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场义工易看人过失该怎么办

繁体

问:许多义工到道场来服务,目的在于培福而不想学佛,也不想学《弟子规》,于是很容易看到别人的过失,滋生是非。请老法师开示。

净空法师答:到道场来培福,好事情。真的,世间做大官、发大财的,都是前生在道场培的福报,要不然他哪有那么大的福报?可是培福,你看我们在讲经的时候讲到,我们讲到福德与功德,培福在菩萨所修的六个科目当中,布施是培福,持戒是培福,忍辱是培福,精进是培福。没有禅定、般若,这是培福;有了禅定、般若,前面四项是功德,不是福德。没有禅定,没有般若,只有前面四样才能培得了福,你到道场来培福,你有没有做到这四样?这四样没有做到,到道场不是来培福,是来造业的,那你的果报不是福报,你的果报是三途,是苦报,这个大家要知道。你既然想来培福,你要懂得这四条,四条少一条都不行。

头一个,你来做义工,你是内财布施,你到这边来服务,来照顾大众。第二个持戒,你要守法。道场的规矩你有没有遵守?你要不遵守,那你不是来培福的,一定要守规矩。第三个忍辱,看到别人有过失,不要放在心上。如果看到别人不对就批评,这个错误,那你怎么能跟人家和睦相处?人家做的到底是对是不对,很多你自己并不知道。所以你这个做不到。进步是要把这个道场的形象、这个道场的影响要向上提升,时时向上提升你才有福。如果你做得不如法,这个道场的形象破坏了,形象往下坠落,你有罪,你哪来的福?这是不能不知道的。一般道场做义工犯到这些毛病的机会很多,所以不到道场来没事,到道场来反而在这里造业,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修净土的人,世尊教导我们必须遵守两桩事情,;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能持戒、能吃苦,真正发愿求生净土,才能得生。道业能不能成就?关键在忍辱,《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一切法得成于忍,你不能忍辱就不能成就。能忍,你有多大的耐心,你就有多大的成就。我们也看到有些义工是很难得,他看到这里有些人不太如法,看到心里很难过,不来了,他也不批评,不说话,不来了。这样的态度是对还是不对?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完全对,为什么?不能忍辱,不来了,学佛的机会就没有了,你说这个亏吃多大。人跟人当中有隔阂,有这个看不顺眼、那个看不顺眼,没有想想为什么我看他不顺眼?为什么他看我不顺眼?总有原因!原因如果不是今世的,肯定是过去生中的。过去生中我看他不顺眼,今天他看到我就不顺眼,一报还一报。真正学佛,能忍,能把这个结化解。他看我不顺眼,我对他格外恭敬;他对我批评,我一句话不回他,只念阿弥陀佛接受,时间久了,慢慢问题就化解了。如果说看不顺眼,算了,我不来了。这个结还放在那里,后世再遇到,还是要报的,生生世世不能避免的,这个道理要懂。

所以真正会学佛的人,佛门里讲善学,会学佛的人没有别的,就是化解怨结。;冤家宜解不宜结,不跟人结冤仇,碰到有怨结要想办法化解。化解最重要的,自己内心不跟人对立,他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这样才能化解。他轻贱我,我尊重他,时间久了,怨结就解掉了。可不能对立,可不能怨恨、不能报复。他对我怎么样,我要对他怎么样,那就糟了,怨愈结愈深,生生世世都解不开,那就很麻烦。所以,学佛的人不跟人结冤仇。

善人,我们尊敬他,我们向他学习;恶人,常常找麻烦,侮辱我们的人、羞辱我们的人,我们对他尊敬,他消我的业障。所以都是好人。善人不必逢迎,恶人不要回避,修行就在这里修,把自己的心在境界里面修平。自己这些棱角磨光、磨圆了,你就成功了。你要离开这个境界,到哪里去修去?没地方修。人事环境是最好修行的,也是成就最快速的。这些道理一定要懂,你不听经就不懂。

所以很多做义工的,我在这个道场说过多少次,希望我们的职工,职员跟义工一定要听经。义工每天听经两小时,我们的职员至少要听经四小时,为什么?因为你们护持道场,你自己对佛法要不懂,完全依照你自己的分别、执着来处理道场的事务,跟佛法不相应。常常要想佛是怎样待人、佛是怎么处世、佛是怎样化解问题,要常常想,要常常学习,我们自己才能不断的向上提升,佛法的形象年年都要有进步,这样功德就无量。佛教形象在社会上好,社会上对于佛教的误会就愈来愈能够化解。对佛尊重的人、敬仰的人、学习的人愈来愈多,那你真正做到了护法,这是真正护持佛法。

药师经怎么回向

其实药师经是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佛法,在佛经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而且从古至今有很多人都在修持药师经。药师经是一个在现世都能获得福报和智慧的法门。而诵持完药师经之后我们都需要进行回向,而回向没有固定的格..

