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众进入寺院应遵守的礼仪,你都知道吗?
《南山律在家备览》中要求,佛弟子入寺,如果是女众,应该卸下装饰,摄心整容,端正身心,随人教令,供养忏悔。女众入寺,在寺中不可以嬉戏笑闹,动自他道心。
“唯不得在男子上坐,形象语笑,脂粉涂面,画眉假饰,非法调戏。共相排挡,持手撑人。”
  
在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道宣律师说“形相语笑”。“形”是指表现,在互相讲话的时候表现为非常戏谑的谈笑状态,这是不合适的。在无智男子伴随的情况下,单独去找寺众、常住众中的某一人长时间谈笑,这尤其要禁止。到佛寺就应该肃穆端严,不要说说笑笑,否则不但坏了自己的道念,也让修行的法师、净人都动起心念。要么动欢喜的念头,要么动反感的念头,总之,动念是不好的。让人动念头,障了他人的道,对自己也不是好事,因为因果法尔如是,未来就会有人障碍自己的道业。
  
《南山律在家备览》中讲,女众入寺,不得“脂粉涂面,画眉假饰”。寺院外有社会上的一套,出门要化妆,这里画一画,那里装饰一下,这里加个首饰,那里加个妆点,那是社会上的规则。社交时坐着要翘二郎腿,与人沟通时要眼对眼地目视对方,目视对方的表情等等,这都是社会上的人际交流法则。但是进入寺院,就应该把这些“脂粉涂面,画眉假饰”放下,卸下一切妆容和装饰品。
这是因为到佛寺的目的就是求道,所以要把世俗的贪染心放下。女众因为有贪染习气,所以需要化妆、描眉等各种各样的妆饰。到寺院来以后,已经不是世俗上的诉求,不是到社会上去投入大众的心理准备,所以就应该放下这些妆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放下之后就不会动道人的道念。
  
有的人不到寺院的时候可能还比较正常,一到寺院反倒特别花枝招展,甚至衣着非常暴露。刚刚过世的“大侠”金庸,有一次带着一群学生进入杭州的一座寺院,学生中有位女士穿超短裙,进门的时候就被一位年轻的香灯师父阻拦住了,说:“你这样进佛殿不严肃吧!”但是她竟然和法师争吵,很不和谐,最后还是没有进去。这都是不合适的。
  
其次,不要“非法调戏”。比如“共相排荡”,是指你推我一把,我推你一把,你揪我一下,我蹭你一下,洗菜、做饭、干活的时候,和男众越靠越拢,越靠越近,这样嬉戏或者“持手撑人”,“撑”就是“接触”,互相排挤打闹。一方面,这样会动他人的念头;另一方面,佛寺是法王殿,身为一个佛弟子来到师长的面前,怎么能你推我一下,我耸你一下,做这种“非法调戏”“排荡”的事情呢?
  
所以,必须“摄心整容,随人教令,依次持香,一心供养,忏悔自责”。尤其是女众,要“忏悔自责,生女人中,常成碍绝”。生到女众中,自己的法缘已经受到众多障碍,有很多本来可以求法的因缘,因为身份原因而形成障碍。这已经属于一种业缘了,应该深生忏悔——在宿世的修行中没有珍惜好缘分,所以才有这样的情况。以前没有珍惜好,今生已经值遇佛法,“于此妙法,修奉无因。不得自专,由他而办,一何苦哉!应深生鄙悼”。
这是正确的做法。首先,必须要摄心专注,端整自己的仪容,不要穿得花枝招展,穿着朴素、整洁、干净就好。
  
其次,要随顺寺中修行众的教令。比如到了寺院,听随执事的安排,依次上香,一心供养三宝。来到寺院就是为了供养三宝,借三宝加持力来修行,没有其他目的。
  
其三,要忏悔自责,生起惭愧、忏悔心来思维正念,以正念返照。因为生长在女众中,“常成碍绝”,常常有很多不方便。因为女众往往系属于他人,为他男子所守护,所以会受到种种障碍。当然,现代社会要好一点,如果是在古代那是绝对的,如果家人不允许,丈夫、兄长只要一句话抛在那里,“你不要去了”,你就不能去了。
  
