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收藏的生命自救密码
传统文化是什么?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老祖先有效的生命经验。一个个体生命在短短几十年是总结不了什么经验的,所以说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越是长久的文明,它积累的就越丰富、越全面。
在我们人类的经验中,小到过年过节的风俗习惯,乃至红白喜事,为什么要那么做?为什么要披麻?为什么要戴孝?为什么要在家里停灵三天等等,样样都是有文化内涵的。
佛陀在《药师经》里就讲了一个人为什么会短命,为什么会夭折,为什么会猝死。因为他作呀。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命运的规律,糊涂地活着,身口意进入自作的模式,把自己有限的福禄寿提前挥霍完了,那生命就变成“赤字”了。
所以当传统文化的修养弱化了之后,众生就难保道德不赤字,这实际上就远离了自己生命的根源。
01
保持安静的心情
但是我们人间很棘手的问题,在佛教面前就变得很简单。
在《药师经》中,当佛陀以医生的面目现前的时候,三界所有轮回的众生,从普通人到有大福报的人,在佛的眼里都是患者。生命里的很多问题,不是普通的医生,或者是权力,或者是金钱,可以应对的,也就佛才能救我们,所以佛是大医王。
这本经书从医患关系上来剖析这个世界,也是关乎我们生命的很重要的说明书,是我们生命的自救守则。当我们的福禄寿赤字了,寿命没有多少了,佛陀不但把续命的保险库告诉我们,还把密码也告诉我们,这个密码就是药师灌顶真言。
药师灌顶真言:
nā mó bó qié fá dì。pí shā shè。jù lǔ bì liú lí。
南谟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薜琉璃。
bō lá pó。hé là shé yě。dá tā jiē duō yě。
钵喇婆。喝啰阇也。怛他揭多也。
ā là hē dì。sān miǎo sān bó tuó yě。dá zhí tā。
阿啰喝帝。三藐三勃陀耶。怛侄他。
ōng。pí shā shì。pí shā shì。pí shā shè。sān mó jiē dì。suō hē。
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帝。娑诃。
02
保持自信的笑容
不仅如此,佛陀甚至把保镖都给我们了,药师佛结跏趺座的莲花台下有十二药叉大将,分别管十二个月,管十二个时辰,也管三百六十个穴位。每一位大将都有七千眷属,合起来就有八万四千药叉。当我们修持药师法门的时候,十二药叉神将就会前来护佑。
药师佛心咒:
喋雅他 嗡 贝堪则 贝堪则 玛哈贝堪则 ra扎萨穆 嘎喋梭哈
所以药师法门加被我们身心灵的力量是很大的。药师佛除了是佛,药师佛本身也是法,祂救度我们,同时又是贤圣僧。
佛陀传给我们药师佛的灌顶真言和心咒,我们念这个灌顶真言,我们的福禄寿就会增加;我们念药师佛心咒,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就会自然地调动起来。
- END -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