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为何什么做不好?因为8种过失遮住了智慧
净界法师:为何什么做不好?因为8种过失遮住了智慧
发愿:四无量心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愉悦
愿诸众生远离贪瞋痴心,住平等舍
我们来看看,要什么因缘会生起智慧。有些人不能生起智慧,这个地方我们哪些因缘要避免,哪些因缘要去追求。智慧对我们这样重要,我们应该怎么去做一些修学。
首先我们看,要避免的八种过失。请合掌。
愚痴之因,谓近恶友;懈怠懒惰极重睡眠;不乐观择;不解方广;未知谓知,起增上慢;上品邪见;或生怯弱,念我不能;不乐亲近诸有智者。
为什么有些人在念佛当中能够如理地生起理观,能够安住空性,调伏爱取,导归净土,在佛号当中产生三种的加持力?而有些人只能够依止信仰来念佛,只有薄弱的力量?事出必有因,到底是什么因素构成他不能生起智慧呢?宗大师提出了八个理由:
第一个,亲近恶友。
你经常亲近那些知见不圆满的恶知识或者是同参道友。他说:“欸,这个教理别看,老实念佛就好了。”初学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你今天已经是老参了,都不用理观来提升,这你就会得少为足了。所以你亲近的同参道友就很重要了。因为他所讲的每一句话,会对你产生一种熏习引导的作用。你认识的朋友十个里面有九个都不学教理,你就没办法学教理,因为他释放的磁场就是这样的磁场。这是第一个,外在环境对你的误导。
第二个,你本身的懈怠懒惰,极重的睡眠。
你刚好自己也不想学教理,然后别人这么讲,你就得到更充实的理由了,给自己的懈怠做足了理由。
第三个,不乐理观。
有些人的第六意识,以古人说非常懒惰,他不喜欢起观。因为你修止很舒服,你一路念佛,心于佛号专一安住,很寂静,寂静会有一种乐受。虽然你没有成就禅定,它也有相应的乐受,会让你很寂静、很舒服。
但是你修观,相对要提起精神。你要观照三界的苦,观照极乐世界的快乐,来调伏你、引导你,是要用一点心思的。那如果你不觉得这个重要的话,人总是好逸恶劳,“这样就好了呗”,所以就不乐观择,不乐去观察抉择。
第四个,不解方广。
就是你根本就不知道怎么修观,你也没有学教理,你一修观就胡思乱想,干脆就不修了。
修行有两大忌讳:一个是有解无行。有解门没有行门,只会理观,没有事修。你知道怎么安住空性,调伏爱取,引导净土,但是你又不念佛,这是“说食数宝”,有理观没有事修。另外一个人是念佛很精进,有事修没有理观。这两个都不好。
但是,如果两害相权取其轻,你刚开始一定要选择一个的话,有事修没有理观的更糟糕。我说个道理你们听听看。如果你行门很强,都没有理观,刚开始问题不大,但是你不断地用功下去,如果你完全不知道空性,不知道假观来调伏引导,你一定会走上感应神通,一定会的。
尤其是修他力门的,因为你一定有些消息出来。而你自己对这种修行中出现的功德相没有正确的判断,可能本来是功德相就变成障碍了。“五十阴魔”你看看就知道了,很难过去的。等到你变成魔障的时候,谁都救不了你。
诸位!我要提醒你:修行产生的障碍是无救的,佛陀可能都救不了你。因为你自己要去产生邪见的。这就是为什么佛陀出世的时候,那些外道,佛陀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你活在自己的颠倒妄想,谁有办法把你救出来呢?你比一张白纸都糟糕!
从《楞严经》的角度,你要么就不要修行,你还有机会;你要么就一次把它做好,走上正确的道路。你不要在修行当中误入歧途,这是最糟糕、最冤枉的!因为这个时候谁都救不了你。你未来堕入到外道种性、邪魔种性,你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痛苦,出来以后把这个罪业、把这个妄想洗得干干净净的,再重新接触佛法,这当中你不知道受了多少冤枉的痛苦。
所以,你如果没有正知正见,我的建议,你宁可不要修行,因为你懈怠,你就没有什么事情;但是你一旦精进,你这个车子开得快,你的方向引导就更重要了。修行你可以慢,但是不能错!因为你错,就没有人可以救你,当今社会没有人可以救你。
所以有理观没有事修,这个人虽然也不好,但是起码他不会出什么大差错,至少他知见是正确的。他没有念佛,大不了今生不往生,但是他的善根还在,他来生还有机会;你没有理观,你把来生的机会也弄没了,你来生不信三宝,堕入外道种性了,这糟糕了!所以说,这个“不解方广,不乐观择”,就很可能会创造心外求法、感应神通的过失。
第五个,“未知谓知,起增上慢”。
前面是懈怠懒惰,这个地方是指高慢心。这种人大部分是学历比较高的人会有这个问题——高慢。但是世间法的领域跟佛法领域是不同的领域,这个地方你要清楚。
第六个,“上品邪见”。
就是你在没有学佛之前,你就已经亲近外道,产生坚固的邪见。这个时候佛法的法水就进不去了,因为你先入为主。
你自己也不去踏出第一步,就放弃了,那当然没办法。
第七个,“或生怯弱”。
你老是觉得说自己没有那个能力学教理。
第八个,“不乐亲近诸有智者”。
你也不亲近善知识,讲经也不来听,那你没有做这种善法的熏修,自然就没有办法产生正确的观照。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邪淫最直接的报应:卑微下贱,处处受人欺负
邪YIN最直接的报应:卑微下贱,处处受人欺负邪淫之人必定:面目丑陋、低贱卑劣、不被人重视、处处遭人呵斥、处处受人排挤、处处被刁难、人人皆敢欺负、做事情慌乱不堪、说话总是逻辑不清,办事总是费力不讨好!以上种..
