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著魔——忏云法师开示

繁体

发心真诚 现在是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和命浊,精神病太多。我们修行要发真诚心,为佛法,不离佛法才好。如果是“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就不会著魔。 精神宁定 世俗上所谓精神分裂,大多是这样的:爱其人以至于屋上之鸟,恨其人以至于他屋上之鸟,恨得那么厉害。一时爱、一时恨,精神就要分裂。要是能保持精神集中,就是戒定慧的定,宁静安定,就没有这些。我们由着心去,感情若是很猛烈激动,一贪一嗔、一憎一爱,就会精神分裂,所以要避免这些。 正当生活 还有,从事的职业要一定是正命。正命是正当的生活,也包括职业在内,要是不正当的生活就差。 行善积德 孝顺仁厚 普通在世俗上,多做善事是阴德,不外显出来给人家看,外面显给人看是为了招名、招利,或是有什么作用。像谈虚大师扫厕所还不给人看。做善事、做阴德,可以消灾延寿。 再就是好好孝顺父母,多忠厚仁义,比较好。 大体上,这是在世俗上求不著魔、不得精神病的办法。这是有关世俗方面。 贪嗔妄想 在佛法中,要是打坐时尽打妄想,一边贪心、淫欲心,一边又念佛,这怕要著魔。一边打着罪恶的妄想,而又念着万德洪名,怕要著魔,这是贪心。其次就是嗔心,我想报仇,写暗信、给暗箭,教他不知道,让他吃亏受苦;这个信我怎么编、怎么写,或是我怎么报仇,这也是怕要著魔。在念佛的时候起这种心,也容易著魔。这是一贪、一嗔。 知相虚妄   还有呢?见了鬼、见了神、见了菩萨、见了佛,以为了不起,就是“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事实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有一切的好相、瑞相我们不著,就不至于著魔。就怕说:“喔!可了不得了!佛来摩我的顶了!”以至于“佛对我说法了!”要是自己一著,马上就是著魔,这个经典里头有说明的。 还有呢?有过去世或今生死去的异性朋友来找了,或是异性的夫妇来找了,要是一认真,也会著魔。《华严经》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这个“著”(音啄)就是“著”(音招),“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离了妄想执著,则“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自然现前”。这就是不著。 超出人我对待 在人事上,我们要看清楚,超出一等,不和一般人勾心斗角,起我相、人相对待;可是我都知道,也不是傻瓜。以至于我超出他们,看得清楚明白,可以说就说,不可以说就不说,躲着敬而远之。在人事上不去对待,不去纠缠。纠缠不清,也容易著魔。 不染名利五浊 再就是贪财、贪名这些事情。大家乐、飙车啊!都有点疯狂,有点著魔!按照现在的说法,这是社会病态;按《阿弥陀经》最后所说,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所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我们认清楚了才好。这是讲到不著魔的事。 般若空观去恼障 倘使有点魔障的人,“不要”教他多拜佛、多打坐。拜佛多了、打坐多了,他不能用空观把那一切烦恼空去,而烦恼和佛号或持咒诵经搅在一起,乱糟糟的,精神也容易出毛病。要是能空出一切再去用功,比较好! 利众积德调身心 所以要是曾经有过精神病的人,或是现在多少精神有点异状的人,就告诉他,教他多作些功德、利益大众的事情;有这个德行,能调身心,这样才好。大体如此。 修持回向还冤债 还有,倘使著了魔睡不着,就吃安眠药、镇静剂,睡它几天;著魔的人大多数都不能睡。平常相反,睡不好的人也怕要著魔;最好能够睡,说睡就睡,不睡就不睡,这样比较好。不能睡好的人,尤其是长夜漫漫不能睡,时常发作,大体都是怕有冤家。一天、两天晚上睡不着,或者是因为喝汤、喝茶太浓厚,或者是在临睡前有什么事情,那就不必怕。如果常常这样闹,怕有冤家或者是魔障。 这时候就要用短期修持,好比持往生咒,跟冤亲债主回向;或者诵《金刚经》,十六分,十六分一半一半地诵,一切不必多;《地藏经》十三品,一品一品地诵,分开诵,不必太多。 此外,多做公益的事,多做阴德的事情,多做善事,慢慢就能调好。 (摘自《慧炬杂志》第301期)

法王如意宝:男女之间彼此吸引,恰恰是痛苦的根本

法王如意宝:男女之间彼此吸引,恰恰是痛苦的根本男女之爱也是贪贪心,广义上指对色声香味触等一切法的贪执,狭义上则是男女之间的情爱执著。按照藏地的说法,贪心是指青年男女对异性的贪染心。但实际上,并不只是青..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民国黄昆山居士著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

波迦加

优楼频罗迦叶是一个拜火教的领袖。他有一千个多个门徒。他们信奉火神,希望命终後投生天堂,享受快乐。佛陀想教化迦业,就去探访他。 当夜佛陀在有毒龙的屋内住宿,经过佛陀多次的感化,迦业也渐渐信服了。有一天,..

