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这样忏悔,我跟你保证,因缘马上起​变化

繁体

净界法师:这样忏悔,我跟你保证,因缘马上起变化

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不了。那这个问题是在哪里呢?我们应该分析分析,一个人为什么会发脾气?

我们的内心,古人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我们的内心能够包容天、包容地、包容宇宙万物,但是包容不了一点点的委屈。你会发脾气,你就是有委屈,你觉得这个是不公平的。

你就是认为不公平,你才发脾气。你认为我的付出跟我的代价不成对比,我不应该得到这个结果。

但是诸位要知道:因果它不是讲今生的,是过去、现在、未来。

所以,诸位你要永远记住一个观念:所有的外境、所有的逆境,都是你内心的罪业变现出来的,跟别人没有关系。

事实上如此。所以我们遇到了逆境,你不应该发脾气,你应该到佛前忏悔,因为你一观照:哦,我有这个罪业。那你到佛前忏悔,你就说:「我弟子净界(自己的名字或者法号),过去曾经造了一些罪业,所以这个罪业逼出来的时候,变现这个痛苦的果报,我向佛菩萨至诚地忏悔。」说三次。我跟你保证,因缘马上变化。

我们一个人很大的悲哀,是什么悲哀?恶性循环。你过去造了罪业,这个罪业变成逆境的时候,你自己感到委屈,感到委屈就发脾气,发脾气就又造罪业,造了罪业,这个罪业表现出来的时候,又是一片逆境,这个时候你要发脾气,发脾气又造罪业。那你这个痛苦,几时能够消除呢?你这个不是恶性循环吗?

所以,修行人要把痛苦从这个地方(古人讲)「截断妄流」,从此打住。你只有一个方法,透过智慧的观照,看到一个人为什么会发脾气,因为他感到委屈。为什么他有委屈呢?因为他作出错误的判断,他认为痛苦是别人给他的。所以,愚痴是所有罪过的根源──无明。

其实我们说穿了,人没有什么好委屈的。前生的你创造了今生的你,今生的你创造了来生的你,你必须要为前生的你负责。难道不需要吗?

你前生选择这样做,那么你今生必须要无条件地承当。因为前生的你创造了今生的你,所以你今生不仅是为你自己负责,你还得为你前生负责。就是这个道理,重点是你不能糊涂。一个人绝对不能对因缘法作出错误的判断,这样子是不可以弥补的。

特别是我要提醒所有的老参,当你内心有一点点戒定慧功德的时候,我必须提醒大家:你没有发脾气的理由,你没有发脾气的空间,因为你输不起了。你只要发一个脾气,你可能要从生命当中回归到过去、过去……你要花很多很多的时间,才付得起这个发脾气的代价。

所以诸位要知道,我们不但是往前冲刺,安稳也是很重要,把你既有的功德好好地保护得住,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佛陀慈悲,看到菩萨有这个问题。他白天、晚上修习功德,佛陀告诉他,你要修忍辱,要向内观照,一切的问题都是前生的你创造的,你必须为前生的你负责。

可以帮别人把业忏悔掉吗?

问:替小孩子拜忏,可是在梦中的时候,那个好现象出现的时候,却是自己的母亲口吐秽物出来,请问这个是消哪一位的业?

答:这个问题,我们现在《佛法概要》已经讲了一半了,你觉得你可以替一个人忏悔吗?你认为可以把对方的业,帮他忏悔消掉吗?你认为可以吗?对!不可以的。对!摇头的人表示你《佛法概要》没有白听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人造的业,这个业跑哪里去了?现在你要知道业的去处。

“罪从心起将心忏”,他造了业,它跑到他的心中去了。你认为你可以跑入他的心中,把他的业消掉吗?你认为你可以吗?不可能!

佛菩萨都进不到我们的妄想里面。佛陀只是讲一个道理,让我们自己走出妄想,佛陀不能进入你的妄想,把你从妄想里面拉出来。

他如果做得到的话,那就简单多了。如果佛陀可以进入到我们的心中,把我们拉出来,那我们还要修吗?我们还要那么辛苦吗?

