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我对待鬼神是这样的态度,受我的老师的教育一直这样做

繁体

我们年轻时学佛也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这个僧、那个僧,永不皈依什么邪魔外道、天魔、天人!当然,这是一套过程,初步学佛必须如此。我经常跟着袁焕仙袁老师一起走路,每天回家都经过一座狐仙的庙。袁老师是学佛的,当然三皈五戒、菩萨戒、密宗戒,受戒了一大堆,只要他经过狐仙庙、土地公庙、城隍庙……等等,一定照古礼合掌,然后一路走过去。

中国古礼就是如此,读书人不管官做得多大,宰相也好,状元也好,回家若是从自己祖宗坟墓或祠堂前经过,骑马的赶紧下马,决不敢骑在马上耀武扬威地过去。我们年轻的时候就受这种教育,甚至经过外公家的坟墓,原来躺着或坐在船上,赶快起身合个掌或抱个拳,过了以后再躺下来睡觉。

袁老师受了儒家的教育,经过这些地方就合掌。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了,跟青年人一样好奇,我问:“先生啊!(那时不叫老师),学了佛,三皈五戒,不皈依天魔外道。”袁老师说:这是什么话?大菩萨的戒律对一切众生都要恭敬,你看土地公庙有没有神?如果有神,一个普通人死后当土地公,还得是好人才能当呢!坏人还做不了土地神。既然到了好人前面,就该合掌行个礼,这是菩萨道

我听了真是冷汗浃背,对,是这个道理。后来我也跟袁老师一样,到了任何神庙都合掌行礼,不管什么公,就是个妖怪,狗修成的妖怪,这只狗的本事也比我大,人还修不成人怪呢!它虽然作狗,也是狗中的善狗,才有一点小妖怪的本事,也值得尊敬。

学佛的人对一切众生都要尊重,何况鬼神?不要看自己受了三皈五戒,不这样,不那样,你死后能不能变个土地公、土地婆?还是个问题,你没有那么好的善果,恐怕变个饿鬼都做不到。差一点的,死后下阿鼻地狱,永不得翻身。这是袁老师的教育,这一生我就“依教奉行”,对任何一个小神明都很恭敬、很重视,他有他的善果,人有一点长处都值得恭敬,何况是神。

《药师经的济世观》(东方出版社)

-------------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皆是佛法,任何法都是佛法。有些人学了佛以后,非常小气,皈依佛,不拜天魔外道。我有时候到乡下去,看到土地庙,那个土地公是用泥巴捏的,我也很恭敬的行个礼。人家说你学佛的人,何必呢!我说我不管那一套,活着做好人,死后还做个土地公,我还不一定是好人,死后土地公还可能管到我呢!我先结个善缘不是蛮好吗!你们学了佛,皈依三宝,就了不起了,你自己才是活宝呢!这是真话。

 

所以真正的佛法,对于世间出世间一切,都是恭敬的,这是佛的精神,他没有看不起人,只是教你不要乱学。佛在经典上讲,“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这里又告诉你,“一切法皆是佛法”,这可是佛说的啊!不是我说的。所以说,宗教分门户、分派别,这一种胸襟就根本不能学佛。

 

我到了基督教堂一样的很恭敬,基督总是个好人嘛!总叫人家去做好事,也叫欧洲人、美国人、白种人,都要做好事。好人嘛,排排座,请上坐,吃果果,给他磕个头。基督年纪总比我们大多了,大了一千多年了!学佛的人第一个胸襟要大。所以学佛,第一要学这个人,学常开笑口、放大度量的菩萨,就是肚子要大一点,包容万象,什么都是好的,都对;一切法皆是佛法,先学他胸襟大,面孔对任何人都是慈悲笑容,这个就是佛法。

 

《金刚经说什么》(东方出版社)

---------------

 

问:学佛的人是否应该只拜佛、除了佛之外一概不拜? 

