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设计】敦煌早期至隋唐石窟——窟顶图案的意象及其演变
佛陀在印度,是一位由苦修者而成就的觉悟者,在很长的时期内,本土是没有图像的。这时候用来象征佛陀的或是菩提树,或是伞盖、坐具。以后的贵霜王国时期, 犍陀罗和马图拉的佛教艺术里都出现了佛陀的形象,在犍陀罗浮雕表现最多的佛传故 事中,佛陀理所当然地使用了世俗生活里王子贵族的仪卫,如象舆、伞盖、起居坐具 之类。佛教东传,中土的工匠似乎没有想到为远来的佛陀去别创一个居住的天地,却 是以原有尊崇之意的幄帐用来安置新的信仰世界中的人物。此际便将异域新风与本土 固有的造型艺术相结合,复以不同的搭配创造出许多自由活泼的变体。
作为礼拜空间的佛教石窟,窟顶图案是整个布局中最富装饰意趣的部分,纹样的 取用和安排也因此最为灵活。它的设计,不同于四披、四壁,即不必依凭特定的经典 来组织画面,而重要在于营造气氛。在并不敞亮有时甚至是幽暗的空间里,它是用来笼罩这一方天地的暖色,而与佛陀的慈悲悯人相呼应,于是引导信众摒除贪嗔爱痴, 进入一个纯美吉祥的世界,如闻佛法,如聆梵音,而欢喜赞叹。研究敦煌石窟中的图 案,窟顶自然分量最重,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很多。不过关于图案构成各个细节的定 名,似乎讨论很少,常见的称谓是“垂帐纹”、“垂幔纹”、“瓔珞铃铛纹”、“长桶形彩 幡铃铛纹”,等等。而这样的名称,并不能够真正反映图案的意象来源,也很难揭示 图像在历史进程中发展演变的内在含义。因此从若干细节的定名入手,也许有助于推 进我们的认识。
山东沂南画像石墓后室东间藻井
藻井和幄帐
敦煌早期石窟窟顶图案的设计意匠有两个来源,即藻井和幄帐。
藻井属于小木作制度,它其实是用提高单体建筑中心位置的方法造成更髙的空 间感,以强调建筑的重要性,因此历来多用于宫室和殿堂。不过它最初可能只是以一种结构屋顶的方式形成的叠涩天井,而使用的地区很广,且在各自的地域里形成传统。
“藻井”,或曰“方井”,名称均始见于汉赋。张衡《西京赋》“蒂倒茄于藻井,披红葩之狎猎”,薛综注云:“藻井,当栋中,交木方为之,如井干也。”所注颇得要领。综为汉末时人(卒于东吴赤乌三年),其说应可信据。“倒茄”之茄便是藕茎亦即莲茎,茎既倒殖于藻井,莲花自然向下反披;狎猎,即花叶参差之状。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圆渊方井,反植荷蕖”,也是同样的意思。以莲花为饰,原有避火之意,《风俗通》:“殿堂象东井形刻作荷菱,荷菱,所以厌火。”《宋书》卷十八列举历代典事曰:“殿屋之为圆渊方井兼植荷华者,以厌火祥也。藻井因又名作“莲井”。它通常为殿堂所用,而中央倒垂的这一大朵莲花,便成为藻井最引人注目的装饰。不过早期莲 花藻井的实例以地面建筑无存 的缘故,今所见都发现于墓葬, 如江苏徐州青山泉汉墓,山东 沂南画像石墓 ,如甘肃高台地埂坡魏晋墓三号墓前 室以生土做成仿木结构的斗四 式藻井,又敦煌佛爷 庙湾墓群西晋第37号墓、第39 号墓出土用于墓室藻井的彩绘莲花砖,等等。
彩绘莲花砖
彩绘莲花砖
上古以来流行的各种帷帐,以 幄帐为尊,其式原是仿自宫室建 筑,即所谓“四合以象宫室,王所 居之帷也”。《释名•释牀帐》:“幄, 屋也,以帛衣板施之,形如屋也。” 是幄以象屋而得名。《汉书》卷 二十二《礼乐志》录《天马》歌云 “照紫幄,珠熉黄”,颜师古注:“紫 幄,飨神之幅也,帐上四下而覆曰 幄。”甘肃高台县骆驼城南东汉墓 发现一具木制幄帐,系以板条榫卯 相接拼斗出“屋”形,出土时木帐 尚覆有彩绘丝织物,正 是“以帛衣板施之”,“帐上四下而 覆”,“形如屋也”。
