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什么是佛?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是佛?
1、什么是佛?
佛不是在空中闪闪发光的物质,佛是大慈大悲的人,佛是念念为众生的人,是德高望重的人,是正知正见的人,是深信因果的人,是随缘了业的人,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的人,是露出圆满智慧的人。老老实实按照这个标准去做,就是佛。有的人把佛看得神神秘秘的,以为,在佛像前一烧香,佛菩萨刷地就来了,就能保佑我们,这就是迷信,不懂佛法的真实意义,这样学佛不能了脱生死。你想,如果一个人天天烧香念佛,求佛菩萨保佑,但是他敢去砸银行,你说,那佛菩萨还能保佑他吗?佛菩萨要是保佑他那也不叫慈悲啦。到底是谁保佑他?是他自己的德行能够保佑他。他的德行好,感动周围的人们都尊敬他,出门办事也会处处顺利,所以,不能迷信的看待佛菩萨。佛像的作用是什么?佛像是表法的,是帮助我们觉悟的工具,看到佛像就提醒我们自己,应该像佛一样做一个大慈大悲的人,做一个念念为众生的人;如果你不信的话,那你看谁往生的时候佛像跟着往生啦,没有。
2、什么是佛法?
就是成佛的方法。帮助众生解除烦恼的方法,是让众生把迷惑转化成觉悟的方法。是发菩提心的方法。培养愿力的方法。是深信因果的方法。是随缘了业的方法。是离相修善的方法。方便来说,能够帮助你获得快乐的方法,能够得到身体健康的方法,能够获得家庭幸福的方法,能够发财的方法等等。
3、如何运用佛法改变自己目前的不顺利?
什么是命运?生死、贫富等遭遇就是命运。谁都希望自己的命运好一些,看你用的念头如何?如果磕头的时候,是为了丈夫少打麻将,少喝酒,改掉脾气,或者是为自己多挣点钱,办事顺利等,这都是有求心,有没有错误?没有。但是说明心量太狭窄,谁都希望心想事成,但是前生没有积累心想事成的因,而去求得果报,这是妄想,是攀缘,是违背因果规律的。这样在佛像面前磕头去求就是磕破脑袋,也求不到如意的结果。怎样如理如法去求?比如,在家庭中,丈夫是你的镜子,丈夫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你前生所造的因,留下来的影子,如果他有不善的行为,作为他的妻子,应该忏悔自己前生的恶业,不能把过错加在他的身上,真心尊敬他,你觉悟了,你的德行提高了,他的习气自然就逐渐减轻以至于彻底消除。如果你想到还有许多这样的众生都在迷惑中沉沦,盲目生活,愿他们都早日觉醒,从迷惑中走出来,为这些众生消除业障去磕头,你的心量是不是大了?带着这样的菩提心去礼佛,你的丈夫慢慢一定会改变的。这里,相信因果最重要,只有相信因果,心才会老实,再把爱心扩大,处处为众生着想,改变自己,才能够慢慢感化身边的人们,别人才会因你而改变。要想改变别人,要想改变命运,必须先要改变自己。所以这里,相信因果最重要,只有相信因果,心才会老实,再把爱心扩大,处处为众生着想,改变自己,才能够慢慢感化身边的人们,别人才会因你而改变。要想改变别人,要想改变命运,必须先要改变自己。
4、学佛以后如果自身没受益
家庭没往好的方向转变这就不算学佛真正学佛,必须有变化,或者脾气比以前变小了,或者家庭比以前和睦了,或者身体比以前更加健康了,这才说明你走的路是正确的,如果不是这样,就要检查检查自己到底什么原因没有进步,是方法不对,还是觉悟的力量不大,还是道心不坚决,或者还是习气说得算,总之,必须找到原因,及时发现问题。学佛最难的就是不能发现自己的错误见解和错误思想。只有在细密之处下功夫,才能收获。古德云:学道先须细识心,细中之细最难明,个中寻到无寻处,始信凡心是佛心。
5、烧香的真实义是什么?
