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乃节

繁体
娘 乃 节

节日时段 藏历四月十四日到四月十五日盛行地区 拉卜楞寺及附近地区节日来源相传,释迎牟尼于农历四月十五日降生、成道、圆寂,娘乃节正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而举行的节日,甘南信奉藏传佛教的藏民们认为娘乃节是最大的吉日,在这一天做一件善事或念一遍六字真言,等于平常做了百倍善事、念了百倍六字真言。庆祝方式萨噶达哇节在安多藏区称为娘乃节。娘乃在藏语中是闭斋之意。闭斋是枯燥单调的,不能不说是一种苦行。把纪念佛祖的活动取名为娘乃,不言而喻,是僧俗信徒们为了纪念佛祖当年的苦修。在东藏重镇拉卜楞地区,人们把枯燥难熬的娘乃变成了欢乐多彩的节日。僧俗众生以激昂的热情,以歌声笑声,以绚丽斑斓的娱乐活动,在娘乃的日子里表达内心的感激,表现他们今日的幸福和欢乐。拉卜楞地区的娘乃节成了僧俗同庆共乐的节日。下面记录的是娘乃节的风貌:藏历火虎年(公历1988年)农历四月十四日,民主改革前属拉卜楞寺的桑科德哇?桑科(现改为桑科行政村),僧俗举行了多姿多彩的娘乃节活动。农历四月,正是草原上春意盎然、芳草铺绿、鲜花绽放的季节。桑科德哇?桑科行政村的牧民欢度娘乃节的场址就选在大夏河重要支流达恩河北岸。这儿是他们部落世居的牧场。清凌凌的河水,像剔透晶莹的宝石项链,把草原衬托得丰满生辉,又似丝绢软绸,裹得草原妩媚动人,闪金流彩。数不清的雪白帐篷,犹如一树嫣然开放的梨花,一簇簇、一束束地盛开在河畔,与翠绿欲滴的草滩,与远山、青松、苍柏,与飘曳云絮的蓝天,与银带般的达恩河,相映生辉,构成一幅美、独特、优雅的雪域山水画。营地中心,瓦缸粗的白色烟柱伸向天际,黑压压的善男信女们正在煨桑。煨桑台是新砌的,雪白雪白,3尺高的台基有两抱粗,烟囱也有两尺高,就像灶台似的。牧民们往炉膛里填着大把大把的香柏枝、大把大把的新鲜糌粑,还有鲜奶、乳酪、水果、糖果等等素食佳肴,然后虔诚地诵经祈祷,高呼保护神的尊名,请示赐予幸福和平安。海螺呜呜,诵声如涛,桑烟飘动,营地沉浸在庄穆纯净的氛围中。煨罢桑,男人们集会听佛僧讲经,并与僧俗一起颂扬佛祖的功德。这一重要仪式在一顶大帐篷里举行。这是专门举行佛事的法帐,是一顶雍荣华丽、宽大敞亮的帐篷,有排球场大,能容纳几百人就坐。帐檐缀有红黄蓝三色布,风一吹犹如经幡飘动。帐壁是寿字图案和八宝吉祥剪贴画。帐顶中央镶嵌如意宝珠,象征着这座帐篷是佛真活动的场所。帐内上席佛龛前摆三溜酥油供灯,映照出挂在帐杆上的唐卡佛像。供灯前有三溜清凌凌的盛在铜碗中的净水,辉映出唐卡的桔红丝绒底色,平添了几分神秘、庄重。最中央的唐卡是佛祖释迦牟尼。台桌大的这幅唐卡,全用丝绒、锦缎、软绸缀粘缝连而成,按色彩、线条、图案分别剪贴。正中的释迦牟尼佛祖盘膝莲花座上,前庭放光,两颊丰满,慈眉凝蔼,眼含睿智,背有金晕,一副大智大福的神态。这是一组本生图。佛祖肖像的上下四角,用象征主义的手法,把佛祖苦难的遭遇、事业的坎坷、创立佛教的艰难,以及传经讲学的波折,还有功德圆满的正果,全缩印在方尺之内。佛祖唐卡的两侧,是两幅较小的唐卡。其中一张是藏族历史上因弘扬佛法,而留芳百世的三大法王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热巴巾。