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设计】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灵?

繁体

众所周知,山西 五台山、浙江 普陀山、四川 峨眉山、安徽 九华山是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分别以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著称,因文殊、观音、普贤、地藏四大菩萨住世成为圣地。

朝圣四大名山,除了烧香磕头的祈福之外,是否了解更深层次的意义?智悲行愿这四种菩萨的表法之智,对我们人生有何帮助?

五台山

-山西 | 忻州-

五台山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是文殊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座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合称“五台”。五台山是华北的海拔最高点。


五台山现存寺院共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农历四月初四文殊菩萨圣诞日、农历十月二十二出家日、腊月二十二文殊菩萨成道日。


每年文殊菩萨诞辰信徒们纷纷以香花灯烛茶果,以及各种名贵的香料浸泡文殊菩萨像,以示对文殊菩萨的尊重和敬仰。


“东台看日出,西台赏明月,南台观山花,北台望雪景,站在中台顶,伸手摸星星”。这几句话生动的描述了五个台顶的绝妙奇景。

文殊菩萨求什么最灵?

文殊菩萨由于“智慧超群,洞悉般若”,因而意味着“大智”。智慧文殊菩萨求学业进步,福慧增长最灵验。


每年4-5月临近高考,很多家长来五台山朝拜文殊菩萨,寺庙也会举行祈福法会,祈求孩子学业进步,智慧如海,金榜题名。

黄庙

说到五台山不得不提黄庙。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汉传佛教)黄庙(藏传佛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黄庙亦称喇嘛庙,属于藏传佛教。菩萨顶寺是传说中的文殊菩萨居住处,为五台山黄庙之首。五台山藏传佛教均属宗喀巴大师创立的格鲁派,信教喇嘛均穿黄衣,戴黄帽,称黄衣僧。


青庙黄庙共一山,和尚喇嘛同颂经"说的便是五台山。五台山所在的山西处于黄土高原,地旱树稀,视野里整整一个是土黄色的世界,可以称为金色世界。五台山也称金五台。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大高峰组成,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普陀山

-浙江 | 舟山-

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位于浙江杭州湾以东莲花洋,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景区包括普陀山、洛迦山、朱家尖,总面积41.95平方公里,其中普陀山本岛12.5平方公里,最高峰佛顶山海拔292米。普陀山既有悠久的佛教文化,又有丰富的海岛风光,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人间第一清静境"。


普陀山大海怀抱,金沙绵亘,景色优美,气候宜人。著名景点如潮音洞、梵音洞、朝阳洞、磐陀石、二龟听法石、百步沙、千步沙、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南海观音、大乘庵等。内外交通便捷,旅游环境良好。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是观音香会、朝圣盛典,海内外香游客摩肩接踵、蜂拥而之。"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观音菩萨由于“悲悯众生,救苦救难”,因而意味着“大悲”。


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当众生遇到任何困难和苦痛, 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就能得到菩萨的救护。观世音菩萨适应众生的要求,对不同的众生,便化现不同的身相,说不同的法门。凡有所求,一心称念菩萨圣号,菩萨即以千眼照见,千手护持,令其离苦得乐,称心如意。

普陀山求什么最灵验?

位于佛顶山慧济禅寺主殿堂左边的“观音堂”,在观音象背后有一尊白玉注生娘娘,据说是全国最灵的送子观音。善财洞也有供奉送子观音,还有与普陀山隔岸相望的洛迦山,最后一处“大觉禅院”内“送子殿”据说求子也很灵验。


每年来普陀山求子、还愿的人络绎不绝,普陀山的香火越来越鼎盛。

大乘庵

说到普陀山不得不提大乘禅院,俗称“福建庙”。


浙江普陀山是离福建最近的寺庙之一,福建庙最早是由福建香客出资捐建,本来是个很不起眼的小庙,后来香客多了,香油钱用来扩建改造寺庙,后改庵为慧济寺分支,前后两重,建筑面积2836.74平方米,庵宇74间,圆通殿供奉观音菩萨,左右为文殊、普贤菩萨,后为卧佛殿,殿内卧佛为佛祖释迦牟尼涅盘像。


观音菩萨的精神引导广大众生利乐有情、庄严国土、圆满人生、成就别人,成就自己。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峨眉山

-四川 | 成都-

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峨眉郡志》云:"云鬘凝翠,鬒黛遥妆,真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也,故名峨眉山。"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峨眉十景


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山佳景概为十景:金顶祥光.象池夜月.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钟。

从晋代开始峨眉山一直为佛教普贤道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文化史。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气象万千,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


普贤菩萨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普贤菩萨,世称为十大愿王,《法华经》指出:只要能虔诚信奉,普贤菩萨将与诸大菩萨一起出现守护此人,使他身心安稳,不受一切烦恼魔障之侵。《普贤延命经记》指出:普贤菩萨具有延命益寿之不可思议的力量。普贤菩萨是理德和大行愿的象征,象征真理。他以智导行,以行证智,解行并进,完成求佛者的志愿,所以又称"大行(heng)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求什么最灵?


