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著魔——忏云法师开示

繁体

发心真诚 现在是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和命浊,精神病太多。我们修行要发真诚心,为佛法,不离佛法才好。如果是“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就不会著魔。 精神宁定 世俗上所谓精神分裂,大多是这样的:爱其人以至于屋上之鸟,恨其人以至于他屋上之鸟,恨得那么厉害。一时爱、一时恨,精神就要分裂。要是能保持精神集中,就是戒定慧的定,宁静安定,就没有这些。我们由着心去,感情若是很猛烈激动,一贪一嗔、一憎一爱,就会精神分裂,所以要避免这些。 正当生活 还有,从事的职业要一定是正命。正命是正当的生活,也包括职业在内,要是不正当的生活就差。 行善积德 孝顺仁厚 普通在世俗上,多做善事是阴德,不外显出来给人家看,外面显给人看是为了招名、招利,或是有什么作用。像谈虚大师扫厕所还不给人看。做善事、做阴德,可以消灾延寿。 再就是好好孝顺父母,多忠厚仁义,比较好。 大体上,这是在世俗上求不著魔、不得精神病的办法。这是有关世俗方面。 贪嗔妄想 在佛法中,要是打坐时尽打妄想,一边贪心、淫欲心,一边又念佛,这怕要著魔。一边打着罪恶的妄想,而又念着万德洪名,怕要著魔,这是贪心。其次就是嗔心,我想报仇,写暗信、给暗箭,教他不知道,让他吃亏受苦;这个信我怎么编、怎么写,或是我怎么报仇,这也是怕要著魔。在念佛的时候起这种心,也容易著魔。这是一贪、一嗔。 知相虚妄   还有呢?见了鬼、见了神、见了菩萨、见了佛,以为了不起,就是“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事实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所有一切的好相、瑞相我们不著,就不至于著魔。就怕说:“喔!可了不得了!佛来摩我的顶了!”以至于“佛对我说法了!”要是自己一著,马上就是著魔,这个经典里头有说明的。 还有呢?有过去世或今生死去的异性朋友来找了,或是异性的夫妇来找了,要是一认真,也会著魔。《华严经》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这个“著”(音啄)就是“著”(音招),“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离了妄想执著,则“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自然现前”。这就是不著。 超出人我对待 在人事上,我们要看清楚,超出一等,不和一般人勾心斗角,起我相、人相对待;可是我都知道,也不是傻瓜。以至于我超出他们,看得清楚明白,可以说就说,不可以说就不说,躲着敬而远之。在人事上不去对待,不去纠缠。纠缠不清,也容易著魔。 不染名利五浊 再就是贪财、贪名这些事情。大家乐、飙车啊!都有点疯狂,有点著魔!按照现在的说法,这是社会病态;按《阿弥陀经》最后所说,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所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我们认清楚了才好。这是讲到不著魔的事。 般若空观去恼障 倘使有点魔障的人,“不要”教他多拜佛、多打坐。拜佛多了、打坐多了,他不能用空观把那一切烦恼空去,而烦恼和佛号或持咒诵经搅在一起,乱糟糟的,精神也容易出毛病。要是能空出一切再去用功,比较好! 利众积德调身心 所以要是曾经有过精神病的人,或是现在多少精神有点异状的人,就告诉他,教他多作些功德、利益大众的事情;有这个德行,能调身心,这样才好。大体如此。 修持回向还冤债 还有,倘使著了魔睡不着,就吃安眠药、镇静剂,睡它几天;著魔的人大多数都不能睡。平常相反,睡不好的人也怕要著魔;最好能够睡,说睡就睡,不睡就不睡,这样比较好。不能睡好的人,尤其是长夜漫漫不能睡,时常发作,大体都是怕有冤家。一天、两天晚上睡不着,或者是因为喝汤、喝茶太浓厚,或者是在临睡前有什么事情,那就不必怕。如果常常这样闹,怕有冤家或者是魔障。 这时候就要用短期修持,好比持往生咒,跟冤亲债主回向;或者诵《金刚经》,十六分,十六分一半一半地诵,一切不必多;《地藏经》十三品,一品一品地诵,分开诵,不必太多。 此外,多做公益的事,多做阴德的事情,多做善事,慢慢就能调好。 (摘自《慧炬杂志》第301期)

谦君:我的素食因缘

谦君:我的素食因缘那年,终于有地方可以自己开伙做吃的,可以告别食堂大锅饭的日子。我向往自己做出好吃又营养的菜。将锅碗等用具准备好后,前往菜场卖鱼处,鱼蛋白质高,而且听说买活鱼营养更好,选了一条鱼,请卖..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浅释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祗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有淫念必落魔道,因为这样,如果不断淫念,而修禅定,就一边修,一边漏。要开悟而离不开淫欲,这就好像蒸沙石,..

