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国孝养

繁体

举国孝养(出自《杂宝藏经》)

【原文】无量劫前,有一恶国,名曰弃老,彼王国法,年老即逐。有大臣最孝,密作地室藏之,尽心供养。一日有天神,手提二蛇,问国王言,能辨二蛇雌雄,保汝国安。不然,吾当灭汝。王甚忧虑,遍访在廷,无有识者。大臣私问其父,父言,置彼细软物上,其性躁者是雄,性柔者是雌。即以其言答天神。天神复问,谁于睡者,名之为寤。谁于寤者,名之为睡。大臣问父,父曰,此谓比丘。较之凡夫,名之为寤。比诸罗汉,名之为睡。天神指王大象,问若干重,众复惘然。臣归问父,父言,置象船上,看船人水若干。而称大石,以齐其水痕,便知斤两。天神又问,何以使一掏水,多于大海。臣父传言,若能具至诚心,以一掏水,奉施佛僧,及父母,困厄病人,受福无穷。海水虽多,不过一劫。天神化作饿人,连骸拄骨,而来问言,世有饿人,更惨于我否。众莫能对。父言,人若悭贪嫉妒,后世堕饿鬼中,百千万岁,不闻水浆之名,举动骨节火燃。如此饥火,当胜汝百千万倍。天神又化一人,手脚杻械,项复枷锁,身中出火,举体焦烂,而来问曰,世有更苦于我者否。臣父言,人若不孝父母,逆害师长,诽镑三宝,后世堕地狱中,一日一夜,万死万生,当惨于今百千万倍。天神化一女人,端正无比,而来问曰,世有更美于我者否。臣父言,人若敬信三宝,孝顺父母,好施忍辱,精进持戒,得生天上,端正殊特,过于汝身百千万倍。以汝较之,如瞎猕猴。天神以一旃檀木,四面方正者,问曰,谁为根,谁为末。臣父言,放著水中,根自在下,末自在上。天神又以二白騲〖騲(cao),雌马〗马形色无异者,问曰,谁母。谁子。臣父言,与草令食,若是母者,必让草与子。如是数问,一一答之。天神大喜,许以拥护国土。时王大悦,而问臣曰,汝自知耶,或教汝耶。臣具以实告。王乃迎养其父,尊之为师。大臣言,王当普告天下,不许弃老。有不孝者,加以大罪。而后恶法遂除,人知孝养。[按]佛言,尔时父者,则我身是。尔时大臣,舍利弗是。尔时王者,阿阇世是。尔时天神,阿难是也。

【译白】在无量劫以前,有个风俗很坏的国家,叫做弃老国。其国王颁布法令,凡年老之人都被驱逐出境。有一大臣待奉父母至孝,秘密挖了个地下室,把父亲藏起来,尽心供养。一天,皇宫来了一位天神,手提两条蛇,问国王:“有谁能辨识二蛇的雌雄,我就保你国家平安。不然,我就灭掉你的国家,国王很忧愁,遍问在朝文武百官,无人能辨识。那个大臣急忙回去私问其父,父亲说:“把二蛇放在细软物上,其性子急躁的就是雄的,性子柔和的便是雌的。”大臣就用这话答复天神。天神又问:“谁在睡着时,名之为醒。谁在醒着时,名之为睡。”大臣又去问其父,其父说:“这是指比丘。与凡夫相比,他是醒着的人。与阿罗汉相比,他是睡着的人。”天神指着国王的大象问有多重。众人还是茫然不知。大臣回家问其父亲,其父说:“把大象牵至船上,看船入水多深,然后称大石头放进船中,与载象时的水痕相齐,便知大象有多重。”天神又问:“有什么办法可使一掏水比大海水还多?”大臣父亲传话说:“若能以至诚心,用一掬水供奉、施舍佛、僧人以及父母和困厄病人,必将享受无穷的福报。海水虽多,不过一劫而已。”天神变成一个挨饿的人,瘦得皮包骨头,问道:“世间挨饿的人,还有比我更惨的吗?”众人不能回答。大臣父亲说:“人若悭贪、嫉妒,后世堕入饿鬼中,百千万岁,连水浆的名字都听不到。动一下身骨,就会燃烧。这样的饥火,当超过你百千万倍。”天神又变成一个人,手脚带着僚铐,颈上套着枷锁,身上冒着火,全身焦烂,前来问道:“世间有比我更苦的人吗?”大臣父亲说:“人若不孝敬父母,逆害师长,诽谤三宝,后世堕入地狱中,一日一夜,经历万死万生,当比你现在更惨百千万倍。”天神变成一个女人,端庄秀丽无比,前来问道:“世上有谁比我更美丽的吗?”大臣父亲说:“人若敬信三宝、孝顺父母、喜欢布施、忍辱、精进、持戒,得生天上,端正姣好,胜过你容貌百千万倍。你和他比,简直就像一只瞎猕猴。”天神拿出一块四面方正的旃檀木,问道:“哪是根部,哪是末端。”大臣父亲说:“把木块放在水中,根部自然在下,末端自然在上。”天神又牵来两匹白雌马,形体、毛色都没有差别,问道:“哪是母,哪是子。”大臣父亲说:“给它们喂草,若是母马,必定让草给子马吃。”如此问了很多,都——得到回答。天神很欢喜,答应拥护国王之国土。当时国王也很高兴,问大臣说:“是你自己知道的,还是有人教你的。”大臣如实告诉国王。国王将大臣之父迎来宫中,尊他为国师。大臣说:“大王应当普告天下,不许遗弃老人。有不孝父母的,以大罪论处。”国王随即解除了原先的恶法,此后人人都知孝养老人。[按]佛说:“那时大臣之父,就是现在的我。那时的大臣,就是现在的舍利弗。那时的国王,就是现在的阿阇世。那时的天神,就是现在的阿难。”

