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奇!男子酷爱钓鱼,惨遭惊天恶报…佛法揭秘真相,因果报应如影随形
钓鱼是极残忍的活动,试想,如果让尖锐的钓勾穿入自己的嘴唇或体内,那种痛入心肺的感受,是任何人所无法承受的。
可是,总有人特别喜欢钓鱼,钓鱼越多,越有成就感,毫无恻隐之心!
前段时间,一个名叫大回的钓鱼高手,竟被“鱼精索命”,惨遭惊天恶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垂钓高手逃不过因果。
垂钓高手逃不过因果竟被鱼车压死
大回是大家公认的能人,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他钓不到的鱼!
他手里一根竹竿子,就是钓鱼竿,一个用针敲成的钩,就是鱼钩,一根细线绳,就是鱼线,还有一片鸽子的羽毛拴在线绳上,就是鱼漂。
只凭这几样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他蹲在河边,顶多7天,能把河里几千条鱼钓光了。连小鱼苗也逃不掉。
在过去,当地过年有个风俗,便是放生。就是把一条活鲤鱼放到河里。为的是行善,求好报。
放鱼时,要在鱼的背鳍上拴一根红绳,做个记号。倘若第二年把这鱼打上来,就再拴一根红绳。第三年照样还拴一根。
据说这种背上拴着三根红绳的鲤鱼,放到河里,可以跳龙门。一切人间的福禄寿财,就全招来了。
这种鱼特别难钓,但是再难都难不倒大回!他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拴着红绳的鱼钓上来,他喜欢吃放生鱼,他说,这样的鱼味道特别好。
一次,大回钓了一天鱼,人困马乏。
他找到个饭店吃饱肚子喝足酒,提着一篓子鱼摇摇晃晃回家,实在是走不动了,就靠墙睡会儿,不知不觉就睡到了后半夜。
这时街上走过来一辆拉东西的货车,车从大回身上压过去时,司机居然也没觉出来,转天亮才被人发现,大回已让车压死了。
奇怪的是,人压死了,鱼篓子却没压着,里边的鱼还都活着。等警察一追查,更奇怪的是,那车上拉的东西,竟然是一车鱼!
人们知道这件事后,非常惊讶:“他杀了那么多条鱼,尤其爱杀被放生的鱼,这难道是鱼精来索命了?”
泰国男子酷爱钓鱼竟被“鱼精”索命
无独有偶,泰国也发生了这么一件事:
林甲春是泰国政府的公务员,嗜好钓鱼,是钓鱼俱乐部会员,每逢假日便乘船出海垂钓。一边垂钓一边饮酒,把钓到的新鲜活鱼,就会烧烤下酒。
前几年,俱乐部办得生气勃勃。但是,自去年以来,俱乐部死气沉沉,现在竟没有兴趣出海钓鱼了,这是因为俱乐部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怪事!
那天是星期日,阿班陪太太到内地向岳母祝寿。岳母家在当地是有名望的人,当天祝寿的宾客盈门。
宴席非常丰富,牛肉、猪肉、鲜鱼、鸡、鸭、鹅……应有尽有,任宾客怎么吃也吃不完。
阿班特别喜欢吃鱼肚腹和鱼的内脏,见到宴桌上一条大鱼,大喜过望,没有经过细嚼,就将鱼内脏大口地吞咽下去。
可是刚吞到喉间,便觉得喉咙被硬物卡住,忙用手指去拉,但是拉不出来。就在吞不下去、拉不出来的剎那间,顿时呼吸困难,要喊叫已觉乏力。
大家发现阿班的异常后,急忙过来扶着他,可是他两眼翻白,头部垂下,呼吸微弱。赶忙扶他上车送医院抢救,但是却在半路上断了气。
虽然人死了,医院例行要解剖检查死因。医生在喉咙里取出致命的鱼内脏。
就在这一刻,在场的医生、护士都吓得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竟然有这种怪事!
原来,哽在阿班喉间的鱼内脏里,有一枚鱼钩,勾住他喉部的上端,所以在危急的时候,越是用力拉,鱼钩就勾得越紧。
所有目睹这恐怖情景的亲友,就很自然地联想起阿班嗜好钓鱼,而且钓鱼的经验和技术令会员们所佩服,在其他人钓不到鱼的时候,他则大有收获。
这时看到他双眼翻白,嘴巴张得大大的,旁边放着一枚钓鱼钩,大家都不禁毛骨悚然,不得不相信“因果报应,如影随形”,是如此千真万确地发生在阿班的身上。
佛教揭秘真相:因果报应,如影随形
看完上面的两则事件,你难道还不相信“因果”吗?
不杀生,放生,不仅是佛家慈悲为怀的主张,而且不杀生,放生,可为众生防灾免灾,增福延寿。
有的不生孩子,放生后生孩子;有的孩子生下养不大,放生后孩子好养成人,成才;有的人有灾有病,放生后,可以消灾病愈;有的财气不好,放生后利财发财;有的无子,放生后生贵子,聪明、漂亮、孝顺;有的为求官保官,放生后升官,官位稳……
总之,放生可以消免灾难,增福延寿,一生平安。
今日愿看到此“因果”事件的每一个人,都能发给身边人看一看,切记千万不要伤害生灵,以免引起动物的报复,造成悲剧!
《百业经》云:“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灭,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
谁也无法逃脱因果的报应,也无法改变和阻挡因果规律的事实。这就是“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的道理。
世间有一样东西最公平:它就是因果,不会厚此薄彼!
假如你种了恶因,不会因为你富贵就放过你,也不会因为你贫穷而无果;假如你种了善因,不会因为你是贵族就没福,也不会因为你是贫民就有福!
无论善因还是恶因,多做多得,少做少得,不做就不得,做多少得多少,绝对不差你半分毫,已做不失。
因果来了不要跑,跑也跑不掉,要微笑着去迎接。
如是因如是果,你要为你之前的行为负责,用觉悟的心去面对,想改变命运其实很简单:
一边还因果债,一边努力的多多种善因,做善因得善果,做恶因得恶果,如影随形!
希望您看完本文后,请帮忙发到您的圈子里,让大家一起——戒杀放生!
传递善心,对我们来说是一件积累功德的事情,自己的举手之劳,可能会拯救一条生命!
佛法是生死苦海中的慈航
每日为你推送最暖心的智慧故事
识别二维码
请关注我们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