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靠发心,福报是烦恼

繁体

功德靠发心,福报是烦恼

佛法很深奥,但是用白话来解释,让人容易理解。台长就是用这种方法讲法,使大家能够学佛。今天给大家讲一讲功德。什么叫功德?有些人也要问,功德和我们所做的善事有什么不同?告诉大家,功德和善事确实不一样。善事是你在人间所做的好事情,然而功德是学佛的人开悟后所做的善事,这种善事已经转化为功德了。这里面有很大的讲究。
首先,给大家讲一讲,什么叫功?比如,你去做一件善事,是从内心发出的,是用心来做的善事,就是有功了。而且是用本性,是用佛菩萨的佛性来做这件事情,就称为功德了。所以,人在做善事的时候,要有好的发心。虽然你在做一件善事,如果你的发心不好,你也是没有功德的。当你在帮助一个人的时候,你用的不是佛菩萨的慈悲心,而是有自己的私心,是想从中牟利,这样所做出来的就只能叫善事,而不能叫功德。人在学佛之后,所做的事情都是经过大脑考虑的,做任何善事都能够从一个点出发,这个点就是你所理解的佛性。
有些人从小就不喜欢吃活鱼活虾,这不算功德,但如果某一天原本吃活鱼活虾的人在佛菩萨面前许愿说,从现在开始再也不吃活的海鲜了,因为知道要做善事,要有慈悲心,这就是有功德了。从小就不爱吃海鲜的人,他不吃海鲜,因为那是他自然的习惯,是没有功德的。这和许愿不再吃活海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有功德的。一个人的发心很重要。学佛的人,发心好,就有功德。如果发心不好,即便做善事,也得不到功德,只能够得到善报。
佛法讲,念佛需甚发心者。学佛的人首先要学你的良心啊。一个人的良心很善良,而且发心好,那才能够学佛啊。一个人很恶,心又不善良,发心又不好,你说他能够学佛吗?实际上,心为修持之主。发心、念佛,心很重要。你的心念一句佛,念一个经文,行一件善事,因为你和菩萨的四宏愿合在一起了,功德无量无边。所以,我们做人、做事情要看这个人的主流意识。如果一个人的主流意识不好,就是说发心不好,你所做的善事是不能够成为功德的。况且身口意三业,人的身体会犯错,人的嘴巴会讲错,人的意念会犯罪,这三业很难让你把位置放在正宗的佛法上了。一个人的身口意三业是随着你自身在人间的恶业而成长的。你的恶业越多,你的身口意造业也越多。你的恶业越少,你的身口意三业也越少。所以要学习佛菩萨,以念经学佛利生为始乎哉。
我们学佛做人,发心是最重要的。发心,讲一讲容易,这个心是怎么发的呢?人的毛病是唯求自利。因为每个人的心,不管求什么都是为自己的,不容易为他人着想。我们要学佛菩萨,做人做事情多为别人着想。人心若唯求自利,不愿利人,所行之事虽多,而所得之功德甚少。如果我们求菩萨是为了自己,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即便每天做很多的善事,即便没有伤害到别人,也是没有功德的。有些人想到了帮助人家,但是意念中存在一些杂念,这叫有相布施,也是少功德。
现在很多人不但没有功德,经常还有害人之意。现在的人心已经到了一个什么地步呢?就是到了一个如果他不害人,他就无法忍耐心中所承受的压力的地步。为什么丈夫在单位受了老板的气,回家就会拿自己的妻子出气呢?妻子和同事不开心了,回家就拿自己的孩子出气呢?现在的人,要舒缓他内心的孽障,只能够用侵人害人来发泄他内心的那种不快之意。学佛的人,应该杜绝这种思想和行为,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因果所为。
现在跟大家讲的是功德。要记住,我们做任何善事、做任何好事都要把心放在当中,否则我们所念的佛菩萨,我们所做的善事都会觉得没有完全的功德。所念之佛,所行之善,亦非全无功德,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但也不是全有功德。如果行善事、做功德时,没有佛心、没有善心,功德会很少很少的。然而,功德就像我们存钱一样,如果用出去的多,赚进来的少,功德就会慢慢地没有,取而代之的是你的孽障。
