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是什么原因,使得觉悟成佛延后了6年
释迦牟尼:是什么原因,使得觉悟成佛延后了6年
释迦牟尼:是什么原因,使得觉悟成佛延后了6年?
我们知道,释迦牟尼觉悟成佛前,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信仰婆罗门教的太子。只是后来发现,婆罗门教义并不能完全解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恼,因而出家修行,最终在菩提树下,证悟得道而成佛。
很少有人注意到,释迦牟尼从王宫出来之后,前后还经历了5年的到处拜师学习,后来还在苦行林整整苦修了6年。按照佛教的说法,释迦牟尼是以“佛为人胎”而示现世间,也就是说,他出生前就已经是佛了。那么,按理,只要出家即是因缘遇合,也就能立即成佛,为何还要经历6年的苦修呢?
据说,释迦牟尼就曾经问过阿难:为什么我的修行,也需要那么多时间、并且经历那么多外道魔眷的干扰,这是什么因缘,你知道吗?
阿难自然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只能请释迦牟尼佛亲自开示。于是,释迦牟尼将事件的前因后果详细告诉了阿难,用以提示阿难:修行,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慧根如佛陀之深厚,同样也需要通过苦修来得道。
释迦牟尼告诉阿难,远在迦叶佛住世的时代,有一对好朋友,一个叫“护喜”,一个叫“火曼”。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无论爱好志向还是行为举止,都气味相投,也就是“性习相近”。护喜也听说了迦叶佛的福慧功德,心想自己不能错失良机,一定要面见他,请闻佛法。
因为他和火曼从来都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这么重大的决定,自然不会忘记和火曼分享。但是,当火曼得知护喜说的就是迦叶佛时,反而劝诫护喜不要去,会见面不如闻名儿失望的。
火曼的说法:“这有什么好看的,又有什么好听的?只不过是一个秃头道人罢了”。
护喜看到火曼不仅拒绝,还口出不逊,心里有点懊恼,但绝无怨忿之心。过了三天,身边还是不断有人说到迦叶佛的功德,让护喜按耐不住,便再次去催促火曼。
可惜,火曼依然还是上次一样的固执,言辞、态度上都表现出一种轻蔑,对护喜说:“那里没什么值得听的了,也就是一些做人的道理而已,可是那些道理我们都知道啊”。一番冷嘲热讽,说得护喜的心像沉入水底一般暗淡。
这样又过了三天,护喜一直纠结于未能亲自拜谒迦叶佛的遗憾,可也不愿因此影响自己和火曼的友谊。于是再一次请求火曼,两人作伴前去。
据说,火曼依然不为所动,只是因为两人的友谊实在太深远,不然还可能辱骂护喜。
护喜看到火曼如此骄横,实在忍不住了,便抓住火曼的头发,拖着他往迦叶佛的方向走去。并说:“这件事你一定要听我的安排,如果最后真的如你所说,我再向你道歉”。
火曼看到护喜铁了心要前去,顾忌到两人的感情,尽管心里一万个不情愿,也只好前去,心里其实在想:到时候如果证实你错了,看我怎么笑话你。
于是两人来到了迦叶佛讲法之所。护喜一见到迦叶佛,立即顶礼膜拜,火曼则无所谓地站在一旁。
护喜对迦叶佛说:“佛陀,我的朋友不知惜缘,不知佛法,还请您慈悲为怀为他开示,以唤醒他的虔诚之心。迦叶佛看到护喜第一件事并非为了自己,而是为朋友而提,对护喜非常赞叹,于是真为火曼开示妙理,扭转其我慢之心。
释迦牟尼最后说:“当年的火曼,就是现在的我,当时的护喜,就是助我跨越城池的天子,曾经引导让我骑的马腾空而起,飞跃出城而去。因为我在受迦叶佛开示前,怠慢了6天。因此即使后来修行成佛了,也依然免不了这6天“我慢之因”的果报。于是,这世修行,也就拖延了6年,这6年的苦修,也就是当年6天我慢的回报。所以,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好好坚守道心,不可生我慢之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初心难得,如果初心正确,便要继续精进,如果初心起了障碍,那就得及时自我排除烦恼,这就是“自度度人”,做到这一点,也就离佛不远了。
净土法门法师:不可贪着这个境界
净土法门法师:不可贪着这个境界第六,「禅定境,禅,梵语具云禅那,华言静虑。谓魔事已过」,魔障碍这个事情通过了,「而且真明未显」。魔是通过了,我们是全面提升,但是没有明心见性,真明没显。「以修观故,发过..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现代人只懂得争利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现代人只懂得争利1 现代人只懂得争利,除争利之外什么都不知道,为了争夺财产,父子都上法庭,现在这个事情太平常。2 我们学佛人,要给这些人做一个好样子,处处修忍让,我们在社会上表现“与人无..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什么是财富之首?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什么是财富之首?1我这一生当中,没有道场,我都住别人的道场。我也没有信徒、没有群众,也没有一分钱。我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是我的老师。2现在还没有学会的,就是他老人家是托钵乞食,我们..
