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五:三福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五:三福
净业三福是什么?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人天福。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小乘福。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大乘菩萨的福报。没这个基础,念佛不能往生。
净业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不具足这个条件,无论修学什么法门都不会成就。
“净业三福”,是一切法门修学证果的根基。
未修净业之前,要先修三福,三福是大乘佛法的基础 ,像盖大楼一样,这是打地基。
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标准是净业三福。
如果人都做不好,你怎么能作佛?作佛先学会做人。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人道,是佛道的根本,像盖大楼一样,这是第一层。学佛第一重视做人,要把人做好,做一个好人、善人。
孝道是诸佛菩萨修行的大根大本,每尊佛菩萨都是从这个法门修学成就的。
“孝”是整个佛法的基础,孝是一切众生幸福美满的根源。救众生,要根本救度,就是教孝。
佛教我们如何开发自性的宝藏?《地藏经》教孝、教敬。孝敬是性德,自性本具的善德,开发自性宝藏一定要用性德才能相应。“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它的内容教我们孝亲尊师。孝敬做到圆满就成佛。孝敬很认真、很努力在做,没圆满,这种人叫菩萨。所以大乘佛法的修学,要以《地藏》为基础、为根基。人家问,什么叫佛法?“孝亲尊师”。什么叫孝?慈悲心是孝,不杀生是孝,“修十善业”是孝,“受持三皈”是孝,“具足众戒”是孝,“不犯威仪”是孝,“发菩提心”是孝,“深信因果”是孝,“读诵大乘”是孝,“劝进行者”是孝。
孝亲尊师是性德,是觉不是迷。用这个方法开发我们自性本具的三德秘藏。先懂得孝顺自己的父母,尊重自己的老师,然后逐渐扩大,孝顺一切众生。经上讲“一切众生皆是我过去父母,未来诸佛”。这观念要不建立,三德秘藏永远不会现前。你就永远不能超凡入圣。
“人子对父母不孝,是大恶”。行善积德,尽忠尽孝,孝顺父母,孝顺老师,把孝敬扩大,孝敬一切众生,那人就是菩萨。
“不能尽忠的是大恶”,你要把自己的工作尽心尽力做好,叫尽忠。
“孝养父母”,一、养父母之身,物质生活不让父母缺乏,生活照顾周到,常常关怀,时刻照顾。二、养父母之心,让父母欢喜,不让父母忧虑,让父母常生欢喜心。三、养父母之志,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不叫父母失望。展开来,“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把孝养推广到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有供养的义务,尽心尽力去帮助、照顾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
出家人修行证果,就是孝养父母。你没开悟,没证果,大不孝啊。
我们的道业一天比一天精进,烦恼一天比一天少,智慧一天比一天增长,这是尽孝。“一子成佛,九祖升天”。
处事待人接物不能尽心尽力,常常犯过错,全都是不孝。
要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在家一定是好儿女,“孝养父母”。求学一定是好学生,“奉事师长”。不是好儿女、好学生,想去极乐世界,你别想了。
孝养父母比什么都重要!照顾帮助父母,做出很好的样子,让你的儿女、亲戚、邻居看,这是社会教育,无量功德。
你能孝亲,你的学问、德行就有根;你能亲近明师、善知识,你德行学问就有本。只要有根本,枝叶花果自然茂盛。
我们求学,不能不慎重选择老师,选择后就不能背叛。别人说父母之过,我们听了立刻避开,学生听别人说老师过失也要赶快避开,无需跟他争论。
实在求不到好老师,找古人。依古人,只能依一个人,不能依两个人。两条路走不好,肯定失败。
尊师重道,你的学业才有根基,你眼中没有老师,老师再好,古佛再来,你也学不到东西。“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目无尊长,诸佛如来教你都没用。
诚敬是入道之门。
我对老师“专信不犯”。我的心专,心清净,决定不受外境动摇,人才会生智慧。外境小的风浪,心就动摇,就常生烦恼,烦恼就失掉智慧。不但不能帮助人,也把自己毁掉了。佛法的修学“信为道元功德母”,“信”,是专信。
“佛告阿难,有人奉佛。从名师受戒,专信不犯,精进奉行。不失所受”。这些经文要背诵,牢牢记住。
对老师要建立信心,对老师的教学方法不怀疑,认真去修学,你才有成就。信了以后,要求解,解是智慧,老师不给讲,天天叫你念,念就是帮助你解。到你心清净了,你得定了,自然智慧开了,恍然大悟,那就解了。
续佛慧命、弘法利生,就是报师恩。知恩报恩。
老师是生母,护法是养母,养我的恩德超过生我。护法功德超过弘法。人与人之间要有道义、仁义、情义、恩义,这才是个人!永远生活在感恩世界。
一个人能常常念恩,你德行就愈积愈厚,常讲积功累德,就是累德。要真正懂得念四重恩,常念三宝恩、众生恩、父母恩、国家恩。
善人,我跟他学善,恶人是我一面镜子,常常反省他的这恶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恶人也是老师,一切众生都是我的善知识,你所看到的一切众生没一个不是好老师,没一个不是成就自己、帮助自己的,这一生决定成无上道。善人老师、恶人老师同样感激他,你就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往生的基本条件是三福。信愿行三资粮是建立在三福的基础上。三福只要修一条,回向就能往生。
一个人真正能做到孝亲尊师决定不堕恶道。
净土法门法师:不可贪着这个境界
净土法门法师:不可贪着这个境界第六,「禅定境,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魔事已过」,魔障碍这个事情通过了,「而且真明未显」。魔是通过了,我们是全面提升,但是没有明心见性,真明没显。「以修观故,发过..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现代人只懂得争利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现代人只懂得争利1 现代人只懂得争利,除争利之外什么都不知道,为了争夺财产,父子都上法庭,现在这个事情太平常。2 我们学佛人,要给这些人做一个好样子,处处修忍让,我们在社会上表现“与人无..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什么是财富之首?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什么是财富之首?1我这一生当中,没有道场,我都住别人的道场。我也没有信徒、没有群众,也没有一分钱。我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我的老师。2现在还没有学会的,就是他老人家是托钵乞食,我们..
