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本愿念佛的真实意

繁体

净土法门法师:本愿念佛的真实意

各位同学:
大家好,悟道师送了一张条子,是南京理工大学同修请问:『最近有人传「本愿念佛」,不依净土三经所说,只要信了就能往生,不用发愿,也不用念佛。未深入净宗之同学,听了疑问重重。』恭请师父慈悲开示。
这确实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是曲解了,会误导许多同修,把这一生念佛往生的机会错过,传这些话的人要负因果责任。佛经里面讲的,必堕阿鼻地狱!『本愿念佛』没错,他把意思完全错解了。佛在入灭之前,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状况非常清楚,非常明了。《楞严经》清净明诲章佛说:「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经上所讲的就是我们现前这个时代——法弱魔强,众生认假不认真,听骗不听劝!
我们净宗同学一定要向佛学习,佛对这些人有耐心等待。我感觉到我们同学当中,有很多人热心超过佛太多了,恨不得把这些众生,通通度到西方极乐世界;可是回过头来认真反省反省,自己能不能往生?自己不能得度,要想度别人,佛经上常讲:「无有是处!」大家常常听说,听得都耳熟了。『佛不度无缘之人』,我们要懂得,他跟佛没有缘,没有缘就是不信。不相信净土三经所说,不能依教奉行,要去听别人说这些话,这就是与佛没有缘,他这一生决定不能成就。
1、本愿是什么?
本愿是什么呢?
本愿就是四十八愿。我们净宗成立之后,就是依本愿念佛。你看我们净宗的课诵,早课是念四十八愿,晚课是忏除业障。业障要不忏除,决定不能往生。这个法门虽说『带业往生』,古来祖师大德说得太多了,『只带宿业,不带现行』。你现在正在造的这个业不能带,带是带过去的;过去错了,没有关系,今天改正过来了。所谓是『不论过去,只论现行』,这是带业往生的原理原则。现在还要造业,那就不能往生了,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
本愿,有人说本愿就是第十八愿,可是一般人没有『深解义趣』!第十八愿里面,圆圆满满含摄其它四十七愿,其它四十七愿少一个,第十八愿就不圆满。传本愿念佛的这位大德,懂不懂这个道理?
四十八愿任何一愿,都圆满含摄其它的四十七愿,愿愿如此。《华严经》我们虽然还没有讲完,大家也听了不算少。《华严经》上『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啊!『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他懂得吗?本愿念佛是一即一切,所以它的功德殊胜;绝对不是说只依第十八愿,其它四十七愿不要了;四十七愿落空,第十八愿也落空了。第十八愿是什么呢?十八愿是其它四十七愿的总纲。所以这是魔说法,不是佛说法。
世尊在灭度之前教我们四依法,第一个「依法不依人」。法是什么呢?净宗第一经是《无量寿经》。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建立第一个念佛道场——东林念佛堂,志同道合的同修有一百二十三人。那时候净宗经典只有一部,其它的都还没有翻出来。庐山远公的道场那么多人,就依《无量寿经》,这一百二十三人稳稳当当都往生了。这个道场无比的殊胜庄严,所以我们要走古人的路,继承古人。
今人,清末民初印光老法师,许多同修都知道的。他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化身再来的。老法师我们没见到,他的《文钞》流传在世间,要好好去读诵,依教奉行。我们今天走的路子,是继承印光大师。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是印光大师的学生,一生奉行老师的教诲;我亲近他老人家十年,他不敢以师担当,他给我介绍了一个老师。老师是谁呢?就是他的老师印光大师。由此可知,真正有德行、有学问的人,谦虚啊!老师教我要认真发心,读诵《文钞》依教奉行,这样就是印光大师的弟子。
我在各个地方劝导同修们,依《无量寿经》直截稳当作弥陀弟子。会集《无量寿经》的夏莲居老居士,他要不是阿弥陀佛再来,也必定是观世音菩萨再来。如果不是佛菩萨再来,这一部经决定不能会集到这样的完美。我们知道宋朝王龙舒作第一次的会集,魏默深在清朝作第二次的会集,都不圆满!末法时期确实有会集的必要,所以感动佛菩萨来示现。你们不相信,我相信;相信的就得利益。依照这个本子的教训,修行往生,瑞相稀有的人,这十几年来我们看到的很多很多,听到的就更多了。你不相信,要听别人的话,那有什么法子呢?
现在这个时代,民主、自由、开放,谁都不能干涉谁,就看我们与阿弥陀佛缘分的深浅了。我们读夏老居士的会集本,不必去问夏老居士这个人怎么样,用不着。看他会集的本子如法不如法?我们的信心从这个地方建立,不是迷信,不是盲目。我将《无量寿经》五种原译本,四种会校本,印成一册,我提了一个书名《净土五经读本》;先后大概印了二、三万册。诸位同修你自己去看,自己去比较,让你从这个地方建立坚定的信心。然后你再仔细去观察,依照本愿念佛往生的有几个人?有什么样的瑞相?

