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欣法師開示人人皆需的正能量

繁体

人人皆需的正能量-佛欣法師

       社會在飛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人之一生,汲汲營營;人之每天,忙忙碌碌,千般思慮,萬般勞作。根本的需要不過厭苦求樂!人類永恆不變的追求依舊是清淨、喜樂,是真理、光明,以及內心的安樂與幸福。那些能引導社會向上,向善,向著清淨、光明、真理、喜樂、平安發展,能給人們真正安樂的能量,即是正能量。

 

       佛教向來帶著無盡大悲的正能量在歷史中流傳著,並與中國的文化、傳統、國民交融匯合,傳承相續,利益無邊眾生,無不曲順當時的時代、眾生,始終是每一個時代眾生最真切的需要。

 

       當今末法,眾生煩惱熾盛,而佛教中蘊含的大慈大悲,能給人們帶來強大的正能量,為人們拔苦與樂,正如《大智度論》所云:「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

 

       然而佛法八萬四千門,迄宋以降,諸宗法門漸漸衰落,最後皆潛融於淨土法門之中,獨有淨土一門,巍然壯大,歷久彌新。在如今時代,淨土法門最能彰顯佛的慈悲,《無量壽經》雲:「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所謂的真實利益,則是帶眾生離苦得樂,得永恆究竟的涅槃大樂。

 

       以彌陀的慈悲救度為核心的淨土法門,是釋迦出世本懷,滿載著彌陀的慈悲大愛,正如陽光照耀著每一個人,溫暖著人們冰封已久的心靈,照亮著人們走向解脫的大道,給每一個帶來真正走向安樂的正能量。因為彌陀大悲於苦者,追蹤人們最根本的意願,這種追蹤,超越種族,超越國家,超越階級,超越一切意識形態,乃至超越宗教,而為人人所需;亙古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如此。

 

       若僅僅是人們的需要,但無法到達,也難以給人們帶來真實的利益,但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環境因緣,無不可行故。《觀經》中,造作五逆十惡重罪,臨終地獄相現,一切世出世善皆不可行之人,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一聲十聲,莊嚴往生極樂。《無量壽經》中,萬年之後,法滅之時,人民純惡無善,一切世出世善皆不存,唯稱南無阿彌陀佛,隨意所願,皆得往生。

 

       人類的一切痛苦不幸,皆根源於生死無明,而表現為無常流轉;人類的究竟幸福快樂,即是豁破無明——無量光,永超生死——無量壽。而達至此種境界的途徑,就是歸命阿彌陀(無量光、無量壽)佛,口稱彼佛名號。正如《阿彌陀經》說:

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祗劫,故名阿彌陀。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究竟徹底的安樂境界,以及達到如此安樂境界的方法,就在旦暮口稱的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之中。這句六字名號這正是一股盈滿世間的強大的正能量,可以給每一個人帶來究竟的安樂與解脫。

 

       那麼,在當今時代,要把彌陀慈悲的正能量帶到每一位眾生心中,給眾生最真實的、最徹底的大利益,在切實行動中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凝聚社會正能量。

       在現實社會中,本具有無數的正能量,如仁人誌士,心懷慈悲愛心,濟世利民,開展各種慈善事業,給人們帶來安樂幸福,一股股正能量如河流般遍佈各地,利益一方。把散在各地的能量彙集一起,這叫凝聚正能量。能量散在各地,雖能利益一方眾生,但因沒有核心的凝聚力,終將會慢慢減弱,直至消失。如獨木之火,稍縱即滅;亦如一滴之水,瞬息則乾。只有把散開的正能量凝聚起來,方能更好地展現出無窮的利益,也將能長久地利益人們,給社會帶來不竭的能量。如堆木燃火,風吹不滅;滴水入海,永不枯竭。

 

       佛法的原則是向清淨、向善的,用信仰聚集起來的人或者團體,就是凝聚了社會的正能量。一個有良好道風的道場,則是社會正能量的聚集點。能給來到此處的人們帶來清淨法喜、柔軟和喜樂。就有一股正能量,如那甘冽、清澈、清涼的涓涓泉水流過心間,整個心像被清洗了一遍,塵勞頓除,熱惱離卻,開神悅心。

 

       而能把一股股能量匯集一起的,也必將有海一般廣闊的慈悲,才能匯聚世間的一切能量,那麼也只有彌陀的慈悲,具有如此的能量,可以含藏一切的能量,如大海一般,只要融入彌陀的慈悲之海,將永不枯竭,並擁有彌陀同樣的慈悲。

 

       以彌陀慈悲凝聚在一起的能量,是最清淨、最慈悲的,給予人們最大利益的,而且是無窮無盡的,而這正是每一位人們心中迫切需要的。

 

