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寺院住持和400多位癌症患者的“生死之交” | 真实故事

繁体

每一个繁华都市的背面,都有一个阳光无法抵达的世界。

“我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变成这个世界的一员”

“那天晚上,我推开了14楼的窗户,我想所有的一切都不会再经历了”

  ……

有着孩童般的面庞和纯净的声音、手握念珠的水卫三讲述着自己成为癌病患者的过往。

水卫三,某知名媒体的编辑,也是广州大佛寺癌症康复营的第二期学员。从年轻编辑到成为癌症病人,从打开14楼的窗户想跳下去到勇敢生存下来,这种强烈的挣扎,如今已经无法从她平静的脸上透视出来。

据统计,中国每天有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患者,癌症患者所承受的身心痛苦,是健康人所无法想象和体会到的。

作为慈悲为怀的出家人,面对癌症的高发和病人的痛苦,广州大佛寺住持耀智法师说,众生的苦就是我们的苦,所以,我们乐意帮助癌症患者这个人群,来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这便是大佛寺癌症康复营创办的缘起。为此,耀智法师联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的康景轩教授团队,创立癌症康复营。

2016年,广州大佛寺首期癌症康复营开营

从2016至今,大佛寺癌症康复营已经连续举办12期,400多位学员受益。

在这里,义工们见到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学员们建立了深厚的情缘,这些情谊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很多癌症患者,一生中只有一次癌症康复营的遇见。

癌症康复营每期两周,成本三十多万元,学员不需要支付分文。

癌症康复营第十期学员董哲说:

来这里之前,我在想天上不会掉馅饼,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免费吃住,请的都是顶尖的大师,我一看那些大师,我觉得不可能,背后一定是有商业的东西在里面。但来了没三天就打消了我的这个念头,我发现他们做的太多事情,我就像幼儿园的宝宝一样,记忆中我妈妈都没有给到我这么周到这么细心的照顾。还有耀智大和尚,他的睿智,他们给到我的东西,我能用心感觉得到,没有任何私念,我为我之前那一闪的念头感到特别羞愧。

在大佛寺癌症康复营,每一位学员都会得到最好的照顾。无论是抽检、化验、营养餐、营养素,还是礼请专家学者、高僧大德前来授课,耀智法师做出了很多努力。

凤凰网佛教对话耀智法师

耀智法师说,“运动治疗是癌症康复营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美国医学界近20多年来一直推动的。中国的传统运动,以少林寺为代表的内养功很具代表性,所以,要邀请德建禅师加入进来。”

德建禅师是少林寺曹洞宗第31代弟子、少林寺永化堂第19代禅武医传人,是位隐居多年的高僧,他传承的禅武医非常神奇。为此,耀智法师特地爬上一千多米高的嵩山禅院,邀请德建禅师下山。

 德建禅师在纪录片中分享这段受邀下山经历

耀智法师的这种慈悲,感动了很多知名度很高的老师。

除了德建禅师,佛光山副主持、南华大学副校长慧开法师,佛光山宗委、江苏省鉴真图书馆总执行长慧宽法师,曹山宝积寺住持、2016世界佛教卓越领袖奖获得者养立法师,美国庄严寺方丈、巴利佛教博士法曜法师,上海癌症康复俱乐部会长袁正平,中国科学院院士、神经解剖学专家苏国辉,生命教育专家、台湾南华大学教授纪洁芳,四川大学教师、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尹立,国内著名消化科专家、肿瘤治疗专家徐克成,心理学博士、澳门城市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导师申荷永,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龚隽,历史学博士、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副院长何方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宣方,哈尔滨工程大学心理学系博士姚晶宏等也加入到大佛寺癌症康复营导师团队。

在耀智法师的努力下,癌症康复营将佛学与科学结合,融合东西方文化,开启了全新的疗愈方式。

导师授课(大佛寺纪录片截图)

导师授课(大佛寺纪录片截图)

耀智法师引进了以西方心理学为主导的心理支援义工团,有非常专业的心理专家团队和心理学技术,为癌症康复营学员服务,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无论信仰西方文化还是崇拜东方文化,他们都能全方位为学员们解决心理问题。

耀智法师说,从佛教的疾病观或者中国中医的传统来讲,身体与心理是联动的,是互动的。身心都要健康,不能偏重哪一方面。

大佛寺特设了沙盘室,用沙盘游戏,从心理层面帮助患者。

除了科学知识,耀智法师还引入了书法课、绘画课、插花课、音乐课、茶艺课等等。水卫三来到这里,一下子就被这些几千年历史的东方文化传承所吸引。她发现,重病的生命,原来也可以活得很好看。

死亡教育,在康复营里是一个重要课题。学员们从东方的传统思想里,重新认识死亡。

“我们比任何人都要更接近死亡,我们中的有些人已经与死亡同行。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真正活出价值和意义?如何既能苟延残喘,又能拥有尊严?”