寺院里烧三支或四支香都是表法接引众生的手段,在家居士只烧一支香就行,表示我们一心一意念佛,一心一意求生净土;并且愿所有众生都早日觉悟,也一心一意念佛,一心一意跟着阿弥陀佛走,这是烧香的真实意义!只要为众生着想,就是在培养自己愿力。
6、磕头的真实义是什么?
我们给佛菩萨磕头是表法,佛菩萨是觉者,我们磕头是为了众生觉悟,是生惭愧心的时候。很多众生还有从无始劫以来形成的高慢心,每当我们磕头的时候,为所有众生去掉这颗高慢心而磕头!所以磕头是对治我们的习气而言。一些居士定下数字磕头,一边磕头一边数数,……南无观世音菩萨34,南无大势至菩萨35,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36” 。这种磕头的方式纯粹是给数字磕头,为了完成任务而磕,没有真实意义。给观世音菩萨磕头,应该观想“我好好修行象观世音菩萨一样为众生拔除痛苦”,因为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给大势至菩萨磕头,应该观想所有的众生都接受到智慧光的照耀,早日从愚痴中走出来,因为大势至菩萨代表智慧……。
7、供水果的真实义是什么?
水果表示修证的果实,我们修道的目的就是要吃到果实,露出智慧是修道人的目的,佛是露出大智慧的人,供水果代表我们一定要向佛学习,改正自己的习气,放下自己的知见,做一个高尚的人,为众生而生活,愿所有的众生都早日露出大智慧,这样供水果就没有白供。佛本身无形无相,你想象他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供水果表示我们的这颗愿力心、真诚心,和要成就佛果的坚定道心。
8、读经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了解如来真实义,只要有文化的人谁都会读经,你读经的时候是不是了解文字背后的真实含义?如果明白了,就是离文字相了、离言说相了,按照佛的教诲去落实,这样读经才有价值。而许多佛弟子看经文都是只看表面文章,还是不了解经典的真实义。遇到难题的时候,总认为是别人的错误,总是向外去找原因,这是心外求法,让别人给看看、给算算,认识不到个人因果个人负担的道理,你说谁能解决你的因果问题呢?你看释迦牟尼佛讲法四十九年,从来也没说给谁看一看、观一观,给谁做作超拔什么的,都是教育我们,做一个善良的人,觉悟的人,为众生着想,总是让我们要看清这个世界的苦,发心求出离。所以,以后再诵经的时候,要仔细琢磨经文的含义,把理论上的东西学着运用于生活中,用佛理指导生活,真正象一名佛弟子一样,为众生做出好的榜样,学习在事相上运用佛理,长期熏修,让事理圆融。
楞严经必须要一天读完吗
楞严经不一定要一天读完,楞严经的全文字数有不少,如果时间不充足,那么可以把经文分成几天来读,但需要每天接着读,直到把整部经文读完。在读楞严经时,大家要正确读诵经文,这样读经的效果才会更好。那如何正确读..
道证法师:把我们内心清净的眼睛专心看佛,就没有事情,世界就会变得很清净
道证法师:把我们内心清净的眼睛专心看佛,就没有事情,世界就会变得很清净赞佛偈第四句说:「绀目澄清四大海」「绀目」,这个泔,就是青色的,有一种青色叫作绀色。绀目的目,就是眼睛,佛的眼睛是青色的,非常澄清..
退一步天地宽
退一步天地宽我们常常会遇到不顺心的事,碰到不顺眼的人,如果不学会原谅,就会活得累。原谅自己,别紧紧抓住自己的弱点、缺点、过失不放,要学会为自己松绑、解压。原谅别人,人和人之间难免有摩擦有矛盾,或许对方..
楞严经开悟句子有哪些
我们都应该了解到了楞严经是可以使人开悟的,它里面给我们讲述了很深奥的道理,所以现在修行楞严经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其中的就有很多开悟的句子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楞严经开悟句子..
