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性:当我们灵性提升了,会真正感知到“心灵通透”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灵性,都期待拥有一颗智慧而通透的心灵,那么真正的“心灵通透”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状态呢?
或许,这篇文章可以带给您一些智慧启迪!
01
什么是心灵通透
心:不是指我们的肉身之心,是指一种静态能量。
这个能量打一个比喻来说应该是不存在时间和空间限制,对任何事情不起分别概念,不做判断,不掺杂欲望,宛如水面,镜子的一种观察事情的状态,但是这个镜子和水面照射的物体没有死角全透视。
灵:不是灵动,更不是显灵的灵,灵是一种能力。
这种能力相当于《道德经》里的“道”,也可以说成“玄”。我用很不规范的说法解释,是一种把事物从本质相同的概念基础上,普遍联系起来,组织起来,抽离出能量共性,然后扭搅在一起的能力。
通:是把“心”的能量和“灵”的能力,这两种能量有机融合贯通的一个方法。
透:是把“心”能量所及之物,用“灵”这种能力理解以后,化有为无,化无为有的一种辩证过程。
这个过程才是让“心”之能量在“灵”之能力之中,发挥量的最大化,从而看到万事万物的本质,达到能理解事物的终极面貌的一个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前两者“心”和“灵”,其实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体里都是有的,只是我们被过多的欲念和对外在事物的依赖关注忽略掉了,长时间的静心养性是可以寻回来的,只是根据每个人智慧的深浅,寻的有多少之分而已。
后两者“通”和“透”,这就需要后天的勤奋学习和训练才可以得到的,对每一件事物的观察,清心静气的观察和了解;
然后我们去深究生命的根本奥秘,在生命中对生命进行格物,在万物中对万物进行明其心归纳其本性。
02
心灵通透的人具有哪些特征那?
第一:心灵通透之人,应该是全息视角。
我们说一维空间可以用一个点来形容,二维空间可以用一个面来形容,三维空间就是我们现在看的样子,看得到山这边,看不到山那边;看得到人皮囊,看不到五脏运转;
看得到阳光下,看不到黑暗中。这一切是受我们现在肉眼的限制,心灵通透的人,不是用眼来看东西,是用“心”这个能量去观察对方的能量,对方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人,可以是透明的,可以是密不透风的。
是一种高纬度的观看事物的方法。如果我们看一头牛,可以说我们在牛身边360°的空间中都长了眼睛,甚至眼睛都长到了牛的肚子里。
第二:心灵通透的人,应该是过程全知。
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东西拿到我们面前,我们看到的只能是这个事物的当下,它在你面前这一刻的样子。骗子说,这是古董,我在古墓里掏出来的。
如果你有时间过程的全知,这个物件用料来源自哪里,经手人都是如何加工完成的,然后过程是怎样费尽脑汁跑到你面前的,如看电影一样在你脑海中以回忆的形式重现一遍,你认为你会上当受骗吗?
有一句很糙的话,十个被骗的,九个有占小便宜的心态。什么在作怪,不言而喻?
神秀说,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拂拭什么?拂拭通透心上我们的习性。拂拭了,就是明镜了。不光自己在明镜中显现,万事万物一切来龙去脉也都显现了。
第三:心灵通透的人,应该是感知全知。
前面说的是时间和空间上的知,这个是感受认知上的知,我们处理一个问题,做一个事情,知道的只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对别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基础上去猜测推断。
如果能知道对方心里都在想些什么是不是想一下都感觉很牛。
宗教里有一种是“他心通”类似这个状态吧,只是这个通,不光指人,指世间的万事万物。
第四:心灵通透的人,应该是全能操控。
这话说的好神,当然这种状态的最高境界也的确不是所有人能做到的,可以说基本市面上能做到的人可以说亿分之一吧。或者几亿分之一也是可以这样说的。这是一种什么感觉?
比如:我们成年人看一些三四岁小孩子做事情的时候,基本上小孩子一下手,大概结果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会是什么程序,导致什么后果,然后我们怕孩子有危险,或者处于对孩子的保护,我们暗中操控这件事情,辅助孩子完成或者破坏它不完成。
这应该是这种感觉的雏形。比较形象的应该是《超体》电影里,后来女主的状态。
上面说的状态是“心灵完全通透”的一种状态,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况且能静下来,以一种旁观者的心境,无欲则刚的状态去体察事物和人心,很多时候很多问题,就会在我们眼前呈清澈状。
预知他心,要先安自己的心。在这个以浮躁和短平快为标准的社会里,想把一颗心安定下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不安住心,很容易方寸走乱。
心灵通透是一种可以靠学习和培养获得的能力,但是非常的难,因为我们自身的根本习气太深。
但是这种能力一定要德行在先,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修养,良好的心胸和心性培养,是无法承载的。
我们知道我们就是做一大锅菜,还得找个大盘子来装。
这么大的能力当然要品德上的匹配,这叫德行配位,如果德不配位,就会出问题,就像我们常听说的自我陶醉,或者走火入魔。
量子心理学是从量子能量的角度诠释能量和心里之间的一种关系,但是这种关系的最初状态一定是先保持守恒。
无论在商战还是情感博弈中,谁的能量先在这场战斗中失去守恒,那么就会呈现不稳定的状态,如同太极的阴阳。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