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九

繁体

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九

五十七.成等正觉

《普曜经》上说:菩萨坐于菩提树下,以坚强不屈的意志,降伏了魔怨,终于成就了正真觉。于是建大法幢,昭示即将度脱三界一切众生;默坐树下,示现四禅,为将来学道者修行径路:意以清净,成一禅行;静然守一,专心不移,成二禅行;以净见真,成三禅行;心不依善,亦不附恶,中外俱净,表里无垢,正在其中,寂然无变,成四禅行。已得定意,建立四无量心,行三十七道品,是谓无为度世之道。

菩萨自知已弃恶本,无淫怒痴,烦恼已断,生死已除,一切功德圆满究竟,无所欠缺,所作已办,于明星出时,廓然大悟,得无上正真之道,为最正觉。佛十种神力、四无所畏、十八种不共之法,一时俱得。若论佛道境界,微妙难知,高而无上,广不可极;渊而无下,深不可测;大包天地,细入无间。

其时菩萨自念道:从前锭光佛为我授记说:“将来成佛,号释迦文。”今果得之。然而细想起来,亦大不容易,无量劫来,诸所施为,道德慈孝,仁义礼信,中正守真,虚心学圣,柔和净意,行六度无极,所谓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行四无量心,所谓慈悲喜舍;常念四恩,养育众生,如爱赤子;承事诸佛,积无量德,累劫勤苦,总算功不唐捐!

五十八、诸天赞贺

《普曜经》上说:当时,欲界天王见如来坐于树下,以智慧神通降伏魔怨,成等正觉,所愿具足,竖大幢幡,因赞叹道:

“伟大的佛陀,您将以无限的仁慈,为世间作大医王,救疗众生的疾患;您将以勇猛无畏的狮子威德,为众生作大依怙,解除众生的怖畏和痛苦;您将以圆满的智慧,为众生开示正法,令调和心意,灭除三垢,以达到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超越生老病死之四苦海。

“佛法犹如广大无边的宝盖,普遍救护三界一切众生。为梵志说清净法,令弃众恶;为比丘说解脱法,除诸愚冥。修戒定慧,灭贪嗔痴,越六趣苦,称为沙门。学不在多,行之为上。虽广学无限,不过博闻;要能智断尘劳烦恼,方为至德。欲渡苦海,必须勇猛精进,才能到达彼岸。

“释迦如来具足十力及无边功德法,为我等示现坐于树下,成无上道。因缘殊胜,千载难逢,我等遇见,实大庆幸!”

于是净居诸天、梵迦夷天、善梵天,化自在天,无憍乐天、兜率天、焰摩天、忉利天及四天王天,虚空大地神天,各各烧香散花,竖诸幢幡,以种种庄严宝物供养世尊,并皆发心归命世尊,以偈赞道:

“仁师子辞正,尽誓立威神,坚固如金刚,志强不可毁。纵使肌肉消,骨髓尽无余,若不成佛道,终不起于座。余等诸天神,咸来得善利,将护三千界,普度诸众生。乃使最尊人,靡所不照明,我等闻佛音,皆劝助佛道。”

五十九、华严大法

《华严经》上说:当时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始成正觉。其时十方世界有微尘数菩萨,皆是已证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果位的法身大士,以及宿世大乘根熟的众生、天龙八部,皆云集而来,亲近世尊,一心瞻仰。

于是如来于最初三七日,现卢舍那身,为诸大乘菩萨说圆满大法《华严经》。此经名为顿教,共有七处九会三十九品:世主妙严品,如来现相品,普贤三昧品,世界成就品,华藏世界品,毗卢遮那品,如来名号品,四圣谛品,光明觉品,菩萨问明品,净行品,贤首品,升须弥山顶品,山顶偈赞品,十住品,梵行品,初发心功德品,明法品,升夜摩天宫品,夜摩宫中偈赞品,十行品,十无尽藏品,升兜率天宫品,兜率宫中偈赞品,十回向品,十地品,十定品,十通品,十忍品,阿僧祇品,寿量品,诸菩萨住处品,佛不思议法品,如来十身相海品,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普贤行品,如来出现品,离世间品,入法界品。

佛成道后度化众生,也有先后次第。今以日光为例:当日出时,光明先照高山,次照幽谷,乃至普照一切大地,但山有高下,所以照有先后。如来出现世间,成就无量无边智光,而度化众生亦是如此,先度化菩萨,接着度化缘觉,又接着度化声闻,再接着度化善根已成熟的众生,然后普遍度化一切众生。

六十、顿制大戒

《梵网经》上说:当时,卢舍那佛坐千叶莲花上,告千花台上释迦佛,说心地中金刚宝戒。一切诸佛、菩萨皆以此戒为本源,离此戒则上切功德皆不成就;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佛性种子亦在此戒,要因持戒,然后佛性乃见。

因此,当时释迦牟尼佛初成正觉不久,第一首要之务,就是制定菩萨大戒。而菩萨戒的主要精神在于孝顺父母,孝顺师僧,孝顺三宝。由能孝顺父母、师僧、三宝,自不至于为非作歹,且能断恶行善,所以说孝名为戒,亦名制止。顺此孝道而行,可至无上菩提大道。

