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失败的人多,成功的人很少?戒色真的很难吗?

繁体


在众多意识到自渎有害的朋友中,只有极少一部分人能够聆听到他人的惨痛教训并且了解到自渎危害的效果,但不是每个这样幸运的人都能顺利的戒掉自渎。


据我多年的观察,在与自渎恶习奋力搏斗之后,很多人都以失败而告终,重新回到以前自渎的生活中,并继续承受身心的双重折磨。


这部分人有着相似的失败经历,当他们为重蹈覆辙而悔恨并不情愿的买单之后,往往不是最终走出来,而是继续着失败的经历,重蹈着悔恨的覆辙,直至越陷越深,无以自拔。


后遗憾的成为一名被自渎无害论蛊害,虽知晓自渎有害后却又无力的“瘾君子”。


在成功戒除恶习的阵营里,我看到的则是令人鼓舞的景象,他们的所作所为没什么稀奇,只是坚定不移的走在正确的戒除之路上,与失败者反差之大令人咂舌。


其实,成功与失败都有其相差无几的定律,只是很少有人真正的按照定律来演算自己的成功之路,而大部分人却乐此不疲的按照失败的定律反复计算,反复验证。


这就形成了目前的一种现象,成群的戒自渎战士挥刀上阵,誓与自渎不两立,却都成了败将,稀里哗啦的败下阵来。


其实,成功和失败者所差的,就三个字“执行力”!面对自渎带来的巨大伤害,抱怨是没有用的,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从根源上理解、接受“自渎有害论”,并循着一套正确的方法彻底改正。离开这个路线是没有办法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


很多朋友哭天喊地,信誓旦旦的到来,气势磅礴令人瞠目结舌,大有不灭自渎不罢休的气概,可最终如何?大都随着滚滚欲之流成了东逝之水。


问题出在哪里?自渎之欲始终凌驾于糟糠般的健康,欲高于一切,欲来时一切抛尽,理智,责任,尊严与那“一泻”相比,分文不值!这是什么表现?对自渎有害还不能彻底接受的表现,对自渎有害还不能彻底信服的表现。



你可能不服气,不可能,我都被自渎折磨得快要死了,怎么会不接受呢?明知道自渎的恶果,却硬要与之合污,如此“视死如归”的壮举,你还狡辩啥?所以,不要说知道自渎有害就算深明大义了,不是那么回事儿。


戒除恶习的方法很多,但最首要,也是大家的共识:必须断绝一切可以勾起欲的事物。不然纵然你日行百善,也不过是枉费心机罢了。


一百个破戒的,有五十双是染指哪些内容“成功”的吧!


人人都知道是这回事,可有几个愿意回避的?再问问那些戒除成功的,哪个不是避自渎内容如避虎狼矢石。对于戒除自渎得力的人,甚至连心的自渎内容都唯恐避之不及,何况外源?


杜绝一切自渎内容才是确保成功的关键之关键!大家都知道,而且早就知道,照做了没有?做了多少?尤其是破戒的那些哥们儿,问下自己,每次破戒为哪般?不是被外诱掠了去,便是被内诱拿了下,是不?


能做到远离一切自渎内容,我们才能有资格往下面探讨。


啥时候想自渎?在工地搬砖的时候你想吗?考试的时候想吗?饥饿的时候呢?无数证明,忙的时候是想自渎最少的时候。所以戒除恶习的人,首先要给自己创造个紧凑甚至无暇的运作环境或空间,多做有意义的事,转移注意力,这样做的成功率是极高的。


很多人也很忙,没日没夜玩网游,看无聊新闻,搞些令人颓废的项目。可能这样做对戒自渎也会有一些帮助,不过,自渎和干这些事能有多大区别呢,只不过是用另一种方式消灭自己罢了。


因为,戒自渎的目的不全是为了恢复性功能,而是让自己振作,走过个美好的生命过程。所以,让自己忙是让自己有意义的忙,而不是瞎忙。


看一些中外善书,绝对可以陶冶情操,打发无聊的时间。可有人不愿意看书,就是看书也得在网上看。为了保护眼睛和避免落入“欲陷阱”,我劝你还是免了吧。网上的陷阱实在太大了,网络太吓人了,还是走得远点,做些其他有意义的事为好。


行善积德永远是治疗“自渎疾病”的无上良方。再次啰嗦这件事儿,我都口干舌燥,眼冒金星,说的太多了,但不说又不行。


远离一切自渎内容是成功的基础,只是防守;而行善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出击。没这个,想戒除这超级恶习,想都别想。这不是恐吓,也不是夸大其词,福报小的人干不成这件事儿。戒自渎,看似没什么,其实说道大了去了。


想想看,既然自渎可以很快消耗正气与福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相信,积累福报可以堵住这消耗呢?为什么不相信积累福报可以遏制这恶习呢?消耗掉的只能通过再生才可以补充,再生,唯有行善积累最快了。


比如到养老院、孤儿院等处做义工等当然,行善方法无数,都会有效果。但就我的经历而言,在欲袭来的那一刻,最有效的是不净观或恐怖观。


为什么这样说?其实大家都有这样体会,当欲突然膨胀的时候,念“断念口诀”想转移思想来解决它都是极其困难的。不是口诀不灵,而是我们的行持力度有限,发挥不了真实作用。


大家千万记住这个方法,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而且,经多次这样的转化,欲会被逐渐降服。大家不用害怕,以我个人经历,这个方法不会把你变成性冷淡的,结果只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无论如何,真实无伪的去做,才是成功的保证。知道的再多,鼓励你的人再多,自己不做,自己不努力,还是白搭。


在完全认知自渎有害论前提下,提高“执行力”是非常重要的,离开这个,一无是处。


希望大家合理利用掌握的戒除恶习方法,坚定地戒,必定会功不唐捐,度过美好的一生。

2024-03-17 13:53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