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帮助他人开智慧,才是真正救济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帮助他人开智慧,才是真正救济
老法师开示--一、《矜孤恤寡。。》
1佛法讲因果,如果我们不尊敬老人,不爱护老人,不照顾老人,试问问我们自己会不会老?自己老时,是否也会希望年轻人来照顾自己,也希望受到尊重?因果循环,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爱护别人就是爱护自己,照顾别人就是照顾自己。
2「六波罗蜜」第一条就是布施,对缺乏照顾的老人,我们要特别关怀他。关怀是布施爱心、布施慈悲心及真诚心。若只缺食送食,而没有付出真诚的爱心,实在讲并无功德,只有福德,而且不是圆满的福德,因为圆满的福德中包含真诚的爱心。
3而帮助他人应该以帮他开智慧为主,帮助他离苦得乐,永脱轮回,这是真正的慈悲救护。缺衣送衣,缺食送食,只能救他一时,救不了永久。纵然能帮助他此生,他来生怎么办?佛菩萨帮助苦难众生,是教导人明了因缘果报,使他们知道:自己现在的状况是什么因缘造成的?用什么方法才能改善?这是真正的救济。
4人为什么会受苦难?一个人到这个世间来,靠两种业力。一种是「引业」,引导他到人道投胎的业力。这是他在过去生中持五戒,以此善力而得人身。另一种是「满业」,在过去生中所造的善恶业之不同,而感得今生容貌、身体状况、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种种条件之不同,属于满业的果报。
鳏寡孤独人士的引业与我们相同,所以都得人身,而满业却不一样。他贫穷是前生没有修财布施,悭贪吝啬;他没有智慧是没有独立谋生能力,是前生没有修法布施;他的身体不健康、多病,是前生没有修无畏布施。
我们要从果看到因,从他的思想、言行、造作知道他将来的果报。总而言之,六道、十法界乃至于一真法界,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所以,我们要想自己生活得很健康、很美满,就要修因。
5若不了解因缘果报的理论与事实,就很难做到断恶修善。《了凡四训》的落实,就是《感应篇》。云谷禅师送给了凡先生功过格,功过格依什么来定的?依《感应篇》,所以《感应篇》是《了凡四训》讲的因缘果报的落实。了凡先生何以能改正自己的习气毛病,断恶修善?他深信因果,了解因缘果报,所以能完全落实。了凡先生在宝坻县作县长时,推行仁政,自己的生活特别节俭,而以俸禄帮助孤寡贫穷。他收养孤儿,天资聪明的就请老师教导;禀赋迟钝的就帮助他们学一些技能,使之有一技之长,长大可以谋生、自立。这才是真正的救济。
6世出世间圣人所行布施,纯粹是法布施。《金刚经》中比较布施,大千世界七宝布施不如经中四句偈布施的功德大。什么道理?大千世界七宝布施只不过养其身命,纵然能得一生丰衣足食,也不能了生死、出三界;如果真正通达了佛经中四句偈,就可以超凡入圣,永脱轮回。
7「岁时春日少,世间苦人多。」看到他人受苦就要想到自己也有那样的日子,或许过去有过,或许将来会有。自己受苦时,希求别人帮助、怜悯;看到别人受苦,如果不生怜悯心,不予帮助,将来自己受苦时,同样没人理会。所以,凡遇到他人遭受苦难时,我们要尽心尽力去帮助。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不分恩怨,一律给予帮助。
8注解说:「好善之心,人之所同。」人人都有好善之心,可是善事、善行必须有人提倡,而提倡的人是真正的志士仁人,他把他所明白的道理真正落实了,所以能起带头作用。又言:「天下不患无有力之人,患无能发大宏愿之人耳。」所以,发大愿心的人非常难得。佛常劝导我们发菩提心,发菩提心实在太难了,可是不发菩提心就谈不上修行。
9菩提心的反面是迷惑,迷惑的人纵然有修,成就很有限;一定要破迷开悟,在境缘当中,立刻觉悟,立刻回头,修清净心,修平等心。清净心是道,平等心是道,修行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就在起心动念之处,要微密观照。
10第二愿:「愿一切众生具足修行离老、死法,一切灾毒不害其命。」不老、不病、不死,有没有人能做到?做到的人很多。念佛往生的人,有人站着走,有人坐着走,有人走时向亲戚、朋友辞行,他们不是死,而是活着走的。
「不老、不病、不死」法,要怎样修?依《无量寿经》修学。因此,首先对于经典的文字要熟悉,也就是要熟读;第二要深解;第三要落实到自己的生活上,老、病、死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切的灾毒,即灾难、病毒,都不能害你。唯有依靠圣教和佛菩萨真实的教诲,我们才能脱离这些苦难。
l1常言说的「正法久住」,就是为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所以,究竟彻悟是发愿求生净土,这是真正彻底觉悟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真正离苦得乐,三界、十法界的苦统统离了,得究竟乐,这是世尊、弥陀、一切诸佛在经论里教导我们的。如果我们能体会佛菩萨教诲的苦心,真正明白依教奉行,这就不难了。
净土法门法师:不可贪着这个境界
净土法门法师:不可贪着这个境界第六,「禅定境,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魔事已过」,魔障碍这个事情通过了,「而且真明未显」。魔是通过了,我们是全面提升,但是没有明心见性,真明没显。「以修观故,发过..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现代人只懂得争利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现代人只懂得争利1 现代人只懂得争利,除争利之外什么都不知道,为了争夺财产,父子都上法庭,现在这个事情太平常。2 我们学佛人,要给这些人做一个好样子,处处修忍让,我们在社会上表现“与人无..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什么是财富之首?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什么是财富之首?1我这一生当中,没有道场,我都住别人的道场。我也没有信徒、没有群众,也没有一分钱。我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我的老师。2现在还没有学会的,就是他老人家是托钵乞食,我们..
