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讲闻正法》
第二章《讲闻正法》
起初的发心行为
就像我们的导师、大慈大悲、善巧方便的佛陀亲口所讲:“认真谛听,铭记于心,我当为汝宣说。”你们也要善加调整听法的行为来倾听。
所听闻的法是:现在我们师徒都要深深思维:难得的宝贵人身已经得到,难遇的善知识已经遇到,尤其是更难值遇的正法,以及正法的精要金刚乘,已经值遇。此时,务必要脚踏实地修行真实的教言,不要虚度暇满人身。
假设我们现在所依赖的这个身体,没有使暇满人身具有实义,那么后世必将随业风所牵而流转。一旦生于三恶趣等处,那时纵然佛菩萨们想救也救不了,以自己的业力所感,连善趣的名字都听不到。所以,现在大家一开始就要通过“暇满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这四种厌世心来调伏自相续。正如寂天菩萨所说:“暇满人身极难得,既得能办人生利,倘若今生利未办,后世怎得此圆满?”
传法前后的行为
讲闻正法的这一功德,是世俗善法中无与伦比的。在讲闻的开头,对上师及本尊顶礼必不可缺。而且在讲考等场合中,最好也先念顶礼句。有关顶礼句的必要等,一般在许多论典注释中都很明显。特别是就我而言,在传法开头,为了表示自己是佛陀的随行者以及随念佛恩,会顶礼无等能仁王佛陀。佛的随行者有很多,为了表示自己是邬金第二大佛莲花生大士的传承弟子,会顶礼莲花生大士。莲师的众多随行者中,为了表示自己是秘密心滴大传人全知龙钦巴的随学者,会顶礼全知上师无垢光尊者。无垢光尊者的随行者也有许多,其中,为了表示密意传承证悟融入我相续、甚深窍诀密要赐予我心间的是唯一部主全知麦彭仁波切,会对上师仁波切顶礼。
或者,可观待近传加持的次第作顶礼:如今我们的佛教教主,唯一是大恩导师释迦牟尼佛。他所授记称叹、密意传承的首要传人,是莲花生大士。莲花生大士佛父佛母亲自摄受、最密心滴的传人,唯是全知上师。得到全知上师无垢光尊者意传证悟中最主要的一位,就是上师麦彭仁波切。我的相续中,包括一丁点儿的信心、一丁点儿的悲心在内,都绝对直接或间接来自于上师麦彭仁波切的恩德作为增上缘。因此,就证悟传承次第来讲是这样的。
再有,提醒发心这一点非常重要。就像华智仁波切曾说:“上等者从家里出来时要记得发菩提心,中等者听到法螺声时要记得发心,下等者要在上师提醒发心时尽可能发心。”法师们在传法时,也要提醒听法者发心,这很关键。我们课前的念诵中,除了《八吉祥颂》和《怀业自在祈祷文》这两项以外,《普贤行愿品·七支供》《菩萨戒仪轨》以及课后的《普贤行愿品》后面部分,都是源于无畏如来芽尊者的传统。我本人自到石渠江玛深山静处求学以来,不管传大大小小任何法,也是一直遵照这个传统做的。你们念诵时,从《八吉祥颂》开始,直到《普贤行愿品》后面部分没结束之前,不要没头没尾。单单是课前课后的念诵,其善根也不可思议。
虽然慈悲的佛陀相应所化众生界性、根基、信解、意乐的千差万别而宣说了不可思议的法门,但这样行持正法,也是基本上考虑到智慧中等和下等的有些人才宣说的。对于具有上等智慧的行人而言,依靠安乐道菩萨乘达到安乐果佛地的善妙方便,唯一就是这颗珍宝菩提心。正如《入菩萨行论》中所说:“犹如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
利乐源泉的菩提心
这样的珍宝菩提心,是轮回涅槃一切善妙之法的源泉,是所有利乐的唯一因。有了这颗菩提心,就能无余灭尽三界一切众生的痛苦,轻易成办一切安乐善妙资粮,这是慈悲的佛菩萨历经多劫观察分析得出的结论,根本没有一个法的功德能胜过菩提心。就像寂天菩萨所说:“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欲灭三有百般苦,及除有情众不安,欲享百种快乐者,恒常莫舍菩提心。”
这颗如此珍贵的菩提心,哪怕在自相续中仅生起一次,也将获得佛子菩萨的称号。如寂天菩萨所说:“生死狱系苦有情,若生刹那菩提心,即刻得名诸佛子,世间人天应礼敬。”
善根不尽的菩提心
