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设计】世界各地佛陀涅槃图像
涅槃,并非世人理解的生命的终结。《涅槃经》云:“若见佛性能断烦恼,是则名为大般涅槃。”本师释迦佛百千亿劫来屡屡地示生示灭,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中,世尊把他方便示现生灭的真相揭示出来了:
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著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下面是世界各地的释迦牟尼佛涅槃像,敬请欣赏,欢迎分享!
新疆
▲克孜尔石窟第38窟,约4世纪壁画
图中佛身穿通肩袈裟,右胁而卧于七宝床上,双足相累。头部已残损,有头光及身光。
▲约6世纪,克孜尔石窟第17窟壁画
壁画位于甬道后壁,佛卧于七宝床上,面部丰圆,大耳及肩,宁静安详,似有微笑之态。佛的头光及身光为五彩圆轮,色彩明丽。
▲约6-7世纪,克孜尔第80窟壁画
▲约6-7世纪,克孜尔第161窟壁画
敦煌
▲西千佛洞第6窟西壁,壁画
▲约6世纪,北周莫高窟第428窟,西壁壁画
莫高窟现存最早的涅槃图像,风格质朴有力。佛陀右胁而卧,双臂直伸,造型独特。画中人物肌肤多已变色。
▲约6-7世纪,隋代莫高窟第295窟壁画
▲约6-7世纪,隋代莫高窟第295窟壁画
▲约8-9世纪,中唐莫高窟第158窟
▲约8-9世纪,中唐莫高窟第158窟
瓜州
▲约7-10世纪,唐代榆林窟第5窟
▲约7-10世纪,唐代榆林窟第5窟
天水
▲约14-17世纪,明代麦积山石窟第1窟造像
重庆
▲约12-13世纪,宋代大足石刻
▲约12-13世纪,宋代大足石刻
浙江
▲约12-13世纪,南宋陆信忠绘
绢本设色,奈良国立博物馆藏
图右侧有“庆元府车桥石板巷陆信忠笔”墨书落款,可知此图为宁波佛画匠师陆信忠所作。画面中描绘了神情各异的弟子、慈爱的佛母,具有西域风采的力士,此间种种突出了佛陀涅槃时的安详。此幅用笔精致、设色浓艳、对比鲜明,装饰效果明显,是南宋宁波佛画常用的表现手法。
日本
▲应德涅槃图,平安应德三年(1086)
绢本设色,金刚峰寺藏
此画右下题记有“平安应德三年(1086)”。为日本现存年代最早的涅槃图,1951年指定为日本国宝。画面以山水远景为背景,包含世尊在内共四十二尊像,为紧密的群像构图。每尊会众旁附有榜题,书其姓名。该幅以细腻优雅的手法,表达佛涅槃的深远意境,使平安时代末期的佛画艺术达到最高峰,是日本佛画的上乘之作。
▲涅槃图,平安时代,约8-12世纪
绢本设色,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印度犍陀罗地区
▲1-2世纪,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此为佛传浮雕涅槃图残存的局部。画面最左端的执金刚神悲伤倒地,左臂高举过头,右手支地。画面右侧是佛陀最后的弟子须跋陀罗,他安详地结跏趺坐在一旁禅修。右端有三根木棒悬挂着漉水囊,表现其行者的身份。
▲2-3世纪,白沙瓦出土,大英博物馆藏
佛陀面貌安详,右胁卧于娑罗双树间,带头光,波状卷发,枕右臂,左手覆于大衣内。床后方站立四人,为拘尸那罗的末罗族人。
▲2-3世纪,大英博物馆藏
画面以右胁作狮子吉祥卧姿的佛陀为中心。床榻前,着右袒袈裟的比丘阿难,哀嚎倒地,阿那律伸出手来,作安慰状。床前侧身面向佛陀默默禅修的是最后弟子须跋陀罗。床尾有二人交谈,是在摩揭陀游化的弟子大迦叶,从外道口中得知佛陀入灭。
▲约2-4世纪,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佛陀在众弟子围绕之下,安然进入涅槃。上方中央雕塑有忧伤的娑罗树女神。床尾抚着佛足礼拜的是从外地赶回的长老弟子大迦叶尊者。
▲3世纪,柏林国立博物馆藏
侧卧的佛陀全身已用布缠裹,不见面目,应该是涅槃之后系列图像中的遗体缠布场景。佛经中记载佛陀涅槃七日后,弟子依转轮王荼毗法,以新净棉及细毯裹其身,用香油为佛陀火化。
▲2-3世纪,巴基斯坦塔克西拉古城出土
塔克西拉博物馆藏
图左为佛涅槃图,图右侧为兜率天上的弥勒菩萨说法图。中间立柱刻禅坐像。
印度秣菟罗地区
▲3世纪,秣菟罗博物馆藏
印度北方邦秣菟罗出土
涅槃题材在犍陀罗颇为流行,在秣菟罗亦有数件作品发现。秣菟罗出土的一些佛传故事,在构图上采用了犍陀罗雕刻从上到下分阶段叙事的模式,在图像上有所简化。此块石柱可能是佛陀一生中的重要事件,涅槃图安置于末端。
印度阿旃陀石窟
▲阿旃陀石窟第26窟
约5-6世纪,石长约7.27米
▲阿旃陀石窟第26窟
佛陀涅槃像(局部)
斯里兰卡
▲约10-12世纪,斯里兰卡伽尔寺造像
▲约10-12世纪,斯里兰卡伽尔寺造像
▲约10-12世纪,斯里兰卡伽尔寺造像
拘尸那罗 · 佛陀涅槃处
推荐阅读
(直接点击下方文字即可查看)
【寺庙设计】柏孜克里克石窟全集
【免费电子书】《日莲论》;试论《清净道论》的禅法——佛教苦乐观与慈悲观综论
【寺庙设计】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灵?
【免费电子书】《心性与佛性》中国佛教心性论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寺庙设计】重现大唐风华,智慧渤海胜境,宁安市渤海禅寺总体规划
【免费电子书】《缘起论的基本问题》解释自然、社会、人生及各种精神现象的最基本的理论
声明:图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