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十月十六 法忍禅师圆寂日
释法忍,俗姓郭,名本心,出家后法名法忍。以其曾在南京句容的赤山结茅,四方学僧景从,故咸尊称赤山老人。他是直隶宣化(后来的察哈尔者宣化县)人,清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年)生。
赤山老人,是清末宗门四大尊宿之一,相传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常州天宁寺冶开和尚的威仪第一,宝华山圣祖和尚的戒行第一,金山寺大定和尚的禅定第一,而赤山的法忍禅师智慧第一,是当时极受尊崇的四位禅师。
法忍幼读私塾,从小喜欢拜佛,二十岁时,投本地朝阳寺,礼明月和尚剃度出家。初在寺中,师父不给他读经,只命他在田中工作,稍有懈怠,辄遭棒喝,这样历时六年而无怨无怠。一日,无意在寺中的残书中发现了《般若经》一卷,他反覆读诵,心有感受,后来听别的僧侣诵《法华经》,至〈学无学品〉,恍然有悟,于是立志出外参学。同治八年,时年二十六岁,到北京西域寺,从通悟律师受具足戒,并以直缀一件,换得了一部《法华经》,昼夜读诵,在经中洞见诸佛出世本怀,深入法华三昧。后来遇到镇江金山寺的常净和尚,互相讨论宗乘,有旧时相识之感。
同治十一年,到镇江金山寺,任西单参头五年,守禁语戒,不与人说话。后来大定和尚任金山寺住持,任法忍为首座。光绪年间,他到陕西的终南山结茅潜修。当时在终南山结茅的,还有觉朗、冶开、体安、法性诸师。他在山中修习禅定,往往入定数日,犹如一弹指。光绪十一年,虚云和尚于朝礼五台山后,也到终南山结茅,与法忍、冶开等相伴了两年余。时,法忍的茅蓬在老虎窝,冶开的茅蓬在拴龙桩,法性住在湘子洞,而虚云和觉朗、体安同住大茅蓬。
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年),虚云下山越秦岭,经子五谷往四川。翌年,法忍也下山返回南方,他途经南京句容赤山,喜其地幽静,就在山中结茅住下来。这时他的名望已经很高,四方衲子,闻风而来,随他参学。到了茅蓬容纳不下,不得不从事扩充,他亲率来学僧侣,伐木结宇,叠石为墙,这样就建成了般若寺。光绪十六年秋天,虚云和尚云游到赤山,就住下来帮他修般若寺,在山上过了冬,第二天春天始下山他去。
法忍在赤山,领众禅耕,他力行百丈清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尝教导门人说:诸方浩浩说禅说教,赤山只抬石锄土,设有问西来意,便于锄一柄觅生活。所以,来山从他修行的僧侣,修的是头陀苦行。山中每年打七,一大锅饭,饿了就吃,吃了就入座,无不尽力参究,日夜精进猛勇。这样下来,道风远播,从学者更多,像月霞、会泉等名师,都到赤山从他参究过。
他虽然是宗门大德,传如来拈花之旨,但博通众经,深契如来一代时教。每于参禅之余,为大众讲解大乘要义。他于《楞严经》和《唯识论》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他曾多次到湖北的归元寺,为众开讲《楞严经》、《法华经》,受到听众的欢迎。
光绪三十一年(一九〇五年),他在山中讲《观楞伽笔记》,讲毕未久得病。一日当众流泪,许多从学者都在身边,问他何故伤感?法忍说:我伤感座下无人。众人说:我们都在这里,怎会没有人呢?法忍说:这许多皆非我期待的人。众人问他可有什么遗言?法忍说偈曰:
世间好语佛说尽,何需老僧重说法?
我死不生西方去,一念兜率回娑婆。
说完偈,他又嘱咐众人:我死之后,不要念佛,只要念《心经》。于是就在当晚九时圆寂。是时为光绪三十一年(一九〇五年)农历的十月十六日。世寿六十有二,僧腊四十有三。
据说他圆寂的次日早晨,南京城内的许多弟子,都看到他在街上行走,有人问他:师父这么早,到那里去?他回答:有事,有事。就这么走了。到了这天午后,般若寺的弟子赶到南京,通报老人已于昨晚圆寂,城内许多弟子不信,说:我们早上还看到他呢。
老人不留著作,不记一语,但当时天下禅和子,莫不争先恐后从老人参究,求得他一句半偈的开示,就受用不尽。
2024-03-17 13:54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