人的恶念,每天都在不断地重复并且增加。人的意念往往容易这样,今天做了这件事情,明天恨这件事情了,后天想起来又会恨,大后天想起来还会再恨。这些恨意恶念会不断地加深你的孽障啊。所以,修心的人要善于发善心,用不停地念经,念经是有功德的,但是更要学习发心啊。发心正,一个人学修佛法也会正;发心邪恶,一个人学修佛法也会邪恶。任何一个人只要一边学佛,一边对别人的法门进行攻击,他就没有功德,还会造口业,而且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学佛之人。一个人在经历如此一番的身口意造业之后,所学法门便会面目全非。慎之再慎之,此乃人之大患。
经常跟大家讲,做一个小时的佛,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功德。你哪怕每天就用半小时的时间学着菩萨救度众生,你所做的事情都是有功德的,因为你是在学佛菩萨啊。因为你是从内心觉得众生很可怜,真的想救度他们。然而,如果你在帮助别人时,对方是你的亲人、朋友,或者你带有私心杂念,即便你讲得很努力,这也只能够是善事,而不是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要明心见性。我们做人要学会看人的本性、人的出发点,这就是悟,这就是德。因为有悟,才会有德。如果你悟不到,你就不会有真正人之本性的德、能出来。不管你前世修了多少,你今世会得到多少回报,要记住,这只不过是你开始出发心的一种平等。然而,你真正理解平等是在证悟到佛性的基础上。
很多人只知道求福报,而不懂得求功德。实际上,功德能够消除你身上的孽障,而福德只能够加重你身上的业障,所以,求福的人,等到某一天他的福享尽了,等待他的就是业障。我们要求功德,要消除自己身上累世积累的恶业。天天求孩子、财运等,求到了,也只会给你带来几年在人间的欢乐,接下来的就是无尽的烦恼。因为当你的孩子身体好了,财运有了,你的烦恼就是你老了,你要走的时候,你又舍不得他了,这些求来的东西不是长久的,对于我们学佛的人来说,求来了又有何用呢?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一个人如果在监狱里,即便让他学了所有的佛经,和一个本质很善良的人,学了一点点佛经,是哪一个人更有功德呢?听众朋友们,大家要记住,学佛学法,要有正信、正念,如果把佛法作为一种武器,作为一种工具去谩骂、去压制、去贬说其他法门,这个人就是没有学好佛法。切忌之。我们要学佛菩萨的大慈大悲,要学佛菩萨能够原谅别人,碰到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时,要想想对方是很可怜的,自己就会生出慈悲心,这就是功德。
实际上,人要明白,一定要好好做功德。因为没有功德,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等于没有基本的要素。这个基本要素就是人的本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的品质。一个人品质的好坏和境界的高低有赖于他的基础。有一句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说的就是造房子的基础很重要。一个人要学好佛法,不在于他读了多少本佛经,而是在于他前世、累世积累的福德和功德。一个人有了基础,他才能够把佛学好。如果一个人的本质很坏,就算是进了佛学院,就算是能够和菩萨接上气,但是给他带来的所有佛法的深奥的功能都是暂时的。因为基础最重要。

