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化解我们的宿世余怨?

繁体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化解我们的宿世余怨?

可是最重要的,是怎样化解我们宿世余怨,把我们过去生生世世这些冤家对头、怨怼,怎么能把这个问题化解?这个问题化解了,你才能帮助这个社会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如果内心这个问题不能化解,你有什么力量化解别人的冲突?这就是我们在这个经上读到的,你没有智慧、你没有德能,你就不能解决这个严重问题,和解两方面的怨恨。小的怨恨(小的也是大怨恨),我们讲杀父之仇;大的,大的是国与国,国与国的战争,你来调和。虽然调和了,都是表面的,余怨在。过不了几年,或者过个十年、二十年,这两国又会爆发大战,余怨在!怎么样能把余怨化解?所以要做这个大事情,先要把自己宿世的怨怼,这个余怨化解掉。

从哪里化解起?先从自己本身化解。我要要求对方化解,难,不容易,从我本身化解。本身要是化解了,对方见了面,他有余怨,余怨一定有挑衅,挑衅都是小事情。我们怎么样?一笑了之。不当回事情,不会因小事而惹成大的对立,造成大的误会,就不会了。什么事情一笑了之!尤其修学大乘的,一相无相,哪有不能化解的!真的化解掉了。“一相无有二,其心不增减”,不增不减,那个心就是正常的心,就是平等心;有增有减,就不平等,就不正常。必然是过去的余怨,现在遇到这个缘,又发展成大的怨恨、大的冲突。

中国谚语常讲(这都是智慧的谚语),“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是化余怨的方法。是从自己本身做起,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做起,处事待人接物姿势要低,惹起麻烦的时候,都是贡高我慢,所谓是不能忍让。你只要能忍、能让,什么都化解了,再大的怨恨都化解;化解之后再见面,朋友了。对人,知道任何一个人都不是这一生,生生世世,不定在哪一世有缘又碰到一起。碰到一起,机缘也是不容易。我们晓得,人死了之后,轮回有六道,到底到哪一道去,各人造的业不一样。人道的寿命不长,其他任何一道,寿命都比人道长,要是走了不同的道,你想想看,什么时候又搞到一道聚会?非常难得。过去世的极大的冤家,我们这一生碰到也要珍惜,好不容易遇到。何必要两个作对,彼此两方面都痛苦?为什么不和解?我们互助合作,我们双方都快乐!所以你总要想通,我们现在一般人讲的,最怕的是钻牛角尖想不开,那就苦了。自己苦,也叫别人辛苦,这又何必!

所以,“和大怨,不使有余怨”,真的,只有觉悟,觉悟可贵。要求觉悟之道,佛法确实是第一法门。不是其他的没有,其他的有,佛法讲的多,佛法讲的详细,它有圆满的理论,它有周详的方法。理明白了,你的信心、愿心建立。细密的方法懂得了,你知道怎样去做。所以我们一定要培养觉悟的心,觉悟的心就是真诚,真诚心起作用,对自己就是清净、平等、正觉,对别人就是慈悲。佛门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那是完全讲对人,处事待人接物要慈悲,要用最妥善的方法。人与人之相接,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姿势越低越好,越谦虚越好。特别是言语、文字,常常是因为言语、文字让别人产生误会,结下的怨恨。今生的怨恨跟过去余怨有密切关联,现在的怨恨与来世的冲突又有密切的关系,今生的怨恨是因,来生的冲突一定有缘。缘、冲突,那是现行,讲因缘果,现行是果,冲突爆发了。小冲突是两个人,斗争;大冲突是两个国家战争,绝对不是好事情。

喜欢清净的人,不容易冲突。能够常常观察诸法实相的人,心里头没有余怨,心地清净,一片慈悲。他对于十法界里面情形,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即使佛菩萨应化在这个世间,也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决定尊重你,决定随顺你。我遇到一些灵媒,这鬼神附身的,也跟我透了一些讯息,我曾经跟诸位报告,因为经文讲到“常数”跟“变数”,这讲世界的灾难。预言里面讲的常数,可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还有不少善人,真正在断恶修善,积功累德,能够把这个灾难推迟,能够把这个灾难化解。所以有很多预言不灵,不是没有,不是不灵,这是常数里头有变数。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要发心救苦救难,能不能做?能做。怎么做法?认真的修行,认真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提升自己的灵性,提升自己的德行,把自己修持的,如诸佛菩萨教诲,全都回向给一切苦难众生,真有用!

净土法门法师:佛心

净土法门法师:佛心佛心我们要时时刻刻存着一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的心。常常以此来检点、反省自己:我们是不是有这样的心?是这个心,就是佛心,就有资格学佛,有资格往生。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修行要守..

遇到灾难怎么办?