一个人要自己走出妄想,才可以跟弥陀感应。所以佛陀做不到,我们更做不到。

诸位,我们可以把我们的福报回向给对方,善根不能回向,忏悔是属于善根所收摄,不可以。

你不可能替他忏悔,不可能。所以还是你在忏悔。

只是你缘众生的法界,你的心量更大,你功德越广。

所以你要知道,慢慢,诸位要体会到什么叫“历事炼心”。其实,你是借众生的因缘,来扩大你的胸量。如此而已。

所有的事相还在锻炼你那念心,你不可能锻炼别人的心,不可能。

修行不可取代,不能取代。他不觉悟,他就是不能改变。但是你回向给他,他会增长福报。但是他内心那个灭恶生善的自觉功能,你不能帮他修,不可以,他要自己去修的。

等到他在生命当中,遇到了重大的痛苦,他开始知道怕的时候,他要乖乖地走入讲堂,听师父的开示,明白道理,开始发心修行,开始这样走上来,这个过程是没有人可以取代的。

有人说可以把众生的业力带走,这样违背因果的道理吗?

问:请问法师,曾经有位师父说,他可以把众生的业力带走,这样子是不是违背因果的道理?

答:这个牵涉到业力可不可以带走,别人能不能带走我们的业力,这是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业力到底去了哪里,就是说它到底在哪里?我们再来谈谈业力是不是可以带走,我们造业的时候,造完了当然你就没有再造作,你可能去做其他事了,那么这个业造完以后,那个业到底跑哪里去了?诸位你们猜猜看跑哪里去了?

对了!跑到内心中去了。

那么跑到内心去,有没有一个人能够进入到你的内心世界,然后把你的心里面的那个业力的门打开,然后把业带走,有没有可能?

不可能!

我们做一个反向思考,如果有人可以进入到你的内心世界,去改造你的内心的状态,比方说把你的业力带走。比方说把你的智慧提升一点,就是他进入到你的内心的系统,他有办法侵入到你内心的系统,然后改造你的内心。

如果这个是可能的话,诸位你不用来上课了,真的,因为十方诸佛菩萨,最想做这件事情,每一尊佛都想做这件事情,每一尊佛都发愿“众生无边誓愿度”。

但结果我们还是这样子,你就可以知道这件事做不到。没有一个人可以进入到我们的内心世界,去帮我们,改造我们,为什么?因为是你自己的妄想捏造出来的,佛陀只能够告诉你一个道理、一个道或者是一个法门,让你的心去接触这个道、这个法,让你去遵守这个道法去自我改造,但是佛陀不能进入到你内心的这个系统里面,去帮你调整你内心的世界,他做不到。这就是为什么你要来上课,没办法,因为无人可以取代。

所以这个法师发愿把众生的业带走,当然我们不知道他的心态,如果他发的是菩提心,他有这样的愿望,那当然这个我们随喜赞叹,但事实上是不可能。

我们修行,业力这一块你要知道,有些事情是你自己要做的,有些事情是可以别人帮你做的,只要是跟福报有关系的,一般来说别人都可以帮你做,你只要随喜就好。但是,如果是一种智慧层面的,善根这一块的,你的心理素质这一块的,没有人可以帮你做。比方说忏罪。

南无阿弥陀佛

方海权:为什么功德要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方海权:为什么功德要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摘自《人生改造命运要义》我们改命求福之人,必须福慧双修。修福我们已经明白应该怎么做,而修智慧就是要深入佛圣贤所讲的教典,使自身明心见性。并且要以念阿弥陀佛的方法..

人矛盾的心理

人矛盾的心理人生每个人都有希望,希望的将来是美丽的,可是失望却是最痛苦的。要实现未来的希望,现在必须付出努力的代价。必须要劳心劳力和忍耐,甚至准备尝尝失败的痛苦,最后才有享受成功的快乐。人类的心里往往..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障碍太多怎么办-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障碍太多怎么办?这桩事情只有佛搞清楚、搞明白了,教我们远离,不受外头的环境干扰,我们念佛功夫才得力;如果还受外面干扰,我们念佛的功夫被它破坏了。这是要很高很高的警觉。如果这个障碍太多,..