净土法门法师:在梦中、或在定中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感应

净土法门法师:在梦中、或在定中出现这种现象,这是感应念佛的人,或在梦中、或在定中,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都是感应。不是有意、不是去求,但是信心十足,相信佛说的话,真话,不是假话,西方真有极..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 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念悔意

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念骄心 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念悔意不管这个人间有多少的劫难,都是你的意念所为。每一天,感恩的心,感恩有您~在浙江奉化有个雪窦寺,开山祖师叫妙高禅师。如今在雪窦寺山上还有一个妙高台,..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对付魔障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对付魔障『魔』就是折魔、障碍。这个多半是讲我们内心的烦恼,烦恼魔、五阴魔、生死魔,使我们修道的道业上不能够精进,不能够延续,这就是魔。『怨』是冤家,是外面的人来找麻烦的。我想读经..

关于学密的感想

至于说到另一个感想,那就是有关学密的问题。现在,确实大家都在感慨,种种人都挂起牌子来称自己为上师,还四处传法。刚才我不就说了吗,有人刚刚皈依,他就说自己是上师了。这样的事情大家是熟视无睹了,这个事不是..

净土法门法师:“愿解如来真实义”需要爱心

净土法门法师:“愿解如来真实义”需要爱心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念老在这个批注里跟我们标榜的,这部《无量寿经》从头到尾讲三个真实,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利益,字字句句都是,不一样。你要用真诚心,万分..

净土法门法师: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

净土法门法师: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在行善之前先要断恶佛在《金刚经》上说了十几句,「受持读诵,为人演说」,从这点我们就知道,完全能肯定释迦牟尼佛当年住世四十九年,讲经说法没有中断。每天出去托钵有斋主供养,..

关于深入解释算命、看相、风水的一篇好文章

关于深入解释算命、看相、风水的一篇好文章先说风水——中国人都知道风水,也很认真的去了解、运用风水。风水的真相就是一句很老的话—— 福地福人居。你要是有福分,住在风水差的地方,风水会随你转好。你要是没福..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

内心安定,何处惹尘埃第2章 气要和,性要缓,春来草自清多年古镜要磨功,垢尽尘消始得融;静念投于乱念里,乱心全入静心中。清普能嵩世界上从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叫烦恼,叫怨恨,只是因为人们的心性难免浮躁、焦..

再世情缘,爱情不过是聚散

再世情缘,爱情不过是聚散当我第二次看完台湾33集电视剧《再世情缘》后,内心的那份感动与触动,无以言表。顺亲王府的格格到崇恩寺进香,遇到玉琳法师,二人相见,四目交汇的那一刹那,眼中的那份依恋,唤醒了八百年..

本源法师:阿弥陀佛是人吗?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

本源法师:阿弥陀佛是人吗?是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本源法师】任何一尊佛都是人,不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一个觉悟宇宙人生真相的圣人。阿弥陀佛同样也是一位圣人。阿弥陀佛圣诞,农历十一月十七,这个出生日期怎么..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超度他离苦?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怎样超度他离苦?1 佛在《地藏经》上明白为我们开示,凡是梦到已经过世的家亲眷属或是熟人,这都是他与你有缘分,有求于你,你应当帮助他。2 不学佛的人,遇到这种情形,按照民俗,会为他烧纸钱,..

净土法门法师:“无明”是怎么来的

净土法门法师:“无明”是怎么来的出自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这个就是富楼那尊者在楞严会上向释迦牟尼佛请教的,“无明”怎么来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说本来是佛是什么?六根根性。六根根性那本来是佛,为什么..

净土法门法师:不认识极乐世界不熟悉阿弥陀佛,你的信愿怎么会坚

净土法门法师:不认识极乐世界不熟悉阿弥陀佛,你的信愿怎么会坚第九个是「智自在所依真如。谓若得此真如已,于无碍解得自在故。」解是智慧,无碍是没有障碍,也是一般宗教里面所讲的,赞美神全知全能,无所不知,无..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将恶缘转成善

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将恶缘转成善恶缘人哪里来?为什么跟人家结恶缘,你要明了,然后把这个结解开了,恶缘就没有了。所以转恶缘为善缘,最重要的是理智、忍让、布施。 你有智慧,你知道恶缘不是好东西,而且恶缘要是..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欲望愈少,日子愈好过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欲望愈少,日子愈好过1 释迦牟尼当年在世间,在雪山六年苦行,瘦得像皮包骨头,佛还曾经有三个月没有东西吃,托钵托不到,受马麦之报,人家喂马的粮食供养他,他也拿来吃。2 他身为王子,住在皇宫..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能不能成就,要靠精进1 学佛,最重要的是精进。精是纯而不杂,进是有进无退,不退转;不休息、不退转,精纯不杂,你的道业决定成就。2 佛说“人生是苦”这句话的意义,是要我们精进念佛,将苦多乐..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