逆境里也有爱内观疗法让我读懂母爱
逆境里也有爱内观疗法让我读懂母爱来自孔孟之乡的琪琪,年纪不大,个头不高,做起事情却果断干练。为内观工作服务了大半年,颇受大家喜爱。这次终于有机会参加集中内观了,带着一份长久的期待,她走进了内观室。短短..
达真堪布:修加行时,一定要按照《开显解脱道》来观吗
达真堪布:修加行时,一定要按照《开显解脱道》来观吗问:修加行时,一定要按照《开显解脱道》来观吗?答:《开显解脱道》里所讲的就是这些加行——四外加行、五内加行的内容。但是《开显解脱道》的词句是非常简要的..
药师经可以随时念吗
药师经可以随时念的,只要我们有空闲时间就可以去念药师经,要认真的去念药师经,这样我们就能够体会到其中的益处,而且还能够理解经文中的含义。念药师经也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所以药师经是可以随时念的。那么,下面..
金刚经全文注音及仪轨
金刚经全文注音及仪轨也是需要让我们了解的,这样我们才能对金刚经有好的感触,也是能够让我们对金刚经有好的见解,使我们能保持心中的想法,让我们一直能一直坚持心中所想。步骤一:香赞lú xiāng zhà rè fǎ ji..
人身上有5个祛火点
人身上有5个祛火点 人身上有5个祛火点 牙疼俗话说,“牙疼不算病,疼起来要人命。”牙疼的祛火点----在足背第2、第3趾缝间。每天按摩该处2~3次,每次1~2分钟,可缓解牙疼症状。眼屎多眼屎多的祛火点-----在无名指..
鞋底的味道
鞋底的味道老方丈要派一个优秀的徒弟,去佛教圣地取经,他在觉醒和觉尘间来回斟酌,打算几天后确定。觉醒和觉尘知道自己是备选人后,都更加努力地表现自己。过了几天,方丈宣布觉尘为取经人选,觉醒又失落又委屈。他..
有的路,是用脚去走。有的路,要用心去走
有的路,是用脚去走。有的路,要用心去走有的路,是用脚去走。有的路,要用心去走。绊住脚的,往往不是荆棘和石头,而是心。所以,看起来是路铺展在我们眼前,实际上,是心扑腾在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痛一回,哭一..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不要再浪费时间了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不要再浪费时间了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不要再浪费时间了 《不要再浪费时间了》 作者: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 时间是地球上唯一可以用来表示快与慢的一个代表符号,时间对某些人来说它是有象征性的,所以..
六种水果变身天然排毒剂
六种水果变身天然排毒剂 不少女性朋友们都喜欢吃水果,因为水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而且维生素C对美容又有帮助,因此越来越多人吃水果美容。而除了含维生素之外,水果中的纤维等物质也有排毒功效。 如何排毒,水果一..
静波法师:前世今生的所作所为都会影响寿命的长短
静波法师:前世今生的所作所为都会影响寿命的长短静波法师:前世今生的所作所为都会影响寿命的长短比如说,你去掷一个皮球,如果你的力量足够大,就可以把这个皮球投得很远;力量小的就投得比较近;如果投的时候碰到墙..
道隐法师简介
道隐法师简介道隐法师(1255~1325),元代临济宗杨岐派僧。杭州人。号灵山。幼即出家,依仰山之雪岩祖钦,看狗子无佛性之公案而契悟,受其印可。未久游江湖,礼谒名衲,后阅经藏多年,名闻一时。延祐六年(1319),..
达真堪布:打一下或敲一下,你就开悟了的前提是什么?
达真堪布:打一下或敲一下,你就开悟了的前提是什么?达真堪布:打一下或敲一下,你就开悟了的前提是什么?有些相续趋入成熟——通过长期积累资粮、消除业障,相续即将成熟之人,上师会通过简单的窍诀令其见性。比如..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