摘自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举国孝养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明]罗祯撰【原文】明嘉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多才博学。十八岁为诸生,每试必高等。年及壮,家贫授徒。与同庠生十余人,结文昌社,惜字放生,戒淫杀口过,行之有年。前后应试七科,皆不中..

《了凡四训》谦德篇

谦德篇【原文】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是故谦之一卦,六爻皆吉。书曰,满招损,谦受益。余屡同诸公应试,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辛未计偕,我嘉善同袍,..

《了凡四训》积善篇

积善篇【原文】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昔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孔子称舜之大孝曰,宗庙繪之,子孙保之。皆至论也,试以往事征之。杨少师荣,建宁人,世以济渡为生。久雨..

《了凡四训》改过篇

改过篇【原文】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亿,推测〗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其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至诚合天。福之将至..

《了凡四训》立命篇

附录了凡四训[明]袁了凡撰述立命篇【原文】余童年丧父,母命弃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后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

福被江南

福被江南(一疏昌后)(见《东海家乘》)【原文】昆山徐在川,讳汝龙,为刑部公讳申之子,长于文学。虞山严文靖公讷,延为西宾〖西宾,家塾教师或幕友之敬称〗。先是倭寇〖沿海地区的曰本海盗〗猖獗,凡江浙濒海地,皆..

累世科第

累世科第(出自《现果随录》)【原文】太仓王文肃公锡爵,号荆石,为人谦恭温厚,广积阴功,为神庙首辅。虽贵显,终身不二色。梵宇无大小,皆书额护持。晚年命工以金银汁画大士像,手书心经于上,施人供养。子缑(gou..

举家福泽

举家福泽(出自《四分律》)【原文】佛在世时,跋提城内,有大居士曰琝(min)荼(tu),大饶财宝,随意所欲,周给人物。仓中有孔,大如车轮,谷米自出。妇以八升米作饭,饲四部兵,及四方来者,食犹不尽。其儿以千两..

地上天福

▼下附征事四则地上天福(出自《树提伽经》)【原文】天竺国频婆娑罗王,有一大臣,名树提伽,财富无量,受用自然。一日国王坐朝,忽大风起,飘一白氎(die)手巾,至于殿前,非世间物。王即遍示群臣,皆言国家将兴,..

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者哉

【原文】[发明]此一结,举其成效而言,是总收全篇之局,与前上格苍穹句遥应。百福千祥,虽统言其获报之厚,然其中未尝不缕析条分。如行时时之方便,则有方便之福祥。作种种之阴功,则有阴功之福祥。善大,则福祥亦大..

神示葬地

神示葬地(出自《善余堂笔乘》)【原文】建宁杨少师荣,其祖父皆以济渡为生。每至久雨溪涨,冲毁民居,溺死者顺流而下,他舟皆捞取货物,独少师曾祖及祖,惟知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乡人共嗤其愚。逮少师父生,家渐..

贵子复来

贵子复来(出自《功过格》)【原文】宋虔州王汝弼,言行不苟。其东村刘良,西村何士贤,祖父倶积德。崇宁癸未,两姓各生一子,倶颖异过人,延汝弼为师。而良与士贤,家赀虽饶,然颇刻薄,远不逮前人。政和辛卯三月,..

尽诚训导

▼下附征事三则尽诚训导(出自《宋史》)【原文】宋邓至,授徒家塾,凡子弟来读书者,必尽诚以教之。必先德行而后文艺,成才者甚众。而至之后人,亦多贵显。熙宁九年,神宗御集英殿,第进士。邓长子绾(wan),为翰林..

远报则在儿孙

【原文】[发明]与人言后世,盖信者半,疑者半。与人言后嗣,则无论智愚,要皆深信而不惑。是人不幸而不知有自己,亦幸而犹知有儿孙也。但儿孙之贤否,或不能遥必耳。然而兰孙桂子,往往萃于德门。诗云,克昌厥后。书..

酷令自烧

酷令自烧(昆邑共传)【原文】康熙元年,昆山知县李开先,貌陋而酷,人号为李蓝面。每遇征比钱粮,必用极重之板,往往立毙杖下,溅血盈堂。罢官之后,寓居苏州,三四年内,一门死尽,止存一女,与奴私通而遁。仅存一..

梦示鸡骨

梦示鸡骨(娄东人述)【原文】四川杨琳,字怀眉,顺治十三年,选太仓粮厅,寻升浙江临安县令,居官清正,而性嗜鸡,积有年月。康熙十六年,梦至冥府,见积骨如山。旁有人指之曰,此汝所食鸡骨也,汝将到此受罪矣。然..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