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设计】从寺庙格局看华严寺
看懂中国寺庙布局
才懂华严寺有多牛
逛景点、进寺庙,你是不是常常发现寺庙里都有山门、大雄宝殿?对!中国的寺庙一直按照严格的规制进行布局。何不从咱大同的华严寺走起,看懂寺庙布局,当你再一次走进任何一个地方的寺庙,就会轻车熟路,尽情品赏。
中国寺庙一般是坐北朝南,而大同华严寺是个例外——坐西朝东!这与契丹族信鬼拜日、以东为上的宗教信仰和居住习俗有关。辽朝统治者契丹民族原是内蒙辽河上游的游牧部落,进入中原后受汉族地区政治文化的影响,接受了佛教。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辽代统治者大力推祟佛教,修建寺庙。
华严寺始建于辽,辽代佛教华严宗盛行,道宗亦曾亲撰《华严经随品赞》十卷,故在云中(即云中郡,今大同雁北一带)特建华严禅寺。
因寺内曾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当时还具有辽皇室祖庙性质。辽保大二年(1122年),寺内部分建筑毁于兵火,后重建,至元代初年仍不失为云中巨刹。明宣德、景泰年间大事重修,补塑佛像,勃然中兴。
明中叶以后分上下两寺,各开山门,自成格局。清初寺院复遭摧折,几经修缮,成今日之规模。现上下二寺虽连为一体,但仍各以一主殿为中心。上华严寺以大雄宝殿为主殿,下华严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主殿。
所以,看华严寺布局,可以从两个轴线来看。
中国寺庙一般顺次为庙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毗(pí)卢殿或藏经楼(阁)、住持室等。
大同华严寺上寺的轴线顺次为山门(即天王殿),左右配钟楼和鼓楼;普光明殿,左右配弥陀殿和药师殿;大雄宝殿,左右配普贤阁和文殊阁;千手观音殿。
▲上寺平面图
下寺的轴线顺次为观音殿、罗汉堂、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藏珍阁、僧舎院。
▲下寺平面图
■ 山门
也叫做庙门、三门,因为以前的寺庙多建于山上,并列三扇门,中间为佛门,两边各一小扇门,东为无相门,西为无作门。
■ 钟、鼓楼
进庙门之后,有钟、鼓二楼。左(东)为钟楼,右(西)为鼓楼。所谓“晨钟暮鼓”就是晚上先敲钟,以鼓响应;黄昏则先伐鼓,以钟响应。
钟楼悬有洪钟。有的寺院钟下供奉地藏(zàng)菩萨,道明为其左胁侍,闵公为其右胁(xié)侍(shì)。
鼓楼置有大鼓。有的寺院供有伽(qié)蓝神关羽,关平为其左胁侍,周仓为其右胁侍。
■ 天王殿
较大的寺庙都有天王殿。进寺庙门之后,两旁的钟楼、鼓楼和天王殿组成寺庙的第一重院落。
天王殿有三个主要元素: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驮菩萨。
■ 大雄宝殿
寺庙中间主体建筑。
大雄宝殿在整座寺院的中心修建,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中心。
▲雄伟的华严寺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前大院正中摆放着一个大宝鼎,刻有该寺寺名。其北则摆放有燃喷鼻供佛的大喷鼻炉。
殿前各有旗杆一对,旗杆顶部各有一个幡斗,有的还设一对雕龙柱或一对小巧塔。
殿内佛像前张挂着很多经幡、欢门及各类法器,使大雄宝殿显得肃静庄严,令人寂然起敬。
普通殿堂为三开间,大雄宝殿则为九五开间,似乎意味着帝王的“九五之尊”。
■ 大殿东西两侧配殿
伽蓝殿:位于主殿之东,供奉守护伽蓝土地。“伽蓝”是“僧伽蓝”的略称,意为“众园”、“僧院”,即寺院。此殿中间是波斯匿王,左为只多太子,右为给孤独长者。波斯匿王原是舍卫国王,后皈依佛教,为佛教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后两位最先施造了只园精舍,供佛陀和弟子们居住。
祖师殿:殿内正中为来华的禅宗初祖达摩,左为其五传弟子慧能,右为慧能的三传弟子并建立了丛林制度的百丈怀海。有的左侧供创建禅林的马祖道一。
■ 四堂
指法堂、照堂、经堂与课堂。一些大型寺院都有法堂和照堂,置于大雄宝殿之后。
法堂:为禅门演说佛法的中央。
照堂:在法堂之后,两堂实际上为一座修建物的前后两个局部,前者为法堂,后者为照堂。这里也是寺庙治理人员如首座向和尚发布音讯、处置事务之所。
课堂:亦位于大雄宝殿之后。课堂也是讲说佛经的中央。
经堂:为藏(zàng)经之堂和僧众念佛之所。
■ 四台
指乐台、拜台、高台、戒台四大台。皆为高台。四台称号分歧,功用亦有重合。普通寺院只会建其中一种,而兼其他几种功用。
戒台:普通称戒坛,古印度叫“曼陀罗”,中文译为“坛”。坛建在寺院边较高处,台子也较高,为僧众受戒之所。汉式寺院的坛场则建在寺院内空阔之处。
乐台与拜台:乐台俗称“月台”,又称“拜台”,是寺中在佛前举办宗教典礼时,用来吹奏释教音乐的场所。一般建在大雄宝殿之前,其高度与大雄宝殿的须弥座相平。
高台:在寺院独立处建台,一般在丈二。台上建合院房舍或一组殿宇,是寺内极其尊贵处。主要用来供奉寺内主要佛像。
■ 罗汉堂
罗汉是释迦摩尼的弟子,男性僧人。又名阿罗汉,意译为“杀贼”、“不生”等,为明智应礼之人。佛教有的寺院设有罗汉堂,有的还单独建有罗汉院。
■ 禅房
又称禅屋、禅居、禅堂。一般在寺院的后部或方丈室附近,修禅人居住之所。
■ 监院、方丈院
方丈院是监院或方丈的正寝之所。一般在寺院的后部单独建一处房屋或院落,作为寺院住持的住所。
■ 大斋堂
众僧人就食处称之为“大斋堂”。
■ 藏经楼
有名的寺院大都建有藏(zàng)经阁,位置在佛寺最后一个院落,常为一座两三层的阁楼,作为储藏(cáng)佛经之用。
华严寺的藏经楼即薄伽教藏殿。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 碑楼、碑亭、亭台
碑楼是寺院用来安放大型石碑的楼阁,有的千年古刹还把历代石碑包括已废毁的寺庙内石碑集中在一起,形成碑林;
碑亭一般建在寺庙前院或后院两侧,左右各一;
亭台则供香客和游人休息。
▲2005年前华严寺分上寺、下寺
以上所述寺院殿堂布局及佛像供奉情况,为一般正规的寺院采用,但也略有不同。至于小型寺院,则可因地而异,各具风格。
现在让我们借助飞行航拍,像一只鸟儿一样从空中俯看华严寺:
来源:大同华严寺景区
推荐阅读
(直接点击下方文字即可查看)
【寺庙设计】释迦牟尼佛传奇的一生
【免费电子书】《太虚之唯识学研究》——智顗佛教哲学述评
【寺庙设计】谁设计了故宫?
【免费电子书】《摩诃止观》之圆顿义:佛教的般若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寺庙设计】寺、庙、庵、殿、堂、院、宫、观、祠的详细区别
【免费电子书】《中国佛教学术论典:宋代禅宗史论》汉魏两晋禅学研究
声明:图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