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日介绍
斋字的意思是戒其心、身、口也,人在斋戒时要心无妄念,身无妄行,口无妄言,不饮酒不食肉是因为饮酒食肉使人神志不清明,不仅仅是因食肉要杀生的缘故。佛教所谓吃素,是指不食荤腥。荤指五种有辛味的蔬菜,即葱、韭菜、大蒜(包括蒜苔)、薤(俗名小蒜)、兴渠(已知洋葱)等。此五种荤菜食之气味难闻,护法远离;同时,生食增瞋恚,熟食多淫欲,障碍修道。腥是指禽、兽、畜、水族等众生之肉(亦包括蛋),皆带有腥膻之味,食之与众生结怨,障碍平等心、慈悲心。所以,上述两类荤腥之物,均不应食,故曰吃素。初学佛的在家佛弟子,虽然不能立断荤腥,但可循序渐进,逐渐断掉。暂时,可一天吃一顿素餐,或一个月吃几天素餐,或一年吃几个月的素餐等等,待机缘成熟,即可全部断掉。上述吃素的时间按排,称之为斋期。佛教常见的斋期(斋戒日)有:诸佛菩萨圣诞日(农历)、十斋日、六斋日、观音斋。早 斋:(每天)早晨一餐吃素。朔望斋:(每月)初一日、十五日。月 斋:(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六 斋:
(每月)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廿三日、廿九日、三十日(月小从廿八日起)。十 斋:
(每月)初一日、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廿三日、廿四日、廿八日、廿九日、三十日(月小从廿七日起)。观音斋:
(正月)初八日,(二月)初七日、初九日、十九日,(三月)初三日、初六日、十三日,(四月)廿二日,(五月)初三日、十七日,(六月)十六日、十八日、十九日、廿三日,(七月)十三日,(八月)十六日,(九月)十九日、廿三日,(十月)初二日,(十一月)十九日、廿四日,(十二月)廿五日。
二月、六月、九月,由初一到十九日都要吃素,据说二月十九是观音诞日,六月是菩萨渡海,俗传那天必然会落雨,九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在大香山成道之期,这说法大约是来自民间流传的香山宝卷,一般善女人都奉行不渝。
十斋日(地藏斋日)十个行持八斋戒的好日子,即每月之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据地藏经说,以上十日是诸罪结集定其轻重的日子,若人能在此十斋日对着佛菩萨的圣像读诵地藏一遍,则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由来 教语。谓每月持斋素食并禁止屠宰的十天。《地藏经如来赞叹品》:复次 普广 ,若未来世众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能於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徧,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 唐 高祖 《禁行刑屠杀诏》: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及每月十斋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杀。亦省作 十斋 。 唐 白居易 《春日闲居》诗之一:今日非十斋,庖童馈鱼肉。《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老身年五十一岁了,又奉十斋,怎敢说谎? 清 汪价 《三侬赘人广自序》:近日士大夫,皆以奉十斋、打叶子为名流雅尚。概述 初一日此日四天王太子下降。按行人间。比校善恶。若念定光佛名号。则灭一切罪。增一切福。(四天王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也。)初八日此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按临人间。观察善恶。若念药师琉璃光佛中号。则灭一切罪。增一切福。(梵语摩醯首罗。华言大自在。)