为了让人们认识到戒律的重要,佛从口中放出无量光明,为诸大众说一切诸佛大乘戒。佛告诸菩萨说:“汝等一切发心菩萨,既为佛子,即应当受持戒律。希望大家认真听着,如果有人发心要受佛戒,无论他是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只要能听懂法师的话,都可以受戒。

“菩萨戒最重要的有十条:第一不杀生,第二不盗财物,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酤酒,第六不说四众过,第七不自赞毁他,第八不悭惜加毁,第九不嗔心不受悔,第十不谤三宝。除此之外,尚有四十八条比较轻的,第一条不敬师友戒乃至第四十八条破法戒。凡是受过佛戒的弟子们,都要敬心奉持。”

六十一、观菩提树

《大庄严经》上说:世尊初成正觉时,无量诸天皆悉称赞如来功德。当时世尊坐于菩提树下,观菩提树王,目不暂舍,入深禅定,以禅悦为食,不饥不渴,亦不起于座,意念清净。

这样地经过七日,欲界、色界上的诸天子等各捧宝瓶,盛满香水,来到佛所住处,恭敬礼拜,然后请如来澡浴。世尊受请,澡浴毕,诸天子等,各以天妙衣服奉献,烧天妙香,散天妙花供养如来。同时,有无数天龙八部鬼神人等,各取如来澡浴之水,以自洒身,而生道念。诸天子等将所余之水带回天宫,香气仍然不灭,而且所感受到的惟是佛的香味,不闻余香。因而诸天子皆大欢喜,各发菩提之心。

其时,有一天子名普花,向佛顶礼后请问说:“世尊于七日中结跏趺坐,而能达到身心不动,不知这是住于何种大定?”佛说:“这种正定称为喜悦三昧。如来常以此喜悦三昧为食而住。如来亦由此定力,最初七日,结跏坐观菩提树,不起于座,立志断除无始无终生老病死故。第二七日周匝经行三千大千世界以为边际,至第三七日观菩提场,目不暂舍,终于断除生死,得成佛道。”

六十二、龙宫入定

《本行经》上说:有一天世尊来到摩利支处,经行已,跏趺而坐。

这时,有迦罗龙王及目真邻陀龙王相继来到佛所,对佛说:“我此宫殿,往昔已曾布施诸佛,诸佛皆曾住过此殿。今日世尊来此,亦请接受我此宫殿,为怜愍我故,在此少住数日。”佛受龙王之请,即入其中跏趺而坐,经于七日不起。

在这七日中,风雨不停,天气十分寒冷。诸龙王从宫殿出,以大身七重围绕拥蔽佛身,又以七头垂世尊顶上,作成大盖嶷然而住,心中念道:“莫令世尊身体受寒冷、风湿、蚊虻诸虫所侵袭。”

七日已过,如来从定中起,时龙王化作年少婆罗门身,来到佛前,向佛顶礼,对佛说道:“我以龙身绕佛七匝,并以七头覆世尊上,并非要恐怖娆乱如来,而是怕寒冷风尘诸虫侵袭世尊贵体。”佛说:“难得你有此善心,我今为你传授三皈五戒,你当得大安乐果报。”龙王说:“只要是世尊教言,弟子定当遵从,不敢有违。”于是,龙王即从佛所,受三皈依,所谓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又受五戒。因此,于世间中最初受三皈、五戒而得度的是迦罗龙王和目真邻陀龙王。

六十三、林间宴坐

《本行经》上说:当时世尊于龙宫中禅坐,经七日后,从定而起。

其时有一天子,神通自在,能从身上放出大色最胜光明,于夜半时,照彼尼拘陀树如同白昼一样明朗。这位天子来到佛所,顶礼佛足后,对佛说:

“我从前是一个牧羊人,当世尊为菩萨时,在彼林中修六年苦行,是我将乳汁净心供养奉上世尊,并折尼拘陀树枝,插在世尊身旁,为作荫凉。由于这些善根福业之故,使我命终之后,得生三十三天,为大福德威力天子。我今能有这样的果报,也是受惠于世尊的无量福德。世尊今已证得无上菩提,而当时插在世尊身旁的树枝也已长成大树。为了纪念这一殊胜因缘,惟愿世尊为怜愍我故,再次来到昔日的尼拘陀树下跏趺而坐,受彼树荫,随意安乐。”

世尊受请,来到尼拘陀树下,入定七日不动,以解脱力,受大安乐。七日之后,正念正知,从三昧起,对天子说:“你既与佛有缘,可来从我受三皈、五戒,将来当得更大安乐果报。”

天子受佛教敕,即从佛受三皈、五戒。于是,这位天子便成为天上最先受三皈、五戒的优婆塞。

皈依佛门却心系红尘:动荡的一生,造就了“矛盾”的石涛

皈依佛门却心系红尘:动荡的一生,造就了“矛盾”的石涛石涛,一位中国绘画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对扬州画派和近现代中国画的发展有巨大影响。游华阳山中作石涛是明宗室后裔,原名朱若极,善绘画、工书法,能诗文,与..

