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缘何这座寺庙香火最旺、有求必应

繁体

山西省太原市东北约200公里,是巍巍太行山的北端,列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便位于此处。《大唐神州感通录》曾这样描述:“代州东南,有五台山者,古称神仙之宅也。山方五百里,势极崇峻。上有五台,其顶不生草木。松柏茂林,森于谷底。其山极寒,南号清凉山,山下有清凉府。经中明说,文殊将五百仙人住清凉雪山,即斯地也”。自东汉永平年间,天竺高僧迩叶摩腾、竺法兰在洛阳建成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后来到五台山建寺起,到唐代全盛时期,五台山先后建成寺庙300多座。加之历朝帝王对五台山敕建扶植,高僧辈出,佛法弘博。所以,五台山以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成为举世瞩目的佛教圣地和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其所在的五台古陆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海洋的升迁陆地之一。五台山五峰分据五方耸立如佛手指天,五顶平坦如台连绵环抱呈莲花状,中台位于佛手掌心,以台怀镇为中心建有一百多座大大小小的寺庙。五台山是般若化身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每当金色的晨辉洒向大地,山中所有的庙宇金光闪烁,金碧辉煌,故被信徒称之为金五台和金色的世界。

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声名显赫,五台山古名清凉山,而佛祖释迦牟尼曾说:东方有国,名曰震旦,其土有山,号曰清凉。于是这座东方圣山2000多年来香火不断,悠久的历史和神奇的传说,造就了五台山佛学昌盛、生生不息的一方佛法世界。

《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写道:我灭度后,于南赡部洲(大地)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国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因此,五台山不仅以佛陀的无上慧根指引吸引着广大信徒,其数千年博大精深的佛学渊源,梵境灵台的清凉妙境同样吸引着历代王侯将相、名流雅士、贩夫走卒前来拜谒。

五台山周长250公里,总面积2837平方公里。截止2018年底,五台山有寺庙禅院86处,其中多为历代封建王朝敕建寺院。而这其中香火最旺、最为灵验的寺庙,据说就是五台山大白塔侧的五爷庙。

坐北朝南的五爷庙创建于明代,本来叫做万佛阁,是大白塔所在塔院寺的属庙,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重修后的遗存。民国年间重修时,增建了殿外前庭,总面积约2040平方米。因敬奉五龙王,人们称之为五爷庙。

五爷庙是五台山众多寺庙中香火最最旺盛、朝拜最最火爆的地方,没有之一。因为五爷庙是求财的庙宇,而且是“有求必应”!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求财!有求必应!求财!有求必应!求财!有求必应!五爷庙前地势开阔,当年是清朝历代皇帝朝台寝宴的行宫,俗称“皇城”。“皇城”与五爷庙之间的广场,终年涌动着数万虔心礼佛祈福者。

创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的万佛阁坐东向西,三檐歇山顶,分上下两层。殿内供文殊、观音、普贤三位菩萨,二层楼上正中悬有明代所铸铜钟一口,重约3500公斤。殿内和楼上左、右、后三面墙壁都立有木制佛龛,供有万余尊三寸高的泥塑贴金小佛像,故名万佛阁。

传说当年五台山地区酷热难耐,为了给人间带来清凉,文殊菩萨从东海龙王那里借来清凉石让五台山变得风调雨顺、清爽宜人,但是龙王的五个儿子却失去了行云布雨的宝贝,于是赶来大闹五台山并将五座山峰削为平台,文殊菩萨施展法力收服五龙令其分镇五峰造福五台,此后人们感念五龙的恩德建此庙加以供奉。

这座大名鼎鼎的五龙王殿,初建于清代,据说到了公元1917年,五爷在同一天夜里,给塔院寺方丈和当地甲长托了一个内容相同的梦:重建殿宇,重镀金身。否则,五爷震怒,降灾四方。 于是人们赶紧将原寺卷棚顶改建为重檐歇山顶,殿前再加一个套殿,算是增加殿宇规模 ;并在柱础、栏额、雀顶、斗拱、檐角、拱眼等地方,均用龙凤、麒麟、花鸟、人物等图案镂空雕刻、彩绘描金,所以才有眼前这般富丽堂皇。

传说龙王第五子名叫圣衍,素有慈悲之心,在感知观音菩萨欲往南海弘法利生的宏愿后,不畏千难万险,自愿追随观音菩萨救度南海众生并为观世音菩萨永镇南海,护佑九州风调雨顺。圣衍的系列善行,感动了如来佛祖,亲封他为“天下第一财神”,并赐予圣衍应化五身的法力和神通法器“聚宝盆”,自此圣衍有求必应,应之必灵,人们尊称为“龙五爷财神”。

五龙王殿内主要供奉俗称五爷的金脸五龙王,因为五爷易怒,人们便为他的黑脸镀金使其温和友爱。殿内五龙王居于正中,左侧为大龙王、二龙王、龙母,右侧为雨司、三龙王、四龙王。殿内还悬挂各种牌匾,都写着有求必应四个大字!既然五龙王是天下第一财神,又是有求必应,因此庙里庙外前来祈财祈福的信众特别多,据说每天清晨和初一十五最灵验,那个时候的场面更是壮观。

五爷庙前庭别致庄严,虽然限于地形面积规模较小。但是过庭两侧均置放有半副銮驾:龙头杖、三尘两刃刀、飞龙两刃刀、青龙偃月刀、飞龙刀、朝天镫、提镂枪、万字枪、荷包大枪、丈八蛇矛、竹节金笊篱、云棒、莲座荷风锤、平字禅仗、莲座禅仗等。要知道,銮驾是古代礼仪制度中的最高规格,只有皇帝巡游时才用以烘托隆重威严的气氛。在五爷庙里摆放銮驾,恐怕全国也绝无仅有。

人们来五台山朝圣,其实大多是冲着五爷庙有求必应这块金字招牌去上香求财的。殿外门庭若市,无数善男信女都在虔诚的跪拜祈祷(现在禁止烧香),据称许愿灵验者必须重回本处还愿,所以殿内的四壁挂满了还愿的铜匾。

五爷庙身后大白塔始建于元朝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传说释迦牟尼佛灭度后,肉身炼就八万四千枚舍利,阿育王用黄金七宝铸成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广布于大千世界。五台山独得其一,藏于大白塔地宫之中。大白塔由尼泊尔巨匠阿尼哥设计建造,高75米,周长83米,在红墙碧瓦的寺庙群中卓然独立,蔚为壮观,堪称五台山的地理坐标。

而位于大白塔身后稍远处的灵鹫峰菩萨顶,更是传说中文殊菩萨的道场和居住处,故又名真容院、大文殊寺,是清朝康熙、乾隆帝朝拜五台山的行宫,因而被列为五台山黄庙之首。康熙御题的“灵峰圣境”金字匾额悬于菩萨顶108级台阶终点处的牌楼,彰显着寺庙的尊贵地位和皇家威仪。

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游览五台山,如果时间和体力不够,那么有个最佳方法,就是直上黛螺顶(乘索道或骑马或徒步)。黛螺顶曾名大螺顶,乾隆十五年改为现名沿续至今。传说乾隆皇帝数次朝拜五台山均受天气阻碍未达成五峰均拜之愿,于是五台山主持绞尽脑汁将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顶,也就有了"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


往期推荐

一组雪后的五台山美景,美的不太像人间!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冬季五台山......

此生必看一次的美景就在五台山!你看过了吗?


三连一下,月圆团圆事事圆。
2024-03-17 13:54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