比如,没有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根,会被未回向、颠倒回向等摧毁善根的四种因所灭尽。而以菩提心摄持的善根,就算微乎其微,也会令我们暂时获得人天不可思议的安乐富足,在没有究竟证得菩提之前,善根一直越来越增长,不会有穷尽的时候。就像《入菩萨行论》中所说:“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
摧伏重罪的菩提心
另外,如果相续中具有珍宝菩提心,即使是死后必定立即感受的五无间罪等,也会基本上清净无遗。假设剩下一点点儿,也只需要在地狱中感受如毛线团从地上弹起般短暂的痛苦。正如寂天菩萨所说:“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若有速令解脱者,畏罪之人何不依?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智者弥勒谕善财,彼心利益无限量。”
《入菩萨行论》第一品是简略宣说了菩提心的功德利益,而详细的道理,在《华严经》中以二百三十多个比喻有广泛阐述,有必要从中去了解。
增上善根的菩提心
珍宝菩提心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两种。了知它们的功德差别,按照仪轨于各自相续中得受菩萨戒,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相续中生起这样的菩提心,善根就会连续不断产生。关于这一道理,《入菩萨行论》中也说:“即自彼时起,纵眠或放逸,福德相续生,量多等虚空。”
传法时别交头接耳
你们平时不管听大小任何法,除了极其重要的事情以外,绝不能交头接耳地聊天。否则,真的是出法身佛血,是五无间罪中最大的恶业。如果想转生到无间地狱等恶趣,在讲闻佛法时中断法而说话,则一定会转生。但恐怕没人愿意转生那里。
我对法师们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告诫,从念诵《八吉祥颂》开始直到回向偈圆满之前,最好不要讲话。如果实在做不到,那传法听法的过程中不要讲闲话。这一点平时需要强调,若能经常讲,大家自然而然就会记住。
到讲堂听法的功德
就算是八十岁的老年人,对听法也不要怯懦。哪怕你们只能活五六个月,也应该到传法现场来听课。老年人别懒惰!如果是病得十分严重实在来不了,我们也开许用收音机听。除此之外,不能稍微觉得有点儿困难就不来。
大家要亲自来讲堂听法。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说:“你用七宝供养恒河沙数的佛菩萨,不如为了佛法迈出七步的功德大。”
不是在哪听都一样
有人会想:“在这里也是听,也能听得到,在哪里听都是一样的。”其实并不一样。就像《本生传》中所说:“坐于极下地,当具温顺仪,以喜眼视师,如饮语甘露,当专心闻法……”自己要坐在比上师低的位置上,严加守护身语意的行为,微笑着注视上师的尊颜。
当然,像我这样的人,你们笑也好、不笑也好,我都看不清楚。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们真的对上师有欢喜心,表里如一怀着欢喜心和信心,面带微笑地目视上师,其福德也真的是不可思议。甚至哪怕只来见上师一面,这种福德也是无量的。
其实,并不是只要在某个地方能听到,就不需要来经堂了。像阿弥陀佛有无数眷属,经中说:“此大地之微尘可数,而阿弥陀佛首批眷属之数目极难数。”而且那些眷属全部有五眼六通,完全能够随意坐在某个地方听法,但他们却都前往阿弥陀佛座前,面见怙主无量光而听法。
同样,我等本师慈悲的释迦佛每次转法轮时,他的法音在无量世界以外也能听得到,但只听到声音并不够,其他佛陀也会派菩萨到释迦佛座前问安、听法。所以,大家需要亲自前来听法。
如果真正是老年人,尤其确实是身患重疾的老年居士,我们一般开许听同播。但其功德大小,有非常悬殊的差别。
你们在这里哪怕只呆六个月,每一次听法过程也要善始善终。看知不知道开头要发菩提心?知不知道最后要随文思义念诵《普贤行愿品》来回向?让自己不用再漂泊轮回的方便法,仅依靠这一点也能办到。
节选自晋美彭措法王传讲索达吉堪布编译《不忘》
图文来自网络未完待续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