幄与帷帐或曰帷幕之类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幄可设于宫室, 又可设在帷帐之中,以为尊位。
甘肃高台地埂坡魏晋墓三号墓前室结构示意图
前室顶部
徽马鞍山市三国吴朱然墓出土 一件彩绘漆案,上面绘出极有声 势的宫廷宴乐场面。宏阔的殿堂里,一个方形平面、四合攒尖顶 的小幄,幄中三人,男子居中, 与两边的女子相拥而坐。幄帐外 面的筵席上一排坐着八人,由漆 画中的榜题可知,从左向右依次 为皇后、太子本,平乐侯与夫人, 都亭侯与夫人,长沙王与夫人。漆画所绘又有虎贲、黄门、羽林。那么幄帐里边的居中者,自然是帝。所谓“四合象宫室 曰幄”;“幄,帷幕之内设也”,它 正是一个最为形象的注解。
覆斗帐木构架 甘肃高台骆驼城南东汉墓出土
“四合以象宫室”的幄帐,一面成为可以移动的起居所,一面可以用它在室内 特设一方象征尊贵的空间,因此宫室所具有的富丽堂皇,当然也包括藻井的莲花, 都是幄帐必要仿制的内容。《邺中记》云后赵石虎冬月施熟锦流苏帐,“四角安纯 金龙头,衔五色流苏”,“帐顶上安金莲花”,且覆帐的丝帛四季各有不同,种种 妆点,其实并非石虎的创造,不过是宫室和帷帐尊显的形制以及华美之装饰的集 中而已。
安徽马鞍山市三国吴朱然墓出土彩绘漆案局部
敦煌早期石窟的窟顶图案,可析为两类构成因素:几重方井错叠相斗的形制,取象于宫室藻井,此外的各种装饰,取象于幄帐,以此象征时人所认同的最 高规格。
莫高窟第285窟窟顶图案(西魏)
窟顶图案局部
敦煌石窟窟顶图案所依仿的幄帐,富丽者即如西魏第285窟,窟顶图案便恰似 石虎的奢华之帐:中央装饰铺展开来的一大朵莲花,四角各设金龙,金龙口衔杂佩, 下缀羽葆。然而此幅图案的构成元素尚不止于此,《敦煌石窟全集•图案卷》 形容它说:“藻井为三重方井套叠构架,方井边框土红色地,绘单叶忍冬连续纹。中 心为绿地水涡纹,绘重层卷瓣莲花,四角绘摩尼宝火焰纹和两重三角垂帐,藻井四 角绘饰有兽面流苏。”可见它是充满了细节表现的。这里的关键在于,丰富的表现样 式并非散漫无序的堆砌,每一个图案化的细节原都有着意象的来源,如此组织在一 起,方成为语言流畅、表述清晰的叙事。那么从纹样的定名入手,追索细节意象之 究竟,便如同考校诗词歌陚的用典,出典明确了,其中多层次的表现内容也就随之浮现出来。
敦煌藻井欣赏
285窟 西魏
305窟 隋
251窟 北魏
272窟 北凉
254窟 北魏
321窟 初唐
320窟 盛唐
319窟 盛唐
314窟 隋
390窟 隋
381窟 初唐
378窟 北宋
361窟 中唐
329窟 初唐
407窟 隋
392窟 隋
401窟 隋
397窟 隋
推荐阅读
(直接点击下方文字即可查看)
【寺庙设计】日本京都:三十三番观音寺巡礼
【免费电子书】《白话圆觉经》——对译加注释、解说并配图的形式全新地诠释了《圆觉经》
【寺庙设计】唐代建筑彩绘:历史中的浓墨重彩
【免费电子书】《大藏全咒》(全十八册)
【寺庙设计】瞿昙寺:高原上的小故宫
【免费电子书】《中国历代禅师传记资料汇编》(上、中、下三册)
【寺庙设计】江孜白居寺壁画:明代藏传佛教艺术
【免费电子书】《敦煌宝藏》(全140册)—— 大型敦煌史料汇编
声明:图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若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