十四日此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按临人间。观察善恶。若念贤劫千佛名号。则灭一切恶。生一切善。(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贤者。劫名。谓此劫中多贤人也。)十五日此日四天王太子下降。按临人间。观察善恶。若念阿弥陀佛名号。则灭生死罪。得寂灭乐。(梵语阿弥陀。华言无量寿。)十八日此日四天王太子使者下降。观察人间。比校善恶。若念地藏菩萨名号。则灭除罪业。增延福寿。二十三日此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按察人间。比校善恶。若念大势至菩萨名号。则增长福利。灭除罪。二十四日此日四天王太子下降。按行八间。观察善恶。若念卢舍那佛名号。则灭烦恼罪。得智慧乐。(梵语卢舍那。华言净满。)二十九日此日摩醯首罗天王下降。亲临人间。比校善恶。若念药王菩萨名号。则灭一切恶。生一切善。三十日此日四天王使者下降。按行人间。观察善恶。若念释迦牟尼佛名号。则增长福利。成就菩提。(梵语菩。华言道)。
佛教徒对十斋日的态度经过了由拒斥到吸收的过程;在统治者推行十斋日,以及民众修习实践的压力下,十斋日在盛唐、至少是中唐时期已进入佛教经典,至少在中唐时期已被信奉者归之于佛教;佛教徒对十斋日的改造使其反而取代了道教十斋日,在民众信仰生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目前将敦煌遗书中的十斋日统称为《地藏菩萨十斋日》是不恰当的,后者乃《地藏菩萨本愿经》吸收十斋日所产生的结果,而它的称谓,似也应以写本中用得较多的《地藏菩萨经十斋日》为准。日期 十斋日(即于每月初一、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等十日受持斋戒。《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如来赞叹品〉云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是诸日等诸罪结集定其轻重。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能于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遍,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当此居家若长若幼,现在未来百千岁中永离恶趣。
依《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所述,于此十斋日依次供养定光如来(一日)、药师如来(八日)、贤劫千佛(十四日)、阿弥陀如来(十五日)、地藏菩萨(十八日)、大势至菩萨(二十三日)、观世音菩萨(二十四日)、毗卢遮那如来(二十八日)、药王菩萨(二十九日)、释迦如来(三十日),则能除病延年,命终得生佛国。中国自唐末以来即行此法,如《佛祖统纪》卷三十三云(大正49320c)︰每月十斋日持佛菩萨号,乞福灭罪。又,近时所行的十斋日本尊,略有更动,即改十四日贤劫千佛为普贤菩萨,十八日地藏菩萨改为观世音菩萨,二十四日观世音菩萨改为地藏菩萨。此外,安置十斋佛的堂宇,称作十斋堂。做法
佛门当中讲的十斋日,出自地藏经。亡人过世作七,也是出自地藏经。可知,地藏经里所说的,对我们日常生活讲得很多,而且都非常重要,这是这个法门以及地藏菩萨利益众生具体的事实。
什么叫斋?斋是斋心,就是清净心的意思。斋与素食没有关系。斋是过中不食,不能讲过午不食,因为午时指十一点至一点,斋是过了日中不能再吃。在家同修守八关斋戒,着重在斋,斋是修清净心。人要保养身体,身体好才能精进修行。我们明白这个事实真相,十斋日修定,食物的需要量就减少,摄取的养分仍然足够。若妄念多,去学持午,那是自讨苦吃,因为每天消耗多,补充不足,结果就生病,把身体搞坏。有的人持午,把三餐饭的分量在一餐里吃完,不用几天就得胃病,这是不知如何养生。佛法最重视的是养生,它的生活方式、饮食起居是最高明的养生之道,真正会达到长寿,达到不老不病。可惜我们疏忽,不懂得它的精神用意之所在。素食在今天被医学证明,确实有好处。