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个影子,为什么却步步都踏不到这个影子?”
乐净道人赵宜人,是许遂庵中丞的妾。从小就很聪颖灵敏,晚上黑夜中也能刺绣缝纫。每到有好山水的地方,就有隐居修行的念头。当洪秀全叛乱杀到武林时,她带着儿子西斋去投水自尽,结果被救起而得不死。
后来有老和尚指引学佛,她就去朝礼峨眉山及普陀山,并拜遂翁为师,追求禅理,得法名侍摩。后来她又听到灵虚子谈念佛法门,于是她又归心学净土。她曾经在禅坐之中,见不到自己的身体及世界,而佛号却从虚空中流出来,听到的风声林声水声鸟声,全都是佛号声。
她又去听红螺山的悟和大师讲解佛经的义理,而得到很多感触和体悟。她受戒的法名叫净证,而她自称乐净道人。
平常她教眷属诵经念佛及禅观,俨然有丛林的风范。她领众打佛七时说,她觉得自己好像在禅定之中,不知道自己正在经行。
法云寺倒了,她发心出钱修建。有人到湖滨放生,看到居民在活剥羔羊的皮,回来后述说此情形。从此以后,她就把身上所穿的皮裘脱下,永不再穿。
禅师石香问她说:“念佛的人究竟是谁呢?”她答不出来,石香就痛下钳锤磨炼她。
了凡首座问她说: “每个人都有个影子,为什么却步步都踏不到这个影子?”她屡次回答都不对,因此十分惭愧,一个多月这个疑情都还解不开。有一晚吹灭灯火要就寝时,她忽然大声说:“我踏到这个影子了。”
她曾说:“参禅的人容 易走入空的迷情里,而念佛的人又经常执著于有。而真正了悟的人,可以随自己的心愿往生,万头牛的力量也拉不回他的往生。”
后来乐净道人病情日益加重,虽然身子消损,可是精神奕奕,禅坐九昼夜之后,她知道自己要走了,就付嘱身后事,连细节都讲得很清楚。因此有人就说:“为什么不把一切都放下呢?”她回答说:“早就一切都看空了, 还要放下什么呢?”
她的儿子西斋伤心得把持不住,道人就说:“生死这件事, 本来就是虚空的花朵。傻儿子呀,你怎么还这样哭泣呢?”
到了中午时,迎请的阿弥陀佛像到了。于是道人张开眼睛注视佛像良久,并且用手整理头上的包巾。最后愉悦自在地走了,死后头顶还很温暖。
乐净道者赵宜人,许遂庵中丞副室也。幼颖敏,黑夜飞针走线。遇佳山水,一往有遗世志。发逆窜武林,携子西斋赴水,遇救不死。
有老僧指引出,朝峨眉,礼普陀,师遂翁以求禅理,命名侍摩。闻灵虚念佛,归心净土。坐中不见根身器界,佛号自空流出,风林水鸟,无非佛音。
闻红螺悟和大师说诸经义,多触发。戒名净证,自号乐净道者。
集眷属课诵兼禅观,有丛林风。佛七领众时,自谓如在定中,不自知为经行也。
法云寺倾,发心修建。有放生湖滨,见居民活剥羔羊者,归述其事,道人脱身裘永不服。
石香禅宿问:“念佛的毕竟是谁? ”机滞,香痛下钳锤。
了凡首座问: “人人有个影子, 为甚步步踏不著他?”屡答不契, 愧甚,月余疑情不释。一夕吹灯,大声日:“踏著 了也。”
尝曰:“参禅人易蹈空,念佛人恒著有。真了悟者,随愿往生,万牛莫挽。”
病增剧,形消损神炯然,坐九昼夜,知时至。嘱后事纤悉无遗,或日:“何不全体放下。”答曰:“早自空空,更教放个甚么。”
西斋悲不自胜,道人日:“生死本 是空花,痴儿何作此态。”
日午,请接引佛像到,开目注视良久,自以手整巾,怡然逝,顶犹温云。 (许来记)
转自《善女人往生传》
2024-03-17 13:53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