钟茂森博士的九大孝愿

钟茂森博士的九大孝愿一. 我从今日至未来际,对于父母,倾尽所有,乃至身命,以至诚心,礼事供养,昼夜六时,心不间断。若对父母,或因悭吝不舍,或贪利养名闻,不勤奉事,我则名为欺诳如来。 二. 我从今日至未来际,..

道安——佛教文化忠诚追随者

道安——佛教文化忠诚追随者道安——佛教文化忠诚追随者说起为佛教文化进入中国,在中国得以落地生根并且能够让佛教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变得易于传播的人物,不得不提起道安的名字。他是佛学在中国得以打下广泛群众基础..

净土法门法师:心同佛,念同佛,解同佛,行同佛,果位那有不同的道理

净土法门法师:心同佛,念同佛,解同佛,行同佛,果位那有不同的道理最为方便,随时随地可修,不误世间工作,依旧顿脱生死。这是它殊胜方便之处,因为念佛法门著重在心地起修。心同佛,念同佛,解同佛,行同佛,果位..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学的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学的是什么?(1)学佛要学佛的心,不是学佛的外相。什么是佛心呢?佛是觉者,佛心也就是‘觉’,觉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觉知自己的念头,觉悟自己的本心。而觉,是要自己来觉,要自己体证,而不是学习..

净土法门法师:屏幕叫作佛,屏幕里所现的一切色相,也是佛

净土法门法师:屏幕叫作佛,屏幕里所现的一切色相,也是佛你看屏幕现象千差万别,没有丝毫染著,佛告诉我们,我们的真心,惠能大师明心见性,头一句话就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就好比我们看电视,突然看到屏幕..

净土法门法师: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的好坏与人心的善恶有关

净土法门法师: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的好坏与人心的善恶有关“旃檀”是檀香。现在我们这个檀香都变质了,为什么会变质?大经里头有一句话说“境随心转”,整个山河大地境界随着人心转。人心善,没有一样不善;人心不善..

方海权:为什么和气会生财

方海权:为什么和气会生财——摘自《人生改造命运要义》在每年春节的时候,各家各户都贴上了新的春联。光彩夺目,举头一看。其中有一幅既平凡而又令人深思的对子,使我们有一点小小的醒悟。“一室太和真富贵,满门春..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能消业障,一切业里面最善的是念佛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能消业障,一切业里面最善的是念佛我们六道凡夫,天天在造业,什么叫造业?给诸位说,起心动念就叫造业。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分别执着打妄想,这都叫造业。业有染净,觉悟之后,造的业叫做..

净土法门:不可以小看念佛堂,如理如法的念佛堂比大道场殊胜庄严

净土法门:不可以小看念佛堂,如理如法的念佛堂比大道场殊胜庄严言专接上根者,正显如来之大智大慧专接上根,这个上根要注意到,遇到这个法门坚定的信心,一生绝不改变,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他决定成就,这是上根人..

净界法师:这样忏悔,我跟你保证,因缘马上起​变化

净界法师:这样忏悔,我跟你保证,因缘马上起变化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不了。那这个问题是在哪里呢?我们应该分析分析,一个人为什么会发脾气?我们的内心,古人说:「..

净土法门法师:本愿念佛的真实意

净土法门法师:本愿念佛的真实意各位同学:大家好,悟道师送了一张条子,是南京理工大学同修请问:『最近有人传「本愿念佛」,不依净土三经所说,只要信了就能往生,不用发愿,也不用念佛。未深入净宗之同学,听了疑..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的行门,实在讲依靠解门,你解得愈深,你行得就愈周到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的行门,实在讲依靠解门,你解得愈深,你行得就愈周到【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表法的意思深。无量劫来,无量法门,所有修学成就都依靠这个基础..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的同修最后不能往生,问题出在哪里-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的同修最后不能往生,问题出在哪里?我们读了这部经,真相信了一定发愿,真发愿了一定放下,往生净土。念佛的同修最后不能往生,问题出在哪里?出在没有看破,没有放下。没有看破怎么说?对极乐世界..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