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玛节
达玛节是西藏江孜地区藏族独具风格的传统节目。据说第一个达玛节,是为庆祝江孜宗山的白居寺和八角塔落成而举行的跑马射箭比赛,沿袭至今。藏历四月十日至二十八日,是后藏江孜人民传统的节日 达玛节,藏语意为跑马射箭。届时江孜藏族便聚集在宗山脚下,进行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表演和体育比赛,欢度达玛节,一般庆祝活动要持续一周时间。
在一年一度的达玛(即意为跑马射箭)节上,西藏江孜农民骑着马表演古代武士舞。
达玛节是一个独具藏族特色,拥有6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达玛节期间,除进行群众文艺演出外,还将进行赛马、赛牦牛和跑马射箭、足球、篮球、拔河等比赛活动,上万名江孜农牧民和城镇居民参加了此次达玛节活动。藏历四月十日至二十八日,是后藏江孜人民传统的节日 达玛节,藏语意为跑马射箭。最初流行在江孜,现在许多地方举行,但仍以江孜为最。过去江孜达玛节于每年藏历4月19日左右举行。有赛马、比试骑术、角力等活动,但主要是搞展佛、跳神、祭祀等宗教活动。现在的达玛节时间多在农闲的6月份举行。届时,农牧民着节日盛装,喜气洋洋,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节日内容有赛马、赛牦牛、射箭、足球、篮球、拔河、负重、民兵实弹射击、专业和群众性文艺演出等活动。赛马的少男,骑着不配鞍的打扮漂亮的剽悍骏马,策马扬鞭,风驰电掣,争雄斗胆,展现英姿,看后使人叫绝。同时还要进行物资交流,从各地来的国营、集体、个体商户以及农牧民,把大量商品投放市场,进行出售和交换,到处一派繁忙景象,已真正起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作用。
历史传说
相传它开始于江孜地区,据说江孜法王绕丹贡桑帕的祖父帕巴白桑布,是萨迦王朝的内务大臣,又是江孜法王,在群众中颇有威望。帕巴白去世后,他的弟子每年做祭祀,以示纪念。后因战乱、祭祀中断。
至藏历火鼠年(公历1408年)绕丹贡桑帕任江孜法王,遵其父贡桑帕的遗嘱,恢复祭祀。这一年藏历四月十日至四月二十七日,绕丹贡桑帕为其祖父念经祭祀,直到二十八日,开始进行娱乐活动。内容主要是展佛轴画,跳神等活动、除此之外,还有角力、跑马,抱石头等娱乐活动。这些活动,全由法王的部下、兵丁、佣人承办。从这一年开始,固定这段时间为每年一度的祭祀盛典节日。到了扎西绕丹帕(公元1447年)统辖江孜的时候,娱乐活动更为丰富,除上述内容外,还增加了比赛跑马射箭。于是正式形成了江孜的达玛节。
十七世纪中叶,五世达赖进一步加强了政教合一的统治制度,统辖全藏后、藏政府统一委派僧俗官员管理各地宗溪,江孜达玛节也由西藏地方政府委派僧俗官员二人主持这一节日活动,其-是江孜宗本,其二是白居寺总管。这一时期,参加跑马射箭比赛的人员与马匹,由江孜地区三家最大的贵族摊派。这时的宗教活动只是象征性地进行一下,主要进行大规模的跑马射箭比赛,活动由一天变成三天。第一天,简单举行宗教仪式,然后检查验证马匹,烙上印记,不准再换;第二天跑马比赛;第三天,射箭。三天比赛完毕,还要进行三至四天郊宴活动。
国家民俗
6百年历史的江孜达玛节入选国家民俗节,拥有600多年历史的西藏江孜县达玛节,江孜县达玛节前不久入选国家级民俗节。江孜县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年楚河上游,是全国农业百强县、著名的英雄古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闻名世界的卡垫之乡。达玛藏语意思为跑马射箭。如今江孜县达玛节推陈出新,在继续保留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同时,不断丰富内涵,形式更加多样,规格、档次一年比一年高。江孜达玛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民俗文化之一。
当地群众将达玛节视为夏日里休息娱乐的节日。在达玛节开幕现场上,来自江孜县各地上万名群众前来观看藏戏、赛马等文体表演。据当地藏族群众介绍,只要观看赛马比赛,这一匹匹呼啸而过的骏马能把自己一年的厄运晦气全部带走。达玛节最初流行在江孜,现在许多地方举行,但仍以江孜最为盛行,在每年的7月20日举行。届时农牧民穿着节日盛装,喜气洋洋,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节日内容有赛马、赛牦牛、射箭、足球、篮球、拔河、负重、民兵实弹射击、专业和群众性文艺演出、物资交流等活动。
江孜达玛
江孜达玛节是江孜县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相传萨迦法王时期,江孜法王帕巴桑布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死后在每年的祭祀日子里都要举行很多活动,延续下来就形成了今天的江孜达玛节。