地藏经和药师经可以一起念吗
地藏经和药师经都是佛经当中很重要的经典,各自都有着很大的作用,所以不建议 一起念,因为这样在修行的时候是会有影响的。所以大家在念这两部经文时,可以分开念,当把一部经书念完后,再去念另外一部,这样才能很..
道本无界 诛仙2仙魔佛阵营转换系统
道本无界 诛仙2仙魔佛阵营转换系统仙魔无界,谁能辨我是正邪?《诛仙2》仙魔佛造化阵营转化系统精彩启动,雾气萦绕的仙家之地、六根清净的佛门禁地、萧杀神秘的魔之领域,重新选择你的进修之地!成仙、修佛或是入魔..
道证法师:学佛人,你喜欢坐电梯还是走楼梯?
道证法师:学佛人,你喜欢坐电梯还是走楼梯?下面我们打个比方来说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坐电梯”,不论是脚力很好的,或是脚受伤很难走的,或是坐轮椅的,或是用推车送的病人,不论是好人、坏人,只要有信愿,搭上..
楞严经浅释卷二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今日开悟。如失乳儿。忽遇慈母。合掌礼佛。当尔之时,阿难及在会诸大众,听闻佛所教诲后,心和身都非常舒适自在。又回想无始劫以..
酒醉念佛,也能驱鬼
酒醉念佛,也能驱鬼自流井街市狭窄,往往后临溪上,以木支板,为楼居之,开窗则可俯视溪水,比屋皆然,触目无异。篾工某,夜作,闻两鬼相语于水际曰:我明日得替代,当脱苦去矣。他鬼曰:为尔贺,其人云何?鬼曰:午..
道是无情却有情:张雅轩丧子实为善报
道是无情却有情:张雅轩丧子实为善报你比如张雅轩,他是王凤仪先生最得力的弟子,他也是办女学使女学倡兴大发展的最得力的助手。他原来出身是一个马贩子,马贩子就是贩卖马匹,贩卖牛啊、驴啊、骡子、马啊这些东西。..
这才是一切痛苦的来源
这才是一切痛苦的来源有名的东园鹿子母讲堂的捐赠者毘舍佉,因为孙女苏达坦不幸逝世而十分难过,就前去向佛陀叙说她的悲通之情。佛陀安慰她:“毘舍佉,妳看看舍卫城里一天有多少人去世?如果他们都是妳的孙女,妳岂..
遇事发脾气,就跟地狱的缘断不了
遇事发脾气,就跟地狱的缘断不了人要修行,首要断贪。贪心很可怕,贪心要不断,就跟饿鬼道的缘分没有断。无论贪什么,世间名闻利养,甚至于佛法,贪佛法也不行。不论你贪的对象,问题是你有贪心,你只要有贪爱,你跟..
钟茂森博士:以恶为能
钟茂森博士:以恶为能【以恶为能。】 这是以造作恶业为能事。我们现在看当今社会,社会大众好像都把贪瞋痴为能事。你看大家所争的、所比的都是谁赚钱最多,这是贪;谁更霸道,这些都是『以恶为能』。这一条太上老君..
这是否与一门深入的原则相抵触
问:平时念《阿弥陀经》及佛号,有时帮莲友临终助念结缘《地藏经》,这是否与一门深入的原则相抵触?大安法师答:修行净土法门,宜专精。善导大师提出专修的五种正行:一心专门读诵净土经典;一心观想忆念阿弥陀佛及..
方海权:为什么功德要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方海权:为什么功德要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摘自《人生改造命运要义》我们改命求福之人,必须福慧双修。修福我们已经明白应该怎么做,而修智慧就是要深入佛圣贤所讲的教典,使自身明心见性。并且要以念阿弥陀佛的方法..
人矛盾的心理
人矛盾的心理人生每个人都有希望,希望的将来是美丽的,可是失望却是最痛苦的。要实现未来的希望,现在必须付出努力的代价。必须要劳心劳力和忍耐,甚至准备尝尝失败的痛苦,最后才有享受成功的快乐。人类的心里往往..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障碍太多怎么办-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障碍太多怎么办?这桩事情只有佛搞清楚、搞明白了,教我们远离,不受外头的环境干扰,我们念佛功夫才得力;如果还受外面干扰,我们念佛的功夫被它破坏了。这是要很高很高的警觉。如果这个障碍太多,..
钟茂森博士的九大孝愿
钟茂森博士的九大孝愿一. 我从今日至未来际,对于父母,倾尽所有,乃至身命,以至诚心,礼事供养,昼夜六时,心不间断。若对父母,或因悭吝不舍,或贪利养名闻,不勤奉事,我则名为欺诳如来。 二. 我从今日至未来际,..
道安——佛教文化忠诚追随者
道安——佛教文化忠诚追随者道安——佛教文化忠诚追随者说起为佛教文化进入中国,在中国得以落地生根并且能够让佛教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变得易于传播的人物,不得不提起道安的名字。他是佛学在中国得以打下广泛群众基础..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