耀智法师通过佛法,帮患者自信抗癌,超越生命。

2018年,广州大佛寺举办普觉论坛“生命教育之终极关怀”高端交流大会,耀智法师在大会上发言

佛教认为生命是延续的,不仅仅是这一世。佛教的因果观,把人生的重点放在未来。

水卫三参加大佛寺忏悔和禅坐的修行后说:“康复营的大多数学员是为了寻找奇迹而接近宗教的,然而宗教的世界比我们之前短短人生所熟知的世界壮阔浩瀚许多,从我进入康复营开始,我在这条路上跌跌撞撞,但是奇怪的是无比欢喜的感觉竟从那个时候开始,慢慢进入了我的生命。”

很多人受耀智法师慈善思想的影响,人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80多岁的熊奶奶,进入癌症康复训练后,接受了传统文化思想生死观的洗礼,对癌症治疗和康复的想法,有很大的转变。她说,进入训练营后最大的转变就是心理的调解。如今她已与癌症并存了24年。送走了正常往生的老伴,依然能吃能睡,活得好好的,像个孩子般乐呵呵的,仿佛和健康人没什么不同。她说,心平静了,病就好了一半。

熊奶奶,她没有宗教信仰,但看到耀智法师这个大家长,心里感觉有了依靠,她说:耀智大和尚身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光明,让人感到信心满满。

不信佛的熊奶奶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希望。她觉得,她的生命还可以绽放。

虽然年事已高,又身患癌症,但她受到耀智法师慈悲为怀的影响,执意加入义工团队,用实际行动来奉献他人。就这样,熊奶奶的生命,在简简单单的遇见里改变了方向。

佛教发展到现代,在西方文化的席卷潮流下,东西方文化融合并行,才能让更多人通过慈善的光芒,得到佛法的利益。耀智法师倍感欣慰之余,也感觉肩上的责任更加沉重了。

耀智法师会和康景轩教授一起分析往届学员的康复数据,以确定康复营是否需要调整课程。

耀智法师和康景轩教授(大佛寺纪录片截图)

据统计,癌症一年内复发率高达90%,三年内出现复发的概率为55%,而超过5年,复发率将下降到10%。因此,只要癌症病人度过5年生死关,在日后的生活上不过于劳累,情绪上不受严重打击,一般来说,癌症就不再容易复发,在临床上也就算是被治愈了。

从第二期癌症康复营结营后的两年多时间里,熊奶奶和水卫三,身体状况和心态一直处于稳定状态,比两年前初进康复营时强大很多,这也影响着正在度过第一个5年的如秀。

如秀参加完第五期癌症康复营后,经历第一个5年生死大关,她一直用抄经来度过这段重要的时期。她觉得,真的是佛菩萨的慈悲指引,康复营的课程的设计和设置,对癌症病人三大核心理念的教育和培训,感觉自己的身心灵有一种重塑的感觉。

参加康复训练营的学员和义工个个都有太多话要说。

癌症康复营第十期学员龚锐说:

儿子三次打电话,说有这么一件事情。我自己是教师,而且是带博士的教师,我自己都是博导,还需要去听吗?可当我一跨进大佛寺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一个安详的、清净的、能给予人力量的地方。

癌症康复营第七期学员陈赞明说:

我觉得在大佛寺,有两件事对我的推动是最大的,一个是康式的饮食体系欧米加3,是立竿见影的,另一个就是佛学让我的身心得到安顿,更加坚实地迈向稳定的康复。

癌症康复营第十期学员伍姣娥说:

到这儿来以后,我觉得什么都放下了,我没有那么焦虑,我很轻松,我很享受,我很感恩。

水卫三说:

安宁的大佛寺,变成了我们共同的家,我不再孤身一人,你不再孤身一人,我们不惧现在,不惧未来,不惧癌症,不惧死亡......

因信菩萨住世间,能将苦海化福田

祈愿所有有情远离一切苦厄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写在最后:

耀智法师希望癌症康复营能办得越来越好。为此,他在“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节”中,特意筹办了“都市佛教中国化的探索与实践-生命与医疗对话”。

正如耀智法师所说:“明白了生死观,才能观照我们生命的本质,才能究竟的明白生死问题。”

这是一场有关生命的对话,对话嘉宾包含静波法师、耀智法师、徐梅教授、尹立教授、申荷永教授等著名法师、学者、医生。

这场对话的时间是2020年12月19日,凤凰网佛教总编辑崔明晨受邀主持这场对话,凤凰网佛教也将全程直播这场有关生命的对话。

这场对话现公开征集问题,如果你有关于生命、关于生死的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2024-03-17 13:54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