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学一些佛门常用咒语,自利利他!

繁体

神秘的语言

无处不在
人通过语言、眼神、形体会意
据说民间有些地方有神秘的神歌
来沟通超自然力量
说起佛教神秘的语言

那不得不提

咒???
难道你说的是

唐僧念的紧箍咒!!!

佛教真的也有那种

具有神奇威力的咒语吗?
我们是认真的
今天就一起来聊聊佛教咒语
佛教咒语
咒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力无法抗衡自然,随着人与大自然沟通的需求增长,而出现了一种特殊的“音声”。

通过唱念、祈祷等形式来表达人的诉求。譬如在农耕时代出现的旱年祈雨、灾年祈求蝗虫离开的咒语。
但是佛教咒语,通常又称神咒、密咒、真言、陀罗尼。透过特殊的音声与韵律,传达出对诸佛菩萨的忆念。当我们诚心持念,是可以身口意高度清净,从而与诸佛菩萨的信号连接成功的。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款佛弟子常用的佛教咒语,虔心持咒,祝愿大家早日能跟诸佛菩萨“打电话”呀。
学点儿“实用”的佛教咒语
■  六字大明咒
你知道吗?《西游记》小说里面让孙悟空头痛欲裂、生死不如的紧箍咒,不是别的咒它其实就是六字大明咒唵ōng 嘛ma 呢nī 叭bēi 咪mēi 吽hōng,翻译过来就是像莲花一样清净不染,充满智慧。
如果你是佛弟子,学会念《六字大明咒》吧,化解业障,保持心境清净空明。当你心生怨气、嗔恨心起时,当你觉得自己一身戾气时……你试试念念六字大明咒。
刻提醒自己向诸佛菩萨一样在智慧中开展慈悲,想唐僧驯服野性十足的孙悟空一样,去驯服自己放逸的心。
■  文殊心咒
如果你的佛弟子,学会念《文殊心咒》吧,帮助我们心不外散。文殊心咒不长,也不难学,只有一句嗡ōng 阿ā 喇rā 巴bā 札zhā 那nà 谛de。
人生会经历大大小小的抉择,无疑都需要我们保持一颗平常心以及清醒的头脑来应对。文殊菩萨是智慧本尊,常念诵心咒可以开智慧。
当我们面临重大的考验时,譬如人生大大小小的考试、面试,我们紧张不安时,不妨念念文殊心咒,通过祈祷文殊菩萨的智慧加持,让我们的心不外散,让我们有清醒的头脑与稳定的心识来面对,让才智更稳定地发挥。
■  大悲咒
《大悲咒》又称《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普遍受佛弟子喜爱。本来这个咒语,为诸众生得安乐,免除一切恐惧畏怖而心无挂碍。如果你是佛弟子,学会念《大悲咒》吧,长养一切诸善根,远离一切惊恐怖畏。
当你难过时,当你困惑时,当你慈悲心不够时……不妨念念《大悲咒》,想想自己能否做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那其中一只手搭把手帮助别人,是否愿意做那其中一只眼去关照弱者?对于社会对于众生而言,你是个有能量的人,想到这,你是否还畏惧?
■  往生咒 
如果你是佛弟子,学会念《往生咒》吧,这毕竟是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有些人可能不明白,觉得不吉利,有所忌讳。利益众生的事情,佛弟子别怕。
你说路上碰见个被车撞死的野猫、自己无意中打死的苍蝇,又或者是亲友离世,这是在所难免的,如遇此种种,你虔心为众生念往生咒,一来对你来说是功德无量的事情,二来最最关键的是利他,有情众生临命终时有机会得生净土。利益众生的事情,佛弟子别怕。
■  楞严咒 
《楞严咒》它是佛教中咒中之王,也是最长的咒语。也是很多寺院早课念诵内容,如果你是佛弟子,学会念《楞严咒》吧。
梦参老和尚说,没精进的人,修行不精进,一持楞严咒能令他得到精进,他又发心精进起来了;没有智慧的,只要持楞严咒就有了智慧了;身口意三业不清净,只要一持楞严咒速得清净。佛弟子还是多念《楞严咒》,凡是持楞严咒的人,自有金刚、善神、诸天来保护。
佛教咒语还有很多,有兴趣的佛弟子可以继续再了解。咒语其实没有“实用”与“不实用”之别,持与自己相应的咒,利乐有情,利人利他。将自己的种种烦恼心通过清净咒语早日转换成佛心,早日与诸佛菩萨联系上。

更多内容

可长按二维码关注

师父学堂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4
评论问答

圣玄法师说,人生的意义是你影响了多少个人生

台湾的圣玄法师有座右铭曰:“在别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她的人生信念是:人生的意义,不是帮别人赚了多少钱,而是影响了多少个人生。她引用西方思想家的话说:在生命终点的时候,上帝不会问:你有多少..