佛告诉我们,境随心转,世界的好坏是由人心善恶所感。我说极乐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没有两样,这是真的。为什么那个世界世尊形容得那么好,有一个道理我们要掌握住,就是那个地方的居民皆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所以极乐..

净土法门法师:佛教在世间就是这一个目标

净土法门法师:佛教在世间就是这一个目标净宗是大乘法,不是发菩提心的,小乘心的念佛念得再好不能往生。为什么?你跟极乐世界不相应,那个地方是大乘人,你是小乘心进不去,佛没有办法带你进去,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净土法门法师:华藏世界上首菩萨,为什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法门法师:华藏世界上首菩萨,为什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四弘誓愿末后一句「佛道无上誓愿成」,我们要满足这一愿,决定念佛往生,如果不念佛往生,不修这个法门,成佛道的这个愿非常困难,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因此,..

净土法门法师:你的信心在自己还是在阿弥陀佛?

净土法门法师:你的信心在自己还是在阿弥陀佛?还是先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我们正处在千丈高的悬崖峭壁之下,自己已是困苦潦倒、疾病缠身......周围又是虎狼狮子正在虎视眈眈......悬崖上面有一个大富长者用高音喇叭大..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化解我们的宿世余怨?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化解我们的宿世余怨?可是最重要的,是怎样化解我们宿世余怨,把我们过去生生世世这些冤家对头、怨怼,怎么能把这个问题化解?这个问题化解了,你才能帮助这个社会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如果内..

净土法门法师:你的心本来是佛,现在你的心又念佛,他怎么会不作佛,他当然作佛。

净土法门法师:你的心本来是佛,现在你的心又念佛,他怎么会不作佛,他当然作佛。这几句话对我们现在的人比什么都重要,佛告诉阿难,阿难是我们的代表,就是告诉我们大家。住于念佛者,这是对于末法时期人来说的,末..

造作善业的人

造作善业的人今生喜悦,来生也喜悦;造作善业的人今生与来世都喜悦;他(她)们满心喜悦地察觉到曾经作过的善业。昙弥是舍卫城的佛陀信徒。他很有德行,并且非常喜欢布施。不论平常的日子或特殊的节日里,他都大方地布施食..

净土法门法师:感应道交,总要明白这个道理

净土法门法师:感应道交,总要明白这个道理【解】金刚护法,慈恩覆护,威德冥加。所以真正求佛有感应,必须要具足两个“缘”,没有这两个“缘”,你遇到释迦牟尼佛也会空过。这两个“缘”是什么?第一个是“孝亲”,..

读诵大悲咒功德有哪些

大悲咒共有84句,虽然全咒没有多少字数,但它的每一句咒语意思都是不同的。当大家经常读诵大悲咒后,是能得到菩萨庇佑的,也能从中获得智慧。而且几个经常读诵大悲咒的功德也有不少,那读诵大悲咒功德有哪些呢?下面..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净土法门法师:《无量寿经》寿乐无极第三十二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简体)寿乐无极第三十二佛告弥勒菩萨。诸天人等。无量寿国。声闻菩萨。功德智慧。不可称说。又其国土微妙。安乐。清净若此。何不力为善。念道之自..

没有什么可以羁绊住你

没有什么可以羁绊住你唐代的丰干禅师在当时颇有名望。一天,他在树林里漫步,山道旁忽然传来小孩啼哭的声音。他寻声一看,原来是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孩,衣服虽然不整,但相貌俊美。禅师问了附近村庄的人家,没有人知道..

洛桑陀美仁波切:不要管别人,管你自己

洛桑陀美仁波切:不要管别人,管你自己有的人顽固:“我的知见对!”你的知见对不对呢?你哪有最高的智慧呢?你哪里遍知一切呢?你不是佛,佛能遍知一切,自己要好好考虑,想想自己是什么样,这个世界实际上哪有对和错呢..

求几本关于佛教入门的书籍~~~

求几本关于佛教入门的书籍~~~别人向你推荐了很多,但不系统。 首先,想了解佛教就绝不能看大部分学者写的书,那些佛学研究者根本就不懂真正的佛法,一直以来不被佛教界所承认 。以马克思那套来研究佛法,吾未知其可..

永海法师:可敬之人

永海法师:可敬之人《增一阿含经》358经 白话解释:佛陀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向比丘们说:“有七种人值得世人侍奉、尊敬,这七种人是世间的无上福田。这七种人就是慈祥柔和的人、具有悲悯同情心的人、欢喜布施的..

永海法师:扫地的学问

永海法师:扫地的学问《增一阿含经》二九二、二九三经佛陀在舍卫国时,向比丘们说到:“扫地也是有学问的。扫地的时候,如果不注意五件事情,也是徒劳无功。扫地的人不知逆风,不知顺风,不知把垃圾聚集在一起,看到..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