。是色声香味触法相。文殊师利。若法有触彼缘故生。若以缘故生。若以缘成者。彼名缘成。若以缘成者彼是虚妄。若虚妄者彼毕竟无。若毕竟无彼则不生不灭。文殊师利。一切法无生灭相是菩提。文殊师利。此是菩萨入触相法门陀罗尼句。

文殊师利。受是菩提。此是陀罗尼门。何以故。文殊师利。受者是三受。谓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文殊师利。受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文殊师利。彼受若不在内若不在外不在中间者。彼中有众生生苦受乐受想。文殊师利言。世尊。一切凡夫颠倒系缚。而于不实法中生乐受苦受。世尊。一切法如幻。一切受性不生不灭。佛言。文殊师利。是故我说受是菩提。文殊师利。此是菩萨入受相法门陀罗尼句。

文殊师利。爱是菩提。此是陀罗尼门。何以故。文殊师利。爱是能生烦恼因故。文殊师利。于意云何。譬如有人实未得子作生子想。然彼人子为内生耶为外生耶。彼人有不。文殊师利言。世尊。彼人本无子。云何起子想。佛言。文殊师利。于后彼人成大丈夫。而和合故方生于子。文殊师利。爱从何生。为从前际中际后际。为内生耶为外生耶。和合生耶。文殊师利言。世尊。爱不在内亦不在外。乃至无有诸方差别。佛言。文殊师利。此法谁说为方所觉。文殊师利。又复是爱谁造谁作。文殊师利言。世尊。爱离所作而无作者。文殊师利言。世尊。以四颠倒系缚。一切凡夫众生即起虚妄。佛言。文殊师利。于意云何。若法有者为有为无。文殊师利言。世尊。若是诸法毕竟无者。彼法云何有染有净。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佛言。文殊师利。诸法若有。诸方性相而不可见。亦不从内亦不从外。不染不净。文殊师利。此是菩提。文殊师利。此是菩萨入爱相法门陀罗尼句。

文殊师利。取是菩提。此是陀罗尼门。文殊师利言。世尊。常说一切诸法无缚无解。是诸凡夫何所取耶。佛言。文殊师利。一切众生系著色声香味触等。及取五欲。文殊师利。于汝意云何。色能生声不。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佛言。文殊师利。于意云何。颇有一法能令与法能令法住能作障耶。文殊师利言。不也世尊。佛言。文殊师利。一切诸法毕竟不生无有障阂。彼法不作迭互相生迭互相语而无有业。而有彼说。以彼诸法毕竟痴故。文殊师利。以是义故。我说此取是菩提相陀罗尼门。文殊师利。此是菩萨入取相法门陀罗尼句。

文殊师利。有是菩提。此是陀罗尼门。文殊师利言。世尊。如来本为灭诸有故说声闻法。佛言。文殊师利。有是有法。我所说者是力士相。是故我说是有法门。文殊师利。若见一切诸法非事如虚空相。则不复念一切佛法。文殊师利。是故我说有是菩提陀罗尼句。文殊师利。此是菩萨入有相法门陀罗尼句。

文殊师利。生是菩提。此是陀罗尼门。文殊师利言。世尊。如来本以为过生故而说诸法。佛言。文殊师利。所言生者。菩萨摩诃萨求此生法而不可得。以其不生亦不转故。文殊师利。是故我说生是菩提陀罗尼句。文殊师利。此是菩萨入生相法门陀罗尼句。说菩提故。令诸菩萨速得辩才利疾辩才无障辩才。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白佛言。世尊。世尊为住何地菩萨而说此法。佛言。文殊师利。若诸菩萨不求菩提不喜菩提。不发菩提心。不证佛法。不清净佛世界。不动贪嗔痴。若心不欲过于世间。亦不起心度诸众生。不降伏魔。不欲说法。而于彼法不作二相者。文殊师利。我今唯为住如是地诸菩萨等说此法门。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萨能受持此金刚上味陀罗尼法门。若读若诵广为他说。如是之人得几许福。佛言。文殊师利。若诸菩萨于此金刚上味陀罗尼法门。若受若持若读若诵为他说者。如是之人如一切佛。以一切佛常以舍故。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等。常以供养而供养之。文殊师利。此金刚上味陀罗尼法门。具足成就无量功德。文殊师利。此金刚上味陀罗尼法门。不可穷尽。

说此法门时。十千菩萨得此金刚上味陀罗尼法门。三万二千初发心菩萨得无生法忍。文殊师利童子及彼菩萨。天龙夜叉乾闼婆人非人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金刚上味陀罗尼经

-2920 85.P1463 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说六度经 (1卷)

大正藏 No. 2920 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说六度经1卷僧伽和尚欲入涅槃说六度经吾告于阎浮提中善男子善女人。吾自生阎浮。为大慈父教化众生。轮回世间。经今无始旷劫分身万亿。救度众生。为见阎浮提众生多造恶业。不信佛法..