所以,外国素食餐厅一年比一年多,外国人吃素是为了健康。学佛人吃素,身体必定健康;如果身体不健康,是妄念太多。所有疾病的根源是妄想,妄念少,病则容易好。心是主宰,心理健康则身体的健康很容易得到。外国没有农历,不容易修十斋日,我告诉外国的同修,每星期修星期六、星期日两天的斋,不一定选固定的日子。只要一个月中有几天修清净心,对于养生、修行,有很大的帮助。这才是十斋日真正的用意所在。功德注:以阴历为准一 善恶童子下界 念南无定光如来(1000遍) 不涂刀枪地狱 持斋除罪四十劫八 太子下界 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1000遍) 不涂粪屎地狱 持斋除罪三十劫十四 察命伺录下界 念南无贤劫千佛(1000遍) 不涂镬汤地狱 持斋除罪一千劫十五 五道大将军下界 念南无阿弥陀佛(1000遍) 不堕寒冰地狱 持斋除罪二百劫十八 阎罗王下界 念南无观世音菩萨(1000遍) 不堕剑树地狱 持斋除罪九十劫二十三 天大将军下界 念南无卢舍那佛(1000遍) 不堕饿鬼地狱 持斋除罪一千劫二十四 太山府君下界 念南无地藏王菩萨(1000遍) 不堕斩斫地狱 持斋除罪一千劫二十八日帝释下界 念南无阿弥陀佛(1000遍) 不堕铁锯地狱 持斋除罪九十劫二十九日四天王下界 念南无药王药上菩萨(1000遍) 不堕硐磨地狱 持斋除罪七千劫三十日 梵天王下界 念南无释迦牟尼佛(1000遍) 不堕灰河地狱 持斋除罪八千劫
六斋日据《佛学大辞典》上卷 六六〇页上关于六斋日的解释,每月(阴历)初八、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这六天称为六斋日。这六天里,中午十二点一过就停止进食,所以称为斋日。据说,世界最初形成时就有此方法,后来释迦牟尼佛让大众在此六天受持八戒,于是形成六个八戒斋日。具体因由详见以下经论:
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摩诃般若经》记载六斋日诸天众会,佛对须菩提说:如是,如是!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六斋日月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十五日、三十日在诸天众前说是般若波罗蜜义,是善男子、善女人得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思议不可称量福德。
宋凉州沙门智严共宝云译《佛说四天王经》中记载:佛告诸弟子:斋日责心慎身守口。诸天斋日伺人善恶。须弥山上即第二忉利天。天帝名因。福德巍巍典主四天。四天神王即因四镇王也。各理一方。常以月八日。遣使者下案行天下。伺察帝王臣民龙鬼蜎蜚蚑行蠕动之类心念口言身行善恶。十四日遣太子下。十五日四天王自下。二十三日使者复下。二十九日太子复下。三十日四王复自下。
鸠摩罗什法师翻译的《大智度论》上记载:何以故。六斋日受八戒修福德。答曰。是日恶鬼逐人欲夺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圣人。教人持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是时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为斋。後佛出世教语之言。汝当一日一夜如诸佛持八戒,过中不食。是功德将人至涅槃。如四天王经中佛说。月六斋日使者太子及四天王。自下观察众生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少者便上忉利以启帝释。帝释诸天心皆不悦言。阿修罗种多诸天种少。若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多者。诸天帝释心皆欢喜说言。增益天众减损阿修罗。是时释提婆那民见诸天欢喜。说此偈言:六日神足月,受持清净戒,是人寿终後,功德必如我。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不应说如是偈。所以者何。释提桓因三衰三毒未除。云何妄言持一日戒功德福报必得如我。若受持此戒必应如佛。是则实说。诸大尊天欢喜因缘故。得福增多。复次此六斋日。恶鬼害人恼乱一切。若所在丘聚郡县国邑。有持斋受戒行善人者。以此因缘恶鬼远去。住处安隐。以是故六日持斋受戒得福增多。问曰。何以故诸恶鬼神辈。以此六日恼害於人。答曰。天地本起经说。劫初成时有异梵天王子。诸鬼神父。修梵志苦行。满天上十二岁。於此六日。割肉出血以著火中。以是故诸恶鬼神。於此六日辄有势力。
