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听你的,求你放他一命”
光绪初年,我们荣县的张旭波(字宗礼),与我的先兄黄书年,同在成都尊经书院读书,两人为莫逆之交,于是订下联姻之约。张旭波的弟弟张旭坪,跟随李卓凡先生在荣梨山读书,十五岁时,忽然被女鬼所祟,时而自缢,时而投水,而没有立即死去。神情支离恍惚,如痴如醉。卓凡先生在隔壁房间写作疏文,准备申呈佛前。女鬼附在旭坪身上说:“你的老师控诉我,我没什么害怕的。”依旧作祟如故。
不得已,将旭坪送回老家的住宅。一天傍晚,不知道人去哪了,里外都找不到,只听到他的声音。等关上门,就发现旭坪光着脚,用大脚趾站在门槛上,倚着门笑着说:“你们叫我的时候,一个女子摇手不让我答应。听到母亲叫我,我失口答应,女子也拿我没什么办法。”一天,又失踪了,到处找了很久,听到有声音从阁楼中传出,用梯子爬上去,只见旭坪把带子挂在架子上,一只手挽住带子站在那里。问他,他说:“那个女子抓着我的头发,从窗格中拖进来,逼着我套在脖子上。听到母亲唤我的声音,心中恋恋不忍,则女子倒退不敢进前。相持了很久,如果不是母亲的声音深入我心,就没有能力抗拒她了。”
旭坪的父亲急忙往省城写信,催促旭波赶快回来。旭波回家的途中,路过我家,他说弟弟嗜欲初开,邪心致魔,回家后要严厉批评他,就没事了。不料回家后,鬼祟更加厉害了。听其声音则是个女子,询问原因则像是前世冤孽,与她讲和则严词拒绝,和她辩论则伶牙俐齿。于是大家都垂头丧气,无计可施。
按照父母亲的吩咐,焚化疏文向家中灶神禀告,祈求解救之法。第二天,灶神附在旭坪身上,对旭波说:“女子姓什么名什么,你弟弟前生以刑名为业,进入陕西陈姓县令府中做幕僚。这个女子出嫁还没一年,丈夫突然死去。家人告到陈县令这里,官司很久都没有结果。陈县令就和主办刑名的幕僚商议,幕僚说难道是女子有外遇,故意谋害亲夫吗?陈县令认为有道理,严加讯问。女子声色俱厉,抗辩不服。过几天再审,逼令招供。女子愤怒至极,出袖中匕首自刎于公堂之上。所以今生前来索偿命债。然而此女子性情刚烈,根本劝不动。必须要陈县令前来,说不定有所转机。”问灶神陈县令现在在哪里,灶神说,在丹桂宫任职,申呈疏文请求当会前来。
第二天,陈县令果然到来,仍然附在旭坪身上,对旭波说:“当时我失察,你弟弟也是失言,所幸我为官清廉,女子不敢致恨,所以修怨于出主意错加怀疑的人。其忿戾之气不可遏制。即使我来劝慰也无法解决,怎么办呢?”旭波和父母兄弟百般祈求维护,凡是可以商量的,除了抵命之外无不唯命是听。先后劝请了达十多次。女子说看在陈公的面子上,姑且让步允许和解。但是有三件事必须答应:一是中止学业,终身不得参加考试;二是诵金刚经等经书若干卷;三是设立牌位,时时进行供养。旭波按照父母亲的意思,第二、三条答应,第一条另行商议。女子执意不肯。旭波问:“我家世代以学问传家,参加考试也是平常的事情,女子为何一定要这样坚持呢?”陈公说:“科举功名本是天机秘密,本不应泄露,你弟弟本应进士及第。所以女子如此顽固坚持,想要折除功名作为抵偿。”家人闻听此言,更加不允许中途辍学,再商量有没有可以替代的余地。女子坚持不肯,眼看和谈要破裂。