普贤菩萨代表实践、实行、慈悲、智慧,是大乘佛教徒在实践菩萨道的榜样,典范,“行愿和理德”的象征。通常又被尊称为大行(heng)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行愿”包括修行与誓愿两方面,普贤菩萨既有广大誓愿又能身体力行去实践,正如事业也是需要修行和誓愿,求事业拜普贤菩萨,保佑您德行天下,心想事成,功德圆满。


普贤菩萨在“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中说到了菩萨要以大悲水饶益众生,满足众生愿望。


从一者礼敬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都体现普贤菩萨度众生的愿力,普贤菩萨无有退转的心更是不可思议。一时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不难,一辈子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就难,而普贤菩萨指导我们正是身无疲惫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贤菩萨的度众特点。


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九华山

-安徽 | 池州-

九华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藏菩萨的道场。

九华山山势雄伟,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作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始终以地藏菩萨为信仰对象,以新罗僧地藏和尚为地藏菩萨的化身来供养,以地藏和尚的苦修为行道榜样,以"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为终极目的。这也是九华山佛教最大的特点。


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形成以后,吸引了四方释子前来游参朝拜和驻锡修道,因此,山上除地藏和尚的旧有灵迹之外,后来又增建了许多寺庵。明、清两代修建者尤多。截止于民国中期以前,全山佛寺(庵)已达150处左右,其中的9处为丛林,它们是:金地藏塔、化城寺、祗园寺、万年禅寺、甘露寺、上禅堂、东岩禅寺、乐善寺和慧居寺等。


120平方公里的九华山风景区内,古刹遍地,千百年来僧众云集,共保存佛像一万余尊,肉身不腐的僧人真身15尊,使得九华山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九华山的胜景,基本全在天台,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天台峰海拔1306米,又称天台正顶,高度仅次于十王峰、七贤峰,因为其风景、人文绝佳,被尊为九华之首。


地藏菩萨被称为大孝第一人,连佛陀都夸赞他,在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就有记载两个小故事,一是婆罗门女救母,二是光目女救母,都是在讲地藏王菩萨因为救母而发下宏大的誓愿。


地藏菩萨求什么最灵?


地藏菩萨不仅大愿,还代表大孝。孝是入大乘的第一个条件,就如净土法门和所有法门里的净业三福,孝为第一。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拜地藏菩萨祈求父母长辈福寿安康,阖家幸福最灵验。


关于“地藏”二字,《地藏十轮经》有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此乃从喻立名。


地藏菩萨之德在一个“忍”字。为了使众生早日得脱地狱之苦,无论多么艰难,都不退失他的愿心,所以说“安忍不动”,如果没有忍辱力是无法胜任的。


地藏菩萨能忍耐一切,无论什么困难都不改初衷,我们学佛读经就是要了解地藏菩萨的精神,才能成就我们的功德。


南无大愿大孝地藏王菩萨!

中国四大名山随印度佛教的传入,自汉朝开始建寺庙、修道场,延续至今。得到政府的历史性保护,确定作为文化文物重点管理单位,并对寺院进行了修葺,现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

推荐阅读


(直接点击下方文字即可查看)

【寺庙设计】重现大唐风华,智慧渤海胜境,宁安市渤海禅寺总体规划

【免费电子书】《缘起论的基本问题》解释自然、社会、人生及各种精神现象的最基本的理论

【寺庙设计】3500平米德鲁安如何做施工队盖寺庙烂尾楼的设计改造

【免费电子书】《明末清初天主教和佛教的护教辩论》

【寺庙设计】北京西山上的千年寺庙——卧佛寺

【免费电子书】《李通玄佛学思想述评》李通玄:每天早晨只食枣十颗、柏叶饼一枚,由此世称枣柏大士

声明:图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2024-03-17 13:54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