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过一种简单的生活?5条从甘地身上学来得“断舍离”

繁体


编者按

  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也是现代印度的国父。他的精神思想带领印度迈向独立,脱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争取能以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他被全世界尊称为圣雄甘地。

  在日常生活中,甘地一直过着极其简约的生活,他的衣食住行以及他所拥有的物品都在表达着这一点。

  过简约的生活,可以帮助我们解放出意想不到的时间和精力,让我们更加简单、幸福。


甘地的一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重要经验——在他整个一生的所有方面,他都实践着简朴的生活,奉行着简约主义。他给我们留下了关于如何简约生活的丰厚遗产。

甘地本人的确是极限简约主义者(Ultimate Minimalist)——一个如乞丐般死去但是却影响了全世界的人,一个用他的言行继续鼓舞我们的人,甚至到今天也是。当甘地离去时,他所拥有的私人物品甚至不超过十件,其中包括手表、眼镜、拖鞋和饭碗。他是个没有私人财产的人,甚至没有自己的居所。

事实上,甘地出生于一个富裕家庭,拥有非常高贵的教养——当他经海路花费几个月从印度周游到英国时,他接受了英国的精英教育,在伦敦大学学习法律,最后受邀加入当地律师行业。尽管出身富有,最终他将这一切全都放弃,他的一生都尽量抛开物质的牵绊,过着极其简约的生活。

1. 少拥有

除了穿的衣物和一些做饭、吃饭的生活用具外,甘地奉行少拥有。他常常赠送、拍卖那些别人送给他的礼物。

如今,让我们像甘地那样拥有不到十件私人物品,可能不现实,我们却可以开始将我们的物品削减到满足基本需求,循环利用、赠送或拍卖那些你不需要的东西。

接受“100件物品挑战”,看看你是否可以将东西削减到100件以下,甚至不到50件。

我们总是倾向于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来打理我们的物品。通过拥有、打理更少的东西,你的生活自然地就变得更简单了。

2.饮食简单

甘地从来不受肥胖的困扰。他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并常常就地取材给自己做便饭。他用提醒自己适度饮食的小碗吃饭,同时用心地吃,并常常伴随着祈祷。所以吃得简单,吃得适量。


3.穿着简朴

甘地穿着能体现其思想的简朴衣物。甘地在伦敦会见大英国王时,穿着他的裹衣。一位记者后来问他:“甘地先生,你见国王时感觉衣着不当了吗?”甘地回答道“国王穿得足够我们两个人的了。”

尽管自己编织、制作衣服对我们来说也不太现实,我们却可以通过穿着舒适而不是显摆来简化我们的生活。

一头短发可以缩短你例行梳洗打理的时间。你甚至可以像甘地和 Leo Babauta(美国著名博客Zen Habits的博主,奉行极简的禅意生活)一样自己理发。



4.过简单无压力的生活

甘地从来不曾紧张过,他每天静坐,花时间沉思和祈祷。

尽管他是一个受万人敬仰的世界领袖,但却心无旁骛地过着简单的生活,而且很少信口许诺。他甚至还经常中断政治会议走出去和孩子们玩。还有,尽管他的全部需求都一一得到满足,甘地仍然坚持自己做着简单的事。他提倡自给自足的简单工作。所以不要生活得太严肃,要记着抽出时间玩一玩。

5.让你的人生成为你要传达的信息

尽管他是一个高产作家和有力的演说家。但是日常生活中甘地说话非常柔和,并且只在必要的时候才开口说话。他的作品也非常简短有力。他更愿意让他的生活来说话。简单的生活能让他把生命贡献给他所选择的更高目的。他把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为自己的人民和世界的奉献上。尽管你不一定想成为第二个甘地,效仿他的生活经验却会让你的生命更加简单而幸福。

从现在开始过一种简单的生活吧——那么你将释放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会给你空间来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一种有创造力的和鼓舞人心的生活。

  你也许有占有或使用物质的机会,但生活的秘诀在于永不留恋它们。

  如果一个人拥有财富,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任意挥霍。这仅仅意味着他应该放弃成为这些东西的附属物。  ——甘地

(本文选编自网络,在此深表感恩!祝福世间所有的生命财富丰盛、幸福吉祥!祝福天下的家庭彼此相爱,幸福和谐!祝福天下的女性美好喜悦!)