达玛节定于每年藏历6月14日20日举行。为期一周主要活动有民间文艺演出、赛马、赛牦牛、跑马骑射赛和抱石头赛等民间传统比赛,主赛场设在江孜县体育场。体育场成了帐篷的海洋,比赛间隙,来自各乡镇的藏族群众身穿鲜艳的民族服装,搭起了五颜六色的太阳伞和帐篷,男女老少席地而坐,喝着酥油茶,吃着小点心,过起欢乐的林卡,类似郊游。体育场入口处道路两旁和场外空坪上,临时支起一个紧挨一个的摊位,有卖农具的、化妆品的、小吃的、饮料的、服装的、手工艺品的,还有在帐篷内打麻将、打藏牌、掷筛子的,这场面和武夷山柴头会很相似。达玛节为探亲访友,增进友情,交流信息,促进商品流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西藏每年都有很多传统民族节日,如藏历新年、望果节、雪顿节、沐浴节、赛马会等。自治区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些民间传统节日都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可是国际反华势力和达赖集团却大肆鼓吹西藏传统文化灭绝论。藏族传统文化不但没有灭绝,而且随着西藏经济建设的发展,将得到更好地保护并更加弘扬光大。
江孜传统
像征着力量与勇悍的达玛节是西藏江孜一带民间的传统节日,达玛,藏语为跑马射箭的意思,传说起源于1408年,始于江孜法王绕丹贡桑为纪念其德高望重的祖父而举行的祭祀活动,期间除举行一系列宗教活动, 还举行跑马、角力、举石等娱乐活动。1447年,扎西绕丹帕统治江孜时,又增加了赛马射箭等竞技娱乐项目,节日形式从此基本固定下来并一直延续至今。过去达玛节于每年藏历4月19日左右举行,现在达玛节时间多在农闲的7月20日举行,一般持续一周左右。江孜达马节在继续保留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的同时,不断推陈出新,使节日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规格档次一年比一年高。
时至今日,江孜达马节已成为日喀则地区乃至全区较重要的民俗文化节之一。江孜达马节除了传统的文艺表演、体育比赛、物资交流等活动外,江孜县委、县政府为了满足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需求,特地从拉萨邀请了西藏马术队,为广大群众进行了精彩的马术表演。所以这次的江孜之旅,最想的还是亲眼目睹并感受一下这个传闻中的藏族传统节日。估计开幕式上也会有我们汉人所熟悉的领导讲话,后来也印证了果真是如此。入口悬挂的条幅使用的是藏汉双语,上方处彩旗飘舞,五彩的经幡煞是壮观。围着中心操场的场地里席地坐满了前来参加达玛节的藏族人,他们多是举家前来,带着奶酪、糌粑等干粮,背着一桶桶的酥油茶来看达玛节。还有的更是厉害,在主会场的外围搭了帐篷,这些远道而来的藏族家庭就吃住在会场里,看上去更像是全家来度假。
达玛见闻
江孜达玛节上,藏民族在自古以来耳熟能详的传统体育项目中,用欢歌笑语达到了自己的健身目的。据担任了20多年江孜达玛节总裁判的琼达介绍,达玛节虽然以赛马为主,但牦牛赛跑、抱石头、押加等娱乐性、参与性强的传统体育比赛,也一直是该节日的保留项目。赛马节牦牛凑热闹江孜县热龙乡的罗杰今年第三次牵着自己心爱的牦牛参赛。临比赛还有一个小时,他的妻子正在用特地从家里带来的萝卜喂牦牛。她说,平时牦牛吃青草,萝卜是一种特殊的犒劳。对于参赛,罗杰有一种平和的心态。一边邀请采访的记者骑上他的牦牛照相,一边笑着说,乡里平时农闲,大家都喜欢把各家的牦牛牵出来比试比试。在达玛节前,大家更是事先赛赛牦牛,跑得最快的代表乡里参赛。但大家都说:关键就是让我们乡最漂亮的牦牛亮亮相。
一声枪响,第一小组的6头牦牛势如破竹般冲出起跑线,骑手们口中呼喊,挥动鞭子,呼啸着冲向百米外的终点。比起草原上的骏马,牦牛的速度要慢些,但经过主人们的调教,各个不甘示弱。不过牦牛终归要倔些,这不也不知哪家的牦牛临到终点,却偏偏耍起了牛脾气,让背上的骑手急得火烧屁股,硬是在激烈的赛牛场上演了一出闲庭信步。经过几轮较量,江孜县纳如乡选送的牦牛获得牦牛赛冠军。乡里特地选了10余名美女靓男,吹着喇叭,达玛节跳着藏舞,走在队列前面,为早已用哈达鲜花装扮起来的英雄牦牛开道。
抱石头比赛变成扛石头抱石头比赛源于西藏古代,规则很简单,以选手抱着重量不菲的石头行走的距离远近为决胜标准。此次选手们挑战的石头有100多公斤重。为了增加难度,选择的比赛用石头呈椭圆形,石面光滑。这项运动不仅需要有强劲的手抓握能力,还需要双腿、腹部的协同能力,可以使形体健美、肌肉线条分明。好多年了,大家抱的一直是这同一块石头,琼达说。去年一个体育专业的观光客人看了比赛不禁感慨道:面对这样一块没有任何抓手的石头,恐怕专业举重运动员也会望石兴叹。最后一个登场的土登来自藏北草原,他身材魁梧,但参加抱石头比赛已有近10年的历史,不过在江孜达玛节上一显身手还是头一遭。他不慌不忙地走上场时,人们不自禁地喊着他的名字,为他加油。此前的选手多半屈着身子、用大腿托着石头的一部分向前慢慢移动。但见土登把石头一下子抱在胸前,大家还没转过神儿,100多公斤重的石头已经被他扛在了肩头,接着就是一路小跑。跑道旁围观群众们一边惊呼,一边自觉地为他让出一条路来。本来只要踱几步路就会做出裁决的裁判官,这会儿也是拖着手中的皮尺,跟在后面跑。93米!裁判大声喊出土登的成绩。江孜达玛节抱着石头小跑的比赛,历史纪录是34米。土登的新纪录,简直有点离谱。
2024-03-17 13:54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