熊孩子是“讨债鬼”还是“菩萨”
熊孩子是“讨债鬼”还是“菩萨”从一般习俗来讲,亲子关系是无可奈何的事。有时候是父母需要孩子,孩子来了;有些时候,父母并没有想要孩子,孩子也来了。孩子出生后,有些受到父母的宠爱,有些并没有受到父母的欢迎..
净土法门法师:六根的根性是一个,是阿赖耶识的见分
净土法门法师:六根的根性是一个,是阿赖耶识的见分心法里面,在眼就是见,在耳是闻,「见闻觉知嗅尝」,在舌叫尝,在鼻叫嗅,在身叫觉,在意叫知,这是心法,「第八识(阿赖耶)的见分」,色法是第八识,阿赖耶的相分..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五:三福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五:三福净业三福是什么?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人天福。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小乘福。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迅速祛病消业的拜佛方法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迅速祛病消业的拜佛方法净空法师开示迅速祛病消业的拜佛方法!三个实例看看人家怎么迅速祛病消业![转贴]编者按:看到这几个案例,就算对我本人也是非常振奋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个学佛人都或多或..
净土法门法师:六道轮回的人干什么?没有别的,都是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
净土法门法师:六道轮回的人干什么?没有别的,都是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我们有理由相信,诸佛菩萨无尽的慈悲。现在社会动乱,地球灾变频繁,这都是不善心行所感得的。菩萨在不在这世间?肯定在,我们相信佛菩..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帮助他人开智慧,才是真正救济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帮助他人开智慧,才是真正救济老法师开示--一、《矜孤恤寡。。》1佛法讲因果,如果我们不尊敬老人,不爱护老人,不照顾老人,试问问我们自己会不会老?自己老时,是否也会希望年轻人来照顾自己,也..
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
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 大宝积经 常行于淫欲,未曾满足时, 如渴饮碱水,终不能除渴。 如众流归海,终无有满足, 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 如火焚草木,无有厌足时, 爱欲亦如是,终无..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菩提心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菩提心菩提心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是真实究竟圆满觉悟的心;是真心;是佛心;是直心;是大悲心;是怜悯一切众生的心;是“四弘誓愿”;是“四十八愿”;..
爸爸坐我的新车
新车买回来后,我的担心多于兴奋。毕竟,拿到驾照后,有两年多没有摸过方向盘了,手潮得很,就怕心一慌,把油门当刹车踩了。不过,有车到底是件好事。每天,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问同一小区的同事准备好了没有,..
照顾妈妈是我的福气
照顾妈妈是我的福气鹃鹃原本在美国工作,公司给她的待遇很好,再加上单身,生过得很逍遥。前一阵子她住在台湾的母亲罹患脑瘤,开刀后复原得很慢。鹃鹃立刻请调回台,找了间公寓,把母亲接到身边就近照顾。鹃鹃不是家..
煮云法师:金山活佛 不畏死亡 救护微命
煮云法师:金山活佛 不畏死亡 救护微命不畏死亡 救护微命 释迦牟尼佛,小时在御花园中,为了救一弱小动物的性命,曾跌伤过一次。小说上说﹕观音菩萨应化的妙善公主,在皇宫里,有一次因上树救小鸟儿的性命,从树上跌..
净土法门法师:功德的含义我们要搞清楚
净土法门法师:功德的含义我们要搞清楚「功德」两个字我们要搞清楚,功是功夫,德就是收穫,「德」跟得到的「得」是一个意思,是指我们能够得到些什么。功德裡面所说的「德」,得到的是「圆满」,换句话说,无所不得..
爱的门票
爱的门票爱的门票一座小镇上来了一个马戏团,人们都很兴奋,争先恐后去购票观看表演。一个孩子听说后,也跑回家,央求父亲带他去看,其他的7 个孩子也跑过来,一齐围在父亲的身边哀告请求。父亲耐不住软磨硬泡,终于..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