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萝卜能下气,难道我都白补了?

繁体


上次写了一篇解析“冬吃萝卜夏吃姜”的文章,告诉大家只要胃中有积滞,或者要预防胃中发生积滞,不管一年四季,都可以吃萝卜。萝卜的美食有很多,比如萝卜炖肉、酱萝卜、萝卜饺子等等。有些朋友在品味美食的同时,又提了一些疑问:听说萝卜能下气,我还能进补吗?人参和萝卜能在一起吃吗?正在吃中药,能不能吃萝卜?这里再次跟大家澄清,进补的时候,吃人参的时候,喝中药的时候,都可以吃萝卜。有些说法以讹传讹,缺乏依据,只要我们认真分析,都可以揭穿它。


萝卜下的气,和我们补的气,是一回事吗?

我们吃人参、黄芪、以及食物所补的气,是正气,补气的目的是让精力更旺盛,抗病能力更强,脾胃的消化功能更强等。但萝卜下的气是什么气呢?这个就很有意思了,主要指的是我们消化道里的污浊之气。


脾胃运化功能的特点,可以用升清降浊来理解,饮食经过脾胃的运化,大致变成两个相反的方向,一个是有用的东西,叫做水谷精微,这些精微物质被输送到全身,变成有用的气血,我们才能精力充沛,耳聪目明,这个方向叫升清气。另一个是无用的东西,叫做糟粕,会沿着从胃、肠道往下走,变成大便排出体外,这个方向叫降浊气。


升清和降浊是同步进行的,互相依存,没有顺利的降浊,就不会正常的升清。如果肚子胀,消化不良,大便不畅,还谈什么精力旺盛,耳聪目明呢?萝卜能降浊气,也是间接的帮助脾胃升清气,用大白话说就是促进胃肠排空,促进消化吸收。


所以说,吃萝卜不影响进补,甚至说,如果我们的胃肠中有积滞,或者说进补的食物不容易消化,吃点萝卜反而对补气大有帮助。脾胃正常的运化是所有进补的前提,萝卜下气的意思就是帮助脾胃正常运化,说它影响补气,这锅不能让萝卜背。


作用相反的物品,一定不能一起吃吗?

其实,说萝卜影响补益效果的,是来源于一种机械的思维。这种思维简单的认为,如果需要补益,吃的东西必须都是补益的,如果要祛火,吃的药物和食物都必须是祛火的!这其实缺乏基本的中医用药常识。药性相反的药物在一起应用,在中医处方中极为普遍,这个搭配叫做“反佐”,就是通过一种反方向的制约,防止一种力量过强或产生副作用。如果用的好,这种搭配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比如说,著名方剂桂枝汤,是用于表虚感冒的。体质不太好,感冒了,还容易出汗。既要发汗驱散邪气,还不能发汗太多,防止津液损伤过多,方子里面桂枝是发汗的,但是白芍是敛汗的,这叫做“发散中寓敛汗之意,固表中有微汗之道”。


著名的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熟地黄、山药、山萸肉是补益滋阴的,但是它们容易助湿,所以又加了茯苓、泽泻、牡丹皮来渗湿浊,清虚热。前三味药偏补,后三味药偏泻,俗称“三补三泻”,以补为主,以泻为辅,最终还是为了更好的补。


以上两个方子这么牛,就牛在它合理的运用了反佐配伍。有补益作用的药物或食物,它的缺点就是容易滞气,壅滞脾胃,搭配下气的萝卜,这也是反佐的实际应用。


萝卜和人参不能共用,缺乏文献依据

萝卜和人参不能共用的说法,可能是来源于近代某些文献萝卜子(萝卜的种子,即莱菔子)和人参不能共用的说法。但是,即使是“萝卜子和人参不能共用”这一说法,依然是站不住脚的,历代名医名著没有明确支持这一说法的,反对这一说法的却有不少。


比如,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萝卜子平气之有余,非损气之不足,实制人参以平其气,非判人参以伤气也”。清代陈士铎在引用李时珍以上文字的同时,还说 “人参得萝卜子,其功更神”。人参和萝卜共用,明末清初名医傅青主说“以人参陪萝卜,治倒饱中满与气虚,食不消化等病”。


无论是李时珍,还是陈士铎、傅青主,他们的观点都认为用萝卜子或萝卜制约人参的壅滞、胀满等副作用,而不是削弱它的补益作用。


笔者查阅了最权威的《中国药典》(2015版、2020版),在人参、莱菔子两味中药的详情页中,都没有二者不能共用的内容。所以,无论是中医师,还是中医小白们,都不必再为此纠结。


生萝卜和熟萝卜

生萝卜和熟萝卜两者性能有差异。李时珍说它“生食升气,熟食降气”。生萝卜有明显的辛味,有升散之行,如果想用它来清肺止咳,或者祛风宣肺,可以吃生萝卜或饮萝卜汁,我们之前的文章也介绍过用麦芽糖腌萝卜取汁用的方法。


为了防止寒凉伤脾,可以适当加热,但不必熟烂。因为有升散之性,有耗伤正气的弊端,所以生萝卜不适合长期大量食用。从生鲜到熟烂的加工过程中,萝卜的药性也从凉性逐渐变为平性,甚至温性。熟萝卜擅长下气,还有一定的补益作用,可以作为日常食物。明代名医王孟英评价熟萝卜说“百病皆宜,四季有之,可充粮食”。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有趣的古代方便面,叫做“守山粮”,就是用熟萝卜制成的。加工起来也容易:

守山粮

萝卜蒸熟,捣成泥;糯米蒸饭,捣如糊,二物等分合捣均匀,放进模子,脱成砖坯,自然风干,摞起来,可以用来筑墙,愈久愈坚,不蛀不烂。遇到兵荒马乱的年月,米缸见底的时候,可以从墙上凿下一块砖来,扔锅里熬粥喝。此物贵能防守,所以叫守山粮。

萝卜的种类很多,通常我们说的是白萝卜,白皮白瓤。还有红皮白瓤的,青皮青瓤的,青皮红瓤的,都跟白萝卜性味大同小异,大家在食用的时候可以细细品味其中的差别。胡萝卜是另外一种植物,有补益作用,但是下气作用较弱,跟白萝卜不能相提并论。

近期导读:

孩子的病总是好了又犯,怎么才能彻底根治?
牛小牛的中医之旅—第22集《少年岐伯》
少接触电子屏幕就能保护视力?你想的太简单了!

特别提示

因公众平台规则改变,请在阅读后点击“在看”,方便下一次及时推送

微信号|miaoshou-lianhua

妙中优品|牛妈小铺

2024-03-17 13:54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