佛陀说,末法时代,女众精进,男众容易懈怠。有的女众很容易有善根,因为忏悔自责,猛醒之后容易生起善根,能够有特别的功用。她们也愿意到寺院去亲近三宝,参加法会,但往往就是家人限制她们,不让她们去,“常成障碍”,会成为很多的妨难。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于此妙法,修奉无因”,不容易去亲近善知识和高僧大德,所以在修行这件事上“不得自专”,因为系属于他人,也无法自己决定。如果是“由他而办”,自己的一切行为必须由他人主宰的话,那么去修行的难度就大,想要做通各种思想工作都很难。尤其是在古代,女众不出去工作,完全靠丈夫的收入来支撑生活,所以一切都是“由他而办,一何苦哉”!没有缘分到寺院的人多么痛苦,她们内心里面是多么烦恼,烦恼自己的女身受到种种限制,不能进入佛寺。 
既然如此,如果偶尔有因缘来到佛寺,就要“深生鄙悼”。“鄙”是厌恶,“悼”是后悔,就是为自己生到这样一个群体当中感到后悔:为什么当时没有好好修行,由一念贪心而转生女众!
  
所以,不要觉得进入佛寺,自己作为女众有很多方便;不要觉得自己作为女众,求什么师父都会答应,男众求就不会答应;自己作为女众有很多在寺院中的行动自由,别人也会给予关照……不要这样考虑。应该深生惭愧心。如果是在世俗,女众身有多么好,有人爱,有人喜欢,有人照应,有人呵护……其实不然。有如是相,有如是体,在修行上身心就有种种障碍,这是修行需要积极进步的空间。
  
所以,能够进入寺院的女众就应该珍惜参学佛法、供养三宝、护持三宝的因缘,把自己的装束、平时喜好的庄严物件先放下,不要涂脂描眉,减少各种各样矫饰的语言动作,而且不要去排荡他人,甚至与男众的修行者(净人、沙弥或法师)私相授受地说话聊天、言语笑闹,这样都是不合适的。
  
