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师说:人伦道德是幸福的基石

繁体

孟子说:(《孟子·离娄章句》)‘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古圣先贤教导我们:一个孝亲,一个守身,这两件是大事。守身当中以戒淫为重要。

中国人的祖先,是非常有智慧的。


他们根据大自然的运行法则,悟出人类应该如何顺从大自然的法则而生存,于是总结出人伦大道: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


人的一生,都离不开这五种关系。正确处理这五种关系的方法是:父慈子孝,君仁臣忠,夫义妇听(温顺合作),兄良弟悌,朋友有信。



我们静心想一想,一个人的一生,扮演多种角色,如果真能做到当父亲的慈爱,作儿子的孝顺;


当领导的仁厚,作部下的忠诚;


当丈夫的能做到三义:道义(承担起家庭的主要责任)、情义(对妻子感情始终如一)、恩义(上敬老人、下爱子孙);


做太太的温顺合作,做到四德:妇德(始终热爱自己的丈夫、子女)、妇言(言语柔和得体)、妇容(仪态端庄大方)、妇功(善于操持家务及带好孩子);


兄弟之间团结友爱;


朋友之间有信用,来往合乎礼度,在这样的氛围中生活,这将是多么幸福的人生啊!


儒学,是中华文化的精华。


儒学的主要经典之一《诗经》,有 300多篇名作,是孔子根据三千多首中国古诗选录的,选取的原则是‘思无邪’,诗经是用活泼的形式来教化民俗礼仪的。


其中第一首《周南·关雎》开头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首诗是以物来衬托人。雎鸠是一种鸟,这种鸟从不乱交配,一个雄鸟只跟著一个雌鸟,所以民间称这种鸟是义鸟,知礼仪的鸟。


诗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优美的景色:在河水中的沙洲上,有雎鸠的雄鸟和雌鸟在和谐地歌唱。


衬托著君子追求的是淑女。窈窕,表示美好之意,指的是女子的品德美好。


这首古诗,用雎鸠这种义鸟来比喻,说明男女之间的婚配是很庄严的事。


正如孟子所说的:‘男女居室,人之大伦也。’(《孟子·万章章句上》)男女结婚,是人类最重要的人伦关系。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明朝时候,又一位学者叫刘理顺。


他在未成名之前,是一个品学兼优的青年。


他曾经受聘在一家富有的人家做家教。


他做家庭教师很认真负责,住在主人家中。


主人很器重他,就特别从家中众多的丫环当中,挑了一个聪明漂亮的女孩侍候刘理顺,并让这个丫环搬到刘理顺的房间住。


主人的意思是把这个侍女送给刘理顺了,让女孩子终身服侍他。


经过三年之后,刘理顺准备辞去家教工作,上京赶考。


在临行前,他向主人道谢,表示在此住了三年,又感谢主人专门派丫环照顾他。


他请那家主人领回这个女孩子,另外替她选择婚配。


主人很奇怪,说:‘这个丫环已经服侍您刘先生三年了,感情应该很深厚了,就请你带她回去做为侍妾吧。怎么说还让我另外为她婚配呢?’


刘理顺对主人的美意很感谢,但他没有接受。


他说:‘难道你真以为我是好色之徒吗?


您的这个婢女确实很美丽,而且照顾我的生活三年,和我住在一起,可是我对这个女孩只有感谢的心,却从来没有侵犯侮辱过她。



我是读圣贤书的人,怎么可以违背礼教,未娶正室而先有侍妾呢?这事万万不可!’


主人听罢,半信半疑,认为哪有美色当前,而能不乱的呢?


后来请人单独询问那个女孩并给她验身,证实这女孩确是清白的。


主人对刘理顺先生非常敬佩,赞扬他是一个冰清玉洁有操守的人。


刘理顺读书明理,有希圣希贤的心志。在生活中,恪守儒家的伦理道德。


后来他上京赶考,高中状元,贵显一时,成为当代受人敬重的理学大师。


刘理顺的品德学问,堪称君子。


他在求学期间,以及事业上还没有成就时,决不轻率地卷入男女之情中,这种严肃的生活态度,不正是今天年青人学习的榜样吗?!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东汉时代,皇室中有一位湖阳公主,她看中了皇帝(光武帝)的一个大臣叫宋宏,这位公主就让皇帝去给她提亲。


然而,宋宏是有妻室的人了。


一天,皇帝就试探着问大臣宋宏,宋宏说:‘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皇帝听了这话以后对湖阳公主说:‘你想嫁给宋宏,是没指望了。’


宋宏忠实于自己的家庭,决不喜新厌旧,嫌贫爱富,他对皇帝说出自己的态度:决不会忘记在贫困时交的朋友,决不会遗弃曾与自己共患难的妻子。


这是多么高尚的人格!


如果是唯利是图的人,看到皇帝来做媒提亲,会马上跟自己的妻子离婚了。宋宏有做丈夫的道义、恩义和情义。


他的人品不仅为当时的人所称赞,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榜样。

2024-03-17 13:52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