藏族僧俗世世代代供奉他们三位,恐怕不仅仅是因他们推崇佛教的缘故,更重要的或许是因为他们为藏族的形成和发展,为雪域文化的兴旺繁荣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另一幅则是释迦牟尼十六弟子,即罗汉们的群像。这些罗汉们,即使在佛祖面前,也毫不拘束,毫不畏缩,一个个神姿潇洒自如,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显示出一种自由舒畅的氛围和亲密无间的师徒关系。大帐篷里里外外挤满了人,里面是专意诵经的高僧们,还有老汉、男人们,帐外黑压压的都是妇女。帐内帐外,每个人都神色虔诚,双膝跪地,专注凝听。祈祷气氛肃穆凝重。身着袈裟的僧人们坐在佛像两侧,神情庄重地诵念经文。法铃、法鼓时夹杂其间,发出节奏有序、悦耳清爽的音响。这一切与闪烁摇曳的酥油供灯、粼粼放光的净水铜碗,构成一幅神圣、纯净、奇特的图画,把僧俗众生带进一种高尚的境地。祈祷仪式时间不长,大约半个多小时就散了。接下来是午餐。傍河的土坎下,齐溜溜10个新开挖的牛头粗的灶眼,缕缕蓝烟冒处,是排了3溜的30口大锅。有的是乌沉沉的生铁锅,有的是锃亮的钢精锅,有的是油光光的黄铜锅。生铁锅里煮的是蕨麻(又名人参果),喷出醉人的香气,红殷殷犹如玛瑙堆砌,一颗颗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钢精锅里是沸滚的奶茶,飘着芬芳,沁人心脾。黄铜中是冒尖的白米饭,一缕缕清香直扑鼻根。紧挨灶台是一项宽大的黑牛毛帐篷。南角摊开的牛毛褐毯上,堆着山般高的蒸馍。据介绍,每个蒸馍是由二斤二两面粉揉和,顶端切开成瓣,看去像怒开的莲花。帐中心是一排打酥油的木桶,有贴胸高、一抱粗。桶沿上,新酿的酸奶高高涨起,快要溢出,表皮凝结了一层厚厚的乳油。帐房的西头,则是三四十盆摞成塔形的白花花的新磨糌粑。紧挨盆子,又是一溜长条木,巴掌大的酥油片切得齐齐整整,一片紧贴一片,油晶晶、黄灿灿,一片少说也有二两。原来,这儿是营地的灶房,备办的食品全是素食和奶制品。在闭斋纪念佛祖的日子里,为什么要备办这么丰盛的食品呢?而且大多热气腾腾,似要马上受用?原来,安多地区的娘乃节共两天,头天上午诵经祈祷,中午吃顿饱饭。这一顿饱饭你可以悠哉悠哉放开肚皮吃,只要屁股不挪离原位置,哪怕吃两三个时辰也不会有人责怪。(这自然是指闭斋而言。每个人都可视自已的身体状态、劳作轻重而自愿选择闭斋否,没有任何人强迫你的。)饭后是自由活动。人们拥向草地开展文体竞赛来娱乐,欢度节日。第二天,闭斋者全天缄口不语,不能吃不能喝,或去丛林草坡幽静之处休息,或在家闭门不出,或三三两两去寺院燃香煨桑,转锅拉(即转寺院,表示内心的供养祈祷)、念麻乃(六字真经),一直到第三天晨曦微露,才解除斋戒,可以喝茶进食了。这么多高蛋白的乳制品,这么多数量的各种素食,究竟是集体凑集的,还是富家大户施舍的?答案是这样:娘乃节的一切费用开支不是谁施舍的,而是从全村的福利基金中开支,不足部分则村中联户轮流负担。过去,一般是四户负责。这些年生活好了,市面上东西又多,家家都争着为全村娘乃节贡献钱物,以表虔诚,同时,也算积善积德普度众生,联户轮流负担的现象越来越少了。吃罢斋饭,约是午后两点钟了。穿红着绿的少男少女们来到了滩中央的芳草地上。一年四季,游牧为业,他们难得这样一次次欢聚娱乐的机会,怎会让它随意溜走呢?一时整个草原变成了花的海洋。红的腰带、绿的彩衣、蛋青的长袍、镶缀着红黄绿三色的裙边,衬出了姑娘们修长、丰满的躯体。