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色过程中,独处破戒的分析

繁体


恶习这种事情属于隐私,非常之隐秘,在独处时特别容易犯,如果能克服独处破戒,那么就可以在戒s方面有一个很大的突破。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每次破戒的时候是不是在独处,独处可以说是破戒时的常规状态,比如一个人赖床、一个人洗澡、一个在卧室、一个人在书房、一个人在厕所,或者家人出去了,这些时刻都是独处的时间,很容易着了欲望的道。

上次一位资深的戒友就说,家人出去有事,家里一个人没有,于是他就破戒了,因为潜在的监督没了,欲望就跑出来了。即使是资深的戒友也可能在独处的环境下破戒,所以必须在独处时提高警惕,牢牢看住自己的起心动念,不可稍忽。

关于独处破戒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对治:

一,减少独处的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独处时间的增加意味着破戒风险的增加,除非你已经能真正降伏自己的欲望,那就另当别论了。在我真正能降伏自己的欲望之前,我是破过无数次的,几乎都是在独处时破戒,导致破戒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后恶习时基本都是一个人呆着。之所以在周末破戒,就是因为周末独处的时间太多了,而且放在学习上的注意力比平时要少,在这种情况是很容易破戒的,这就是靠外界来戒s,自己的断念水平并未真正强大起来,在周末念头实战时就很容易败下阵来。

在我还是学生党时,周末是我破戒的高峰,平时有时学习的压力大时,也会通过恶习来发泄,那时的我很无知,完全不是欲望的对手。人们犯的很普遍的一个错误就是:太相信自己的念头!把念头当作自己!在那个阶段,我犯的也是这个致命的错误,我从没有想要控制自己的念头,而且我发现那种上脑的速度非常之快,我很快就会被它俘虏,然后就开始恶习了。

减少独处的时间可以增加潜在的监督,和家人在一起,和朋友在一起,或者出去走走,这时候就会有一种潜在的监督,在你的断念水平还不是很稳固时,这种潜在的监督是需要的。在减少独处时间的同时,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应该具有一定规律性,每个时段做什么最好有一个事先的计划和安排,这样进入那个时段,行动起来就比较有目的性。独处的时间是很忌讳出现无聊的感觉的,人一旦感觉无聊就会本能地想找刺激,欲望这时也容易跑出来怂恿,所以必须要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尽量避免出现无聊的感觉。

当断念水平到相当的程度,你会发现即使一整天独处,也不会破戒了,因为不管欲望如何频繁地入侵,你都能第一时间消灭它。当断念强大到一定程度,对欲望就会有压倒性的胜算,如果你的断念很弱,那是要注意减少独处的时间,以获得潜在的监督。

二,不断培养内在的定力

古德云:每日三省吾身。在无人时、细微处,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s不迷人人自迷,你当块宝,在智者眼里,那就是一坨屎!你只要上网,不良弹幕肯定会向你攻击,那一幅幅小图,那一个个擦边新闻,对你的眼球狂轰滥炸,吸引你多看一眼,吸引你把它点开,定力差的人肯定会陷进去,定力好的人会立刻避开,就像避开撞向自己的大货车。对境实战的意识非常重要,菜鸟和高手面对诱惑时的反应是截然相反的。

要发展自己内心的定力,那就要做好慎独,慎独是一种xiu身,是儒家极为重要的理念。如果你想看一个人的品质,那就应该看他独处时的表现。独处时如果能表里如一,那么这个人就很不简单,只有具备极强自控力的人才能做到人前人后表里如一,才能做到真正的光明磊落。

在学习戒s文章前,我的定力几乎为零,面对欲望手无缚鸡之力,一触即溃,后来通过学习戒s文章,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定力。这时对于欲望就有一种威慑力。你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戒s文章强大起来,要学会培养内在的定力,不管欲望如何出招,都能巧妙化解掉。从刚开始戒s的完败到最后的完胜欲望,这就是一个不断学习提升觉悟的过程,觉悟等级够了,戒s成功才能成为可能。

三,独处时一定要高度警惕

独处时要对念头高度警觉,独处即实战,独处的时候潜在的监督消失了,然后欲望极易入侵,无数惨痛的破戒教训告诉我们,一定要在独处时保持高度警惕。当念头入侵时,必须及时消灭,很多新人之所以破戒,就是念头入侵时,他们非但不消灭,反而跟着念头跑,他们是在强化入侵的念头,到那时就很被动了。很多新人的觉悟是非常之低的,低到分不清什么是幻想,新人最需要的就是学习,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实战总结,新人就能蜕变成戒s高手。

