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孝顺父母师僧三宝
释迦牟尼佛:孝顺父母师僧三宝
尔时,释迦牟尼佛初坐菩提树下,成无上正觉已。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这是正宗分,释迦牟尼佛宣说菩萨戒,叙说戒的原因,正说明世尊初成道果,最初结戒,把戒作为当务之急。“尔时”,是指“释迦牟尼佛”从天上来到人间,于阎浮提示现出家,最“初坐菩提树下”成道的时候,“成无上正觉已”。是指佛示现所证得的最高境界佛果菩提,如三乘虽已觉悟,但还未证得无上菩提,只叫偏觉。三贤十圣虽已证得等觉,但还未达到无上觉位,叫随分觉。佛成妙觉,圆明独尊,所以叫无上正觉。
“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是简别说明不是声闻的戒法,而是大乘菩萨戒法。佛成道不久,立即制戒,是说明戒的重要。菩萨戒不同于声闻戒,声闻戒是随犯随制;菩萨戒则顿制五十八戒。只有大乘菩萨,才可以禀持佛戒。
“孝顺父母师僧三宝”。是说明菩萨戒在修行中,是最殊胜。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呢?因为父母生我色身,我们的身体来自于我父母。如怀胎乳哺,移干就湿,种种辛勤照顾,才能养育长大成人。如果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的色身,所以,父母的恩德是很大的。“师僧”是指本师得戒和尚,是我们的法身父母。因为我们的法身,是由本师的教诲,和禀受得戒的力量而产生的。
师有归依师、剃度师、依止师、学法师、戒师、法师等等,如受比丘戒时即有三师七证等师,都有教诲的恩德。僧有同学、同见、同行,都有成人之德。“三宝”就是佛法僧三宝,佛是三界的导师,法是出世的真理,僧是如来的弟子。佛法僧三宝是众生的良福田,四生的慈父,所以三宝是我们法身慧命的父母。
我们的慧命,是依赖三宝熏修的力量而证得的。如果我们能这样去思惟,父母师僧三宝,确实具有深重的恩德,实在难以报答,因此应当发起孝心随顺。如不孝顺父母,那就不如禽兽了。乌鸦尚知反哺报恩,琰魔王子挖眼救疗父亲,来果禅师割肝救父。象这些都是属于“孝顺至道之法”。
我们不但要孝顺现世父母,还要孝顺生生世世的父母。孝顺父母就是持三聚净戒:
1、摄律仪戒,止一切恶,不辱其亲。
2、摄善法戒,显扬父母。
3、摄众生戒,赐类不乏。自行孝道,当愿一切众生皆行孝顺。
波罗提木叉是梵语,是指戒法的含义广大无量无边,但能孝顺父母,自然梵行具足。所以“孝名为戒”,这孝顺的深因,是趣向无上菩提的至道法门,不同于世间的孝道,只得人天小果。如《兰盆疏》中说:“稽首三界主,大孝释迦尊,累劫报亲恩,积因成正觉”。就是大孝。如果作为子女不顺孝道,将会招感极重的苦果。
所以世出世间,善恶果报,皆在一念之间。戒就是孝,戒杀、盗、淫、妄等,对一切众生起慈悲心。因为佛观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的父母,未来诸佛。所以不杀、不盗,不淫等,就是守戒行孝。孝顺“亦名制止”,制是戒法,止是止恶行善。孝顺不造恶业,而与制戒止恶的意义相同,可见一个孝字,已包含了所有的戒法。
都江堰历史文化100故事丨花蕊故里马祖寺
都江堰历史文化100故事丨花蕊故里马祖寺马祖融汇儒释道文/刘刚 马瑛花蕊故里徐渡马祖寺初建于7世纪,1672年重建。都江堰市自西魏(公元6世纪)有鸡骨禅师从北方来青城香积山建精舍;8世纪初(唐开元时)又有印度高僧..
金色比丘尼:供养佛塔 得金色身
金色比丘尼:供养佛塔 得金色身金色比丘尼:供养佛塔 得金色身 一时,佛在舍卫城。一下劣种姓的人家生下一个具十八丑相的女孩,父母都很忧愁,父亲说:“这样丑陋的孩子,干脆到晚上把她溺死了喂狗。”母亲说:“夫..