方海权:为什么功德要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方海权:为什么功德要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摘自《人生改造命运要义》我们改命求福之人,必须福慧双修。修福我们已经明白应该怎么做,而修智慧就是要深入佛圣贤所讲的教典,使自身明心见性。并且要以念阿弥陀佛的方法..

人矛盾的心理

人矛盾的心理人生每个人都有希望,希望的将来是美丽的,可是失望却是最痛苦的。要实现未来的希望,现在必须付出努力的代价。必须要劳心劳力和忍耐,甚至准备尝尝失败的痛苦,最后才有享受成功的快乐。人类的心里往往..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障碍太多怎么办-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障碍太多怎么办?这桩事情只有佛搞清楚、搞明白了,教我们远离,不受外头的环境干扰,我们念佛功夫才得力;如果还受外面干扰,我们念佛的功夫被它破坏了。这是要很高很高的警觉。如果这个障碍太多,..

钟茂森博士的九大孝愿

钟茂森博士的九大孝愿一. 我从今日至未来际,对于父母,倾尽所有,乃至身命,以至诚心,礼事供养,昼夜六时,心不间断。若对父母,或因悭吝不舍,或贪利养名闻,不勤奉事,我则名为欺诳如来。 二. 我从今日至未来际,..

道安——佛教文化忠诚追随者

道安——佛教文化忠诚追随者道安——佛教文化忠诚追随者说起为佛教文化进入中国,在中国得以落地生根并且能够让佛教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变得易于传播的人物,不得不提起道安的名字。他是佛学在中国得以打下广泛群众基础..

净土法门法师:心同佛,念同佛,解同佛,行同佛,果位那有不同的道理

净土法门法师:心同佛,念同佛,解同佛,行同佛,果位那有不同的道理最为方便,随时随地可修,不误世间工作,依旧顿脱生死。这是它殊胜方便之处,因为念佛法门著重在心地起修。心同佛,念同佛,解同佛,行同佛,果位..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学的是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学的是什么?(1)学佛要学佛的心,不是学佛的外相。什么是佛心呢?佛是觉者,佛心也就是‘觉’,觉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觉知自己的念头,觉悟自己的本心。而觉,是要自己来觉,要自己体证,而不是学习..

净土法门法师:屏幕叫作佛,屏幕里所现的一切色相,也是佛

净土法门法师:屏幕叫作佛,屏幕里所现的一切色相,也是佛你看屏幕现象千差万别,没有丝毫染著,佛告诉我们,我们的真心,惠能大师明心见性,头一句话就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就好比我们看电视,突然看到屏幕..

净土法门法师: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的好坏与人心的善恶有关

净土法门法师: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的好坏与人心的善恶有关“旃檀”是檀香。现在我们这个檀香都变质了,为什么会变质?大经里头有一句话说“境随心转”,整个山河大地境界随着人心转。人心善,没有一样不善;人心不善..

方海权:为什么和气会生财

方海权:为什么和气会生财——摘自《人生改造命运要义》在每年春节的时候,各家各户都贴上了新的春联。光彩夺目,举头一看。其中有一幅既平凡而又令人深思的对子,使我们有一点小小的醒悟。“一室太和真富贵,满门春..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能消业障,一切业里面最善的是念佛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能消业障,一切业里面最善的是念佛我们六道凡夫,天天在造业,什么叫造业?给诸位说,起心动念就叫造业。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分别执着打妄想,这都叫造业。业有染净,觉悟之后,造的业叫做..

净土法门:不可以小看念佛堂,如理如法的念佛堂比大道场殊胜庄严

净土法门:不可以小看念佛堂,如理如法的念佛堂比大道场殊胜庄严言专接上根者,正显如来之大智大慧专接上根,这个上根要注意到,遇到这个法门坚定的信心,一生绝不改变,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他决定成就,这是上根人..

净界法师:这样忏悔,我跟你保证,因缘马上起​变化

净界法师:这样忏悔,我跟你保证,因缘马上起变化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没有一个人愿意发脾气,但是我们还是发脾气,控制不了。那这个问题是在哪里呢?我们应该分析分析,一个人为什么会发脾气?我们的内心,古人说:「..

净土法门法师:本愿念佛的真实意

净土法门法师:本愿念佛的真实意各位同学:大家好,悟道师送了一张条子,是南京理工大学同修请问:『最近有人传「本愿念佛」,不依净土三经所说,只要信了就能往生,不用发愿,也不用念佛。未深入净宗之同学,听了疑..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的行门,实在讲依靠解门,你解得愈深,你行得就愈周到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的行门,实在讲依靠解门,你解得愈深,你行得就愈周到【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表法的意思深。无量劫来,无量法门,所有修学成就都依靠这个基础..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的同修最后不能往生,问题出在哪里-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的同修最后不能往生,问题出在哪里?我们读了这部经,真相信了一定发愿,真发愿了一定放下,往生净土。念佛的同修最后不能往生,问题出在哪里?出在没有看破,没有放下。没有看破怎么说?对极乐世界..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