女众既有能够进入寺院供养修福修行的机缘,应该心生欢喜,要珍惜这个难得的因缘,谨言慎行,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珍惜好这个因缘,以得到最大的法益,这才是应该的。
《南山律在家备览》中要求,佛弟子入寺,如果是女众,应该卸下装饰,摄心整容,端正身心,随人教令,供养忏悔。女众入寺,在寺中不可以嬉戏笑闹,动自他道心。
“唯不得在男子上坐,形象语笑,脂粉涂面,画眉假饰,非法调戏。共相排挡,持手撑人。”
在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道宣律师说“形相语笑”。“形”是指表现,在互相讲话的时候表现为非常戏谑的谈笑状态,这是不合适的。在无智男子伴随的情况下,单独去找寺众、常住众中的某一人长时间谈笑,这尤其要禁止。到佛寺就应该肃穆端严,不要说说笑笑,否则不但坏了自己的道念,也让修行的法师、净人都动起心念。要么动欢喜的念头,要么动反感的念头,总之,动念是不好的。让人动念头,障了他人的道,对自己也不是好事,因为因果法尔如是,未来就会有人障碍自己的道业。
《南山律在家备览》中讲,女众入寺,不得“脂粉涂面,画眉假饰”。寺院外有社会上的一套,出门要化妆,这里画一画,那里装饰一下,这里加个首饰,那里加个妆点,那是社会上的规则。社交时坐着要翘二郎腿,与人沟通时要眼对眼地目视对方,目视对方的表情等等,这都是社会上的人际交流法则。但是进入寺院,就应该把这些“脂粉涂面,画眉假饰”放下,卸下一切妆容和装饰品。
这是因为到佛寺的目的就是求道,所以要把世俗的贪染心放下。女众因为有贪染习气,所以需要化妆、描眉等各种各样的妆饰。到寺院来以后,已经不是世俗上的诉求,不是到社会上去投入大众的心理准备,所以就应该放下这些妆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放下之后就不会动道人的道念。
有的人不到寺院的时候可能还比较正常,一到寺院反倒特别花枝招展,甚至衣着非常暴露。刚刚过世的“大侠”金庸,有一次带着一群学生进入杭州的一座寺院,学生中有位女士穿超短裙,进门的时候就被一位年轻的香灯师父阻拦住了,说:“你这样进佛殿不严肃吧!”但是她竟然和法师争吵,很不和谐,最后还是没有进去。这都是不合适的。
其次,不要“非法调戏”。比如“共相排荡”,是指你推我一把,我推你一把,你揪我一下,我蹭你一下,洗菜、做饭、干活的时候,和男众越靠越拢,越靠越近,这样嬉戏或者“持手撑人”,“撑”就是“接触”,互相排挤打闹。一方面,这样会动他人的念头;另一方面,佛寺是法王殿,身为一个佛弟子来到师长的面前,怎么能你推我一下,我耸你一下,做这种“非法调戏”“排荡”的事情呢?
所以,必须“摄心整容,随人教令,依次持香,一心供养,忏悔自责”。尤其是女众,要“忏悔自责,生女人中,常成碍绝”。生到女众中,自己的法缘已经受到众多障碍,有很多本来可以求法的因缘,因为身份原因而形成障碍。这已经属于一种业缘了,应该深生忏悔——在宿世的修行中没有珍惜好缘分,所以才有这样的情况。以前没有珍惜好,今生已经值遇佛法,“于此妙法,修奉无因。不得自专,由他而办,一何苦哉!应深生鄙悼”。
这是正确的做法。首先,必须要摄心专注,端整自己的仪容,不要穿得花枝招展,穿着朴素、整洁、干净就好。
其次,要随顺寺中修行众的教令。比如到了寺院,听随执事的安排,依次上香,一心供养三宝。来到寺院就是为了供养三宝,借三宝加持力来修行,没有其他目的。
其三,要忏悔自责,生起惭愧、忏悔心来思维正念,以正念返照。因为生长在女众中,“常成碍绝”,常常有很多不方便。因为女众往往系属于他人,为他男子所守护,所以会受到种种障碍。当然,现代社会要好一点,如果是在古代那是绝对的,如果家人不允许,丈夫、兄长只要一句话抛在那里,“你不要去了”,你就不能去了。
佛陀说,末法时代,女众精进,男众容易懈怠。有的女众很容易有善根,因为忏悔自责,猛醒之后容易生起善根,能够有特别的功用。她们也愿意到寺院去亲近三宝,参加法会,但往往就是家人限制她们,不让她们去,“常成障碍”,会成为很多的妨难。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于此妙法,修奉无因”,不容易去亲近善知识和高僧大德,所以在修行这件事上“不得自专”,因为系属于他人,也无法自己决定。如果是“由他而办”,自己的一切行为必须由他人主宰的话,那么去修行的难度就大,想要做通各种思想工作都很难。尤其是在古代,女众不出去工作,完全靠丈夫的收入来支撑生活,所以一切都是“由他而办,一何苦哉”!没有缘分到寺院的人多么痛苦,她们内心里面是多么烦恼,烦恼自己的女身受到种种限制,不能进入佛寺。
既然如此,如果偶尔有因缘来到佛寺,就要“深生鄙悼”。“鄙”是厌恶,“悼”是后悔,就是为自己生到这样一个群体当中感到后悔:为什么当时没有好好修行,由一念贪心而转生女众!
所以,不要觉得进入佛寺,自己作为女众有很多方便;不要觉得自己作为女众,求什么师父都会答应,男众求就不会答应;自己作为女众有很多在寺院中的行动自由,别人也会给予关照……不要这样考虑。应该深生惭愧心。如果是在世俗,女众身有多么好,有人爱,有人喜欢,有人照应,有人呵护……其实不然。有如是相,有如是体,在修行上身心就有种种障碍,这是修行需要积极进步的空间。
所以,能够进入寺院的女众就应该珍惜参学佛法、供养三宝、护持三宝的因缘,把自己的装束、平时喜好的庄严物件先放下,不要涂脂描眉,减少各种各样矫饰的语言动作,而且不要去排荡他人,甚至与男众的修行者(净人、沙弥或法师)私相授受地说话聊天、言语笑闹,这样都是不合适的。
女众既有能够进入寺院供养修福修行的机缘,应该心生欢喜,要珍惜这个难得的因缘,谨言慎行,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珍惜好这个因缘,以得到最大的法益,这才是应该的。