地藏经诵读禁忌
在诵读地藏经的时候,需要的是让自己有平稳的心态,不要使自己产生不好的想法,使自己能够坚定本心,这样才能够使自己不会触犯禁忌,让自己诵读的地藏经都白白的耗费时间。1. 诵读地藏经的禁忌有很多,需要让自己在..
劝君莫邪淫,不淫得善报
劝君莫邪淫,不淫得善报一:(《扬州甘泉县志》)元朝的秦昭,是扬州人,二十岁那年准备到京城游玩,都已经登上船了。他的朋友邓某,赶来为其持酒送行。正在喝酒间,忽有一绝色女子被抬到了船上。邓某令该女拜见秦昭,并介绍说..
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当知此人唯得大利
往生者顿然跟佛的境界相同。这个净土法门它很强调一念,你这个信愿持名一念契入到弥陀大悲愿海,你就得到了阿弥陀佛果地上全体的功德,他的资生用具、神通相好等同一佛,也是顿齐佛境的。你设想一只老鼠往生到西方净..
刘喜自投火窟
刘喜自投火窟刘喜是江苏省常熟县人,生长在富裕的家庭,虽然没有从事任何职业,因祖上遗下财产众多,故能丰衣足食。他本质上原是一个老实人,可是由于饱暖思淫欲,虽有妻室,仍不免动起家花哪有野花香的歪脑筋。他看到邻居..
释迦牟尼成佛后,他的父亲和妻儿,是怎么称呼他的?
释迦牟尼成佛后,他的父亲和妻儿,是怎么称呼他的?释迦牟尼成佛后,他的父亲和妻儿,是怎么称呼他的?且说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后,在佛教里,他的地位已经是崇高无比。和东土教派不同的是,东土教派的教主,一般都是..
闻思修的“思”是什么?
问题二十九、一尼众问:阿弥陀佛,请教和尚,闻思修的“思”是什么?闻思修的“思”,就是不思为思。不思为思,真佛如如。我们平常理解的闻思修,这个“思”是什么呢?就用脑子考虑,这叫“思”,这是错误的。不思为..
箭锋相拄
从前,禅师们非常注意训练年幼门徒的论辩功夫。有两派禅院比邻而居,各有一名小沙弥负责采购。其中的一个每天早上到市场买菜时,总会与另一个碰面。你到哪里去?其中的一个问道。脚到哪里,我到哪里。另一个答道。这个小..
遇到的不顺,完全是因为过去造的因果业报吗?
遇到的不顺,完全是因为过去造的因果业报吗?遇到不顺, 固然跟你过去造的业.有关系但是思考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不对, 把这个恶业引动了.各种不顺, 一般都是自己现在就有各种毛病, 然后把过去的恶因牵动, 形成各种恶果..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浅释
阿难。是善男子。满足神通。成佛事已。纯洁精真。远诸留患。当度众生。灭除度相。回无为心。向涅槃路。名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这是讲十回向位。阿难,这个修满十行的善男子,神通已满足了,佛事也已成就了。清..
金刚经快诵7分钟
金刚经快诵7分钟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每天去做这样的一件事情就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我们还有别的事情去做,这些事情有时候会耽误我们诵读金刚经,从而使我们真正的遗忘掉金刚经,这样也就等同于我们就没..
金刚经寺庙版
金刚经寺庙版也是一种非常适合我们的修习方式,这样也是能够帮助我们,使我们的内心能够很好的平静下来,这样才能够让我们去领悟金刚经中的含义。一、念《金刚经》能够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并且还能够消除我们的烦恼..
释迦牟尼:是什么原因,使得觉悟成佛延后了6年
释迦牟尼:是什么原因,使得觉悟成佛延后了6年释迦牟尼:是什么原因,使得觉悟成佛延后了6年?我们知道,释迦牟尼觉悟成佛前,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信仰婆罗门教的太子。只是后来发现,婆罗门教义并不能完全解释自己生..
释迦牟尼佛的最后一天
释迦牟尼佛的最后一天 有一天,佛陀的慈颜现出不可思议的光辉,比平常更圆满、更清净、更庄严,像日月一样,光明灿烂;像大海一样,深广无边。阿难问佛陀说道:佛陀!自从我侍奉您以来,今天第一次见到佛陀的慈颜比往..
练字能抄心经吗
关于这个问题是可以的,但是在抄写心经的时候,必须要有恭敬之心,而且在抄写心经的时候,也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的,比如说在抄写完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回向,如果自己不回向的话,那么大家念诵的功德就会因为..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