益西彭措堪布:阿罗汉所证空性为何不能引发大悲心?

益西彭措堪布:阿罗汉所证空性为何不能引发大悲心?【以下引号中的文字皆引自《定解宝灯论新月释》。】 从因上讲:“证悟的智慧不会无因无缘的产生,只有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修法无我空性,功德才会生起,俱生我执、..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人人都可以凭它去“相面”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人人都可以凭它去“相面”其实你也可以不专业学习易经就会“相面”,因为,你应该有经验,当你遇到一个人时,第一面你就会对他产生一种定位印象与感觉,感觉到他是一个你理解的大概什么样的人,..

看看我的SY苦历程

大家好, 说一下我SY的事,从04年冬天开始了第一次SY ,因为太过频繁到06年6月份就得了QLX炎,当时快要初中毕业了,才17岁,才17岁,你们没看错是17岁,就得了这个病,唉!苦啊....出来后一直跟随父母工作,因为一天..

真信切愿求生淨土五逆十恶忏悔往生

真信切愿求生淨土五逆十恶忏悔往生(5月6日最新開示)我们看到这些现象都是业力所现的,造的什么业你仔细观察就知道了,什么样的因感什么样的果报。这一生遇到净宗是无比的幸运,这个法门,你得人身遇到它,叫百千万..

真是长见识,法师和律师竟然和佛教有关

真是长见识,法师和律师竟然和佛教有关佛教起源于印度,但是在中国的传播最为广泛和兴盛,并且已经慢慢的渗透到中国的文化中,很多我们常说的一些词语,都来自佛教。比如“变化无常”里的“无常”就是来源于佛教。还..

生命中的三盏灯

大学留言册的扉页,是老恩师赠我的留言。虽然只有寥寥数语,却字字珠玑,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多少年来,它们就像三盏灯,照亮我前进的路。第一盏灯:志存高远。人的一生中,你求上,有可能居中;你求中,则有可能居下..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请问自性你在哪里?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请问自性你在哪里?香隆立嘉措仁波切:请问自性你在哪里?稍微有医学概念的人都知道,我们身体内部其实每一个部位的细胞都是不时地在变换、改造、和脱离。有些消化器官组织下的细胞,快到十几个钟..

饮食习惯不健康何为长寿

饮食习惯不健康何为长寿 某作家出差新疆,打听著名长寿之乡和田地区的长寿之道。一个100多岁的维族老人用并不流利的汉语说:早上一个馕,中午一个馕,晚上不吃馕。只吃玉米面的馕,晚上为什么不吃?是因为“没有”。..

通灵者·前世因果和今世疾病的惊人关系,请进来对照

通灵者·前世因果和今世疾病的惊人关系,请进来对照(并附解决方法)通灵者·前世因果和今世疾病的惊人关系,请进来对照(并附解决方法)发现天祥发现自己APlaceYouCanFindYourself一个通灵者的所见——鬼魂附体与某..

首楞严经一共多少卷

楞严经一共是有十卷的,每卷的内容都是特别的丰富,对我们的修行帮助也是非常的大,所以师兄在修行楞严经的时候,一定要多多的去念诵楞严经,用心的体会其中的道理是什么。楞严经是经书中非常经典的一本,因为它的佛..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真正的功德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真正的功德香隆立嘉措仁波切:真正的功德中国历代皇帝几乎都笃信佛教,例如梁武帝萧衍便是一例,其中尤其和达摩的一段对答和因缘最为后人熟悉。达摩初达南海,梁武帝便请人迎请到皇宫,梁武帝噼头..

馋鬼、懒鬼、睡鬼都撵跑了,便是坐禅初步功夫

馋鬼、懒鬼、睡鬼都撵跑了,便是坐禅初步功夫(宣化上人)馋鬼、懒鬼、睡鬼都撵跑了,便是坐禅初步功夫(宣化上人) 坐禅的初步功夫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坐禅不要求神通,或求什么效果。首先要把身体收拾干净,没有一..

防癌醋的制作

防癌醋的制作有个朋友,癌症康复后,现成了一位对癌病防治有心得的人....他教我浸柠檬醋,浸好每天饮一汤匙,可以有效的防治各种癌症,简单易做、疗效极佳,预防永远胜于治疗... 20隻柠檬,洗净,用滚水稍烫柠檬表皮(以除..

骗人就是骗自己,欺人就是欺自己

骗人就是骗自己,欺人就是欺自己 骗人就是骗自己,欺人就是欺自己 「音响忍,由音响而悟解真理者」,这就是听经闻法而开悟的。听经闻法的人多,开悟的人不多,为什么?佛菩萨所说的经论,都是从自性裡头流露出来的。..

生日祈愿文

生日祈愿文《生日祈愿文》慈悲伟大的佛陀!今天,是您弟子的生日,也是您弟子的母难日。在此,我要感谢父母栽培养育的亲恩,我要感谢师长教诲开导的师恩,我要感谢国家成就护卫的大恩。更感恩,感恩佛陀您赐给我佛法..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