而那五色的辫梢、红黄玛瑙项链、铮亮的银牌奶钩,又使姑娘们似六月的金芝灿烂艳丽,娇美万分。小伙子们同样打扮得英俊、潇洒、朝气勃勃。银镂的嘎鸟(胸前吊坠的佛龛)晃来摇去,嵌有珊瑚柄、刻有银龙纹的藏刀在腰际斜插,咖啡色、紫红色的马裤呢长袍,还有灯芯绒、直贡呢的,豹皮领子镶得巴掌大,漆皮马靴擦得锃亮,束得紧紧的红、黄、紫腰带,映衬着一张张红润透亮的脸膛、一副副强健壮实的体魄。场地中央是天然的舞台。牧人们按自己的爱好,自行形成了一个个娱乐中心。一条长长的白毛绳在蓝天绿地间闪曳晃摆,两位妙龄少年在表演耍绳。摆抖绳子的是两位少妇,仿佛要故意考一考两位姑娘的功底似的,她俩忽尔把绳条晃得像闪电掠空、惊雷疾走,忽尔又把绳条旋得龙舞鹏翔、变化不定。而两位姑娘却泰然自如,如鱼得水似的越跳越有兴头。她俩忽尔像穿云透雾的紫燕冲天飞起,忽尔又像云雀敛翅顾盼,忽尔合掌为礼、四肢贴地,相互礼拜致敬,忽尔又侧目相嗔,互对脊背,各走东西,忽尔凑首比赛拣骨牌,看谁拣得快、拣得多、花样巧,忽尔又繁多缤纷的花样令人眼花缭乱,也博得一阵又一阵的喝彩。接着又是自告奋勇的一对,她们的技艺同样精湛迷人,同样博得一阵又一阵的喝彩声。另一边,小伙们正在进行大象拔河竞技,藏语叫朗钦察西合(即大象清扫卫生之意)。体魄健壮、血气方刚的一上场就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而骨骼强劲、老练沉稳的则以守为攻,步步为营,慢慢消耗对方的气力。势均力敌的对手往往要对持好长时间,方能见个高低。一轮下来,双方热气蒸腾,浑身水亮,一个个筋疲力尽,直喘粗气。营地西北角,几顶簸箕型的白毡帽在不停地晃动,忽尔凑成了八瓣莲花,忽尔又分成数朵雪片,忽尔静谧得像进了幽谷,忽尔又爆发出激烈的声浪。原来,一伙过花甲的老人正在下藏棋。藏棋历时悠久,形式独特,是棋国的一株奇葩,有周久(六格棋)、子儿久(挤棋),还有加吾久(争王位)、纳卓年由浪久(上天入地)等等,既有普通类那变化万端、意趣横生的特点,又有自己独特的斗法和技巧。两人对奕,白子黑子,阵线分明,章法灵活,诱打堵截、排枪连击、群炮轰鸣,双方各施心计、暗设机关,棋局险象丛生、难分难解,方尺之地,展示智慧过天的天赋,令观者咂嘴赞叹,不胜钦佩。夕阳西下,草地上一层淡淡金辉,赛马会在拉加啰的激昂呼声中宣告结束。而这时,在拉卜楞寺门前拉卜楞寺原属13庄的少妇、姑娘们盛装艳服,正排着方队,唱着悦耳动听的麻乃歌,以自然村为单位,一队一队地从寺院山门前翩翩飘过,飘过大街。拉卜楞寺周围13庄娘乃节集会,大致和桑科一样。活动以焚香、转经、诵六字真经为主,较少文体竞赛。拉卜楞地区娘乃节的第一天是高潮,第二天则是神圣的闭斋日子。煨桑 农历四月,正是草原上春意盎然、芳草铺绿、鲜花绽放的季节。桑科德哇?桑科行政村的牧民欢度娘乃节的场址就选在大夏河重要支流达恩河北岸。讲经 这是专门举行佛事的法帐,是一顶雍荣华丽、宽大敞亮的帐篷,有排球场大,能容纳几百人就坐。帐檐缀有红黄蓝三色布,风一吹犹如经幡飘动。闭斋 生铁锅里煮的是人参果,喷出醉人的香气,红殷殷犹如玛瑙堆砌,一颗颗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钢精锅里是沸滚的奶茶,飘着芬芳,沁人心脾。

2024-03-17 13:54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