华严经全文注音卷六

华严经的篇幅是比较长的,所以我们刚开始在修行华严经的时候可以一卷一卷的去修行,这样我们才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内容,并且还能够收获到很多的知识。我们大家要坚持去修行华严经,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的了解到华严经的..

药师经怎么修

想要修持药师经,就要做到专心致志,然后就是坚持,坚持这两个字不简单,坚持念药师经更不简单,现在有很多普通人修持药师经,这个修持其实也是在炼心,培养我们持之以恒的精神。我们常常念诵药师经的作用有很多,修..

邪淫果报让自己要啥没啥,处处被人轻贱

邪YIN果报让自己要啥没啥,处处被人轻贱之前不知道邪淫的危害弟子有很久的一段邪淫历史。老是觉得命运的不顺是命运不好,或者是家里面没有什么背景抱怨处处没机会,一到聚会的时候身边的朋友多数都是风光无限的时候..

错位的财神供养偶思

错位的财神供养偶思 我们佛子供佛,自然是见贤思齐,走佛菩萨的修行觉悟之路。 供财神呢?我看人们拜财神,没有一个人是想学财神的。何以这么说?因为财神之所以能成为财神,是因为他给众生财,也就是说财神是散财、..

白话文楞严经有用吗

《楞严经》属大乘佛学秘密部经典,有无法不备、无机不摄、学佛要门之说;亦有性相总要、法门精髓、成佛正印、正法经典之论。自唐以降,被视为中国佛学的重要经典,不仅受到各宗派的重视,也得历代鸿生硕儒的喜爱。而..

都市修真,少年因被灵魂珠选中,于花花都市之中踏上一条修真路

都市修真,少年因被灵魂珠选中,于花花都市之中踏上一条修真路导读:都市修真,少年因被灵魂珠选中,于花花都市之中踏上一条修真路各位书友们你们好,感谢你百忙之中点开了这篇文章,今天小编给你们推荐几本我觉得文..

错伤胎儿 女婴来寻

她姓曾,曾就读于中文研究所,结婚三年半,有一个男孩。后来,不幸被强暴,内心受到很大打击。为了抚平内心的创伤,她每天虔诚地诵经拜佛。一段时间之后,她回到一家寺院,见到过去关心过她的师父,师父对她的遭遇深..

道证法师:饮食供养三宝,是要锻炼我们先回到我们的佛性,调整内心,提起正念

道证法师:饮食供养三宝,是要锻炼我们先回到我们的佛性,调整内心,提起正念我们若是得到新鲜,或者新出产、很好的饮食,首先要奉献供养三宝,然后再自己食用。这是要锻炼我们看到好吃的东西,不要马上就被食欲束缚..

达真堪布:发出菩提心之后,所想和所做的是不是就没有善恶分别了?

达真堪布:发出菩提心之后,所想和所做的是不是就没有善恶分别了?问: 发出菩提心之后,所想和所做的是不是就没有善恶分别了?答:菩提心有两种,一个是愿行菩提心,即世俗菩提心,一个是胜义菩提心。愿行菩提心真..

那些无私的动物母亲

那些无私的动物母亲那些无私的动物母亲 和人类一样,很多小动物在出生后因为种种原因而失去了母亲,为了让他们能吃到奶水,并能健康的成长,于是很多异类的动物母亲便挺身而出,她们跨越种族,无私地充当起了尽职的..

药师经怎么回向及发愿

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接触药师经的修行,因为没有及时找到合适的老师,所以在修行上出现了很多很多的问题,没有去解决,那么今天末学在这里给各位刚刚接触修行的师兄讲述一下,药师经怎么回向、怎么发愿?首先我们念..

寺院普门品念诵

很多师兄在找寺院普门品念诵的音频,我问师兄怎么了。师兄说想把寺院普门品念诵的音频下载到手机上,因为自己每次听到寺院普门品念诵的音频就浑身的放松,心情难以控制的变得非常的愉悦,师兄想每天上下班的时候放在..

老人去世念心经可以吗

老人在去世后可以念心经,这样就可以帮助老人去往极乐世界,不能在留在人间受苦,但需要师兄去多多的诵读几遍心经,这样超度的效果也会更加的好。坚持的念心经对我们的帮助是有很多的,如果师兄不是非常的清楚,那么..

重读《菜根谭》三八、伏魔先伏自心,驭横先平此气

重读《菜根谭》三八、伏魔先伏自心,驭横先平此气重读《菜根谭》三八、伏魔先伏自心,驭横先平此气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注释降魔:降,降服。魔是梵语“魔罗”的汉译,..

金书中武学的五大境界,最高境界只有张三丰和扫地僧达到?

金书中武学的五大境界,最高境界只有张三丰和扫地僧达到?金书中武学的五大境界,分别是学会、练成、收发自如、随心所欲、无不如意。1.学会。原文:武修文听了郭芙之言,心想:「我何不去狠狠羞辱他一番?教他在众英..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