-2919 85.P1463 佛母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9 佛母经1卷佛母经尔时世尊入般涅槃。倚卧双告诸大众。吾今欲般涅槃。不见阿难及吾迦叶。来时语言。吾与汝不相见也。即使忧波梨往诣刀利天上。告吾母知。举身疼痛不可思议。愿母早来。礼敬三宝。尔时..

-2918 85.P1462 释家观化还愚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8 释家观化还愚经1卷释家观化还愚经昔舍卫国有一贫家。夫妇悭恶不信道德。佛愍其愚现为沙门。诣门分卫。时夫不在。其妇骂詈无有道理。沙门语曰。吾为道士。乞丐自活。不恶骂詈。唯望一食耳。主人妇曰..

-2917b85.P1462 B新菩萨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7B 新菩萨经1卷新菩萨经率□□□□□□□大小念百万口。阿弥陀佛五百身中不入□□菩萨说今[(乖-北+(刀*刀))/干]八[匚@出]九[匚@出]太山崩须九万亿□亦须九千亿牛。第一患死。第二卒死。第三产坐死。第..

-2917a85.P1462 A新菩萨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7A 新菩萨经1卷新菩萨经一卷贾耽颁下诸州众生。每日念阿弥陀佛一千口。断恶行善。今年大热无人收刈。有数种病死。第一虐病死。第二天行病死。第三卒死。第四肿病死。第五产坐死。第六患腹死。第七血痈..

-2916 85.P1462 劝善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6 劝善经1卷劝善经一卷敕左丞相贾。恍颁下诸州善之众生。每日念阿弥陀佛一千。口断恶行善。今年大热无人收刈。有数众病死。第一虐病。第二天行病死。第三赤白痢病死。第四赤眼病死。第五人产病死。第..

-2915 85.P1461 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5 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1卷救诸众生一切苦难经天台山中有一老师。年可九□□□□□□□神悲哭眼中泣血唱言。苦□□□□□□□弟子惠通合掌顶礼。眼中泣泪□□□□□灾难如何得免。师报言惠通。□□□□..

-2914 85.P1459 观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4 观经1卷佛说观经观十方佛法 念观十方佛者。坐观东方。廓然大光。唯见一佛。结跏趺坐。举手说法。心明观察。光明相好书然明了。常系在心不令外缘心。若余念摄念令还。如是见者便增至十佛即见十佛。增..

-2913 85.P1459 七女观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3 七女观经1卷佛说七女观经闻如是。一时佛说七女观经。昔冥缘王有七女觉世非常。不著缯彩衣服。不著指镮臂钏。不捉香油涂身。岁三长斋月六斋。姊妹相将诣父王殿前。稽首白王。女等前身积罪无福。今值..

-2912 85.P1458 无常三启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2 无常三启经1卷佛说无常三启经□□□□□□□修者咸到无为岸法云法雨润群生能除热恼蠲众病难化之徒使调顺随机引导非强力稽首归依真圣众八辈上人能离染金刚智杵破邪山永断无始相缠缚始从鹿苑至双林随..

-2911 85.P1456 赞僧功德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1 赞僧功德经1卷赞僧功德经阿含经中略集出叹大□□□□□□□□□□□□以大梵音赞僧宝如地坚牢□□□□□□□□□□我末法中出家人常住僧赞□□□□□□□□□□志求菩提微妙果于浊苦恶世界中常在如..

-2910 85.P1455 金有陀罗尼经 (1卷)

大正藏 No. 2910 金有陀罗尼经1卷金有陀罗尼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篱[竺-二+冉]。与药叉□□□金刚手俱。尔时天百施往世尊所。到已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已。天帝百施白佛言。世尊。我入战阵而斗战时。以阿修..

-2909 85.P1455 地藏菩萨经 (1卷)

大正藏 No. 2909 地藏菩萨经1卷佛说地藏菩萨经尔时地藏菩萨住在南方琉璃世界。以净天眼观地狱之中受苦众生。铁碓捣铁磨磨铁犁耕铁锯解。镬汤涌沸猛火旦天。饥则吞热铁丸。渴饮铜汁。受诸苦恼无有休息。地藏菩萨不忍..

-2908 85.P1454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王品 (1卷)

大正藏 No. 2908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王品1卷大方广佛花严经普贤菩萨行愿王品应在十方刹土中游于三世人师子彼等诸佛我无遗以净身口意稽首为修普贤行愿力诸佛现于意想中俯身量等刹土尘虔心敬礼诸最胜于一尘上..

-2907 85.P1452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 (1卷)

大正藏 No. 2907 普贤菩萨行愿王经1卷普贤菩萨行愿王经尽诸十方世界尊普游三世人师子我身口意具清净是故今当遍稽首以普贤行诸愿力一切最胜相现前俯身量等刹土尘虔心率礼于大圣一微尘上众尘佛各于其中佛子绕是诸法界..

-2906 85.P1449 三万佛同根本神秘之印并法龙种上尊王佛法 (1卷)

大正藏 No. 2906 三万佛同根本神秘之印并法龙种上尊王佛法1卷三万佛同根本神秘之印并法龙种上尊王佛法光紫色而□□□□□□□□□□□□□□□□□□□□年化为流星。流星千年□□□□□□□□□□□□□□□□□为..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