中阿含卷十四大天林经、增一阿含经卷十六等,举出每月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此六日为六斋日,惟不以断食等苦行为旨,而 强调忏悔、清净等精神。于此六日必集僧众诵呗说戒经,使比丘安住于净戒中以长养善法;在家二众亦须于六斋日持守八戒而增长善法。又杂阿含经卷五十、长阿含 经卷二十忉利天品等,于六斋日外,另举出每年正月、五月、九月等三长斋月之说。在家的善男信女,于一日 一夜,能够修持斋戒,就可关闭诸恶趣门。 关于「六斋日」的由来,,《大智度论》中提到:每逢六斋日时,有众多恶鬼神于此六日伺机害人,夺取性命,或使人得疾病,乃至凶恶衰败之事,让人不得安稳 吉祥。所以在过去久远劫时就有圣人曾慈悲教示众生:在这六天当中,受持过午不食之斋法,并修善作福,就可以避除凶衰厄难。在当时只有持斋,而未有受持八条 净戒。所谓「斋」就是在过正午之后,不再进食一切食物;至释迦牟尼佛时代,佛才教示诸弟子:大众当于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条净戒,且应同过去诸佛一样,过午 不食,仗此清净持戒的功德,将来能证涅盘,得出世的果报。
为何仅仅一日一夜持受八关斋戒,即能得到如此殊胜的出世功德呢?《优 婆塞戒经》言:若有人以四大宝藏中所有的七宝用做布施,其人所得功德不如有人一日一夜受持八戒。此受戒功德,能除五逆罪,其余一切罪皆悉消灭,能得无量果 报至上之乐。《涅盘经》中记载:过去在波罗奈国有一位屠儿,名叫广额,日积月累宰杀羊只无数。一日,适逢舍利弗尊者出外托钵,广额见舍利弗尊者威严庠序, 心生欢喜并恭敬供养,尊者即为他开示法要,并授八关斋戒,经一日一夜。广额由于受持净戒的功德果报,命终之后,得生天上为北方天王毗沙门的太子。屠儿重大 之杀业,犹可仗此一日一夜持斋功德而得灭除!由此可知,受持一日一夜八关斋戒,功德果报实不可思议。
《四天王经》中载:每月农 历初八,四大天王会派遣部众巡行人间,观察世人是否孝顺父母,敬顺沙门,斋戒布施,救济穷乏等行诸善事,然后将巡视结果向四天王报告;十四日,由四大天王 的太子到人间巡视;十五日,则是天王亲自巡视,上至帝王,下至臣民,乃至龙鬼、蜎飞蛟行蠕动之类,一切有情众生身口意所行之善恶;下半月的二十三日及每月 的最后两天,亦如上半月般从天王的部众、太子、及天王依序至人间视察。最后四天王再将巡察结果,上报予忉利天的天王释提桓因。如果这六天中,世间的众生少 行布施、持戒、孝顺父母,且不修善持斋,唯造恶业,帝释诸天听闻天王的回禀,则感到忧戚不悦,因世人行恶,则阿修罗道的亲眷愈来愈多,而诸天的亲眷愈来愈 少;反之,世人多能慈孝父母,尊敬师长,恭敬三宝,并修六度,持八戒斋,则帝释诸天皆心生欢喜,因诸天眷属愈加增益,而阿修罗的眷属日益减损。诸天皆欢喜 赞叹世人行善,所以能令世人福德增多。佛陀更教示弟子们说:若能受持此戒,其未来功德果报,更能如佛一样,得究竟解脱。又此六斋日中,诸多恶鬼恼害众生, 所在的聚落、郡县、国城,如果有持斋受戒的善人,以此持斋戒的清净功德,恶鬼因而远离,所有一切住虚皆能安隐。
此六日为四天王 巡视人间善恶之日,也是恶鬼伺机害人之日,所以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互为消长,若为善者就能迅速消灾增福,而造恶者则受因果报应之苦。了解因果的道理,在这 六天当中就要修一些善法;如同社会上研究法律的人,因为了解法律,依律而行,就能趋吉避凶,修行学佛也是如此,在每月的六斋日能受持八关斋戒,并且精勤修 习一切善法,就能增福延寿;进一步达到天天行善,乃至时时刻刻都是善念、正念,如此则二六时中就能时时吉祥、处处吉祥。同时受持六斋日,也能为自己播下出 世解脱的因,将来就能得出世解脱的果。
2024-03-17 13:54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