↓↓↓ 点击"阅读原文" 【与百万佛友共修禅】
何为三净肉和五净肉?
这是针对那些一时不能马上改变素食主义的普通佛教弟子,使他们的个人地位不方便。给他们一个方便快捷的方法,让他们逐渐明白佛法的道理,进而改变吃三清肉的观念,从而实现吃素的方式。这三种肉在三种情况下是不允..
南怀瑾先生论国学
南先生对纪先生等人专程来上海访问表示感谢,对季总书记为延续文化脉络、振兴中华传统文化所做的努力,以及他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表示钦佩。南怀瑾先生论国学南劳说,国家可以毁灭,但民族文化不能。国家灭亡了,民族文..
方孝孺与蛇的故事
方小茹出生前,父亲选择了一块四面八方风水好的土地。他准备建一座坟墓来埋葬他祖先的骨头。那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一位红衣老人请他拜他说:“你选择的风水之地就是我长期居住的地方。我求你延长三天时间..
七级屠夫是什么意思?
《佛经大辞典》对福图的解释是,它也是一个浮标,而且是修图。根据《浮屠赋图》,它们都是佛陀的不同译本。佛教是佛陀创造的。古人称佛教徒为布图。佛教是布图之路。后来,这座宝塔也被称为宝塔。“佛”这个词太简..
[开示]水清月现
《涅槃经》里的公案:有一个优婆夷非常有信心,供养一些僧众。她布施药物。当时有个比丘生了重病,,需要人肉才能够治疗,这个优婆夷呢,听到之后,就在割了自己的肉,切成肉羹,进行供养,后来比丘的病就好了。但是..
什么是顿悟成佛?佛教中的顿悟
开悟成佛是惠能南传佛教的独特象征。慧能的顿悟理论是建立在人们当前的现实中心之上的。所谓觉悟,是般若智慧在禅定中的自然显现,无需任何工夫。这就决定了“觉悟”必须是顿悟,这种顿悟可以在人们的直接思想中实现..
冬瓜皮的作用你知道吗
药材:干燥的果皮,通常向内卷曲成管状或双管状,大小不一。表面光滑,淡黄色,黄绿至深绿色,革质,覆盖白色奶油,内表面粗糙,细脉。它易碎,容易折断。没有呼吸,没有味道。皮肤薄,长,灰绿色,带乳霜,干燥,干..
高科技素食时代悄然降临
在这个互联网和高科技无处不在的时代,转型创新的对象终于落在了人类赖以生存的“饭碗里的盘子”上。餐桌上的食物已经升级,正式进入食物2.0时代。 高科技素食时代悄然降临 2014年初,美国硅谷的程序员和工程师完成..
家人要宰杀鸡鸭等,自己不想参与,应如何避免?
问:顶礼上师!关于过年过节家人杀鸡宰羊的情况,自己并不想参与,但家人不学佛,不理解。这个情况我应该怎样回避好?怎样避免给自己带来障碍?答:这要看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去参与,去随顺他们,有把握把他们..
野生动物生物安全科普宣教活动丨西安交大二附中南校区
为了让学生意识到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西安交大二附中南校区积极行动,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课、每周主题班会、分享阅读、发放宣传画”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
是谁偷走了哺乳期母亲的食物?——等待向阳花开
是谁偷走了哺乳期母亲的食物?我像往常一样在楼下喂流浪猫,这时候一只黑白猫出现了,于是我一同喂了,不久就发现猫肚子大了,原来要当妈妈了。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了我照例去投喂猫妈妈,这一天,它没有出现,之..
歪,你是我的铲屎官吗?本周六来SM广场,萌宠猫狗领回家!
铲屎官招募相传,在遥远的外太空存在着两个星系——喵星系和汪星系喵星系中的喵星球汪星系中的汪星球分别与地球连接着两个距离521光年、1314光年的时空虫洞在这两个星球上生长着两种可爱的生物它们是喵星人和汪星人..
法华探微连载28声闻心态
释觉舟法师 读诵信解品第四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发希有心,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一心合掌,曲..
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
第一句 知足者身贫而心富,贪得者身富而心贫。不是常说知足常乐吗?乐什么,就是乐我们的心富,虽没有多少财产,收入也没有在职的高,但我们心无牵挂。人是有思想的,思想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第二句人生只有三天..
豆腐新吃法,美味又高钙,一人一盘都不够吃
民间吃素大多是怀着“一箪食、一瓢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吃素菜。只是在素朴的菜蔬食物中,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崇尚一种清淡质朴、健康清新的生活方式。朴素永远比华丽更接近真实。香煎黑椒素排,用小火细..
10种素馅饺子的调馅方法(不收藏就太可惜了)
好吃不如饺子,素饺子这样做,吃一辈子都不腻!- 1 - 胡萝卜素饺食材:胡萝卜、芹菜、盐、油、蘑菇精做法:1、将胡萝卜和芹菜擦丝切碎,加入盐、油、蘑菇精和成馅。2、根据个人喜好,包成想要的样子。- 2 -白菜香菇..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