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大学教授谈佛法:凡夫看到的是对错,菩萨眼里只有因果
香港中文大学是仅次于清华、北大的顶尖大学。
在一次主题演讲中,香港中文大学陈剑鍠教授谈到佛法时,说“凡夫看到的是对错,菩萨眼里只有因果”,并感慨“因缘果报,不可思议”。
觉悟君特别整理陈剑鍠教授的演讲内容,以飨各位读者。相信你认真读完本文,会有不一样的领悟和收获。
年轻时,读到“人定胜天”这个词,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会感觉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力量,认为这世界上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是自己做不到的,即便是天,我们都可以超越它。
然而随着年纪渐渐增长,经过岁月的洗礼,会发现,很多事情并非我们所想象的样子,会有许许多多的无奈。
为何会如此?一切都是因缘的问题。
人世间每一件事情的成功,不是只取决于我们付出了多少努力,而且还需要讲求因缘果报,事情绝对不是仅靠血气方刚就可以办成的。
1
每一件事的成就
都离不开因缘果报
“人定胜天”鼓励我们努力向上,让我们觉得凡事都可以勇敢地向前冲,不会因为某一个小挫折就裹足不前。
从这点上来说,这句话的确可以拿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然而,事情也绝对不是仅靠血气方刚就可以办成的。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现在有200多年了,现在科技发达、医学发达,我们人类好像有恃无恐。但其实,我们人类能够成就的都是小事。
中国人讲“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句话讲的很平淡,大家也琅琅上口,但是道破了多少人生的玄机!
正所谓“人有百算,不如天算”。人谋是过程,天成是结果;人谋在前,天成在后。
这个天成在佛法里就是所谓的因缘,如果因缘具足,就能够天成。
所以佛法常讲“因缘不具足”、“因缘成熟了”,如果细细地去想,因缘具足是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人世间每一件事情的成功,不是只取决于我们付出了多少努力,而且还需要讲求因缘果报。
2
因缘果报,不可思议
因缘果报是很复杂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众因众缘所成就的。
例如蜘蛛网,蜘蛛网的每一个结点,跟其它任何一个结点,都是有关系的,都是有关联的。
换句话说,一个节点之所以能够被结成,跟其他的结点以及支撑点都有密切的关系。
每个结点之间相互衬托,互补互存,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关系。
如果我们再进一层,用立体的空间思维去看,蜘蛛网的结点,还会有更多的连带的关系。
我讲的还只是三度空间,如果进入到四度空间、五度空间、多度空间呢?
加上过去、现在、未来,乃至于不同维度的,所谓天人的因果,或者净土的因果等,也一样涵盖在我们当下的结点上。
佛教告诉我们因果不可思议,之所以不可思、不可议,道理就在这里。我们的知识性的东西在这里,会显得很苍白无力。
3
凡夫看到的是对错
菩萨眼里只有因果
佛法讲一切是唯识所变,唯心所现。
苏东坡跟佛印禅师在打坐的时候,问佛印禅师,自己坐的样子是不是像一尊佛?佛印说,对,非常的庄严。他就反问,你看我现在的坐姿是什么?
苏东坡心想,好,被我逮到机会,我这一次一定要好好整他。当禅师反问他,那你看我所坐的姿态像什么?苏东坡回答他,你坐的像一坨屎。
佛印禅师微微一笑,双手合十跟他说,阿弥陀佛!
苏东坡很得意地回去,遇到他的妹妹苏小妹,就告诉她,我今天把佛印禅师整了一下,结果苏小妹说为什么?
她说,哥你输得太惨了,佛印禅师因为心里干净,所以把你看成一尊佛;可是因为你心里不干净,所以你把别人看作是一坨屎。
我们常常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事、物,并会用自己的习惯、教育、知识等惯性思维来判断外在的一切,其实我们常常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之下陷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行为中。
其实这都是心不调柔所产生的问题,也就是“我执很重”。
人为什么会生气?因为心中有生气的种子。
佛法讲,因为你内在有因,所以境缘来的时候,你就生气了。
西方的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就是这样,跟佛教唯识学所说的种子说是一样的。
我们在阿赖耶识里有这样的种子,所以在缘起的情况之下,我们表现出来的生气,就是一种因缘和合的结果。
因果不过就是每一件事情呈现出来的样貌,要用本心去面对它。
当你遭遇不测时,就应该坦然去面对它。我们要知道是因为我们有种的有那个因,所以才会承担这样的果。
我们在众生眼前看到的只有是非对错,在菩萨的心里所看到的只有因果。
4
提升生命的意义
生命意义的提升,并不是知识的问题。我们读再多的书,都很难去触及到生命的那一个点。
这也绝对不是逻辑的思辨、名相的思维、概念的分析等等所能做到的。
如何提升生命的意义呢?简单介绍下佛教的做法:
第一:我们需具备所谓的“缘起缘灭”的正知正见。
佛法要我们证入空性,我们凡夫很难做到。
佛法有一句叫做缘起性空。没有缘起缘灭的当下,就没有空性这个事情。
简单讲,空性也是假名而立的,方便我们理解。
在缘起缘灭的当下,去体悟空性,我们暂时还做不到。但我们应该要有缘起缘灭的正知正见。
我们称它叫作空性见,就是空性的知见,空性的知见就是无常的知见。
第二:要实践。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在行、住、坐、卧、当中去实践无常观。
因为我们常常生活在二元对立里面,不是对就是错。
我曾跟我的学生上课说:凡夫的眼里有是非、有对错,在菩萨的眼里只有因果。
菩萨在看缘起缘灭,我们众生总是在看高矮胖瘦、贫富贵贱、对错等等这样二元对立的事情。
因为我们在二元对立的思维当中,所以我们陷入了痛苦,我们执着了。
虽然我们还没证入空性,但我们要时时地把这样的观念放在心里。
如果你是一个佛教徒,想要在佛教里面修持有所得益的话,你要时时刻刻把这样的无常观放在心里。
不管你修的是任何的宗派,不管是念佛、禅修,还是修天台的止观等等,就一定要这样子去面对我们周遭的一切。
2024-03-17 13:54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