旭波话还没说完,只见旭坪眼睛不动、舌头吐出,呼吸停止、身体挺直。他母亲号哭着说:“一切都听你的,求你放他一命。”女子才放手,很久才恢复过来。旭波对父母说:“要盟者不信。姑且先答应她。等她转生之后,再去应试也好。”女子说:“你们这些人虚伪不讲信用,等着以后败毁盟约吗?”旭波气愤地说:“我弟弟虽然错加怀疑,但是断案在主官,这是其一;前生是一人,今生又是一人,不在前生报仇,而在今生偿命,这是其二;不在十五岁以前索报,而在十五岁成童之日作祟,这是其三。”
女子说:“读书人不知道幽冥之故、因果之理,强词夺理,本来不必回答你,姑且告诉你一二,可以用来劝警世人。断案虽在主官,而刑幕则是首先出主意的,阴律重在诛心,所以舍彼而取此,此其一。今生与前生,形体虽殊,灵魂则一,迟速之故,由于我有宿业,不能完全自主,此其二。我申请准许索偿以来,已有很多年了,因为你们家祖德未尽,新业还没成熟,家神、灶神、户神均不许入宅,只能慢慢等待;现在则余下的福报将尽,新的恶业越来越多,所以得以靠近你们,此其三。”
旭波气愤地说:“我们家一直遵循先代教诲,所谓新的恶业,你指的是什么呢?”女子说:“本来不愿意多费口舌,然而也不妨指出来,姑且说三件事,让你们心服口服。是哪三件事呢?一是多杀生命;二是污秽字纸;三是亵渎神明。”旭波龂龂争辩,并让她讲出事实。女子说:“听着!你家素来少杀生,但是十年来,你们的家长年老体弱,家中的男女工人,往往夜里出去叉鱼,久成习惯。春季插秧、秋季收割,两次稻田里的鱼,烹煎尤其不少,甚至变臭倒掉,罪过归于家长,至今没有意识到。书房的字纸,不按时焚化,被老鼠拖咬污损,越来越不像样,现在去搜查一下竹子做的顶篷里面,一看便知,不用强词夺理。新修的经堂,不慎重选择净地,而建在以前牛圈所在之处,放置经书礼诵,不仅无益,反而增加罪过,还自己说问心无愧吗?”旭波很快调查了一下,发现三件事都是确实存在的。就感谢指出来,申呈疏文表示忏悔。女子要求立约,必须全家签字画押焚化给她。于是,闹了半年的冤孽之事,才告以结束。旭坪也好了。
旭波来到我家,委托我代为放生,并且印刷《惜字篇》、《惜字灵征》、《劝毁淫书征信录》等善书来劝化世人。以上这些情节,都是我与先父、先母、先兄等,亲身听旭波讲的。几年之后,旭波去世。又过了几年,他弟弟旭初和我同时补博士弟子员,没过多久,也去世了。他们家就没有在庠读书的了。
他父亲对旭坪说:“我们家书香将绝,何不温习功课为应试做准备呢?”旭坪因为违背盟约,心存疑虑。父亲说:“事情都过去十年了,应该转生了,也许没事了。”当年九月县里举行考试,旭坪勉强进城,住在桂林书院,到礼房(明清时知县衙门办理祭祀考试等事务的下属机关)拿了卷子回来,走到城隍庙巷口,突然看见原来那名女子怒目、咬牙切齿说:“你是要参加考试吗?”旭坪倒地昏迷。抬到住所,用姜汤灌治,才苏醒过来。第二天就回家了。从此才完全断绝了进取的念头。
近来新学家动不动就说没有鬼神,说看见鬼神都是由于幻觉所致,也不信因果轮回的道理,还说天生万物,就是供人吃的,视生命为不足惜,谓字纸为不足重,以诵经为虚文,以敬神为迷信。从张旭坪这件事看来,这些都不值得予以辩论。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详细记述这件事,是为了使世人知所劝戒。
转自《觉园笔记》
2024-03-17 13:53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