遇到违缘时这样观想,如此能消除一切障碍

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在一生的求学中,依止善知识非常重要。倘若没有善知识的引导,完全依靠自己的智慧、能力,想通达万法的实相相当困难,也可以说绝无仅有。所以,恭敬和承事善知识,是获得开悟的最关键因缘。我们为..

什么是佛的三身?

佛有三身,所谓法身、报身、应化身,本觉性体即法身,始觉智圆即报身,慈悲应现即化身。法身,梵语毘卢遮那,译为遍一切处,唯指本来清净理体。法身的本体,就时间上说,是竖穷三际,就空间上说,是横遍十方。如华严..

到底是每一天都真实地活着,还是不停地重复着同一天?

割爱辞亲如是行,岂求衣食及为僧。步步澄辉无别想,卓然独立妙明生。——释印肃(宋)文:耀弘法师宋朝的仁宗皇帝说:“若得为僧,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夏闻蝉噪高林,岂知炎热..

在家、出家修行的不同在哪里?

文:星云法师佛教有在家、出家等七众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尼、优婆塞、优婆夷),在家、出家学佛本来不分。不过,在家修行往往无法如出家修行那样专精、方便,因为在家生活有五欲尘劳,有妻子儿女..

不止是白天,我们也可以在梦中修行!

一般的睡眠不但对佛法的修行没有丝毫助益,还会增长无明的业习,直到过度的怠惰使我们再度投生轮回的下三道。因此,最重要的就是舍弃懒惰,集中精力,一心一意修行佛法。而运用法门将寻常的睡眠转成修行也是很重要的..

唯一要紧的是什么?就是菩提心。

何人生此心,我礼彼人身,加害结乐缘,皈依乐源尊。不管什么样的人,如果相续中具足了珍贵的菩提心,不管他是什么种姓、什么层次,上至皇宫里的总统、国王、国家主席,下至身无分文、流浪街头的一些乞丐,只要有了这..

对照自省!避雷这5个学佛误区

佛法是生活之法。学佛是以佛法作为指导,让我们找到生活的方向,过好当下的生活。但刚接触到佛法的时候,可能由于缺乏正见或者没有善知识的引导,往往会形成一些不正确的知见,下面谈谈修学路上容易遇到的5个学佛误..

警惕!你一天吃下几十种食品添加剂,身体哪里受的了?

你想过自己一天能吃下多少种食品添加剂吗?早上一个小面包,下午一杯奶茶,晚上再吃一个汉堡,这平平无奇的一天,你很有可能已经几十种食品添加剂下肚了。这听起来是不是令人惊恐?但毫不夸张的说,大多数人每天接触..

算了很多命发现,世间之事,都是环环相扣,无一错漏!

一位算命师的自白:1有人认为,世间哪来的因果?好人命不长,坏人乐逍遥的事比比皆是。说句实在话,我孤陋寡闻,至今没见过行恶得善报的;至于行善得恶报的,这要区别分析,因为要看这个人的善是站在哪种立场上的善..

有大阴德者才有大福报!

​有大阴德者才有大福报!这是天理,这是因果,这是天道。邪淫,是违背天道而行事,悖逆天理而造业。悖天理行事的结果就是折损自己的“阴德”。所谓“败德丧行”,丧行是因,败德是果;换句话说,邪淫是因,损“阴德..

业障不消,福德不显。

《十万名忏》又名十万佛号…总攝一切诸佛愿力及功德、涵括总持一切佛法! 白玛邓灯尊者取出《十万佛号》这个伏藏法,就是为利益现在五浊恶世的一切众生,对贪嗔痴慢疑五毒炽盛的现在众生,当下世间对众生具缘和帮助..

量子力学怎么看“心灵感应”

在量子力学看来,灵魂和感应都是存在的。灵魂就是看不见的“粒子”,自己与他人灵魂的沟通,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心灵感应,就是“量子纠缠”。两个发生纠缠的粒子,不管相距多远,都可以瞬间感应到彼此的存在,如果某个..

南怀瑾:有修行的发心,把修行当第一,好!

你们太忙了,消耗也越多。你们在家的,不会进步太快,因为在家的有老婆、孩子、名誉、工作、社会关系一大堆,都是拖住自己的,所以很难。有修行的发心,把修行当第一,好!很多人都认为修行是第一,但因为生活没安排..

什么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是贪求的想要?

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类价值观念混淆,以致于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需要,什么是贪求的想要,什么是实至名归的能要,什么是责任所在的应该要。因为无法厘清:“需要”、“想要”、“该要..

学佛怎么保持不退转?

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凑合”觉得差不多就行殊不知这样做事做人,很难做出成绩学佛修行更是如此千万不能将就,跟自己“讨价还价”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最终有所成就皈依三宝要全心全意很多学佛人把皈依三宝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