清静经和心经可以一起读吗

《清静经》和《心经》当然是可以一起读的,经文之前都是互通的,都是教人们修心向善的。所以我们才会说修持《心经》的好处是不可思议的。常诵心经的好处:增长大智慧,福报,能去除贪、嗔、痴。小学生至大学生常诵增..

遇到大事 先拜拜佛静坐一下

遇到大事 先拜拜佛静坐一下有一个禅师晚上去禅堂参禅之后,当他要回寮房,走楼梯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一个东西,他说:糟糕了!踩到青蛙了。就很惭愧、也很后悔,一直念佛给它回向;念完以后,他离开的时候,非常的恼..

湖北当阳玉泉寺常住06年开办安养院25位老人入住

湖北当阳玉泉寺常住06年开办安养院25位老人入住佛教在线6月20日消息 据湖北当阳玉泉寺《一音》杂志讯:今年年初,玉泉常住开办了一所安养院,目的是为一些老年善信居士提供一处静修的场所。装修一新的安养院位于木瓜..

滴水赚海喻:大利成佛—佛要救你

滴水赚海喻:大利成佛 好像一滴水,投放在大海里边,那你就赚了,我们用一滴水赚一大海的水,好不好?做生意讲一本万利,这比那个还要大! 这一滴水就代表我们信愿念佛这个心。我们本身虽然佛性具足,但是,我们离开..

灵芝师姐:学佛一定要吃素吗?

灵芝师姐:学佛一定要吃素吗?地球上的生命可以笼统地分为三大类:动物, 植物和微生物。在空气中生存着无数的细微生物,虽然人类的肉眼无法看清楚,但他们仍然属于生命。你的每一口呼吸都可能伤害大量微生物的性命..

香辣孜然回锅土豆

香辣孜然回锅土豆文/轻素小厨房 材料: 土豆、绿尖椒 配料: 酱油、老抽、料酒、八角、孜然粉、冰糖 做法: 1、土豆洗净去皮切块,上锅蒸熟; 2、尖椒洗净切碎 3、起锅热油,下八角,冰糖,小火慢慢将冰糖炒化; 4、转..

道证法师:我们自己的烦恼都度不了,是要怎么度别人?

道证法师:我们自己的烦恼都度不了,是要怎么度别人?道证法师:我们自己的烦恼都度不了,是要怎么度别人?在这里,讲一个上广下钦老和尚的故事: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她就去向老和尚抱怨,抱怨她自己的媳妇,是多..

黄柏霖:考前持咒七天考时思如泉涌

黄柏霖:考前持咒七天考时思如泉涌黄柏霖:考前持咒七天考时思如泉涌『刘锡元』,他是明朝人,在清朝彭际清他所编辑的《居士传 卷四十七》里面,「刘玉受传」里面,刘玉受「名锡元」,就是刘锡元先生,他又叫做刘玉..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在线阅读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在线阅读阅读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幸福和快乐并减少忧愁,使我们的灾劫和苦难得到消减,也可以为我们化解心中的怨念和伤悲,使我们的内心更加的清明和平静,而且通过阅读阿难问事..

这七种情况下千万别杀生

世人吃肉,认为理所当然,就任意杀生,积集恶业,世代相传,成为风俗习惯,不明白有什么过错。真是古人所说的:令人痛哭流涕,叹息不已!世人执迷不悟的大略有七项,列在后面,其他的可自行推想。第一,祭祖不要杀生..

[圣空甘露录制]佛门礼仪教学合集

[圣空甘露录制]佛门礼仪教学合集(一)[圣空甘露录制]佛门礼仪教学合集(一)点香点香上香穿袍脱海清披衣过堂上下楼梯礼佛

灵魂初始来源的猜想

灵魂初始来源的猜想在已经有的案例中(对不起,客户要求不能公开)发现灵魂初始来自于一股能量,逐渐聚合成团,并吸收天地间灵气,渐渐产生意识,机缘成熟方可成为我们所说的“灵魂”。可能初始的能量都是比较单一的..

烦恼就像一根打了结的绳子

烦恼就像一根打了结的绳子人们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一些烦恼的事儿。有些烦恼来自外界,必须正视;而大多数困扰则源于内心,这就是所谓的“自寻烦恼”。有位比丘,每次坐禅都幻觉有一只大蜘蛛跟他捣蛋,无论怎样也赶不..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