要做到有监督和无监督一个样,是有相当难度的,独处时不能放松警惕,相反,独处时就进入了临战状态,警惕性应该加强十倍!千万不可跟着自己的念头跑,否则这具肉身的使用权就不是你的,直到后面你才会清醒过来,到时就悔之晚矣。必须守住自己的心城,八小时工作学习时间和八小时以外一个样,表里如一,光明磊落,要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的确很不容易,很不简单,没有很强的断念水平和警惕意识,是很难做到的。

四,慎独必慎始,慎独必慎微

《尚书》云:“不矜细行,终累大de,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所谓慎微,意为认真重视和正确处置细小的事情。古之成大事者,无不始于慎微,成于慎微。所谓:“尽小者大,慎微者著。”戒s要注意细节,高手都慎微,哪怕一个坐姿或者一个睡姿,戒s高手都有自己的研究和体会。慎微表现在断念上,就是在念头刚起来之时能够保持警惕、警觉、警醒,防微才能杜渐,止微易,止巨难!人每天都会起很多念头,其中一些念头是可能导致破戒的,对于那类念头必须及时断除。

我到现在看到不少戒友,他们已经戒了半年以上了,但他们还会沉迷幻想,他们以为这样没事,其实幻想是暗漏,这在我的戒s文章里已经多次提及,沉迷幻想很容易导致症状反复,所以必须要学会克服幻想。而且幻想往往是破戒的前奏,幻想时间久了,一方面容易漏,另外就是容易导致完全失控而破戒。严格来说,沉迷幻想就算破戒!

戒s最严格的标准就是在起心动念上体现的,彼微动,我先断,这就是慎微,不要给念头发展壮大的机会,你是念头的观察者,而非念头本身,你可以主宰和控制自己的念头!当一个人长期练习观心断念,就能达到入微的境界,对念头生起的感知越来越细腻,对念头的觉察越来越敏锐,从慎微到入微,从入微到化境,最后对念头的掌控就会越来越强,你可以做到随时让念头消失,到时你就是念头的主人!

五,提高对慎独功夫的认识水平

慎独是一种xiu身哲学,是古代儒家xiu身的重要理念与实践功夫,是一种高度自律、高度自控的功夫。

慎独往浅了说,就是在独处时保持小心谨慎,时刻防范欲望的入侵;慎独往深了说,就是发现纯粹的觉知,也就是认识自己的本心,并且学会安住于自己的本心。能够做到独处时小心谨慎,不起y念,不为欲望所夺,这已经实属不易,如果能够领悟到自己的本心,从而进入的高层次境界,那就更殊胜了。

曾国藩说慎独乃人生第一自强之道,他说得很好,唯有一个人能做到慎独了,他的shen j能量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存,一个人不管脑力、j力还是体能、斗志等等,都和shen j密切相关。慎独的确是第一自强之道,因为能量保住了,人自然就会强大起来,如果不断耗费自己宝贵的shen j,这本身就是自弱、自残、自毁之道。

慎独可以让人内心坦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光明磊落,问心无愧,这就是自强之道,也是立身之本。曾国藩写了著名的“日课四条”,即:慎独、主敬、求仁、习劳。这四条,慎独是根本。平时对自己要极严,要在自己的念头上狠下功夫,每一个起心动念都要觉察到,对于能导致破戒的念头,一定不能放过,必须斩立决!

最后总结:

独处破戒是破戒的常规状态,最终破戒时基本都是一个人独处,所以必须要做好慎独,慎独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也是守身第一要务,更是内心逍遥自在、光明坦荡的快乐源泉。古圣先贤特别看重和强调慎独,慎独不仅是在xiu身,更是在修心,《论语》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可以说是对慎独最高境界的诠释,当你能够做念头的主人了,你就可以真正主宰自己了。

很多人之所以在独处时很容易破戒,那就是因为他们还降不住自己的欲望。有的戒友总是破戒,乃至戒了几年都不行,就是因为综合觉悟不行,断念实战更不行,这样只会越戒越差。有的人戒了很久,但他的戒s觉悟并没有得到实质的提升,或者提升的过程中遇到了屏障,始终无法突破,要突破屏障,必须加强学习戒s文章,坚持学习就会迎来顿悟,有时一次顿悟就可以让你突破如一座山似的屏障。戒s之爽,有时就爽在悟上,有时顿悟一个道理,那真是醍醐灌顶,非常快乐。

独处破戒的根源就是念头实战不行,必须强化观心断念,戒s就是理论+实战!有的人注重理论,不注重实战,这就是在纸上谈兵,理论一定要紧贴实战,理论是要靠实战来检验的。不少人可以讲戒s理论,也可以写戒s文章,但是一到念头实战,马上就会溃败下来。念头实战不行,必然就会破戒!学习理论就是为了提升念头实战的水平!古圣先贤xiu 慎独时,每一个念头都牢牢看住,所谓一念之差,泥足深陷,无可自拔。

2024-03-17 13:53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