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细细地品味,有时候眼泪都会流下来的……

繁体

    净旻法师,俗姓杨,生于1968年,浙江舟山定海人。1990年腊月初八,于普陀山普济寺依悟公上人披剃,法名传照、字净旻。次年,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一诚长老座下受具足戒。

    1993年毕业于普陀山佛学院天台宗进修班,专攻天台学。1994年创编《台宗三字经》六十颂。2000年承嗣香港观宗寺觉光长老法脉,为传持天台教观第四十七世。2010年发起重兴宋代台宗祖庭——天台山螺溪传教院。2018年12月14日,入住螺溪传教院。现任浙江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台州市佛协副会长、天台山佛协副会长、天台山螺溪传教院住持。

精要

《华严经》讲到“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有报恩者”,报佛之恩以说法最为第一,所以一定要转大法轮。

慈悲开示

    我十岁开始学佛,十七岁开始讲法,当时的听众是清一色的老太太,连老头子都找不到,所以挺孤单的,就那么一个小男孩,周边围的全部都是老太太。有一次我妈妈跟踪我,跟踪我之后就进去看,就说好像你们年纪大了信信佛挺好,我儿子还这么年轻,不要带他。然后老太太说,有没搞错,是你儿子在带我们。所以我印象很深刻。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学佛的人更加年轻化、知识化。这也说明现在虽然是末法时代,但是有正法的景象,这么多年轻的、优秀的、高学历的人会信仰三宝。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在做些什么?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这是我们对释迦牟尼佛一生的总结。

    那么阿弥陀佛现在干什么呢?《阿弥陀经》也已经告诉我们了——今现在说法。所以我们总说学佛、学佛,那学佛什么呢?就是要学佛说法。

    《华严经》讲到,“假使顶戴恒沙劫,身为幢座遍三千”,你把佛顶在头顶,把身体布施为幢座,请佛在上面坐卧,这算是报恩了吧?这不算报恩。“若不说法度众生,毕竟无有报恩者”,报佛之恩以说法最为第一,所以一定要转大法轮。

    然而能登座说法的人毕竟有限,那我们就做辅助工作嘛,我们发心办网站,布置讲坛,出钱流通法宝,供养、劝请弘法的法师,这种种增上缘都是在说法。所以说法除了音声说法,还有无声说法,都是说法。

    我们这个世间最重要的就是教育,有三种教育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

    首先是家庭教育。我们来到人间,爸爸妈妈教我们,爷爷奶奶教我们,乃至哥哥姐姐教我们,凡是身边的亲人,看着我们长大,于点点滴滴中教育我们,这种淳朴的教育就叫家庭教育。

    其次就是校院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到博士后的这个教育过程,我们称之为院校教育。那就严谨了,有深度了,有次第了。过去时间短暂一点,我们叫十年寒窗,现在何止十年。这是第二个层面的教育。

    最后是社会教育。大学毕业了,博士学位也拿到了,难道我们的学业就结束了吗?远远没有结束。接下来我们会进入一个更加大的课堂——社会教育,这是个大熔炉,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在社会大学的这个学堂里。

    所以这是世间的三种教育:家庭教育,院校教育,社会教育。

    但是现在一般也就停留在这三个层面,那我们能不能给这三个层面的教育做一个升华,升华到圣贤教育的层面?有些人终其一生没有经历过圣贤教育。而在圣贤教育中最圆满的就是我们的无上正等正觉,也叫大圆满觉。

   所以“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你去细细地品味这四句话,有时候眼泪都会流下来的。

DEN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2024-03-17 13:54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