       第二,激活社會正能量。

       眾生皆有佛性,人性當中美的存在,也是一種隱藏的正能量,只是沒有在人的身上顯示出來,如能把人性的美激活、激發出來,將又是一股股強大的正能量。如木有火性,若不點燃,仍是木頭而已。人人具有美的善性,若能以教化之力,激發人性之美,正能量則不斷增長。然激活人心中的正能量的必定是一種更強大的力量,而唯有彌陀的慈悲大愛,方具火性,可以點燃眾生菩提之樹,燃起不滅的慈悲之火。

 

       因為佛教的教理、教義和佛陀的慈愛,會感動我們的心。我們的心與之碰觸後,心中佛性的種子就會被激活。佛教常把善根薄少,難可教化的眾生比作頑石,照常理石頭是生潤無期的,這樣的眾生是難可得度的。當阿彌陀佛大愛的清泉流過的時候,眾生頑石一般的心瞬間激活,靈靈不昧的佛心一時甦醒,聽到彌陀愛的召喚,回應彌陀愛的召喚,聲聲佛號相次,此時便化作了一股股正能量,流入我們的心田,在此慈悲法水的浸潤下,凡夫心中的五毒之樹,漸漸化去毒汁,轉為甘甜;罪業苦果凋落,綻茂菩提新芽;業身雖繫此界,淨土已開覺花。

 

       第三,輸入正能量。

       然世間眾務匆匆,人們亦煩惱紛飛,能量終究有限,如以一人之體溫,獨自面對整個嚴冬,於是自身也需要正能量的輸入。就如,地球需要太陽輸入能量,才不會是一片黑暗、寒冷,才能讓生命充滿生機活力。

 

       那麼,什麼樣的能量能如太陽般溫暖眾生長劫冰封的心靈呢?又是什麼力量才能給我們帶來源源不斷的慈悲與愛呢?當然是彌陀無條件的慈悲救度,而這種慈悲救度就凝聚在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之中,所謂輸入的正能量,以淨土宗來講,就是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四字,翻譯為無量光明和無量壽命,就是法界裡面最大的正能量,而且是無窮無盡的正能量。而且是慈悲所流露出來的,是法藏比丘五劫思惟,兆載永劫修行,為救度疾苦眾生所成就的,是沒有限量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只要口稱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心就與彌陀的慈悲相應,阿彌陀佛的慈悲能量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入我們的心中。

 

       所以,為得源頭活水來,則需常念彌陀佛。

 

       第四,傳遞正能量。

       世間無數眾生正為五苦所逼,恐懼不安,不知人生目的,只為世間繩頭小利,爭相競害。小而家庭、團體,大而社會、國家,世間一切紛爭衝突,莫不因為利益相爭而起,也莫不因為我人的眼睛唯局在小小地球之上,思想唯限在短短的一生之間,所謂:「石火光中,一爭長短;蝸牛角上,一決雌雄。」這一切皆因人們沒有感受到彌陀的慈悲,心中缺少慈悲,沒有遇到淨土法門,如能行淨土念佛,慕十萬億程之黃金國土,願無量億劫之自在身心,則世間之財色五欲,避之唯恐不及,而當今世界纏繞人類最嚴重的核武、地區戰爭、能源危機、環境污染、恐怖、暴力、色情、毒品等問題,也都將消之於無形。

 

       而我們念佛就與彌陀慈悲感通,已經得到了彌陀的救度,擁有無窮的正能量,當然在此間最迫切的願望就是把彌陀的慈悲傳出去,傳到每一個人心中,願那些正在恐懼不安的人們,也能接受彌陀的慈悲救度,能念佛獲得安樂與解脫。如此世間將會充滿著和諧與正能量,善導大師言:「大悲傳普化,真成報佛恩。」向芸芸眾生傳遞彌陀慈悲的能量,是每一位獲得彌陀救度眾生最真切的感恩。

 

       無論出家、在家,無論男女老少,只要對社會有愛心,對生命有慈悲心,都可以傳遞阿彌陀佛的名號。因為「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是超越宗教,超越國界的,甚至超越一切世間人能思維的、思議的。阿彌陀佛屬於任何眾生的,不管信佛與否,都有權利念佛,都應該念佛,念佛則能獲得無上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同時擁有無窮的慈悲正能量。

 

       把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傳遞出去,傳到每一位眾生的口中、心中,就是傳遞這世間最圓滿、最強大的正能量。這六字名號滿載著彌陀的慈悲大愛,具足無窮無盡的功德利益,只要人們聽到,念到,就與佛心相通,就能擁有無限的正能量,而這正是世間人們都需要的。

 

       彌陀名號的傳遞,如春風吹拂大地,能喚醒人們心中的菩提之苗;如陽光普照萬物,能成熟人們期待的正覺之果。

2024-03-17 13:53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