2024-03-17 13:55

地藏菩萨威神加持:梦中万里之外捉鬼

在《地藏经》中,地藏菩萨说,他的神通威德是佛力加持的,还有普贤大士加持的。地藏菩萨的话,肯定有谦虚的成份,而得到佛力加持这个事,也是真实不虚,只是我们凡夫看不出来。我们修行人,但凡有一点悟处,或略显本..

在家人事务牵绊多,怎样修行高效?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分身心都得用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只能忙里偷闲修学佛法,所以多被事缘所牵扯,不能像出家人没有世..

被动适应环境就能离苦吗?

当我们改变自身心态之际,同时也在改变周围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嗔恨的心、厌恶的表情对待周围的人,那么,对方一定与我们形同陌路,难以和睦。如果我们将自身心态转变一下,以慈悲的心、亲切的笑容接触周..

在家念佛需注意的三项事

今天佛七圆满,明天大家就回去了。我有几样事情须要和大家讲一讲,回家以后你们好注意到。第一项,回去以后要精进念佛。在家里修的那种精进和在此地打佛七的精进不一样。这里七天打七是勇猛精进,回去以后,当以平常..

梦是真的,还是假的?

文:梦参长老梦,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做梦哪有真的,但是人生都在梦,人生都在梦中,感你这一段接近圆满了恢复知觉了梦醒了,醒了再做第二个梦。但是梦是假的?是真的呢?对我来说好像是真的。所以经典告诉就我们,梦..

若想证悟大圆满,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法王如意宝】

修大圆满实修大圆满我们要对上上下下的胜劣众生有一颗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应该看看相续中是否生起了大圆满的修行境界。若想让大圆满的实修境界在相续中生起,必须长时间实修上师的口诀。举个例子,就我而言,我依..

“执著”和“进取”到底有什么区别?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

心若不安,到哪里会安呢?

你们现在坏的念头很多,好的没有体会,遇到境界很容易被转走,懵懵懂懂的,所以还很危险。要知道你们现在还没有办法受考验,只能像照顾小孩一样,慢慢让心安下来,才能修心。你们一定要守规矩,大陆丛林是很严的。承..

谨记,一个需要背诵的诀窍

一位居士曾向博朵瓦格西请教消除恶缘的窍诀,格西回答说:“你应当屡屡思维死无常,如果生起必定死亡的唯一观念,那么净除罪业无有困难,奉行善法也无有困难;如若在此基础上,你能常常修持并在相续中生起慈悲心,..

什么是佛教的六度法?

一、布施看见一切人生受苦,心生慈悲,以“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精神,布施所能,使苦人得乐,迷者受益。布施分为三种:财布施布施以金钱、物品去帮助穷苦者,改善他们的生活,或出资捐款印刷各种善书,经典劝化度人..

《普贤行愿品》的所有内容都可以包括在这个偈颂中。【索达吉堪布】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1.“清净一切善业力”,愿我获得清净一切有漏业的能力。为什么众生从无始以来一直漂泊轮回、流转生死?就是有漏业力支配所致。《俱舍论》中说,有..

怎样才更容易得到佛菩萨加持?

如何得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常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些人能得到很大的加持,得到一些殊胜的感应。自己却好像从未得到过加持?为什么努力念佛持咒诵经也得不到任何感应?究其种种原因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你为什么..

念佛如何克服昏沉散乱?

文:妙莲老和尚大家毕竟是具缚凡夫,虽发心修行,仍不易降伏身心。念佛时非昏沉即散乱,此是用功之魔敌。散乱不除,昏沉亦解不了。人虽静坐,若妄想又浮动,散乱即来。要想降伏就得有如强敌之勇,要用全副精神去作战..

遇到挫折,才去学佛?你是否被人问过?

在家学佛是有很多逆因缘,应该怎么办呢?在家居士有家庭责任、工作责任要承担,要敦伦尽分,然后随分随力地把时间用在佛法上,要安排妥当。家庭也要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不能一学佛家庭关系就搞得非常紧张,甚至分裂..

有信仰,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

佛家认为,后人有信仰,信仰自己的佛性,信仰祖先是根,就有资格成为祖先的“香火”。老祖先可以保佑后人,孝顺父母、爱护妻子的家庭,就和睦幸福。每个特定的家庭有特别的因缘,有的后人是来帮助老祖宗了业的,有的..

农历七月十五禁忌你知道多少(关于中元节禁忌)

自阳历2024年8月4日开始,正式进入农历七月,农历七月十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且备受重视的日子,常被称为“鬼节”。在这一天,不仅有着丰富的祭祀习俗,还存在着一系列与风水相关的禁忌,这些禁..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