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今生一面镜,前世多少香火缘……

繁体

什么是缘?缘,就是不管你在地方,在什么环境下,冥冥之中总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操控着你,让你无法摆脱,无从逃避。即所谓的命中注定吧!
佛经上说:“短短今生一面镜,前世多少香火缘。”红尘滚滚,芸芸众生,缘分缘散,处处皆缘。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些是必然的,有些是偶然的。必然里面有偶然,偶然里面也有必然。上天安排我们做父母,做子女、做兄弟姐妹,是必然的;但为什么是我和你,而不是你和他,却是偶然的。
一个生命的孕育、诞生是必然的;但是经过奋勇拼杀,闯过层层关隘才能孕育成功却是偶然的。
在这大千世界,我们能够相遇在一起,做夫妻、做朋友、做同事,是偶然的;我们每天在一起生活、工作,同在一片蓝天下,却是必然的。无论是偶然,还是必然,都是缘。
缘分是无处不在的。有的人,打交道几十年,心和心始终隔着千山万水;有的人,偶然邂逅,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影子,匆匆掠过,却能引为知己,终生难以忘怀。
人世间的事就是这样无奈,有缘的无份,有份的无缘。
相识是缘。本来相隔很远,你在南方,我在北方;你在农村,我在城市;我在中国,你在外国;在某一天某一个交叉点上,你来我往步履匆匆的脚步停在了一起,从此开始并肩携手走过一段人生之路。
相伴是缘。也可能青梅竹马,也可能“千里姻缘一线牵”。两颗心碰撞出了火花,俩人同时有了奇妙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在灯火阑珊处”。
从相遇到相识,从相识到相许,从相许到相爱,从相爱到相守,彼此认定对方就是要陪伴自己走完一生旅途的那个人。为了这份相守相伴,甘愿吃尽千般苦,受尽万般罪。
回首是缘。人的一生,被切割成一段一段。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像电影胶片,静止时是一张张画片,转动起来,就组成了生动感人的系列剧。当你拿起相册,尘封的记忆一下打开了,许多美好的回忆一幕一幕潮水般地涌上心头。每一集,都以一段难以忘怀的缘。
生命是缘。一个人赤条条来的这个世上,在茫茫人海中挣扎沉浮,经历多少甜酸苦辣,历尽多少风浪波折。为金钱、为地位、为名誉、为一切自己认为值得追求的东西而奔波劳碌,最终化为乌有,归于沉寂。
朋友是缘。你也许有很多朋友,也许你的朋友屈指可数。在你心情烦躁时他陪你聊聊天,你高兴时他与你同欢乐,你困惑的时候,他为你指点迷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擦肩是缘。某一天走在街上,迎面遇到她。你恍惚认识了她几辈子,怔怔地愣在那里。擦肩而过的她,忽然转身对你回眸一笑,令你怦然心动,看看娉娉婷婷远去的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相遇是缘。漂泊在异国他乡,某一天忽然遇到家乡故旧,两家还是世仇,曾发誓永世不再往来。历尽人生风雨之后,你才发现,所有的仇,所有的恨,所有的怨,都化作了云烟,随风而逝。“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乡愁是缘。远方的游子,魂牵梦萦家乡潺潺流动的小溪,袅袅升起的炊烟,门前那棵老柳树柔软的柳丝婀娜多姿随风起舞,牧童短笛横吹,还有熟悉的乡亲乡音。醒来才知南柯一梦,不禁泪眼潸然。
约定是缘。你和他(她)约定再相伴来生。奈何桥上,不肯接过孟婆颤巍巍递给你的那碗迷魂汤,坚持等到与他(她)同赴阴曹,直到相伴托生。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是缘,白浪滔天、浩浩荡荡的三千大水,只与取到的那一瓢有缘;“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是缘,一切自有天注定,人力岂能强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是缘,随缘而生,随缘而灭。
佛云: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罢了。
沉浮之间,在苦海之中挣扎,有几人能参透“回头是岸”?无常之间,才明白一切全是身外之物,纷纷嚷嚷一场空;聚散之间,悲欢离合半点不由人。世间万物,自有缘起缘灭,缘分缘散。有缘则聚,无缘则散…
海誓山盟如何,海枯石烂如何,生生死死又如何?有缘也好,无缘也罢,任它人缘、神缘、尘缘、佛缘、善缘、恶缘、孽缘、情缘、因缘、姻缘、结缘、随缘、逆缘、今生缘、来生缘、未了缘、三生缘……缘分布满天空,一切随它。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没有永恒的缘,到了,都随花事湮灭…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愿朋友们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刹那便是永恒。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红尘十丈,却困众生芸芸,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则冰融,冰融则火灭。故此,佛曰不可说。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你我之间相聚于此,又是何等的缘分!且行且珍惜!

2024-03-17 13:54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