地藏经诵读的作用

修行佛法的人很大一部分都诵读过地藏经,而修行地藏经不仅是可以帮助大家开悟,修行成佛,还有很多其它的作用,接下来我就详细的为大家讲解一下,诵读地藏经的作用有什么。1:经常念诵地藏经是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

金刚经寺庙木鱼唱诵

金刚经寺庙木鱼唱诵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式,这样也是能够帮助自己,使自己的内心能够很好的平静下来,这样才能够让自己去领悟金刚经中的含义,也是确保自己不会被一些别的事物所打扰。1、经常诵读金刚经的话,能使我..

华严经中的偈

华严经中的偈,是华严经里的精华,相当于我们汉语中的成语和典故一样有着非常深的意义。华严经中的偈是我们在修行华严经的时候必然会修炼的一个部分,所以说,我们能够早点认识华严经中的偈就能少走很多弯路。下面我..

地藏经诵完回向给病人怎么回向

地藏经念诵完后要记得做回向,这个时候你有什么愿望就可以直接去发愿了。在回向时,任何人都可以是回向的对象,如果你想为病人回向,那回向时,你可以直接说:愿将此次功德回向给生病的某某某,希望他能早日恢复健康..

重因果修善因

重因果修善因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事相有俩边,诸佛菩萨修一边,迷途凡夫修一边。一边是善因得善果,一边是恶因的恶果。诸佛菩萨晓得人生的真相懂得在自己性德里修善法,迷途凡夫则在境界里修恶法。善法是从真诚慈悲..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一天

释迦牟尼佛最后的一天佛陀涅槃有一天,佛陀的慈颜现出不可思议的光辉,比平常更圆满、更清净、更庄严,像日月一样,光明灿烂;像大海一样,深广无边。阿难问佛陀说道:“佛陀!自从我侍奉您以来,今天第一次见到佛陀的..

金刚经小回向文

金刚经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启示,也能让我们获得智慧,为此,不少人在读诵金刚经。只是读诵金刚经后需回向,通过回向可以让修来的功德不会消失,也能把自己的功德分享给他人,这样可以为他人进行超度,或是为他人祈愿..

普门品及完整仪轨

开始修行普门品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要怎样去修行普门品,并且还能够要怎样做,所以我们大家在修行普门品的时候,要先去了解一下普门品的仪轨,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去修行。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华严经中的十地菩萨修行

欲修行初地至十地,必须具备上面的十种条件1.信心:相信十地法门是成就一切智的法门。2.悲:拔众生苦。3.慈:与众生乐。4.捨:布施行,一切能捨,大捨成就。5.无有疲厌。6.知诸经论:增长出世间法,于一切经论,心无..

金刚经心咒念法

金刚经心咒念法是需要让我们多去学习的,只有让我们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式去念诵,才能让我们不会触发那些不好的事物,也是能让我们拥有好的见识,使我们能够增长自身的悟性,让我们对金刚经有更好的见解。读诵金刚经心..

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49年,核心思想却只有这“四”个字!

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49年,核心思想却只有这“四”个字!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49年,核心思想却只有这“四”个字!释迦牟尼佛,一生中的49年都在说法,他曾不只一次的强调过“持戒清净”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学佛人来..

药师经的作用和好处

药师经的作用和好处很多很多,需要我们慢慢的发现,药师经中很多的智慧都能体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不再留心生活中的真善美,但总有一些人在去挖掘这些东西,给我们枯燥的生..

出家修行的年轻人

出家修行的年轻人如果一个人出家得道,他在家的父母能由此得到很大的功德和利益,所谓:一人成道,九祖超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出家修行证得道果后,非但他今生的父母,而且他往世九代的祖先和父母都会因此而往生到善..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第十卷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第十卷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第十卷婆薮盘豆造陈天竺三藏真谛译中分别业品第四前已说众生世及器世。差别有多种不同。如此不同何因所作。非随一作者。以知为先所造。若尔云何诸众生。偈曰。业生世多异..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