熊孩子是“讨债鬼”还是“菩萨”
熊孩子是“讨债鬼”还是“菩萨”从一般习俗来讲,亲子关系是无可奈何的事。有时候是父母需要孩子,孩子来了;有些时候,父母并没有想要孩子,孩子也来了。孩子出生后,有些受到父母的宠爱,有些并没有受到父母的欢迎..
净土法门法师:六根的根性是一个,是阿赖耶识的见分
净土法门法师:六根的根性是一个,是阿赖耶识的见分心法里面,在眼就是见,在耳是闻,「见闻觉知嗅尝」,在舌叫尝,在鼻叫嗅,在身叫觉,在意叫知,这是心法,「第八识(阿赖耶)的见分」,色法是第八识,阿赖耶的相分..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五:三福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五:三福净业三福是什么?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人天福。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小乘福。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迅速祛病消业的拜佛方法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迅速祛病消业的拜佛方法净空法师开示迅速祛病消业的拜佛方法!三个实例看看人家怎么迅速祛病消业![转贴]编者按:看到这几个案例,就算对我本人也是非常振奋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个学佛人都或多或..
净土法门法师:六道轮回的人干什么?没有别的,都是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
净土法门法师:六道轮回的人干什么?没有别的,都是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我们有理由相信,诸佛菩萨无尽的慈悲。现在社会动乱,地球灾变频繁,这都是不善心行所感得的。菩萨在不在这世间?肯定在,我们相信佛菩..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帮助他人开智慧,才是真正救济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帮助他人开智慧,才是真正救济老法师开示--一、《矜孤恤寡。。》1佛法讲因果,如果我们不尊敬老人,不爱护老人,不照顾老人,试问问我们自己会不会老?自己老时,是否也会希望年轻人来照顾自己,也..
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
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 大宝积经 常行于淫欲,未曾满足时, 如渴饮碱水,终不能除渴。 如众流归海,终无有满足, 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 如火焚草木,无有厌足时, 爱欲亦如是,终无..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菩提心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菩提心菩提心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是真实究竟圆满觉悟的心;是真心;是佛心;是直心;是大悲心;是怜悯一切众生的心;是“四弘誓愿”;是“四十八愿”;..
爸爸坐我的新车
新车买回来后,我的担心多于兴奋。毕竟,拿到驾照后,有两年多没有摸过方向盘了,手潮得很,就怕心一慌,把油门当刹车踩了。不过,有车到底是件好事。每天,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问同一小区的同事准备好了没有,..
照顾妈妈是我的福气
照顾妈妈是我的福气鹃鹃原本在美国工作,公司给她的待遇很好,再加上单身,生过得很逍遥。前一阵子她住在台湾的母亲罹患脑瘤,开刀后复原得很慢。鹃鹃立刻请调回台,找了间公寓,把母亲接到身边就近照顾。鹃鹃不是家..
煮云法师:金山活佛 不畏死亡 救护微命
煮云法师:金山活佛 不畏死亡 救护微命不畏死亡 救护微命 释迦牟尼佛,小时在御花园中,为了救一弱小动物的性命,曾跌伤过一次。小说上说﹕观音菩萨应化的妙善公主,在皇宫里,有一次因上树救小鸟儿的性命,从树上跌..
净土法门法师:功德的含义我们要搞清楚
净土法门法师:功德的含义我们要搞清楚「功德」两个字我们要搞清楚,功是功夫,德就是收穫,「德」跟得到的「得」是一个意思,是指我们能够得到些什么。功德裡面所说的「德」,得到的是「圆满」,换句话说,无所不得..
爱的门票
爱的门票爱的门票一座小镇上来了一个马戏团,人们都很兴奋,争先恐后去购票观看表演。一个孩子听说后,也跑回家,央求父亲带他去看,其他的7 个孩子也跑过来,一齐围在父亲的身边哀告请求。父亲耐不住软磨硬泡,终于..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