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法王:身为学佛者,是否有将修法和世间法主次颠倒?

繁体

我们现在就是这样,对解脱抱持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成佛也可以,不成佛也可以,只要今生幸福,吃得好,穿得好, 只要今生快乐,就算今生无法成佛也没有什么关系。

把成佛和自己,当成是两件事,如果用这种心态修法的话,那么我们会不会即身成就呢?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像国王这般有权威之人一样,国王与大臣们总是操劳于国事,宫中的后妃们总是贪著于服饰,总是忙忙碌碌于为了今生之事。

而在家人,总是贪执一己之口舌与今生的生活资源。出家人,又会贪执供养,即使住在山间的修行者,也会去想:我已经在山间住这么久,有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声呢?

如果有人说,你的名声不怎么响亮,他就想:好可怜,这些人连我的名字都不知道。总之,以上所说的这些都是贪执于今生的人,虽然今生对我们来讲很重要、没有今生很难成就来世。

但是,总是以贪执今生的名声地位及福泽视为主要,而把修法当成是次要的,这样岂不主次颠倒了呢?

我们学佛者,要把修法放在首位,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本务。至于其他的生活资具则放在第二位。

反而,我们每天总是把主要任务放在第二位,而老是去做一些次要的事。比方说我们每天诵经、看经、辩经,晚上不会有很多的梦境。

但是我们如果去做一些今生世间的事,往往,晚上会做一些和世间事有关联的梦。平时总是把世间法放在第一位去做,然后到了晚上,也同样是出现世间内容的梦境。

现在21世纪是充满资讯的时代,我们总是会得到很多讯息,比如说新手机,它有什么功能形状及颜色,我们会觉得这很好。

有时我们也会从电视上,看到很多人穿戴的衣物非常的酷,非常有风度,然后骑在摩托车上飞驰。

刚开始我们看了,觉得很奇怪,但是慢慢地,自己也想要穿上这种衣服,也想要骑著摩托车潇洒地在大街小巷穿越。

所以电视广告业者他们知道世间人有这个贪欲,所以他们做出很多勾起贪欲的画面,慢慢地勾出我们的贪欲心来。

前来辩经的学僧们,不管做任何事,都要将天下一切众生当作自己的所缘境去修持,像这样的人,我都会随喜他们。

否则有一些人,即使他对经典有一些了悟,但就像气球一般被傲慢充满,像这种的出家人我不讚叹他们,也不随喜他们。

2024-03-17 13:53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