南师答:佛在八万四千法门中,归纳了十个方法——十念法门。十念法门中的“念天”,就在讲这个问题。天要怎么念? 我当年学佛,看到土地堂都会过去拜一拜的。常听到人在说:“唉呀,学佛的人,除了佛以外什么都不应该拜”,我说瞎扯。他能够作土地公,生时是大好人,过世后还能在那掌管一方;我死了还没有资格当呢!至少他年纪比我大嘛,早死了的一定年纪比我大,我拜拜老人家有什么关系?除了佛以外一切不拜?又执着了!你恭敬老人家嘛。


我以前跟我的老师在成都,他跟我一样拄个手棍,走路走在前面。每次晚上回来吃饭时,会经过一个小庙,我的老师一到这个小庙前面,一定把手棍往旁边一挂,合个掌,才拿回手棍走过去。我说:“先生啊,这个不是大仙的庙吗?”大仙就是狐仙、狐狸精。他说:“是啊。”我说:“这狐仙你那么恭敬干什么?”老师回我:“唉唷!不要乱讲,他也是老前辈子啊。不管他修的什么道,年纪总是比我们大啊!修了七百年了,也了不起。”我听了直点头,哦!有道理、有道理。 

佛的十念法门中有“念天”,就是说对天人也一样恭敬。佛在《大集经》里头甚至告诉你,一切魔王都要恭敬,这一切的魔王都是他的兄弟。比方说在佛的传记中,提婆达多这么陷害他,佛对他仍然很恭敬,没有恨他过。 念天,这个修法很难。 

《南怀瑾先生答问集》

-------------


许多人学佛有个毛病,好高骛远,一上来就要成佛,连天人都不在话下了。其实,佛法是五乘道,首先是人天乘,先从做人开始,人做好了,才有可能升天。小乘里头特别注重这一点。然后一步步从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修行,最后进到佛乘,证道成佛。学佛要先从做人开始,人都还没有做好,一上来就把《金刚经》、《楞严经》挂在嘴上,一步登天想成佛,那是做不到的!人怎么做好,就是修善业道。要做多少好事,才能有资格升天,天也分好多层,这里讲的庄严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都在欲界天,在佛法的天人系统中还是最基础的。基督教所讲的天堂,就在这一层面。

有人说:我只要打坐,到了初禅,就统统超过这些境界了。错了!达到初禅境界,要看你的心理中贪、嗔、痴等坏毛病减除了多少,你的行为中功德增进了多少。并不是只要打打坐,就能升天道的,没有这个事!欲界天里还有饮食男女之欲,但你不要轻视他啊,像我们这些人将来能不堕到畜生道里去,已经很好了,能够人中再来,已经很难,要想升天,那就更不容易了。

所以我常讲起当年我的老师袁焕仙先生说的一句话,他对路过的土地庙都要停下来,合个掌,行个礼。为什么?“你别小瞧他们,他们成仙,也是经过多少年的修行,做了多少功德。我们将来死后,能不能做个土地公还成问题呢!”这是讲修行之难,所以对一切修行者都很恭敬,并不是说要拜他们为师。

《佛教的布施学》

-------------

什么是罗汉声闻所证的境界呢?身心语言皆悉断灭。这很不容易哦!身体感受空掉了,妄想也不起了,这是小乘偏空之果。一般修行人可不要看不起小乘,很多人动不动就搬出大乘来,中国佛教讲究大乘,但是,大乘乃是以小乘作基础的呀!请问那么多学禅、学密的人,有哪几个修到“身心语言皆悉断灭”?既然自己没有做到,就不要看不起小乘。不过,佛可以骂,我们不可以骂,佛的境界我们实在难以望其项背。

有些人皈依了佛法,其他神就不拜了,不过,我照拜不误,这是对有德者一种纯乎自然的尊敬,为什么呢?聪明正直死而为神,这可不容易,我还不一定做得到。并且对一般凡夫,我们做人都还要尊重他,合乎礼,如果我们一皈依了三宝之后,突然间自己就伟大了起来,那小神拜他做什么?这都是贡高我慢的心理,皈依佛,我们要懂得自尊自重,而不是反过来贬低别人。不要看不起土地公,做了很多善事,死了之后才有资格当土地公,我们自己要想想,不要说当土地公,当土地公的儿子够不够资格?不要傲慢了,对一切众生都应该恭敬,这才是真正学佛的人。

《圆觉经略说》(东方出版社)
******
赞赏 
感恩您对本公众号的慷慨赞赏(请识别下图二维码)。不论多少,是心意也是鼓励!
******
南怀瑾文化繁体版新书《刘雨虹访谈录》,请识别下方图片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
******
文章转载可开白。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相关文章均由“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整理首发。
2024-03-17 13:54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