熊孩子是“讨债鬼”还是“菩萨”
熊孩子是“讨债鬼”还是“菩萨”从一般习俗来讲,亲子关系是无可奈何的事。有时候是父母需要孩子,孩子来了;有些时候,父母并没有想要孩子,孩子也来了。孩子出生后,有些受到父母的宠爱,有些并没有受到父母的欢迎..
净土法门法师:六根的根性是一个,是阿赖耶识的见分
净土法门法师:六根的根性是一个,是阿赖耶识的见分心法里面,在眼就是见,在耳是闻,「见闻觉知嗅尝」,在舌叫尝,在鼻叫嗅,在身叫觉,在意叫知,这是心法,「第八识(阿赖耶)的见分」,色法是第八识,阿赖耶的相分..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五:三福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精华录五:三福净业三福是什么?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人天福。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小乘福。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迅速祛病消业的拜佛方法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迅速祛病消业的拜佛方法净空法师开示迅速祛病消业的拜佛方法!三个实例看看人家怎么迅速祛病消业![转贴]编者按:看到这几个案例,就算对我本人也是非常振奋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个学佛人都或多或..
净土法门法师:六道轮回的人干什么?没有别的,都是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
净土法门法师:六道轮回的人干什么?没有别的,都是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我们有理由相信,诸佛菩萨无尽的慈悲。现在社会动乱,地球灾变频繁,这都是不善心行所感得的。菩萨在不在这世间?肯定在,我们相信佛菩..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帮助他人开智慧,才是真正救济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帮助他人开智慧,才是真正救济老法师开示--一、《矜孤恤寡。。》1佛法讲因果,如果我们不尊敬老人,不爱护老人,不照顾老人,试问问我们自己会不会老?自己老时,是否也会希望年轻人来照顾自己,也..
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
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 大宝积经 常行于淫欲,未曾满足时, 如渴饮碱水,终不能除渴。 如众流归海,终无有满足, 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 如火焚草木,无有厌足时, 爱欲亦如是,终无..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菩提心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菩提心菩提心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是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心;是真实究竟圆满觉悟的心;是真心;是佛心;是直心;是大悲心;是怜悯一切众生的心;是“四弘誓愿”;是“四十八愿”;..
爸爸坐我的新车
新车买回来后,我的担心多于兴奋。毕竟,拿到驾照后,有两年多没有摸过方向盘了,手潮得很,就怕心一慌,把油门当刹车踩了。不过,有车到底是件好事。每天,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问同一小区的同事准备好了没有,..
照顾妈妈是我的福气
照顾妈妈是我的福气鹃鹃原本在美国工作,公司给她的待遇很好,再加上单身,生过得很逍遥。前一阵子她住在台湾的母亲罹患脑瘤,开刀后复原得很慢。鹃鹃立刻请调回台,找了间公寓,把母亲接到身边就近照顾。鹃鹃不是家..
煮云法师:金山活佛 不畏死亡 救护微命
煮云法师:金山活佛 不畏死亡 救护微命不畏死亡 救护微命 释迦牟尼佛,小时在御花园中,为了救一弱小动物的性命,曾跌伤过一次。小说上说﹕观音菩萨应化的妙善公主,在皇宫里,有一次因上树救小鸟儿的性命,从树上跌..
净土法门法师:功德的含义我们要搞清楚
净土法门法师:功德的含义我们要搞清楚「功德」两个字我们要搞清楚,功是功夫,德就是收穫,「德」跟得到的「得」是一个意思,是指我们能够得到些什么。功德裡面所说的「德」,得到的是「圆满」,换句话说,无所不得..
爱的门票
爱的门票爱的门票一座小镇上来了一个马戏团,人们都很兴奋,争先恐后去购票观看表演。一个孩子听说后,也跑回家,央求父亲带他去看,其他的7 个孩子也跑过来,一齐围在父亲的身边哀告请求。父亲耐不住软磨硬泡,终于..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